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有关体育院校发展战略的研究现状

有许多学者对我国体育院校的改革与发展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也有不少学者对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做出了探讨;更有一些学者放眼于世界,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体育院校及体育教育相关问题进行了对比研究,为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在了解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本部分做出了如下的综述。

一、体育院校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李卫平等【15】在“当前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研究中的若干热点问题”文中就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研究中的若干热点问题进行了调查,就调查反映的情况来看,较为集中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体育教育思想观念讨论热点:素质教育;(2)关于深化高等体育教育体制改革的研究,包括高等体育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高校共建、转制、合作、合并问题,高等体育教育的区域规划研究,高等体育教育层次分类及办学形式的探讨等;(3)高等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任保国、李金华【16】认为,深化21世纪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工作的改革,使之上一个新的台阶,是我国高等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作者运用文献研究、调查访问、综合分析等方法,对当前我国高等体育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等体育教育改革的热点较多地集中在体制改革、教学改革等方面,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推动了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吴峰山【17】在“高等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中采用问卷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制约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得出高等体育教育的可特续发展首先应确立其正确的价值取向;其次要对体育教学实施全面的改革,其中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关键,人文素质教育是新型休育人才培养的基石,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是高等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人力保证和物质保证。

谷琦【18】在“对中国未来中国高等体育院校转型的探讨”文中认为,面对中国高等教育在将来的发展趋势,作为高等院校一部分的高等体育院校,为了适应这一大局,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对原有的办学体制、经费投入体制、招生就业体制、内部管理体制、教学体制等做出相应的调整。(1)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确立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最终目标取向;(2)深化教学改革,适应未来新的教育培养目标;(3)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院校综合办学水平。

郭亦农、范林海【19】认为,为迎接21世纪的到来,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体制改革、教学改革、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改革。其中,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改革是先导。站在大教育观的高度思考高等体育教育的改革,同样也必须在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基础上从办学管理体制入手,推进整体改革。体育教育等专业要在各自知识平台的基础上,拓宽专业口径做到全面打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调整要努力体现科学性——符合科学发展及教育规律,有明确的主干学科和合理的课程设置;适应性——从过去强调“专业对口”转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前瞻性——能够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培养的要求,积极更新专业内容,增设新兴专业课程;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同时也应允许学生到其他高校选修课程。

徐亚清【20】在“加入WTO对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挑战与对策”一文认为我国高等体育教育面临着以下的挑战,(1)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培养质量不能适应入世要求。(2)国外教育机构对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冲击作用不可小视。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外国教育机构可以要求到我国办学,这将对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事业产生多方面的冲击。(3)鼓励专业人才流动导致高校体育教学和科研人员的流失。(4)我国高等体育教育机构应正确对待外国公司的科研投资。

孙义良、赵高彩【21】“加入WTO与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战略选择”认为,面对加入WTO后的挑战,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战略定位应该是“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加入WTO后,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人才培养应与国际接轨,人才培养战略应根据WTO的要求作出调整,其核心是培养创新人才。第一,转变传统的体育教育观,树立创造性教育思想。第二,面向国际体育市场培养人才。第三,面向高等体育科技培养人才。高等体育教育结构主要是指高等体育教育的学科类结构、培养的层次结构、高等体育院校的空间分布等。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体育产业化政策的实行,我国的高等体育教育结构必须随之进行调整。

戴晓敏【22】等在“论21世纪的高等体育教育”文中指出,21世纪的高等体育教育既要兼顾奥运争光计划,也要兼顾全身健身计划。只有合理地调整课程体系,培养多向性人才,才有利于实现高等体育教育服务于未来社会的目的。

张承玉【23】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革命,人类社会正步入一个全新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他从知识经济的内涵和特征出发,揭示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对高等体育教育面向科学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渗透于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的深层化、多元化的规律;阐述知识经济时代体育管理的体制转型、多学科知识综合交叉和先进教学手段的建立等特点,为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创造了机遇,并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高等体育发展的人、财、物三方面的机遇和挑战:(1)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改善;(2)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过窄过杂问题严重;(3)高等体育教育发展资金严重短缺。

周志雄、朱俊玲【24】认为,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这些可能给体育院校的办学规模、办学资金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发展机遇;而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较低,人才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使得体育相关专业人才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较小。在体育院校内部资源中,其优势是体育场馆设施、器材及体育专业的高水平人才(教师、运动员等),其不足之处主要在于课程设置、学生非体育专业方面的能力薄弱(如计算机、外语、文化素养等等)、办学资金缺乏等。在对体育院校所处外界环境及其内部资源的分析后,学校应当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二、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

