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观设计基础:植物设计篇
- 李宇宏编著
- 1338字
- 2020-08-26 13:34:07
第2章 基地评述
引言(Introduction)
任何一个植物景观设计的项目,首先要面对的是一个非常具体的基地,不同基地之间具有可识别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很可能形成基地的特色。
1.基地是难以克隆的
虽然现今科学家可以为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某些方面的需要,运用生物技术克隆生物个体,但是能通过设计克隆基地吗?基地的各组成部分及其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这需要多个专业的科学技术研究。景观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宜居环境景观的建设,在恢复原来曾经稳定的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和谐景观,因此应重点研究基地的地域特征。
2.基地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体
任何一块基地都是处于动态发展中的,内部因素不断地相互调节。水的流动造成河道岸线的规律性变化,动植物在一个共同栖息地中相互依存形成相对稳定的生物链,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促使土地逐渐形成了独立区域,即村庄、城镇、城市,这一切客观存在又都受气候影响。
3.基地是植物生活的家园
这里有特定的土壤、气候、植被(也许会有动物等)、历史、文化、建设规划等,所有的植物都适合在这里扎根、生长、繁育吗?回答是否定的。于是设计师将面临如下一些问题:
· 什么植物适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
· 应该选择何种植物才能达到人们预期的景观呢?
· 实现设计意向的途径是怎样的?
这是需要设计师解决的难题,解决它们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 首要任务是科学地分析、研究基地的客观环境条件,尤其是影响植物设计的主要因素,归纳起来包括气候、土壤、植被、文化等;
· 这些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又是发展的,设计师的职责正是尽可能通过设计阐明基地特征,连接有机关系,保证这些因素健康稳定地发展。
2.1 意向(intention)
1.相关专业对“意向”的理解
相关专业对“意向”的理解各有不同。
· 设计学上认为设计意向是指对设计的尺度与特征的理性安排,设计意向支配着设计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设计的每个组成部分的意向即是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
· 意向又称为设计意向或设计意图,是设计思维的原初阶段,表现为一种信念或理念,是推动设计前进的一种动力。
· 哲学上类似的概念叫做意念,是将注意力放到某物体上而来的概念。
· 逻辑学上翻译为概念的意思,概念是从特定情形或事件中得到或推断出的一般性想法。
· 德国美学心理学家马克思·德索关于这个阶段思维特征有一句很形象的话,他说:“模糊和无序是这一阶段的特征,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创作者似乎已经从远处听到了微微的声音,然而仍然不能推测这声音的含义,但他从微小的迹象中窥见了一种希望,一系列远景展现出来,就像梦幻世界那么广阔,那么丰富。”
上述这些含义都有助于对设计意向的理解。虽然一开始可能并不明确设计的具体方向和最终目标,但有了这样一种意向,就会隐约看到或感觉到设计的下一步,引领着设计不断深入明晰。
2.本专业所理解的设计意向
· 基本明确要设计什么。
· 针对某个设计目标可能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设计构思。
· 明确解决的问题方向,进而形成初步设计概念。
· 这是设计之初,对整个设计的总体方向形成的一种纲领性的把握。
· 为下一步的具体深化设计确定明确的目标。
3.设计意向的思维过程
设计意向主要还是一种设计思维方法,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
· 根据设计任务要求明确希望解决的问题。
· 根据目标问题展开分析构思,确定大致的解决办法并形成方向性设计理念。
· 根据设计理念继续深化最初想法,通过草图、模型、计算机模拟等手段进行分析论证。
· 整理深化设计过程,通过比较、优化,找到最佳设计结果。
4.设计意向与基地分析的关系
分析基地离不开设计意向,基地与意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因为设计应该是一项积极主动的研究活动,需要设计师能动地解决实际问题,这其中就包含某种意向,因此基地(客观条件)决定意向(主观能动性),而意向能积极地反映基地,意向有助于对基地进行适应性分析,即:
· 分析维持基地现有动物和植物息息相关、繁衍发展的条件,包括区位关系与现状条件。
· 分析人的活动与生物栖息地发展的冲突,包括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
· 分析保护基地特色的要求,包括项目中的土地利用、功能布局、交通组织、空间意境及历史文化等内容。
· 分析基地环境的承载力及最佳使用,从整体上理解生态和行为环境系统,努力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基地分析是设计成功的先决条件,是城市保护的基础。当然,人对基地的分析总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不可能涵盖所有因素,这就需要对目标工作进行界定,根据设计意向确定分析要素。如果设计的目的是创造一个宜居的环境,那么必须首先考虑气候,而且气候具有可调控性,舒适性是气候调控的目的。
