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银川历史纪实(1949.9~1978.12)
- 中共银川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
- 111字
- 2020-08-26 16:31:54
“一五”计划的编制及执行情况
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已基本完成,为有计划的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按照国家总体部署,从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银川市在宁夏省委的领导下,于1954年开始编制、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的编制
编制“一五”计划的客观依据。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银川市通过稳定社会秩序、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工作,经过“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三反”“五反”“抗美援朝”等政治运动,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确立了国民经济对整个经济的领导地位。与此同时,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的领导地位,确立社会主义的科学管理体系,改造旧的经济体系,还开展了全民性的增产节约和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从而加快了银川市的经济恢复速度。据统计,1952 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已达586 万元(旧币),比1949 年增长54.09%;粮食总产量达3146万斤,比1950年增长52.41%;1952年修复了银(川)兰(州)、银(川)包(头)主要公路干线,促进了内联外运工作。这一时期的国营经济及合作经济也获得了显著的发展,并不断巩固。国营和地方国营工业生产总值达到497万元(旧币),较1950年增加了近1倍;国营贸易1952年的销售总额1562万元(旧币),较1950增加了79.54%;在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前提下,私营工业和手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城市建设包括公用事业在内,三年恢复期间新建房屋5.1万平方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初步的改善与提高。
但是,当时银川市在地方工业产供销各个环节都有困难,技术工艺落后,设备陈旧,生产利用率很低,企业管理混乱。因此,需要在今后加强计划管理,加强技术改造,开辟原料生产基地。国营贸易还要大力巩固与扩大批发阵地,进一步深入了解人民需要,加强市场管理,努力稳定市场,保证供给。
编制“一五”计划的主观依据。1952年9月,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随着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的提出,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主会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设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地纳入到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建立对于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当时,国家计委主任李富春在第二次全国省、市计划会议的报告中,对各省、市制定“一五”计划提出了三条原则,第一条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应以社会主义工业为主体,必须以重工业为中心,只有重工业才是提高工业、巩固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第二条是:“五年计划”是社会主义改造的计划,各个省要以农业为重点,在改造中注意安排,没有改造的也要注意安排,要搞稳,不能冒进;第三条是:我们的“五年计划”是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计划,是直接、间接的全面计划,要尽可能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国家对“一五”计划所规定的基本任务及要求,市委提出了“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即“努力发展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农业增产运动,增产粮食和经济作物,满足消费者的日益增长的需要,全面安排市场,基本上把私营工商业和手工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互助合作的轨道,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相应地发展文教卫生等事业,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一五”计划编制的程序和经过
“一五”计划的编制程序。银川市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是按照中央财经委“自上而下,上下结合”和甘肃省计划委员会及银川地委关于“必须遵照全国平衡,统筹安排,增产节约,重点建设”的方针及“由省计委统一领导,以各市、县级为基层,专区级负责部署、督促检查、审核汇总各基层的计划草案”编制方针和程序进行的。
“一五”计划的编制经过。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期已过近2年的情况下,银川市于1954年8月成立了市政府财经委,并着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于1955年1月27日完成《银川市1953-1957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这期间宁夏省撤销建制并入甘肃省,成立银川专区,使计划未能及时报批和实施。
1955年5月4日,甘肃省计划委员会下发《专、县(市)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纲要编制工作指示》,要求各专、县(市)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根据这一要求,市计委和市计统科,在副市长马立凯的主持下,在原来五年计划(草案)的基础上,经过考证核准修订出了《1953—1957年银川市计划纲要》,于1955年7月15日正式提出。
这个《计划纲要》分为农林水牧、工业、交通运输、商业、中小城市建设、财政金触、文教卫生七部分。同年9月11日,银川市召开了中共银川市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马立凯代表市政府所作《银川市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报告》。9月19日,银川专区行署批准了《计划纲要》。
