第11章 “黄帝四面”之谜

在陕西省黄陵县县城北一华里处,有一座不高的山叫桥山。桥山上古柏成林,郁郁葱葱,气象万千。桥山顶上有一座高大的陵墓,那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人文之祖黄帝的陵墓。

黄帝,在《史记》中被说成是“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的异人,圣人。他“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他“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节用水火材物,劳勤心力耳目”,是中国许多发明创造的肇始人物。

我们要问的是,黄帝的形象历来如此的吗?不少史料证明,并非如此。

至少,在原始社会时期,或者说在原始社会末期,当时的先民塑造的黄帝的原型不是这样的。当时的黄帝是一个神,而不是人。

在《太平御览》引佚书《尸子》中有那么一句话:“子贡曰:古者黄帝四面,信乎?”这里,首次提出了“黄帝四面”这样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但是,何谓“黄帝四面”?解释有种种,由于其他书中都没有提到这个问题,因此谁都定不下来。可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战国佚书四种,其中《十六经·立命》篇明确记载了黄帝的奇特模样,“方四面,傅一心。”这是讲挂在黄帝庙(明堂)中的黄帝像,这个黄帝像有着四张面孔,这一点看来是没有问题的。

“黄帝四面”因为没有具体的说明,就成了一个久悬不决的谜。但,在世界神话之林中,不乏“四面神”的形象,可为参考。

梵天是印度教万神殿中的主神。梵天据传产生于最高神本身,是智慧之神,创造之神,一切生物的始祖。梵天被描绘成有四个脸的神物,各个脸面向一方,各掌管着宇宙的四分之一。

在《旧约·以西结书》中,记录了以西结亲眼见到的耶和华显灵的情景,那也是“四个脸面”的神:

我观看,见狂风从北方刮来,随着有一朵包括闪烁火的火云,周围有光辉,从其中的火内发出好像光耀的精金。又从其中,显出四个活物的形象来,他们的形象是这样的:有人的形象,各有四个脸面,四个翅膀,在四面的翅膀下有人的手。至于脸的形象,前面各有人的脸,右面各有狮子的脸,左面各有牛的脸,后面各有鹰的脸。

人类的灵性往往是相通的。我们可以设想:“黄帝四面”的四张脸,完全可能像印度神话中的梵天一样一面代表一方的智慧和创造之神,各各掌管“宇宙的四分之一”。至于具体“四面”的形象,那可以不同,也是不重要的。“黄帝四面”也可能像耶和华显灵那样,为人脸、狮子脸、牛脸、鹰脸,实际上也是主宰生物界的一切的意思。我们还可以设想,“黄帝四面”会不会是一张脸是喜,一张脸是怒,一张脸是哀,一张脸是乐,囊括世间“四情”。当然,“黄帝四面”还可以作其他想象。

据说,从神学(或神话)角度看,“四”是一个神秘数字。“三”是动态完美的象征,“四”则是静态完美的意象。四域、四方、四联神、四相神、四季、四时期、四元素、四方形,还有那“伸向四方的十字架”,都代表着一种静态的、永恒的完美。“黄帝四面”代表的主旨当然也应该是一种完美,一种至高和至上。

但是,经过若干时日以后,随着人类的进步,人们的需要从虚幻走向更多的现实。人们对黄帝也进行了改铸,“黄帝四面”仍然是“四面”,但解释是不同了,向现实转化了。《尸子》中的那段话是这种转变的反映。

子贡曰:“古者黄帝四面,信乎?”

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计而耦,不约而成,此之谓四面。”

孔子对“黄帝四面”作了现实主义的解释。在他看来,“四面”不是四张面孔,而是四个“方面”“方位”,四个方面的“四人”,这四人配合得很好,很有成绩,因此称之为“四面”,这样,“神话变成了历史。”黄帝也走下神坛,回到了人间。

写《史记》的司马迁对孔子的对“四面”的诠释心领神会,在此基础上,把人化了的“四面”说进一步实化,他在《五帝本纪》中写道:“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四面”变成了四个人,而且是有名有姓的四个人。其实,这四人都具有象征意义:“风后”,指像大风一样能吹去天下尘垢的人;力牧,指尽力于管理民务的人;常先,指常能为天下先的人;大鸿,指具有鸿大志向的人。这些人同心合力,成为黄帝的“四面”。

黄帝形象的由神到人,可能出现在由原始社会走向文明社会的转折关头。从黄帝算起,说中国的文明社会是上下五千年,是贴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