2.2 气候(climate)
1.全球气候带
由于接收太阳辐射的强弱不同,所以地球上会形成各种温度带,每个温度带有不同的气候特征,并有适合这种气候生存的动植物。气候带特征如下:
· 气候学上通常用等温线作为划分气候带的界线。
· 一般用最热月均温10ºC等温线作为寒带和温带分界线。
· 用最冷月均温18ºC等温线作为温带和热带分界线。
· 温带所跨纬度最宽,高、低纬之间气温相差很大,习惯上又在温带范围内进一步划分出亚寒带和亚热带,见图2.1。
图2.1 全球气候带
2.中国气候区分布
一个国家的气候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季风气候区,幅员辽阔,地形结构复杂,具有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湿润到极端干旱的不同气候区。
(1)我国气候区位
· 东南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
· 西南有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 西北位于世界最大的陆地——欧亚大陆的腹地。
(2)我国气候区分布
· 亚热带、暖温带、温带约占70.5%。
· 我国南部的雷州半岛、海南省、台湾地区和云南南部各地,全年无冬,四季高温多雨。
· 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四季分明。
· 北部的黑龙江等地区,冬季严寒多雪。
· 广大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冬冷夏热,气温变化显著。
· 西南部的高山峡谷地区,依海拔高度的上升,呈现出从湿热到高寒的多种不同气候。
· 还有高山气候、高原气候、盆地气候、森林气候、草原气候和荒漠气候等多种具体气候。
3.中国气候特征
中国气候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其基本特点。海洋和陆地热力性质的差异及太阳辐射随季节的变化,导致冬夏间海洋与陆地上气压的季节变化:
· 夏季大陆形成低气压,海洋形成高气压,冬季则相反,大陆气压高,海洋气压低;
· 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
· 冬季风来自高纬度的内陆,因而寒冷干燥;
· 夏季风来自南方海洋,给大陆带来温暖潮湿的空气,并形成降水;
· 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大,冬夏极端气温较差更大;
· 降水分布很不均匀,主要表现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冬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
总之,这形成了我国冬冷夏热、冬干夏雨的季风性气候特征,尤其是我国西北部,大陆性气候特点显著。以北京地区为例,北京地区的气候类型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平均风速3.4m/s,秋、冬季主导风向为北风,平均风速3m/s。据北京市气象局近30年统计数据表明,北京地区年平均最低温度为-9.4℃,年极端最低温度为-27.4℃;年平均最高温度为30.8℃,年极端最高温度为40.6℃;年平均相对湿度58%;年平均降水量为640mm。夏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4%。年平均气温11℃~13℃,年无霜冻期190~200天。
2.3 土壤(soil)
土壤是岩石圈表面的疏松表层,是陆生植物生活的基质。它提供了植物生活必需的营养和水分,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通过控制土壤因素,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土壤及时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称为土壤肥力。肥沃的土壤能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的要求,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下面介绍土壤的一些重要特征以便较深入地认识土壤。
1.土壤的物理性质
(1)土壤成分
土壤成分很复杂。土壤的形成受有机物、气候、地形、母体材料和时间的影响。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见图2.2。
图2.2 土壤成分
① 固体物质
· 矿物微粒(砂粒、土粒和胶粒),是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的,种类很多,化学组成复杂,它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是作物养分的重要来源。
· 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腐殖质和非腐殖质两大类。前者是土壤微生物在分解有机质时重新合成的多聚体化合物,约占土壤有机质的85%~90%,对植物的营养有重要的作用。土壤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
· 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很多,有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数量也很大,1克土壤中就有几亿到几百亿个微生物。土壤越肥沃,微生物越多。主要作用是分解有机质、分解矿物质和固定氮素。