王健【25】认为,近几年来我国虽有国家教委下发的体育教育专业计划,但由于学校隶属关系不同、地区及学校具体情况的差异,各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执行计划情况有所差异,并表现出各自特点,但总体情况与计划较为一致。随社会需求变化,一些院校有拓展培养目标之势。受素质教育思想影响,选修课程比例有所增加,一些学校开设方向系列选修课程,试图体现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观。学科比例有所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有所重视,但仍显不够。从课程结构看,对培养中学体育师资的规格认识具有一定模糊性。从课程设置思想看,基本以目标设置模式为主,但由于强调“适应教育”思想,课程设置结构趋于分散,有碍课程功能发挥。因此,根据国情正确比较国内外同类专业课程结构并科学借鉴,实为必然。

李训锦【26】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改革经验,提高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概括起来,前期改革的基本经验主要有:(1)打破了“关门办学”局面,开始重视社会需求。(2)自80年代以来,学科得到加强,术科课程的学时明显减少,课程体系的学术性增强。(3)随着选修课的开设增多,部分院系开始尝试实行学分制,据统计,目前已有1/3左右的院系实行学分制或学年学分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整体改革基本设想:应根据社会需求,培养新型体育人才,改革招生制度,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考核内容等。

付树勋等【27】认为,体育专业素质教育实质是重视德育、强化基础、发展能力、突出个性、面向未来的通才与体育专才相结合的教育。其课程思想和内容体系的建立,是体育专业从计划经济单一的专才教育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通才教育的根本性转变。政治与人文教育课程、基础教育课程、科学教育课程、技术教育课程、就业教育课程等六要素的体育专业素质教育课程新体系是一个跨世纪的育才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合”,可以为高等体育专业制定不同类型的具体的教学计划提供理论依据。它对于提高体育专业素质教育质量,推动我国体育和竞技面向21世纪深化改革具有深远意义。

郭李亮【28】指出,在50多年的发展中,我国已建立了一个由240多所具有培养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能力的各类院校组成且设置了5个专业的高等体育院校体系。为国家的体育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着:由于布局不合理造成智力资源分配失衡;院校升级和新建院校、系的审批缺乏科学依据;各类院校的办学目的、任务、层次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专业设置仍有脱离社会需求等的现象。因此,必须站在21世纪的高度,对现有院校进行科学分类和分阶段调整建设,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类院校的办学层次、目的、任务,同时建立健全严格的审批制度和评估体系,增强对院校设置布局、办学层次、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及办学质量等方面的控制能力,更好地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唐丽娟等【29】认为,高等体育院校学科、专业调整的宗旨是建立一个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环境的,随时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开放式学科、专业结构体系。高等体育院校在形成学科特色,进而形成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应形成层次分明的格局。

刘平清【30】认为,明确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面对新课程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必须把握新课程的全新理念,以培养新型体育教师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并依据社会新的需求变化来确立人才培养规格,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来体现人才培养的质量。各院校(系)同时还应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区域特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培养具有各自特色的应用型体育教师,以满足社会对体育师资的多样性需求。围绕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因此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整体改革的核心。应该整合课程,充分发挥每一门课程的功效;增加选修课程门类,特别是非竞技性体育项目和课程。

张贤松等【31】认为,高等体育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工作应从社会进步、学科发展、行业的需求及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虑。转变思想,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构建适应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合理分配各类课程,完善整体优化结构,形成学科与术科有机结合,必修与选修有机结合;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程顺序;优化课程整体效应;加强实践环节,重视实际能力的培养。

三、有关高等体育院校目标及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王美等【32】认为,我国高等体育专业的专业点设置在数量上存在明显不足,应适当增加专业数量或进行专业分化。拓宽专业口径,增大专业覆盖面,形成“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培养形式。另外积极调整专业结构的比例,使我国高等体育专业培养的人才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目前我国高等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目标不协调一致,课程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为满足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应加大公共选修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比例,大幅度增加选修课程,压缩必修课程。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的教学内容陈旧、落后于形势的现象普遍存在,课程内容改革的根本就是充分体现现代科学成果,扩大新知识,删除陈旧、过时的内容。知识结构不合理是我国高等体育专业师资队伍面临的主要问题,切实加强体育师资职前的培养;改革体育专业的招生和培养模式,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已经提到日程上来。

