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中国美学的七个发展阶段
- 体育活动过程的审美阐释
- 吴志强
- 3736字
- 2016-08-03 11:30:21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辉煌灿烂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拥有自己独特的美学历史和悠久的传统审美特色,但严格意义上的美学是到了现代才从西方引入中国的,前后不到百年,所以美学在中国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对此,我的老师——北京师范大学王一川先生主编的《美学与美育》曾经做了系统的梳理,以下是作者的简要转述:20世纪初算起,美学进入中国有三个货源:一是日本,二是西方,三是前苏联。
首先是日本的中江兆民(1847~1901)较早的用汉语“美学”翻译了法文esthértique,随后中转进入中国;随着中国近代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先后从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取经,回来以后,迅速传播美学知识;20世纪40年代开始,前苏联的美学逐渐占据了主流地位;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美学才重新成为主要的货源。中国的百年美学历史分为如下七个阶段。
一、美学的开创期
清末民初,美学在我国诞生了。
1874~1915年,现代美学的开创期间,代表人物有王韬、黄遵宪、梁启超、王国维和蔡元培。
王韬(1828~1879)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自任主笔,擅长政论文字。1874年出版了英法游记《漫游随录》,主要介绍中西绘画美学原则的差异,中国绘画“神似”与西洋绘画的“形似”两种不同追求,显示了各自不同的美学原则。这对于中国的现代美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黄遵宪(1848~1905)清末著名诗人,流传下来的作品有诗集《人境庐诗草》和历史著作《日本国志》等,“我手写我心”的诗歌创作主张影响极为深远。借鉴日本变法经验,提出了“言文合一”主张,首次提出了口语与书面语合一的语言修辞策略。
梁启超(1873~1929)是维新变法领袖之一。他先后倡导“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作为思想界的斗士,重视审美艺术对于社会变革的作用,标举“小说乃文学之最上乘”的论断,成为小说取代诗歌的现代文学先声。
王国维(1877~1929)20世纪初期就关注“美学”问题,借鉴西方的美学观念,使用西方美学的术语,撰写了一系列美学论文,奠定了他作为现代美学创始人的地位。《人间词话》中关于审美三个境界的精辟论述,成为后人信奉的经典。
蔡元培(1868~1940)民国初年担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率先将“审美教育”纳入了现代教育体系中,确立了艺术和美学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对于中国的美学教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清末民国初期美学的主要意义是:美学作为中国现代教育的一门新学科正式诞生了。
二、五四启蒙时期的美学
主要指1916~1926年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的美学。
美学启蒙代表人物主要有蔡元培、陈独秀、胡适和鲁迅等。
蔡元培主要的美学主张是“美育代宗教”,支撑民族精神、建构民族性格,试图通过美学教育来挽救古典传统衰落导致的民族自信心的颓势,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陈独秀(1880~1942)先后在《新青年》发文,发起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这对于美学在中国的发生、发展和普及起到了开一代新风气的作用。
胡适(1891~1962)是中国现代白话诗第一人,提出了新文化运动中文学语言革命主张,并且亲自实践示范,他从语言变革层面对现代美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鲁迅(1883~1936)对于艺术创作的审美性和社会功能辩证关系论述具有独到之处,他在美学思考、中国小说史研究、外国美学名著翻译和审美创作实践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此间,声势浩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将美学向全社会传播,将中国美学带入了启蒙阶段。
三、普及建设时期的美学
20世纪30~40年代美学普及、建设的成果,指1930~1948年期间的中国美学,主要代表人物是朱光潜和宗白华。
朱光潜(1897~1986)著名的美学家和翻译家。1925年赴英国法国留学,学习语言学、哲学、美学和心理学,博士论文《悲剧心理学》,1933年回国长期担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终生从事美学研究。著有美学科普读物《谈美》,美学专著《文艺心理学》、《诗论》等,主要译著有黑格尔《美学》、维柯的《新科学》等。在美学理论建设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宗白华(1897~1986)参加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来赴德国学习美学,回国后致力于中西方比较文化和比较美学研究,倡导并且亲自实践“个人体验美学路径”,提出“艺术意境”、“节奏”等美学概念为主的现代美学理论,对于20世纪80~90年代美学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