② 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能直接被植物根系所吸收。土壤水分的适量增加有利于各种营养物质溶解和移动,有利于磷酸盐的水解和有机态磷的矿化,这些都能改善植物的营养状况。土壤水分还能调节土壤温度,但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水分过少时,植物会受干旱的威胁及缺养;水分过多会使土壤中空气流通不畅并使营养物质流失,从而降低土壤肥力,或者使有机质分解不完全而产生一些对植物有害的还原物质。
③ 土壤空气
土壤空气中的含氧量一般只有10%~12%,在土壤板结或积水、透气性不良的情况下,可降到10%以下,此时会抑制植物根系的呼吸,从而影响植物的生理功能。土壤空气中CO2的含量比大气高几十至几百倍,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为0.1%左右,其中一部分可扩散到近地面的大气中,被植物叶子光合作用时吸收,一部分可直接被根系吸收。但在通气不良的土壤中,CO2的浓度常可达10%~15%,这不利于植物根系的发育和种子萌发,CO2的进一步增加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破坏根系的呼吸功能,甚至导致植物窒息死亡。土壤通气不良会抑制好气性微生物,减缓有机物的分解活动,使植物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减少;但过分通气又会使有机物的分解速率太快,使土壤中腐殖质数量减少,不利于养分的长期供应。
(2)土壤结构
土壤结构是指在土壤的代表性样品中矿物微粒的大小排列、孔隙和团聚体的数量、大小及其稳定度。土壤结构可分为微团粒结构(直径小于0.25mm)、团粒结构(直径为0.25~10mm)和比团粒结构更大的各种结构。
无结构或结构不良的土壤,土体坚实,通气透水性差,土壤中微生物和动物的活动受抑制,土壤肥力差,不利于植物根系扎根和生长。土壤质地和结构与土壤的水分、空气和温度状况有密切的关系,见图2.3。
图2.3 土壤团粒
(3)土壤粒级
根据矿物微粒的大小,可以把土粒分为以下几级:粗砂(直径0.2~2.0mm)、细砂(0.02~0.2mm)、粉砂(0.002~0.02mm)和黏粒(0.002mm以下)。这些大小不同的固体颗粒的组合百分比称为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可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三大类。见表2.1、表2.2,图2.4。
表2.1 土壤特征
表2.2 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级标准(参考互动百科编制)
图2.4 美国农业部使用的三角形的构造分级图
(4)土壤剖面
经由各种成土作用,土壤会逐渐形成几个层次,若从土壤表层由上而下作垂直切面就会形成土壤剖面。从土壤剖面可清楚地看到颜色、质地及结构都不同的数个层次,土壤剖面除显示各种成土作用的强弱、成土时间的长短等外,也是土壤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多数土壤都有一个明显的剖面或水平层序列,这是因为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物质在土壤中的垂直迁移和累积,促使土壤中物质发生淋溶和聚集,而在土壤层次中发生垂直分化,天然土壤自上而下可分为0土层、 A土层、B土层、C土层和R土层,见图2.5。
图2.5 土壤剖面中的典型层
(5)土壤温度
土壤温度具有季节变化、日变化和垂直变化的特点。一般,夏季、白天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冬季、夜间相反。但土壤温度在35~100cm以下无昼夜变化,30m以下无季节变化。土壤温度能直接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和实生苗的生长,还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呼吸和吸收能力。大多数作物在10℃~35℃的范围内,生长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温带植物的根系在冬季因土温太低而停止生长。土温太高也不利于根系或地下贮藏器官的生长。土温太高或太低都能减弱根系的呼吸能力,如向日葵在土温低于10℃和高于25℃时,其呼吸作用都会明显减弱。此外,土温对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气体的交换、水分的蒸发、各种盐类的溶解度及腐殖质的分解都有显著影响,而这些理化性质与植物的生长有密切关系。
2.土壤的化学性质
(1)土壤酸碱度
它是土壤最重要的化学性质,因为它是土壤各种化学性质的综合反映,它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有机质的合成和分解、各种营养元素的转化和释放及有效性、土壤保持养分的能力都有关系。土壤酸碱度常用pH值表示。土壤pH值主要受控于土壤基质中游离的氢离子,氢离子浓度相对高时,土壤表现为酸性,氢离子浓度低则土壤表现为碱性。水的分解、植物根的活动及许多化学侵蚀反应都可以使土壤获得氢离子,见图2.6。
图2.6 土壤pH值范围
(2)土壤中的无机元素
在植物生命活动必需的16种营养元素中,碳、氢、氧来自大气和水,其余13种主要来自土壤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分解。腐殖质是无机元素的储备源,通过矿化作用缓慢释放可供植物利用的元素。土壤中必须含有植物所必需的各种元素及这些元素的适当比例,才能使植物生长发育良好。
碳(C)、氢(H)、氧(O)被用于光合作用。来自土壤的13种矿质营养元素,可分成三类,见表2.3。
表2.3 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级标准
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则只占干物质重量的千分之几到十万分之几。由于作物利用大量营养元素数量较大,这些元素通常在土壤中容易出现短缺。中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的利用量小,不常表现缺乏。
