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体育活动风险管理
- 石岩
- 152字
- 2020-06-24 15:24:12
第一章 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管理
1 问题的提出
1.1 引言
当前,我国小学体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小学体育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我国小学体育工作一直没有摆脱安全问题的困扰。
近年来,在小学生体育活动中发生的猝死、暴力、受伤、致残以及各种意外伤害问题日趋严峻(表1-1)。这些伤害事件在给学生本人及其家庭带来终身不幸和痛苦的同时,也给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造成教学管理上的困惑和不安。
表1-1 近年来部分小学生体育活动安全事件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新闻报道整理。
为此,许多学校迫于无奈纷纷采取了一些消极的防范措施:有些学校卸下了单杠、双杠等运动器械;有些学校连“山羊”都不准跳;还有些学校甚至取消了课外活动或禁止学生在学校踢足球等。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另外,这种做法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格格不入的,严重影响了小学体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但是,体育锻炼和安全不是“鱼和熊掌”。有许多优秀体育教师按照教学大纲上了几十年的体育课,也都没有发生过什么伤害事故。有些教师反映:“现在学生的身体素质实在太差了,过去不容易出危险的运动现在经常发生事故。”
尽管这是事实,但我们依然可以把体育锻炼和安全很好地结合起来。例如,2004年“北京小学生健身工程展示活动”中展示的“三人横滚”练习。在这次展示活动中,共展示了150多个类似的既能锻炼学生身体,又深受学生喜爱,而且几乎没有任何危险的练习,受到北京市教育界领导和体育教师的一致好评。这些练习是针对北京市小学生“软(肌肉无力)、硬(柔韧性差)、笨(身体不协调)、晕(前庭器官功能差)”的身体弱点进行创编的,集安全性、健身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在北京市18所学校的实验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只要我们开动脑筋、深入钻研,就可以找到安全与锻炼兼顾的好方法。
国外在安全观方面和我们国家有明显的区别。例如,在日本的小学体育教育中会使用一些危险性较大的运动器械,如秋千,他们还引导学生在荡秋千活动中比赛看谁荡得最高,看起来是非常危险的。一位也是只有一个孩子的日本小学校长就曾这样说过:“孩子的安全不仅仅是在校期间的安全,而是一辈子的安全,让孩子学会规避危险的知识,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以增强抗危险和保安全的能力才是最根本的,而且学校里的体育锻炼还是比较安全的,因为体育教师为保护学生的安全做了许多的工作。”因为一贯的安全生活状态使我们在危险到来时,身心都会束手无策,危险会更猛烈地到来。这使我们感悟到:安全观也有短视和远视之分。危险与安全是辩证的,现时的危险孕育着未来的安全,而现时的安全,也孕育着未来的危险。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小学生虽然现在做了一些看似危险的活动,但他们的将来是否会比那些一直在大人的小心翼翼保护下四平八稳生活着的孩子更安全一些?