此间,美学的普及、学科建设和中西比较美学方面取得了实在的成果。
四、“苏联化”时期的美学
20世纪50~70年代是美学“苏化”期:主要人物有朱光潜、宗白华,蔡仪、吕荧、高尔泰、李泽厚等。
中国美学处在全面“苏化”时期。代表人物除了朱光潜、宗白华,主要人物是蔡仪、吕荧、高尔泰、李泽厚等。其间,英美“资产阶级”美学被禁锢,国人专门研究前苏联引进的“马列主义美学”。1956~1957美学讨论热点在于:“美的本质问题”,形成了客观论、主观论、主观客观统一论和社会论的混战局面。“文革”期间,美学研究服务于该时期的国家政治意识形态舆论宣传的需要,“为政治”、“为斗争哲学”服务成了美学研究的宗旨,左派的客观论美学成为一枝独秀,而高尔泰们的主观论美学则遭到了灭顶之灾。在非常年代,朱光潜先生也被迫摇摆于两者之间,处境极为尴尬。
五、梅开二度时期的美学
20世纪80年代实践美学:主要人物是朱光潜、宗白华,蔡仪,高尔泰、李泽厚等。
1977~1989年的美学,属于中国美学研究的“梅开二度”阶段。
中国美学研究的再度发热、发烧,全民普及,有关美的名词不断被普罗大众挂在嘴边,如“思想美、行为美、心灵美”、“五讲四美”等等,甚至进入流行歌曲反复传唱(《心灵美》),发生在“四人帮”的倒台之际。政治高压的解除,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渐次复苏,带动了美学家们的学术自觉,朱光潜、宗白华、蔡仪、高尔泰等重新复出。但是,真正具有超强影响的美学先锋人物,已非李泽厚莫属。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李在中国古代、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基础上,对比西方的哲学与美学研究,提出了他的“实践美学”理论体系。“积淀、感性解放、主体性、社会本体论”等名词不胫而走,成为80年代最为火烫的美学字眼。《美的历程》【15】点燃了一代年轻人的美学热情,书中直面人文学科棘手问题,所论往往深入到了人性的幽暗所在,其理论的大胆和超前,其影响堪称中国现代美学研究领域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
然而,“实践美学”过高地估计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承受能力,加上过度崇拜“审美”,出现了轻视社会现实文化属性的倾向。
六、成熟活跃时期的美学
20世纪90年代美学研究:务实、成熟、活跃期。
主要指1990~2000年的美学研究,标志了中国现代美学走向了学科发展的平稳阶段。
一是抛弃了美的本质论传统,转而更加注意考察具体的审美问题;
二是审美研究开始关心语言和广泛意义上的文化问题;
三是美学研究方法不拘一格,注意视野更为开阔的跨学科研究;
四是中西方文化的频繁交往,使得美学研究逐步走向全球化同步发展的新趋势;
五是美学学科研究深入到了实用美学的具体各个分支部门,如影视美学、语言美学、形式美学、科技美学等成为部门美学,实用美学出现了设计美学、服装美学、烹饪美学、美容美学、摄影美学、体育美学等等。
美学不再是理论家的“自留地”,也不再是“发烧友”的专利,美学研究走向了务实和成熟的轨道,呈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百花齐放的活跃时期。
王一川先生对于近现代中国美学的来龙去脉的梳理,可谓权威之说。
七、实用美学的兴起
21世纪初的美学研究趋于实用美学。
中国加入WTO以后,国人面对资讯发达的数字化时代,美学研究,不再像以往20世纪90年代那样具有起伏波澜的轰动效应,不再呈现“一轰而起,一轰而散”的特殊景象。关心美学研究的人,变得日渐稀少,美学研究者集中在了一些“怕热不怕冷”的知识阶层中。
表面上看,美学研究似乎仅局限于课堂上的作料,成为商业市场上的布景道具般的零星点缀。客观上讲,美学作为西方引入的“人性化”学科,并没有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完全有效融合。改革开放以来,因为更多的西方思想、观念、方法替代了美学的风头,经济效益、功利主义、商业文化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好像吸引大众眼球的已经不是美在哪里,而是市场在哪里、金钱在哪里。
后现代主义商业文化环境下的巨大冲击,洗刷了传统农业社会的各种保守意识,西方的洋玩意已经应有尽有,数字化时代的一切产品不再让人们惊讶,只有“公司文化”的普及层层递进,经济建设的重要深入人心,心态正常的健康的人们基本上无暇关心美学理论的建设。
审美、美学研究的声音几乎逐渐被叫卖的广告声浪遮掩,声势浩大的广告、大众娱乐传播一统天下。
实际上,美学作为一门心态平和的人文学科,保持审美品质向前发展的条件正在成熟。小康社会的创建已经卓有成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蓄势待发,构建和谐世界的华人新理念响彻全球。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一个喜剧时代的到来,似乎已经呼之欲出。
超女、选美、网络游戏、减肥、美容呼声正浓。体育产业奇迹在全球的蔓延,体育业已成为媒体关注的一大卖点;体育文化可以夹带更多商家获利的野心,体育商业广告无孔不入地刺激着人们的眼球,体育美学已经进入粉墨登场的阶段,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重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