3.土壤的密实度
土壤的密实度又称紧密度或土壤坚实度。城市土壤密实度显著大于郊区土壤,这是城市土壤的一个主要特点。一般人流践踏地区影响深度为3~10cm,土壤硬度在14~28kg/mm2之间;车辆辗压影响深度为30~35cm,土壤硬度在10~20kg/mm2,在某些地段,经机械多层压实后其影响深度可达1m以上。
土壤透气性、排水和持水能力受土壤密实度的制约。土壤密实度的增高,使通气孔隙减少,导致土壤透气性降低,减少了气体交换,树木生长不良,甚至可使根组织窒息死亡。在土壤密实地区,由于植树坑内土壤经过挖掘回填而造成坑内外土壤密实度的差别,常使树木根系无法穿透坑外密实土层而形成环绕植树坑壁生长的畸形分布,树木生长状况也因而恶化。另外,浇灌或降雨后坑内水分的垂直渗漏和水平扩散受阻而造成坑内积水,可导致树木烂根死亡。同时,随着土壤密实度的增加,机械阻抗也加大,妨碍树木根系的延伸。
土壤密实可使某些树木形成菌根的数量锐减。与树木根系共生的菌根,可使吸收水分和盐类的根表面积扩大100~1000倍,可提供额外的一些无机盐类,特别是增加可给态氮素以改善树木的营养状况。城市土壤密实对菌根发生的抑制作用,使具外寄生型菌根的树木(如松属、云杉属、冷杉属、落叶松属等)以及具有内寄生型菌根的树木(如银杏属、柏科、杉科、槭属、悬铃木属、榆属等)的树种适应生存能力下降。
土壤密实对根系生长的限制,常使树木改变其根系分布特性,不少深根树种变为浅根分布,多数树种支持树体的根量减少,从而使树木的稳定性减弱,易受大风及其他城市机械因子的伤害而倒伏。
4.城市土壤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日益增加的人群活动影响着城区土壤的自然性状,使城市土壤具下列特征:结构破坏、养分匮缺、人为污染,见表2.4。
表2.4 城市土壤特征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例如,北京地区地处华北大平原的北部,地貌由西北山地和东南平原两大地貌单元组成。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山脉绵延,山峰林立,有4个山峰的高度接近或超过2000m,平原海拔一般不超过100m,绝大部分为30~50m,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全市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相对高差2295m,这为农、林、牧业的综合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地貌基础,见图2.7。
图2.7 北京海淀区土壤概况
2.4 植物(plant)
植被对气候既有适应性又有反馈作用。从植物生态学的角度出发,主要的植被类型表现了植物界对主要气候类型的反应,因此,每个气候类型都有一套相应的植被类型(指示性植物图、气候图)。每个基地都有自身特定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因此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植物种类,即通常所指的乡土植物。
1.乡土植物
乡土植物是指原产于本地区(大到一个国家和地区,小到一个城市甚至乡镇)或通过长期引种、栽培和繁殖并证明了已经非常适应本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生长良好的一类植物。它体现了植物和人类长期活动的关系。由于乡土植物经历过长时间的气候考验,通过自然竞争才得以生存下来,因此更适应当地环境和气候条件,在涵养水分、保持水土、遮阳降温、吸尘杀菌、绿化观赏等环境保护和城市美化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例如,据历史记载,在辽、金以前,北京山区森林茂密,河流清澈,水量大,有以栎属(quercus)、椴属(tilia)、白腊树属(fraxinus)、槭属(acer)杨属(populus)等落叶阔叶乔木树种占优势的落叶阔叶林和以油松、侧柏占优势的温性针叶林。上述各类植物也是当今北京地区重要的乡土植物,应作为景观应用的首选材料。
2.地域性分布特征
乡土植物的分布有一定的地域性,根据地理区域,可分为世界地理区域性乡土物种、国域性乡土物种和地区性乡土物种。有的分布比较广,如在中国,榆树(ulmaceaepumila)、槐树(sophora japonica)和松柏类植物,在全国各地都有,而木棉树(bombax malabarica)、凤凰木(delonixregia)和大多数的棕榈科(palmae)植物,只分布在华南南部等地。因此,乡土植物的地域性分布有以下特点。
· 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植物区系的特色,如北京以槐树和侧柏作为市树,菊花和月季作为市花。
· 体现了不同的地域风情。例如,椰子树(cocos nucifera)是南国风光的典型代表,而成片的白桦(betulaplatyphylla)则是东北林区的典型景观。
· 从自然植物群落结构方面考虑,乡土植物的应用,顺应了自然演变规律。
· 可为动物提供休憩的场所和食物资源,而动物觅食害虫,又极大地降低了植物遭受虫害侵袭的可能,形成了良性的生态循环,这对于维持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一定地区内植物群落的总体称做植被,植物群落是构成植被的基本单位,建群植物的外貌相同且其生物生态学特性相似。地球上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基本上取决于气候条件,主要是热量、水分及其他有关的自然要素。我国的不同地区,水热条件的组合配置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植被类型。主要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荒漠和旱生灌丛、草原、草甸、草本沼泽等七个植被类型。