安全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前提,但安全不是靠不活动、害怕和躲避得来的,现在的消极安全,孕育着未来的巨大危险;现在敢于面对并且克服和战胜它,就能为未来的长久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规避伤害事故最好的办法,就是细心地把安全工作做好,而做好安全工作就要靠制度的建立和程序化的工作。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地思考安全问题背后的东西,正确对待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和安全教育,认识体育活动安全问题的本质、发生背景和原因,从而为小学生体育活动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小学生体育活动安全的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
1.2.1.1学校体育活动安全
关于学校体育活动安全,目前尚未见到一个比较全面、准确的界定。这一问题在现有研究中主要从学校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角度进行阐述。张厚福(2001)认为,学校体育伤害是指在体育教学或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学校体育竞赛中发生意外伤害,造成重伤、残疾、死亡等重大事故。韩勇(2001)提出,学生体育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运动训练、体育竞赛中发生的肢体残疾、组织器官功能障碍及其他影响人身健康的损害。李建军(2005)指出,学校体育活动中人身伤害事故,简称学校体育事故。学校体育事故作为一个全称概念,应包括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受到的所有体育活动中的人身伤害事件。
根据学校体育事故发生原因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学校体育事故分为意外事故和过错事故两类。意外事故是指由于不可预见的原因或者不可抵抗的力量导致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人身伤害事故。由于这类事故的发生原因并不是学校或教师的过错行为,因此根据《侵权行为法》,学校或教师在这类学校事故中不应承担法律责任。
1.2.1.2小学生体育活动安全的界定
安全是指免受不可接受风险的伤害。不可接受(承受)风险的发生,通常会带来人员伤害或物的损失。因而,避免此类事件发生的过程和结果可称为安全。
小学生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时空特征和活动特征。安全问题的表现由于不同体育活动类型的环境要素和空间布局不同而有所变化,还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差异,在体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上表现也不同。
小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具有全程性、整体性的特点,学生在活动中的任何时间和环节出现了安全问题,整个体育活动的安全工作就是失败的。所以,小学生体育活动安全包括在体育活动整个过程中的人身、财产和心理安全。具体地讲,就是学生、教师的生命、身体不受危害,体育活动环境和体育器械、设备避免破坏和损失,学生在整个体育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不受到来自外环境因素的骚扰和威胁,同时避免遇到危险的情况。
根据上述定义,体育活动安全管理的对象主要涉及两个问题,即环境和行为,安全管理的核心=环境管理+行为管理。安全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通过探求风险发生、变化的规律,认识、估计和分析风险所造成的危害,选择适当方法处置风险,尽量避免危害和减少损失。体育安全管理的基本目标就是在体育活动中人人都享受安全,人人都享受健康。
1.2.2小学生体育活动伤害问题的致因分析
体育运动本身的特点和体育教育独特的形式,使得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的可能性加大。从体育运动的特点可知,体育运动本身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集体项目的相互冲撞以及器械运动可能造成自己和他人损伤等;体育课外活动中学生经常处于无人保护的情况,也很可能造成种种损伤,尤其是练习一些危险系数大的动作时,更容易发生意外。此外,人为因素使得学生在学校从事体育活动时发生伤害的几率增高。导致学生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比较多,而且有些情况也比较复杂。目前还没有全面系统地对学生体育伤害事故进行归纳分析。在实践中对一些严重事故的调查取证也较为困难,很难分析出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具体原因。
在国内一些体育文献中,对学生体育伤害事故原因的论述大多数是建立在经验总结和主观判断的基础上,关于学生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目前主要有环境、教师和学生3方面问题。(表1-2)
表1-2小学生体育活动安全问题致因归类
续表
续表
1.2.3小学生体育活动安全保障研究
我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小学生体育活动安全和健康方面的问题,重点对小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防范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中总结出小学生体育活动安全保障的方法主要来自学校和教师两方面的工作(李晓燕,2000;杨刚,王丹,2001;霍炎,2003;吴国正,2004)。(表1-3)
表1-3 小学生体育活动安全防范措施
1.2.4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管理研究
