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综述
- 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
- 尹博
- 5361字
- 2016-01-04 10:52:53
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研究属于体育学与心理学学科交叉的锻炼心理学领域。体育锻炼心理学相关问题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受到重视,研究历史比较短。
从查阅的文献资料来看,国外对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如体育运动的“坚持性”(Adherence),积极与消极的运动成瘾性(Positive and Negative Addiction),体育锻炼计划实施过程中的虎头蛇尾现象(Dropping out of Exercise Programs)等等,以及用“阶段性行为改变模式”“自我效能”“群体内聚力”“目标建立”等理论探讨体育锻炼行为的改变和保持。
我国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7个方面,包括: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观念研究、大学生体育锻炼目的与动机研究、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与行为及相关因素的研究、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坚持性研究、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干预研究和其他研究等。
(一)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观念研究
梁建平(2000)以重庆9所高校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思想认识和观念意识进行了分析,并对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提出了建议。杨春、夏冬生(2004)以安徽3所高校学生为调研对象,对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进行了多维研究分析,对大学生锻炼的行为、意识特征的集中趋向进行了分析,指出大学生在对自我锻炼价值的认知上受长期传统思想及应试教育体制的束缚,存在心理上产生的误区,对体育锻炼的态度认知倾向上还不够稳定。白光斌、吴杰(2004)对普通高校研究生体育锻炼意识与运动兴趣进行了调查分析。朱飞、蔡华、于继岭(2005)对航海专业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运动兴趣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体育的健身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加之没有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缺乏运动保健的知识与能力,学校体育锻炼的环境、条件、场所、器械等设施不足,学生只能根据学校的现有条件选择便于开展的运动项目,健身活动方式受到制约。李亚蓓(2005)对苏北地区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及相应行为调查分析,指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直接影响着锻炼的效果,而调查中有79.8%的男生和56.6%的女生对体育锻炼很感兴趣和较感兴趣,也充分说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是持积极态度的。刘杏芝、陈琼霞(2006)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指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水平和体育情感水平均处于良好状态,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偏低,自我锻炼能力较差,体育锻炼意识尚待加强。
(二)大学生体育锻炼目的与动机研究
王爱丹、董晓春(2002)把大学生体育动机分为五类(17种),指出引发大学生锻炼并能坚持的动机是多方面的组合影响模式,其中对体育锻炼的价值的认定是第一位的。杨春、夏冬生(2004)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引发大学生锻炼的动机类型机制排序,依次为:信念执着型(对锻炼价值和魅力的肯定,对特长的酷爱)→被动依从型(害怕不及格,希望获奖)→习惯兴趣型(中小学已养成的兴趣习惯)→效仿型(崇拜榜样)→竞争表现型(比赛获好名次,突出表现自己)。曾为民(2005)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进行了调查,探索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结构及内在特征。作者把体育锻炼动机构成的类别分为三大类型:(1)正确的动机,即能充分地认识体育锻炼的价值和作用,对参加体育锻炼具有明确的目的性;(2)模糊的动机,即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和作用认识不充分,对参加体育锻炼表现冷淡,具有模糊的感觉;(3)不正确的动机,即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为练好身体,以便称霸一方。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动机构成因素分为外在动机、直接动机、成就性动机和运动学习动机四种,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需要性选择程度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童建民、沈国平(2004)对浙江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了体育锻炼动机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多样性,并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刘利绯(2004)对西北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运动兴趣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喜欢上体育课的大学生人数不超过被调查人数的60%,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西北地区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值得引起重视。胡望洋、韦益毅(2005)采用体育锻炼参与动机问卷调查,对不同专业一二年级的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进行调查,并采用“体育任务和自我取向问卷”(TEOSQ;Duda & White head,1996)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成就动机作评价;分析显示目标取向与个体动机模式(例如团队精神,技术提高等)相关,自我取向和不同的个体动机模式上存在显著联系(如社会地位和赏识);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可以通过提高目标取向而提高。
(三)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与行为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杨春、夏冬生(2004)分析了大学生参加锻炼的行为特征趋向,并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次数、时间、项目选择与体育资源、锻炼方式与区域、锻炼行为、锻炼消费等进行了统计,通过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价值认知和动机水平之间关系的分析,为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提出建议。王家君(2004)采用LIKER态度量表,对牡丹江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态度与体育锻炼习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具有积极的体育态度,体育兴趣较浓,对体育的价值认识较全面,但体育行为意向却不容乐观;大学生体育态度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情感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设法提高体育的趣味性,降低竞技性。徐家林(2005)以14所普通高校的体育弱势群体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态度、兴趣与体育锻炼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育弱势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体育态度处于良好水平;体育兴趣水平一般;体育弱势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与其体育态度没有关系,而与他们的体育兴趣显著相关。提高体育弱势群体的健身意识必须激发和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