姜继权、刘继忠【33】认为,高等院校在培养目标上应更具时代特征,有适应性、前瞻性地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有创新能力、能为社会创新体系提供创造性的人才。及时对社会需要的变化做出反应,进一步明确体育院校的培养目标,转变培养模式,拓宽专业设置领域。高等体育院校应在时代赋予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实现教育观念更新,把握时代特征,加快改革的步伐,根据当今社会和未来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在所具备的素质、所需的类型等方面的要求,着力培养为社会所需的适用性人才。着眼于未来,扩展人才培养领域。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要求来看,高等体育院校的着眼点不能仅仅局限于竞技人才和学校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要有战略眼光,扩大体育人才的培养领域,应在进一步提高两种人才质量的基础上,积极为社会体育的发展,体育产业的发展培养人才。针对现阶段和未来社会体育的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政府应加快社会体育的组织、管理、指导人员工作的职业化进程,同时,高等体育院校应加快、加深社会体育发展的理论研究,并探寻出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体育职业化进程的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但因相关的专业人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缺乏必备的能力和素质,从而造成了体育产业发展的不规范,高等体育院校应及时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设立与体育产业化相关的专业,为体育的产业规范化发展培养所需的人才。

王超英,潘绍伟【34】认为,在以往,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办学中存在着“口袋式”、“仓库式”、“运动技能型”的教育思想。具体表现在:重视体育技能的传授与掌握,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重视教师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的调控,忽视学生对学习目标、内容、方法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中的知识认知内容,忽视教学中的情感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这种教育思想已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以及体育迅速发展变化的需要。为此,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思想应将教育目标的重点,从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提高身体素质,转移到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进取精神、积极态度和积极适应社会的变化,并创造性地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方面来。

邵民和、韩丁【35】在“竞技训练体制改革与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目标调整”一文中指出,我国竞技训练体制存在的弊端及改革的必然趋势,以及竞技训练向学校化过渡的趋势,是实现体育教育体系与体育竞技体系结合的改革思路,必将给高等体育院校的办学带来新的契机。高等体育院校要适时主动调整办学目标,以寻求新的生存与发展点的战略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等体育院校内部改革的一些设想。(1)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建立教学、训练、科研相结合的竞技训练基地;(2)办集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和大学本科为一体的竞技学院或竞技系;(3)创建职业或半职业体育俱乐部,形成“一校两制”的体制。

田振军等【36】对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中的缺憾和新世纪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定位进行了论述。认为高等体育教育专业要适应新世纪人才市场的需要,就必需打破以往单一的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学生发展为基本培养框架,以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拓宽课程设置、强化人文素质为基本依据,适应未来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和重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

苏明理等【37】认为(1)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人才培养的素质和能力亦随之提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也由“中等学校体育教师”转为“体育专门人才”。其人才培养类型与培养模式相应发生重大变化。(2)社会对体育专门人才提供更为广阔的用武之地,但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隐患较多,如: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相脱节;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培养类型单一;培养方式欠灵活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高等体育院校将面临生存的危机。(3)社会对体育师资的需求亦存在:农村→城镇→城市需求值逐渐减小,小学→中学→大学需求值逐级减小的同一趋势,这就要求高等体育院校应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减小供需矛盾、增强师资流动的有序性。(4)21世纪是快速发展的社会,体育教育人才只有具备了全面协同的能力结构与素质,才能适应现代教育和社会的需要,在能力培养中应加强教育能力、管理能力、双语能力的培养。(5)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应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能力、强适应”为目标,加强专业的通融性,培养复合型、创造性、个性化体育人才。(6)对于专业体育院校来讲,由于其育人环境、学习氛围、教学条件等的不足,尽快实现主体专业(体育教育)的转移,加大其他专业人才培养力度,解决好优秀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问题和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问题。

王胜利、陈玉茜【38】在“浅论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中指出,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律,对人才培养的目标重新定位。改变只培养中学体育师资的单一定位模式,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体育专业技术人才。虽然表面看来,其外延似乎过宽,但我们清楚的看到,学生在就业选择时表现出了宽、活、适多方面的特性,就业面广,就业的渠道也逐年增多,出现了由过去单一的公立大学,中学就业为主,发展为民办大学、中学、小学就业形势,出现了过去由教育系统分配就业为主,延伸到事业单位、行政机关、部队以及企业(国家、集体、民营、独资、合资等企业)的局面。

陈钧、章荣江【39】认为,在21世纪初,我国不同类型的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应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培养不同规格的体育人才,体现各自的特色,而不能搞全国大一统,千人一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突出运动技术;综合性大学和重点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可以通过主副修制度培养知识含量较高的复合型体育人才;一般性师范院校和师范专科学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可以考虑重点面向农村、面向小学培养适应能力较强的体育师资。