风险管理是在对风险的不确定性及可能性等因素进行考察、预测、收集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包括识别风险、衡量风险、积极管理风险、有效处置风险及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等一整套系统而科学的管理方法。学校体育教学组织中的风险管理是指将现代风险管理理论与体育教学组织的特点相结合,吸取学校体育教学组织过程中的风险分析以及解决方法的途径,提出的学校体育教学组织的管理方法。
杨亚琴(2005)对学校体育教育组织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了科学分类,提出学校体育教育组织过程中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和解决各类风险的措施,同时指出体育教学组织风险是指在体育教学组织过程中发生的风险事件,包括经济风险、环境风险、教学运作风险、场馆器材风险、责任风险、人身安全风险、财产安全风险等。而课外体育活动组织风险主要涉及课外运动训练组织风险和课外群众体育活动组织风险。
学校体育教学风险管理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
风险识别方法有头脑风暴法、专家调查法和情景分析法。
风险评估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风险的存在和发生时间分析,即风险可能在哪个阶段、哪个环节上发生;第二,风险的影响和损失分析,风险后果的严重程度及可能带来的损失,某些风险发生的概率不大,但一旦发生会造成恶劣影响,如学生猝死事件;第三,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分析,通常用概率表示风险发生的大小;第四,风险可控性分析,风险原因研究是为预测、对策服务的。有的风险是可控的,如课前周到细致的检查工作;有的是不可控的,如自然灾害风险。在体育活动中对于哪种类型的风险采取什么应对措施是建立体育活动风险应对的重要内容。
风险应对的方法有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控制和风险自留。
目前,学校体育活动的风险管理研究所体现出的最大特点是套用项目风险管理技术,目的是提出学校体育组织风险理论框架。由于学校体育风险的特殊性,使学校体育教育中的风险管理有着更特殊的内涵与方法。多数企业把风险管理的目标都限定在控制财务风险以减少经济损失上,而学校体育是把风险管理的目标限定在减少运动伤害事故以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因此,学校体育只有依靠全面、完善的风险管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才能达到尽可能减少事故以保证学生免受人身伤害的目的。风险管理应成为学校体育的一种管理策略并用它来制定并实施一整套计划,去控制学校风险。这一计划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防范,二是干预。防范是指尽量防止各种伤害事故和问题的出现,干预则指事故和问题发生后所采取的行动计划。通过有效防范和干预,学校才能对体育活动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加以控制,从而减小损失和法律纠纷的可能性。
1.2.5国外关于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管理的研究
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对体育活动安全和风险的研究较早,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中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体育课程活动项目(National Curriculum Physical Education)的安全管理;学校特殊体育活动(Specific Sports)和野外探险活动(Outdoor Adven-ture Programs)的安全管理(Mike McNamee,2001);体育活动伤害(Sports Injury)的预防策略(Prevention Strategies)(Jozefa Sobski,1999);体育活动环境与设备的安全管理(John Ginnever,2001;Frost JL,1990);学校体育活动安全责任(Responsibility)认定(John Ginnever,2001)。
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具体探讨的问题包括体育活动的安全教育(Safety Education)、体育教师胜任能力(Coaching Competency)的要求、体育活动环境的监督(Supervision)、体育活动设施的维护(Maintenance)、医疗条件的保证(Medical Insurance)、传染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的控制等。实证研究的成果体现在学校体育活动伤害事故模式(School-Injury Patterns)与风险管理计划(Risk Management Planning)制定的领域(Kelm J,Ahlhelm F,2001;L Abernethy,2003;J.Kelm,2004)。Laflamme、Lucie(1998)对一年内1260起学校伤害事故进行了分析,其中探讨了不同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背景、原因与特征,建立了伤害事故的模式,创建了一门针对性很强的安全策略学,为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国外关于体育活动安全问题的研究对体育活动安全管理的实践具有针对性很强的指导意义。运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技术化的角度对体育活动的安全问题作了较全面的考察与分析,如对学校体育活动环境的安全评估(Security Assessment;John Ginnever,2001)对体育活动的各类环境