“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和指标
农林水牧方面。银川市位于宁夏平原的中部,渠道纵横,灌溉便利,农业生产的潜力很大。当时全市共有两个农业郊区(五区、六区直接归市人民政府管辖)计12个乡,土地全部为水浇地,年种年收。农作物主要以水稻、小麦为主。
计划规定:到1957年,全市耕地面积扩大到10.5万亩,较1952年增长61.53%;播种面积扩大到11.8万亩,较1952年增长74.5%。
在发展农业的道路上,为了克服分散的个体经济局面,本着“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发展互助组,大力巩固现有社,有计划、有准备地扩大和发展新社,并加强对互助组与个体农民的组织和领导,使其逐步参加到互助合作中来。计划1957年新建社18个,加上原有的共为20个。其中,办50户以上、百户以下的中社12个;百户以上的大社1个。参加户数为2747户,占总户数的50%。五年中组织起来的农户要占总农户的85%,基本上达到合作化。
工业方面。银川专署所属的地方国营工厂企业,没有列入本市计划之中。当时市属地方工业主要有:银川市砖瓦厂、银川市酒厂和生产教养院(是属福利性质的事业单位)等企事业单位。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包括个体手工业),也是银川市“一五”计划的一项任务。规定:银川市对于私营工商业(包括手工业),使其通过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道路,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为此,到1955年主要是巩固合作社(组),并在原有社之间适当合并或紧缩,暂不发展(1954年,手工业已建立了12个生产社,8个生产组,1个供销社。社员已占手工业从业人员的18.6%);1956年,增设1个供销生产社,6个生产组,社员占手工业从业人员的21%,产值较1955年增加29.7%;1957年社数基本不变,主要扩大原有组织,社员应占到手工业从业人员的23%。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18%,为1952年的7倍半。对未组织起来的个体手工业,根据“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针,帮助解决困难,保证生产顺利进行。计划到1957年,地方工业总产值(包括地方国营工业、合作社营工业)1143.54万元,手工业总产值(包括生产合作社、供销生产社、生产小组与个体手工业)441.8万元。
商业方面。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需要的增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逐年扩大,1957年预计要达到2027万元,比1952年增长66.9%;为妥善安排私营零售商。到1957年使国营与合作营商业在社会商品零售比重中达到60%,私营商业包括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在内占40%。
城市建设方面。计划公用事业建设投资为112万元,其中1953至1954年约占91%,今后三年约占9%,同时后三年的投资又全部为地方自筹经费,这就需要根据每年的财政收入情况的多少而作必要的安排。
城市建设的方针是为工业建设与工业生产服务,并有重点地解决城市劳动人民生活中最迫切的设施。在1953年、1954年两年中,国家给银川市投资100余万元,修建了市内各主要道路、桥梁,建立了消防与公共卫生设备,初步绿化了城市,解决了市内临时排水。但是银川市的城市绿化和排除污水等方面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今后三年投资的重点应是继续解决排污水和大力栽种风景林木,逐步建成花园式的美丽城市。
文教卫生方面。全市当时有小学23所,连同保伏桥小学、师范附小共有学生8202人(不包括现在的永宁、贺兰两县),占学龄儿童10875人的3/4强,基本上可以解决儿童入学的问题。但是存在着学校分布不均的问题,当时的学校主要集中在市区内,而两郊区学校尚不足。所以,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在郊区各增设民办初小1所,协助工厂办初小1所,市内基本上不再发展。
当时,市属卫生防疫、保健、医疗机构共10余所,中西医医疗人员50余人,加上省、专署在本市设置的医疗机构,按全市五年人口发展的情况来看,基本上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及预防疾病的需要,所以,不拟发展,但也有分布不均的问题。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规定,除充实郊区医疗机构外,还拟动员部分中医、西医医疗人员下乡进行巡回医疗,以解决因分布不平衡而造成的就医不便的问题。
财政金融方面。根据银川市的实际情况,1954年财政实际收入为364.7万元,较1950年增加了17.1%,其中工商税占84%,农业税占8.6%,地方工业收入占0.5%,契税及其他收入等合占6.9%,预计1955年收入348万元,较1954年减少4.1%。这是由于宁夏省的建制撤销后,市场较为紧缩,工商税减少而造成的。1956年、1957年根据生产发展和市场营业增加的情况,税收也可能相应增加,计划1957年财政总收入为379.2万元,较1952年增加92%。
“一五”计划完成的情况
在三年经济恢复的基础上,银川市“一五”计划到1956年其主要项目已完成,取得了很大成绩,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变。
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的领导地位。1956年,全行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银川市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有的私营工商业经过改造、调整、改组后,获得了适当的发展。合作化道路,使绝大多数个体经济纳入了社会主义的轨道。无论是在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城市公用事业以及郊区农业等方面,社会主义的经济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基本被消灭,随之初步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五年中,银川市的工厂企业由原来的“本省工业素质极落后,一切用品,端赖外省输入”的局面,发展到32个大小企业,职工人员由原来的“不足千人”,发展到6614人,全市99.1%的手工业组成了52个生产合作社(组),实现了手工业的合作化。全市工业总产值达1950万元,比1949年增长7.4倍。其中市属工业总产值达1457万元,比1949年增长35.6倍,为进一步发展银川市的工业生产打下了基础。
科技事业迅速发展。解放前,银川市科技事业是空白。解放后,特别是“一五”计划期间,银川地区的科技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到1958年,全市共有科技人员2698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4%。为了发展农作物研究和以科学技术发展农业,宁夏农作物试验场改名为宁夏农科所,在此基础上又新建了甜菜、轻工、设计、化工等4个研究所,使银川地区的科技队伍初具规模。