(四)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左新荣、徐碧君等(2000)对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进行了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体育意识、体育知识与方法、锻炼氛围与体育特长,体育消费行为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显著相关。尹博(2005)从教育学的角度,把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分为学生自身、教师、教学内容与教材和环境因素四个方面,提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重要性的认识是养成锻炼习惯的基础,教师是系统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首要因素,必要的学校体育锻炼规章制度是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保证。董育平(2000)通过对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运用方差分析等方法,对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归因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认为影响习惯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内部因素;而无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认为主要是外部因素的作用。蒋俊如、陆立娟(2004)运用问卷调查法对高职学生选修课选修项目进行了分析,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与环境影响的关系。
(五)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坚持性研究
陈善平、李树茁、容建中(2005)针对大学体育课程结束后学生退出体育锻炼的现象,对运动承诺和锻炼条件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进行了验证性研究。作者指出,简单地把大学生退出体育锻炼归因于缺乏锻炼环境和锻炼条件太差,容易让人忽略大学生不坚持体育锻炼的本质问题,在大学阶段前两年的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并没有形成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倾向和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该研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186名大学四年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内外因进行了验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体育课程结束后,继续坚持体育锻炼的大学生非常少,大学四年级学生勉强符合体育人口标准的仅占总人数的11.83%;运动承诺和锻炼条件能够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进行很好的预测和解释,通过运动承诺预测和解释锻炼行为的路径相对要重要得多。在目前情景下,锻炼环境和锻炼条件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制约,远远不如学生缺乏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产生的作用大。
(六)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干预研究
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干预研究,一方面,促使更多的人投入锻炼,并形成健康、积极的锻炼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要为那些缺乏锻炼的人们制订教育策略,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手段,帮助他们形成和保持科学合理的锻炼行为,使他们身心状况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杨效勇等(2000)研究认为,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干预方法主要有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发挥体育的趣味性作用;还要以学生为本设计学校体育,探索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新途径。刘一民(1991)的研究认为,对大学生体育行为干预的激励方法包括:宣传教育激励、目标激励、表扬奖励激励、体育价值激励、数据激励、榜样激励、集体荣誉激励、体育教师行为激励等。王学华(2000)在对全国9个省市67所大学的1216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有84%的大学能够保持每年举办3项以上的系际学生比赛活动,但能够参加该级别比赛者仅占学生总数的9%,其余91%的学生则与该类规模的竞赛活动无缘。他认为采取的主要干预对策:提高认识;将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充分调动大学生体育协会组织的积极性;竞技项目要群众化,进一步强化行政约束力,还学生课外活动时间的自主权等。
(七)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阶段研究
程小虎、卢标、张凯(1998)的研究是国内较早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阶段性特点进行的调查研究。这一研究对一至四年级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性特点进行了初步调查,说明了大学生体育锻炼存在动态的阶段性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男女生在各行为变化阶段上的分布特点;二是男女生在各行为变化阶段上的性别差异;三是男女生在各行为变化阶段上的年级差异,并指出跨理论模型(阶段性行为改变模型)理论比以往的静态的人口统计学方式要科学,值得提倡。王伟、周建军(2002)运用“阶段性行为改变模式”的理论,对郴州市四所大专学校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性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完全不参加体育锻炼者占调查人数的34.20%,有体育锻炼习惯者仅占20.94%;有时参加体育锻炼,但没有养成习惯者占44.84%;郴州市大专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具有阶段性动力特征,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长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逐渐增加。常生、陈及治(2004)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专家访问等方法,对大学生闲暇体育锻炼行为进行研究,再次验证了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具有阶段性特征;该项研究还验证了不同锻炼阶段的大学生参加闲暇体育锻炼的频度、时间和强度差别具有显著性;参加体育锻炼后的心理感受与锻炼阶段存在相关;大学生年体育消费水平与参加体育锻炼的阶段存在相关;每周的平均闲暇时间与参加体育锻炼的阶段不存在相关。由此推论,大学生不参加闲暇体育锻炼,不是闲暇时间缺乏所致;接受媒体体育信息状况与参加体育锻炼的阶段存在相关。作者建议重视大学生锻炼后的愉悦感受,在对闲暇体育锻炼行为的干预中,引导选择集体锻炼形式,促进锻炼氛围的形成,同时,重视和加强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坚持性。尹博(2005,2006)对该模型的产生背景、理论模型的四部分内容结构进行了详尽的理论阐释,对应用跨理论模型进行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进行了多角度分析论述和展望。这是中国大陆首次对体育锻炼行为的跨理论模型进行的详细介绍。方敏、孙影、赵俊红(2006)采用锻炼行为阶段变化量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和决策平衡量表对1192名中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调查,揭示处在不同锻炼阶段的青少年在自我效能、决策平衡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心理变量与锻炼行为的关系。结果被试锻炼行为阶段分布为:前意识阶段(21.7%)、意识阶段(24.9%)、准备阶段(37.4%)、行为阶段(6.1%)、维持阶段(9.8%)。锻炼行为阶段变化呈现明显的性别和年龄差异。此外,运动自我效能、锻炼受益和锻炼障碍得分也呈现明显的锻炼阶段差异,且这些心理变量对锻炼行为有明显影响。作者建议应针对青少年锻炼行为阶段变化特点展开锻炼行为的健康教育。
从前述研究可以看出,现有研究资料中,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研究,绝大多数属于现状调查和静态研究,采用的方法大多是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部分研究采用了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量表,主要包括:运动锻炼行为量表(Exercise Activity Scale/E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体育活动态度问卷表、大学生体育活动倾向性问卷、抑郁自评量表(CES-D)和H.J.Ey-senck编制(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量表。(常生,2001)。大多数研究仅根据所调查的对象来分析影响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原因;较少把体育锻炼行为改变作为动态的变化过程进行阶段划分和追踪调查,较少对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行为和维持锻炼行为的原因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对大学生中断锻炼行为的原因很少作比较深入的研究;运用理论指导对大学生锻炼行为进行的研究数量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