设施确定了不同的安全指标,采用李克特五级评定量表(Likert-type scale)对各项安全指标做Excellent、Good、Satisfactory、Poor And Dangerous5级评估,目的是为管理者更新与维护体育活动设施提供依据。另外,在体育活动风险管理的研究中,风险管理计划的制定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方法,Jozefa Sobski(1999)对体育活动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归类分析,指出来自体育活动人员和环境的风险种类,具体分析了可能导致的风险事件(Risk Event),并提出一系列风险管理策略(Risk Management Strategies)。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学校体育活动安全问题已成为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关于小学生体育活动安全与风险的研究对小学生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做了经验性的总结,但是缺乏对小学体育活动安全问题发生背景、原因和特征做深刻剖析,缺乏理论性和系统性。面对小学生体育活动安全问题日趋严峻,体现出突发性、偶然性、破环性和复杂性的特征,现有研究方法的单一性、描述性的工作已经无法对体育活动的安全问题从本质、发展规律中得到正确认识。
本研究拟从系统的角度对小学生体育活动安全问题的参与者、体育活动环境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综合性研究和探讨,借鉴安全管理和风险管理技术,为解决体育活动的安全问题提供新的视角,从而为小学体育活动的风险管理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4 研究内容
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防范研究主要是对风险的客观研究,是借鉴风险管理技术以客观、科学的方法对学校体育活动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测,探讨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发生的客观规律、原因及特点,以期对其进行控制和防范。风险防范研究包括风险识别、评估与应对。
1.4.1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识别
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识别是风险主体对所面临的风险以及潜在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性质的过程。风险识别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感知风险,即通过调查和了解,识别风险的存在;分析风险,即通过归类分析,掌握风险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以及风险所具有的性质。本研究将编制《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检查表》,作为风险识别的工具。
1.4.2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建立在严格科学基础上,对风险进行鉴定、鉴别、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为确定小学生体育活动中各项风险的影响程度,编制《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评估表》。采用列表排序法和帕累托分析法,前者是对风险发生可能性与后果的严重性以及风险的可控性进行专家评估,后者是根据风险频数和累计百分比查找主要风险因素。
1.4.3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应对
事故因果连锁模型(Accident-Causing Theory)、轨迹交叉理论(Orbit Intersecting Theory)和管理失误论(Management False Theory)等事故预防原理是风险管理决策的依据与基础。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应对是依据上述理论,在探讨小学生体育活动中的主要风险以及考察各类风险相互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学校体育活动风险应对体系。其主要目的是风险防范和风险转移。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收集与分析以小学生体育活动为主的学校体育安全问题案例和理论研究以及体育管理学、体育心理学、安全科学和风险管理学等学科的文献资料。
文献资料主要来源是国家图书馆、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网(www.cnki.net)、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百度搜索引擎(www.baidu.com)、谷歌搜索引擎(www.google.com)、体育专业报刊与新闻报道等。
2.2 问卷调查法
采用自编的《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检查表》和《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评估表》进行问卷调查。
《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检查表》是在对风险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总结和归纳后一一列出,采用“二择一”的方式,要求体育教师和学生从“可能出现”和“不可能出现”中选择,最后将可能出现的体育活动风险汇总。
《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评估表》是采用列表排序法,用逐项评分的方法来量化体育活动风险大小。列表排序采用5级评判。让体育教师对预先识别出来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可控性一一打分,然后3个分值相乘,得出不同风险的风险量(Rv)。
2.2.1问卷编制的理论依据
考察安全问题的时候一般涉及两个系统对象,即事故系统和安全系统。认识安全系统要素具有超前和预防的意义,而从事故系统的角度出发,对指导我们建立风险控制系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海因里希(W·H·Heinrich)(1931)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模型(Ac-cident-Causing Theory)。他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孤立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但却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管理失误是间接原因,却是本质的原因。(图1-1)