例如,北京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原始的地带性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由于境内地形复杂,生态环境多样化,致使北京植被种类组成丰富,植被类型多样,并且有明显垂直分布规律。在山区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代表性的植被类型是栓皮栎林、槲树林、油松林和侧柏林。由于受人为破坏,目前这些群落主要分布在寺庙、名胜古迹附近,是残存的次生林或经人工抚育的半自然林。次生落叶灌丛或灌草丛占优势。海拔4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区,土层较深厚处多数已开辟为果园或果粮间作地;土壤侵蚀严重的阳坡以荆条、酸枣、白羊草灌草丛占优势,植被稀疏,生长矮小。
总之,在生态、景观、经济等各方面,乡土植物都具有较强的优势,应大力提倡在植物设计中应用乡土植物,改善基地环境质量,创造基地的景观特色。
2.5 文化(culture)
关于文化的论述很多,共识的理解为:文化就是人们关注、探讨感兴趣事物的现象和氛围。文化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文化是一个进程,最终以物理世界的存在达到文明。文化进程是产生智慧、文明、科学的发源地。
现代人们在某一地区或某一事物上使用“文化”概念时,多为“狭义文化”。人类文化可以划分为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是人类文化整体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或层面。物质文化是人类直接作用于自然的产物,因而它直接影响自然。
在物质文化的发展中,当代人类的观念正在转向积极地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转向人类和平相处、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转向通过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和建设绿色景观保持生态平衡。这是人类文化的绿色革命,同时也映射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走向。
本书研究的植物景观,从宏观上讲,应该属于自然的范畴,当有了人及其活动的介入后,研究重点应转向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首先需要落实的问题就是地域环境中的若干影响因素,涉及文化层面的,不可避免地要研究地方文化与植物景观的关系,目的是通过设计研究可以更好地展现地方特色,延续当地的历史文脉。
1.地方文化
· 地方文化是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以一定区域为体现,反映该区域内人民生产斗争、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并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化项目。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形成一方文化。
· 地方特色文化伴随人类的起源而产生,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有建筑、雕塑、服饰、民俗风情、人物典故等。
· 民族性是地方特色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民族文化产生的根基和本源。只有保存和发展地方文化,公民才能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热爱,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地区自豪感。
· 地域性是地方特色文化的显著特征。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人文现象和地理现象,形成地方文化的整体印象;学会根据收集到的文化信息,通过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过程,理解事物发展变化和地域分布的基本规律。
2.植物文化
可以在植物设计中反映地方文化。各民族和植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植物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并表现形式多样,如植物崇拜、植物图腾、植物宗教、植物象征(或寓意)、植物禁忌等至今尚存。
(1)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一种宗教信仰,约发生于氏族公社时期。图腾系印第安语,意为“属彼亲族”。原始人相信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有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如墨西哥的印第安人有“世界生命树”的崇拜;西非所有部族视高大的木棉树(bombax ceiba)为神灵(龙春林和王洁如,1994);印度的许多部落有他们崇拜的神树林,这样的神树林在亚洲的其他地区和非洲也广泛存在(Gadgil&Vartak,1974)。在我国,有苗族的枫树崇拜(吴仁,1992)、西双版纳傣族的“龙山”崇拜(Pei,1985;刘宏茂等,1992)、楚雄彝族的马缨花(rhododendron delavayi)崇拜(王丽珠,1995)等。
(2)城市名片