周华【40】认为,在我国,受以前计划经济的影响,高等体育专业教育是面向行业、完全对口的专业教育。注重的是在单一学科领域中培养专门人才。在培养目标上重单一专业性,在培养规格上重学科专业知识。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其教学内容框架形成了一般文化教育和基础理论薄弱、知识面和专业面十分狭窄的专才教育体系。塞满学生头脑的只是理论概念、科学原理,竞赛规则和各种技能训练,而缺乏对人生价值、信念、审美、情感、意志、责任的引导。培养出的人除了少数由于逆境的磨炼和自觉修养成为佼佼者之外,多数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知识、情感、经验的残缺,美感、责任感、使命感的薄弱。这种体育教育人才,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与体育的发展需求。在体育社会化的社会里,体育社会化程度越高,体育对社会的影响就越大,反过来社会对体育的期望值就越大,对从事体育专业教育人才的要求也就越高。社会不仅要求体育教育者能够传授身体教育、竞技教育、健康教育、娱乐教育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求他们能够运用体育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社会态度,帮助人们发展自主性和对道德的判断、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不仅要求他们懂体育、懂教育,还要求他们能够通过体育促进人们对身体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和对体育价值观的认识以及社会上一切竞争活动的认识。

四、有关体育院校课程、专业、目标方面中外对比的研究

车晓波、魏琳【41】在“从国外体育院校的发展状况谈创建一流体育大学的若干思考”一文中指出,体育院校的学科建设应该有特色。同时应加强对外体育学术交流,完善体育院校的学科设置和体育人才的培养机制,促进体育学科培养机制的完善和发展。注重人才质量的培养。应结合我国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在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学习主体、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注重体育院校的科研与一线竞技队训练的紧密结合。利用体育院校的学科优势,建立开发新技术和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的基地。探索运动员的培养新模式,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先进、严格的管理、评估机制。建立科学严格的教师评估制度,营造有利于创造型人才发展的环境。

黄汉升、季克异【42】认为,中国的大陆、台湾和香港三地的文化教育根源相同,但因现行的体制、机制各不相同,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就有所差异。香港中文大学由于教育体制的影响,体育运动科学系的培养目标较为单一,即培养体育教师;台湾师范大学体育学系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体育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即培养体育教师、运动教练、体育运动行政与管理人才及体育与运动科研人才;而大陆颁布的《课程方案》中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体育教育专门人才,既能从事体育教育工作,又具备其他体育工作能力的体育教育人才。虽然培养目标的确定受历史和现实的许多社会条件影响,但更受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制约。因此,为培养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体育人才,大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刘代荣【43】在“对中美两国高等体育院系的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后得出,美国体育院系开设的专业种类较多,而且仍在增加。它们都在精心设置一些能符合社会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的专业,以满足适应社会多方面的需要。然而,我国绝大多数体育院系只开设有体育教育专业及运动训练专业,主要培养体育师资及教练员,而对社会及其他行业所需求的体育专门人才的培养比较欠缺。美国各校开设的专业中有45%与老年人健康有关,波士顿一所大学还专门设立了老年学学位。据估计,随着美国人口日趋老化,会有更多的学校开设这类专业。我国已逐步进入了老龄社会,老年人问题已引起社会多方面的关注。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体育院系开设了与老年人有关的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但大多数开设的专业主要是针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与身心健康,专门为老年人保健而设置的专业尚属空缺,同时社会为老年人提供的保健机构也十分缺乏。美国高等体育院系在开设新的专业时,为了弥补教学力量和设置的不足,为了使学生更容易就业和满足社会多方面的要求,还加强了与相关学科院系如医学、商业、野生、动物、营养、社会学、老年医学、公共管理、电信等专业的合作,共同开课,培养各类人才。而我国体育院系师资属“体育型”,如人体解剖、运动生理、心理等课程仍由体育院系毕业生任教,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合作共同开课较少。

任海等【44】在“国内外高等体育院校课程结构的比较分析”后指出,在专业设置方面,国外高等体育院校表现为鲜明的多样化状态,这种态势在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也日益明显,反映出当代体育高等院校培养目标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与国外相比,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专业设置(含专业方向)还主要局限在学校体育和运动训练两大领域,还基本没有涉及社会体育这一广阔天地。在现有的专业设置上,由于缺乏对专业人才规格的具体分析,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与国外同类学校相比出现同向异构的差别,即相同专业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设计出现巨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课程体系的结构上。在课程结构的层次配置上,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呈现出基础狭窄的状况,表现为一般基础薄弱,专业基础窄。在课程结构的要素配置上,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课程体系有以下特征: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重实践轻理论;在术与学的关系上,重术轻学;在学科与学科的关系上,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在术科与术科的关系上,重传统的竞技运动项目,轻非竞技类的体育技能;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上,重知识传习轻能力培养;在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上,重直接经验轻间接经验;在深度与广度的关系上,重深度轻广度;在必修与选修的关系上,重必修轻选修。