图1-1 “事故因果连锁论”模型
资料来源:隋鹏程,陈宝智,隋旭,等. 安全管理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依据上述理论,小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问题形成“人——机——环境事故系统”(Man-Machine-Environment-System或MMES)。系统要素包括: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最直接的因素;机——器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的直接因素;环境——不良的活动环境会对人的行为和机器设备产生负面的影响;管理——管理的欠缺是事故发生间接的但却是重要的因素,因为管理对人、机、环境都会产生作用。
在体育活动中,学生、教师与体育活动环境、器械设备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相互联系,相互配合。整个过程的安全性不仅取决于人的行为,还取决于物的状态。
2.2.2调查问卷的内容
问卷内容主要是根据以上理论假设,结合小学生体育活动的具体特殊情况,把小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问题视为一个系统过程,收集资料,制定初始问卷。经过走访多位专家、小学校长和体育老师对问卷进行了评定,初步确定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调查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调查,包括性别、年龄、教龄和职称。第二部分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源,包括教师、学生、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教师风险分为教师教学经验风险、教学技术风险和自我管理风险;学生风险分为行为风险和自我保护风险;体育活动环境风险分为体育场地风险和体育器械风险,此外是学校管理风险。
2.2.3问卷的施测
为了解各种风险对小学生体育活动产生的影响,在对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识别之后,应对他们所面临的这些风险进行评估,以确定这些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的影响程度。由于体育教师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导者,在体育活动安全进行的过程中起着最关键的作用,体育教师亲身经历过很多体育活动中的风险事件,对这方面的实际体会最为深刻,是体育活动风险评估比较理想的专家人选。
本研究的体育活动风险评估采用5级评判,如对于“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缺乏正确的保护和帮助”这个风险项目,在从“没有影响、不严重、不太严重、比较严重、非常严重”5个等级中做出选择。
2.2.4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选取太原市50所小学,涵盖了太原市所辖阳曲、清徐两县及迎泽区、杏花岭区、小店区、万柏林区、尖草坪区和晋源区6个区。(表1-4)
表1-4 调查学校区域分布情况
问卷共发放250份,回收210份,回收率为84 %,其中有效问卷191份,有效率为91 %。
本次所调研的体育教师中,男性体育教师多于女性体育教师,20~30岁年龄段的教师占到总教师人数的62.3 %;教龄在5年以下的占到总体的27.7 %;教龄在6~10年、10~15年的分别占到总体的38.7 %和19.4 %。
被调查教师的总体特点为,小学生体育教师目前以年轻教师占主体,教龄绝大多数在15年以下。客观上由于教师结构年轻化,教师职称小教一级占到51.8 %,小教二级和小教高级的比例相当。(表1-5)
表1-5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2.5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2.2.5.1信度检验
所谓信度(Reliability)是指调查的可靠程度。它表现为调查结果的一致性、再现性和稳定性。被试在接受调查时各种随机因素都会给测量过程带来偶然误差,影响调查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确定信度时是以相关系数的大小来表示信度的高低,这个相关系数就称为信度系数(Reliability Coeffi-cient),信度系数表示测量误差对调查得分影响的程度。本研究采用内部一致性法(Method of Internal Consistency)估计信度,采用Cronbach α系数来估计问卷的同质性系数。(表1-6~表1-8)
表1-6 教师风险子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
表1-7 学生风险子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
表1-8 环境风险子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
从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教师风险维度各因子的α系数均大于0.7,问卷α系数大于0.8。经过检验,分析删除了Q5一个题项。学生风险维度各因子的α系数大于0.6,问卷α系数大于0.7;环境风险维度各因子α系数大于0.7,问卷α系数大于0.8,表明3个子问卷的内部一致性是比较高的,即问卷的信度可以接受。
此外,对学校管理风险子问卷也做了题总相关分析检验,每一题项都呈显著相关,α=0.715,可以认为该子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2.2.5.2效度检验