丰富的植物品种向世人传播着地方的文化信息。例如,在我国,杭州城中的曲院风荷、北京的香山红叶(cotinuscoggygria)、洛阳的牡丹(paeonias uffruticosa)园、香港地区的紫荆花(cercis chinensis),这些著名的植物景观已经和城市的历史文脉紧紧联系在一起。无论在古城还是新城,植物总是可以记载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见图2.8。
图2.8 城市中的植物文化
(3)植物比拟
由于地理位置、生活文化及历史习俗等原因,人们对不同植物常寄托一定的思想感情,甚至将植物人格化。例如,我国常以四季常青的松柏代表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并且用其象征长寿、永年;欧洲许多国家认为月桂树代表光荣,橄榄枝象征和平。一些文学家、画家、诗人更常用园林树木的某种特性来借喻,因此,植物又常成为美好理想的象征。一些地区,传统上有过年要有“玉、堂、春、富、贵”的观念,即要在家中摆放玉兰、海棠、迎春、牡丹、桂花,借以寄托对于来年美好生活的期盼。
(4)国花、国树
国花、国树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象征,虽然不写入宪法,但为各国人民高度重视,反映了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浓郁的民族感情,并可增强民族凝聚力。很多国家以自己国内特别著名的花作为国家的象征,并具有一定的含义,这种花被称为“国花”,如日本国花为樱花,荷兰国花为郁金香,埃及国花为莲花,见表2.5和表2.6。
市花、市树是受到大众广泛喜爱的植物品种,也是比较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的植物。它们本身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也上升为该城市文明的标志和文化的象征,如广州市树木棉、杭州市花桂花等都是具有悠久栽培历史、深刻文化内涵的植物,可以赋予城市景观浓郁的文化气息。
表2.5 世界主要国家国花一览表
2.6 用户需要(user needs)
1.植物设计的基本任务
景观中植物设计的基本任务是为适合人的生活生产需要而造就宜人的环境,宜人至少要求舒适、美观方便和安全,因此设计师必须明确两点:基地的性质及基地中未来用户如何使用并评价基地。
用户包括所有的以任何方式与基地发生联系的人。设计的景观应该包含景观与人的互动联系,这也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但是未来基地的用户是谁?设计师要进行这方面猜测,力图使设计的形式具有适应性。考虑未曾谋面的或未知的用户,是设计师面临的最大难题。对可能的用户进行共性和个性分析是两全策略。
在特定情形和特定群体之下,设计师可参考用户共享的基本原则:满足生物学需求,减少疾病,降低空气、粉尘、水体、噪声污染,预防恶劣气候,避免眩光,有毒废弃物排放,消除不必要的紧张等;通过设计使人们能感受到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2.植物设计要强调适应性
· 要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和行为特征,符合人的空间尺度,让用户有一种舒适、方便的“度身定做”之感。
· 要把握人在审美、安全等方面的心理特征,设计效果要令人觉得恰到好处,让人获得一种温馨、安全、愉快的感觉,尽量避免让人产生烦躁、压抑、厌倦的情绪。
· 要适合人脑的思维方式,人是如何感知、想象和感受或体验设计师的作品、所面对的植物景观、所处的空间环境的?这种感觉因文化、个人气质和经历不同而异。由于人的感觉和感知是有规律的,人们都能辨别周围的特征,并将其组织起来在意识中形成的可被回忆的形象,即意象,并把意象与头脑中的其他含义联系起来。
· 植物设计要有明确的感知特征:可被认知、可记忆、生动、引人注意。用户应该可以将可辨识的特征串起来,并在时空中形成一个可以理解的格局。
通过有效的植物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低负面因素的影响,让人于喧闹中得到安宁,紧张中得到放松,从很多以人为本的设计细节上获得舒适和愉悦的感受。
3.植物设计要强调可视性
在现代社会里,植物景观仅仅只局限于经济实用功能是不够的,它还必须是美的,动人的,令人愉悦的,必须满足人的审美需求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热爱的心理需求。
· 要注重设计的多样性、新颖性和美观性,使设计出来的成果富有想象力,富有审美情趣,既可以满足人们休憩的需要,又可以起到调节人们心情的作用。
· 单株植物有它的形体美、色彩美、质地美、季相变化美等。
· 丛植、群植的植物通过形状、线条、色彩、质地等要素组合,采用合理的尺度。
· 与背景元素(铺地、地形、建筑物、小品等)的搭配,既可美化环境,为景观设计增色,又能让人在未意识的审美感觉中调节情绪,陶冶情操(见图2.9)。反之,抓住这些人的微妙心理审美过程,又会对于创造一个符合人内在需求的环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图2.9 Iain MacDonald小庭院设计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设计意向对植物景观设计的影响?
2.影响植物景观设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如何评价基地条件?
补充阅读
1.李爱贞等.气象学与气候学基础.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2.陈怀满.环境土壤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Cumberlidge, Clare, Musgrave, Lucy.Design and Landscape for People: New Approaches to Renewal.North Carolina:Baker & Taylor Books,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