王新平【45】认为,中、日、美三国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由于受各自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教育思想和对未来社会发展、体育发展的认识不同的影响,在培养目标的确定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日、美两国体育院系强调培养“通才”型体育师资,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建议:(1)根据我国的社会经济形势,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导,特别是要考虑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情况,重新审视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2)根据现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新特点、新任务以及未来社会体育的蓬勃发展的要求,培养高质量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不应囿于单一的培养方向。(3)根据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指导思想,结合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体现这一思想,扩大选修课的比例,教学内容应构成网络型知识结构,覆盖社会的各个方面,以利于学生的选择。

注释:

【1】时敬华.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广西社会科学,2001(1):131~134

【2】陈旭远,曲铁华.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77~82

【3】栾凤池.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我们的策略.山东社会科学,2003(5):150~153

【4】骆永进.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展望.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1(1)85~89

【5】周满生.从国际视野看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了望新闻周刊,2001(1)48~50

【6】王浒.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思考.教育科学研究,2000(4):12~18

【7】邓晓春.关于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与结构布局的思考.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93(3):15~24

【8】吕前昌,彭翠平.加入WTO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石油教育,2003(5):17~21

【9】王璐,谭泓.建设学习型社会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发展论坛,2003(10):63~64

【10】程世中.可持续发展战略下高等教育的使命.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0,69(1):20~23

【11】潘懋元.可持续发展战略与高等教育改革.教学与教材研究,8~13

【12】吴明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理工高教研究,2003,22(6)

【13】张彤.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演变与启示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5(4)

【14】汪永栓.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若干原则.高等教育研究,1998(1):20

【15】李卫平,任保国.当前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研究中的若干热点问题.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1):89~94

【16】任保国,李金华.对我国高等体育教育改革热点问题的研究.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6(4):47~54

【17】吴峰山.高等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2,17(4):14~15

【18】谷琦.对中国未来中国高等体育院校转型的探讨.体育文化导刊,2003,(9):31~32

【19】郭亦农,范林海.论坛高等体育院校深化改革的若干思考.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0(4):2~4

【20】徐亚清.加入WTO对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挑战与对策.体育文化导刊,2003(6):45~46

【21】孙义良,赵高彩.加入WTO与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战略选择.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4):21~24

【22】戴晓敏,关北光,张贤松.论21世纪的高等体育教育.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1):32~35

【23】张承玉.面向知识经济时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研究.山东体育科技,2000,22(1):95~98

【24】周志雄,朱俊玲.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教育发展的战略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4)

【25】王健.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及其课程体系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37(6):121~128

【26】李训锦.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整体改革的初步思考.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8(4):95~96

【27】付树勋,张国复,宋继新.构建高等体育专业面向21世纪素质教育课程新体系.体育学刊,1996(3):75~79

【28】郭李亮.关于高等体育院校设置布局和专业设置的现状及构想.体育与科学,2003,24(5):72~75

【29】唐丽娟,韩丁,童义来.关于高等体育院校学科专业设置现状与调整的思考.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10(4):21~25

【30】刘平清.论高等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3,22(2):103~106

【31】张贤松,李朝晖,周清明.面向21世纪构建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素质教育课程新方案.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6(5):27~30

【32】王美,牟燕,戴俭慧.高等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综述.山东体育学院学报,003,19(4):1~5

【33】姜继权,继忠.21世纪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展望与高等体育专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河西学院学报,2003(2):7~1

【34】王超英,绍伟.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改革的必要性与对策.武汉休育学院学报,1998,124(1):5~8

【35】邵民和,韩丁.竞技训练体制改革与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目标调整.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198,13(2):104~108

【36】田振军,李振斌.论21世纪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向与定位.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1):0~4

【37】苏明理,李靖,张春芳.论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未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3):35~38

【38】王胜利,陈玉茜.浅论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3):102~103

【39】陈钧,章荣江.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02(5):60

【40】周华.我国21世纪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化透视.中国软科学,2003(4):156~158

【41】车晓波,魏琳.从国外体育院校的发展状况谈创建一流体育大学的若干思考.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4):72~77

【42】黄汉升,季克异.大陆、台湾、香港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比较.体育学刊,2003,10(6):10~14

【43】刘代荣,对中美两国高等体育院系的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的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03,8:78~79

【44】任海,李元伟,王凯珍.国内外高等体育院校课程结构的比较分析.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14(2):7~19

【45】王新平.中、日、美普通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比较研究,湖北体育科技,2000(3):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