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随着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银川市各族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很高,经过努力,在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前四年,基本实现了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全市自1952年土改完成以后,开展了互助合作运动,并试办了一个由13户农户组成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一部分互助组。在中共中央“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指导下,到1954年底初级社增加到33个,互助组达到350个,两者总户数占全市郊区总农户的61.4%;1955年又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合作化运动,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全市郊区有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集体化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6个,入社农户达6202户,占总农户的96.5%,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增产增收。在“一五”期间,市委和市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五年中,开展了以挖沟修渠为主的农田水利建设和推广新式农具,更新改良粮食作物品种,防治病虫害,引进和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努力提高产量,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到1957年,耕地面积扩大到97.1万亩,超额完成计划的9倍多;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到106万亩,超额完成计划的10倍;粮食产量总计为1984.3万斤,超额完成计划的5倍多;油料产量达432.1吨,是1949年的1.6倍。主要农作物小麦的平均亩产由97斤增加到269斤,增长1.77倍;大牲畜由5.79万头发展到6.43万头;羊只由7.04万只增加到13.45万只。1953年到1957年累计造林4480亩,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累计指标7910亩的56.6%。
工业目标有新的发展。在“一五”期间,对原有的个体经营、合作经营、公私合营、全民企业进行合并和改造,到1957年基本完成对私营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企业数从1952年的147个增加到179个,职工人数从2759人发展到6644人。工业产值从537万元增加到1950万元,职工年平均工资从1952年的276元,增加到718元。工业主要产品方面,1957年生产青砖6680千块,为“五年计划”最后年产量的172%;板瓦超过原计划的265.5%,白酒产量完成计划的84.7%,面粉超过计划的1.19%,食用植物油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的24.2%,未达到1957年计划的670吨的指标。
基本建设方面。“一五”期间,银川市属企业实际完成计划投资额为729.2万元。这五年的基本建设规模,是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结合实际,逐步展开的,历年完成投资额为:1953年121.8万元,1954年120.3万元,1955年108.0万元,1956年234.5万元,1957年138.6万元。
五年中,工业投资额为92.1万元,农业投资额为156.6万元,城市公用事业投资额为63.8万元。五年中共增加固定资产345万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47.3%。五年共竣工的城市房屋总面积15.8万平方米,共修筑城市碎石道路7.79公里,铺设下水道2公里。
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在商业中的主导地位。“一五”期间,银川市经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商业经济内部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经济成分上看,到1957年社会主义国营工商业经济占到58%,合作经济占到39.8%,私营经济只占2.2%。在商业中,社会主义经济占有绝对的优势和主导的地位。社会商品零售额到1957年为2296万元,比1949年增长了96.5%。
文教科卫队伍不断扩大。“一五”期间,全市中小学校迅速发展,国家共拨支社会文教经费333万元,占银川市地方财政支出的45.7%。除此之外,市委和市政府发动群众办学,农村、街道、工厂自己动手办起了一批民办中小学校,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的教育网点,到1957年全市中等学校发展到8所(民办2所),小学发展到55所(民办9所),在校中学生4203人,比1952年增长了15%。另外,还组织社会力量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累计扫除青壮年文盲4197人。
医疗防疫机构发展到99个,科技队伍随之迅速扩大。据统计,到1958 年止,全市共有科技人员2698 人,占职工总数18533 人的14.56%。其中农作物的科研机构发展较快。
总之,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银川市的国民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业有了新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个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财政收入也由1952年的389万元,增加到1957年的818万元,增长了1.1倍,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银川市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为制定和执行第二个“五年计划”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一五”计划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及经验
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在编制“一五”计划过程中,编制人员在市委主要领导和市长的亲自领导和具体指导下,依据银川市历年(包括解放前)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基数和资料,以及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一五”计划基本任务、方针、政策和科学的编制理论,编制出了第一个符合银川市实际的计划。实践证明,银川市的“一五”计划总体上与当时银川的经济状况相符合,因此,不但超额完成了工农业生产的任务,而且推动了本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为银川市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另外,在“一五”计划所规定的各项指标中,还体现了“量力而行”的原则。如在编制银川市砖瓦厂的五年计划时,首先考虑到砖瓦生产与城市建设投资的关系。城市建设投资大,则砖瓦的需求量就大,反之则小。1954年计划年产400万块。但到了1955年城市建设投资增大,砖瓦生产计划就在1954年的基础上增加了25%,达到500万块。