(1)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的判断方法主要是看量表是否可以真正测量到研究者所要测量的变量以及量表是否涵盖了所要测量的变量。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通过多位专家来判断、确定测量项目与预测变量在内容上是相符的。本研究编制的问卷各维度的建立和题目的编制都是在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经过了有关专家的评定。
(2)结构效度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子问卷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变量相关关系矩阵内部结构的研究,找出能控制所有变量的少数几个随机变量去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这少数几个随机变量是不可观测的,通常称为因子。然后根据相关性的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变量之间相关性高,但不同组的变量相关性低。
本研究的目的之一是希望从测量项目中提取能够最大限度说明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的若干因子。参考有关研究的做法,根据以下结果对因素分析的适合性进行考察:因素特征根大于1、因素解释方差的百分比超过3%、碎石图的陡阶检验以及总的解释方差比率等指标综合考察。之后根据因素模型,使用最大正交旋转再次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并根据以下标准挑选项目和因素:①一个项目不能在两个以上的因素上都有超过0.3的因素负荷;②项目在因素上的负荷上都有超过0.4;③每个因素不能少于3个项目。
对教师风险子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KMO值为0.78,Bartlett's球形检验达到显著水平,说明适宜做因素分析。以因子的特征根大于1为标准,共抽取3个公因子,3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57.75 %。之后根据三因素模型,使用最大正交旋转再次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根据上述标准挑选项目和因素,发现符合标准的因素仍是3个。具体的因素和项目负荷等情况见表1-8。
从表1-9可以看出,因素1所包括的6个项目主要反映的是教学经验(各项目在因素1上的负荷都在0.54以上),是“教学经验风险”;因素2所包括的6个项目主要反映的是教师的教学技术(各项目在因素2上的负荷都在0.52以上),是“教学技术风险”;因素3所包括的3个项目都是反映教师自我管理的表现(各项目在因素3上的负荷都在0.55以上),是“自我管理风险”。
对学生风险子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KMO值为0.85,Bartlett's球形检验达到显著水平,说明适宜做因素分析。以因子的特征根大于1为标准,共抽取2个公因子,2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47.79 %。之后根据两因素模型,使用最大正交旋转再次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根据上述标准挑选项目和因素,发现符合标准的因素仍是2个。具体的因素和项目负荷等情况见表1-9。
从表1-10可以看出,因素1所包括的4个项目主要反映的是学生个体行为(各项目在因素1上的负荷都在0.57以上),是“行为风险”;因素2所包括的3个项目主要反映的是自我保护能力(各项目在因素2上的负荷都在0.60以上),是“自我保护风险”。
表1-10 学生风险子问卷结构
表1-9 教师风险子问卷结构
对环境风险子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KMO值为0.91,Bartlett's球形检验达到显著水平,说明适宜做因素分析。以因子的特征根大于1为标准,共抽取2个公因子,2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48.66 %。之后根据两因素模型,使用最大正交旋转再次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根据上述标准挑选项目和因素,发现符合标准的因素仍是2个。具体的因素和项目负荷等情况见表1-10。
从表1-11可以看出,因素1所包括的3个项目主要反映的是体育活动场地情况(各项目在因素1上的负荷都在0.59以上),是“体育活动场地风险”;因素2所包括的3个项目主要反映的是体育活动器械情况(各项目在因素2上的负荷都在0.57以上),是“体育活动设施风险”。
表1-11 环境风险子问卷结构
2.3 专家访谈法
对我国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管理学和风险管理等领域的专家、小学体育工作的官员及部分优秀教师进行半结构化的访谈。访谈内容主要涉及小学生体育活动安全问题的背景、现状与成因的认识,对小学生体育活动安全管理的建议以及对小学体育活动安全问题发展趋势的预测等。对访谈结果除了做详细记录外,并做内容分析。
2.4 观察法
对山西大学附属小学和八一小学两所学校进行了定期观察。对体育课进行每周1~2次、每次1~2小时的连续观察,对课外体育活动、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做不定期的观察。观察内容是体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和心态以及环境情况,对观察事实做详细记录。观察手段除了详细的记录所观察的有关事实之外,为了更加准确研究师生行为和心理特征,利用照相、摄像等作为辅助手段。
2.5 数理统计法
对于回收的调查问卷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方法包括因素分析(EFA)、百分比统计和帕累托分析等。
(1)对小学生体育活动的风险因素进行帕累托分析(主次因素分析法),按照累计百分比为0~80 %之间的因素为A类因素,是主要风险因素;百分比为80 % ~90 %间的因素为B类因素,是一般风险因素;其他为C类因素。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出小学生体育活动的主要风险因素、一般风险因素与其他因素。
(2)对初次调查的《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评估表》进行项目分析,主要以探索性因素分析(EFA)为主,旨在确定问卷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