坚持“总体规划,重点发展”的原则。在“一五”计划的编制过程中,首先对银川市的经济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银川市在当时是一个小城市,城区面积3平方公里有余,居民3万多人,其工业基础极为薄弱。解放后,虽然对城市的商业、手工业和工业进行了调整和改组,使城市工商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要大力发展城市工商业经济,在短期内显然还很难办到。因此,把农业生产作为重点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同时,又符合中央的总体要求。为此,市委和市政府在国家农业政策的指导下,结合银川郊区农村的实际,把开展以发展农村生产、改善农业耕作技术、改良农作物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作为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从而保证了“一五”期间农业的大发展,无论在扩大耕种面积,还是单位面积产量都超额完成了计划。
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解放后,银川市经过了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和生产秩序的整顿,开始扭转了生产管理上的混乱。在此基础上,经过“一五”计划的实施,银川市的工作重心,从政治改革、经济恢复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的改造和经济建设上来。根据中央的部署,到1956年底,银川市的私营工商业已有90.95%的工商业户参加了公私合营,手工业和农业基本上实现了合作化,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地位,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因此,无论在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公用事业方面,还是农业等方面,社会主义经济都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基本上被消灭,社会主义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生产关系确立起来,解放了生产力,劳动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较充分发挥。据统计,1956年手工业产值比1949 年增加了1 倍以上,农业总产值比1955 年增加了14.24%,初步显示了“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的优越性。同时也说明了在当时的条件下,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成为超额完成“一五”计划的重要因素。
坚持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相结合,运用经济手段管理生产。在“一五”期间,银川市对不同的经济成分采取了灵活多样的计划形式,在“主体”和“补充”的关系上处理得比较好。对国营经济实行指令性计划;对其他经济成分实行指导性计划;对于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主要产品,如:粮食、棉花、布匹及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肉、禽、蛋等农副产品,采取指令性计划,下达指令性指标。对于品类繁多的小商品,采取指导性计划或由企业随行就市,实行市场调节。实践证明,这种计划管理的体制,在当时是合适的,与银川市的经济发展是相适应的。另外,也十分重视运用经济的手段管理经济。如:对农业经济方面,1955年以前采用估算性计划。农业合作化后,采取了市场调节。1955年以后,中央对粮食实行了“三定”政策(即定产、定购、定销)。同年4月20日,市政府发出了《关于执行粮食“三定”措施的指示》。“三定”实行三年不变,对农民保证增产不增购,对经济作物和其他农副产品主要依据价格政策和定购合同制度、税收政策等。从各方面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村经济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保证了计划的实施。
在价格政策上,采取“管”与“活”相结合的政策,凡是国家统购的商品,非经国家批准,不得随意变动价格,完成了规定的统购任务后的农民或生产合作社要出售自己的剩余产品,价格准许高于统购价格,但不准高于国家的销售价格;与人民生活密切的小土特产品,则采取议价管理,无论是剩余产品,还是小土特产品,一般规定只能在市场上进行自由议定价格。这样,既保证了在生产水平低的情况下的市场供应,又消除了这些商品不自由外流和自由交易所产生的各种弊端,同时也有利于市场的管理和价格管理。
在银行信贷方面,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方针,实行工业优于商业、接受加工订货的企业优于自产自销的企业、发展国计民生的生产优于从事其他方面的生产等政策,有效地利用了现有的有限资金,保证了重点建设,发挥了银行的宏观调控作用。另外,在税收方面,为适应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客观经济情况的需要也有所区别对待,发挥其宏观调节作用。
实行“计划单列”的计划原则。银川市“一五”计划是根据“统筹安排,综合平衡”的原则,对所属的工业、农业、商业、城市建设、交通运输、文教卫生等行业,由各主管部门提出发展目标规划,经过多方论证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报上一级部门审批后实施。这种计划,从总体上讲是整个银川市规划蓝图,就具体的指标来看是每个方面的单独计划。计划单列的编制方法,在实践中有力地发挥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了生产部门的生产热情,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计划指标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又符合当时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实际。这为银川市的经济建设和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管理体制及编制银川市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计划提供了丰富经验。
总之,在“一五”期间,银川市的经济关系基本上是正常的,城乡物资交流活跃,市场繁荣,物价基本稳定。1955年的零售物价指数比1950年上涨了12.68%,平均每年递增2.4%;全民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提高了190%,平均每年增加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