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文章结构

一、本文的逻辑思路

本文立足于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从全运会制度变迁中的有关问题窥探全运会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尝试从秩序、认同与利益的视角对全运会制度变迁进行考察。

制度就其功能而言,本质上是一种规范。制度在更为具体的层次上通常是由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构成的。正式规则是指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主要特征在于其具有强制性。非正式规则包括习俗、传统、道德伦理、意识形态等可以称为文化的东西。制度与秩序、认同、利益之间的互动关系,体现着本文的研究主题。

第一,从秩序角度看,秩序是制度的最终目的。从社会哲学的角度看,制度最直接的功能是形成和塑造社会秩序。秩序代表着在较长时间内任何有规律的,或者可以明显展现出来的稳定关系的方式,它是能够使一定的目标得到实现的条件。在制度的内在结构中,秩序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任何一个制度的制定者或执行者其最大的愿望是坚决维持制度的延续,也即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追求社会的平稳与进步。

第二,从文化的角度看,文化就是制度的基础。人们通常把文化分为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即广义的文化和具体的文化。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实际上也就是人的社会化,包括人所创造的一切社会化的东西,是相对于人的自然性而言的。具体的文化往往是从民族和国家的角度出发定义文化,把文化视为一个特定群体的价值观。具体的文化本身就代表一种社会规范,是一种非正式的制度,文化在具体意义上又是制度的一部分。文化作为制度内在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三个方面的作用:维持制度的存在,使制度获取了生存的内在精神支柱;推动制度的演变,使制度在文化的驱动下有秩序、有目的地平稳转型;赋予制度发生效用的合法性基础【40】。

第三,从利益的角度看,利益是制度的内核。制度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存在方式。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制度是划分利益的工具,它在本质上是利益的分配,在形式上是裁定各种利益关系的一系列规则。

从以上制度与秩序、认同与利益的关系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秩序是制度的最终追求目标,文化是制度的基础,利益则是制度的内核。

二、本文章节结构

本文共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至第三部分就论文主要说明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任务与研究意义的问题、研究方法、理论与逻辑思路等问题。第四部分是从秩序的视角阐述了我国全运会制度产生及存延的基础,考察了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对当代我国全运会制度利益格局的影响,重点论述了社会利益格局变迁背后所形成的全运会制度与政治秩序之间的关系演进过程。第五部分着重介绍了全运会制度变迁过程中文化认同的主要获得机制。开闭幕仪式和火炬接力仪式,全运会通过这种权力技术获得了相应的政治合法性,同时又获得了地方性的群体认同。全运会会徽和全运会吉祥物,这种权力技术通过符号和象征构建了一个超越日常互动的特殊时空,创造了一个民族国家的认同空间,参与者和观众在这里获得了他们所需要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开幕式团体操内容和社会记忆,这种权力技术通过社会记忆和技术的传承,建构了地方性的社会认同。第六部分探讨了全运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全运会制度变迁中的利益主体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都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利益诉求。论文重点对全运会利益相关者在各项政策中的利益博弈表现进行了分析。第七部分是结论与建议,阐明本文写作的结论以及对全运会未来发展作出的改革性建议。

注释:

【1】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想象力[M].陈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163

【2】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邹吉忠.论制度思维方式与制度分析方法[J].哲学动态,2003(7):6-9

【4】汪丁丁.社会过程及其评价[A].见:“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三辑)[C],2008

【5】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张瑞.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利益分析[D].北京:北京大学,2005.

【7】雷振文.转型期中国政治秩序调适路径探析[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7

【8】雷振文.政治制度何以生长秩序——兼论转型期中国政治制度完善的逻辑理路[J].江淮论坛,2008(1):85-90

【9】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02-107

【10】涂晓芳.政府利益论[D].北京:北京大学,2003:24

【1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哲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483

【12】王浦劬详细论述了利益的内涵,并认为利益由三方面因素构成,心理基础是人们的需要,反映着一定阶段上人们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以及特定历史阶段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13】王伟光,郭宝平.社会利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68

【14】[德]韦伯经济行动与社团体[M].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5】何国平.文化与制度变迁—一个理论考察及其对深化农村经济改革的意义[J].生产力研究,2006(8):41-42

【16】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经济出版社,2001

【17】自潘祥辉.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演化机制研究——一种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杭州:浙江大学,2008

【18】苗壮.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A].见:盛洪.中国的过渡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9】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A].见:科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

【20】钟春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利益博弈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21】包胜勇.建国以来河村医疗卫生体制的历史与变迁——对一个村级社区的实地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1999

【22】R·爱德华·弗里曼.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7

【23】李俊.我国高考政策变迁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24】张辉.民办高校筹资途径的多元化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J].民办教育研究,2008(1)

【25】陈宏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3

【26】程林林.体育利益理论的研究进展与前景[J].中国体育科技,2007(3)

【27】程林林.体育利益理论的研究进展与前景[J].中国体育科技,2007(3)

【28】杨瑞龙,周业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运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32.

【29】陈宏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3

【30】现在经济学家谈到博弈论时,一般指非合作博弈,很少指合作博弈。纳什、泽尔腾、海萨尼的贡献也主要是在非合作博弈方面。

【31】[瑞典]汤姆R·伯恩斯.结构主义的视野:经济与社会的变迁[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2】张旭昆.制度分析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57

【33】李南筑,黄海燕,曲怡,晏慧,由会贞.论体育赛事的公共产品性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4):10-17

【34】董国礼.作为经济社会学议题的集体行动——从奥尔森到科尔曼[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35】郭华.制度变迁视角的乡村旅游社区利益相关者管理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7

【36】朱虹.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政府信用构建分析[D].厦门:厦门大学,2008

【37】陈郁.所有权、控制权裕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14

【38】朱虹.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政府信用构建分析[D].厦门:厦门大学,2008

【39】王金秀.“政府式”委托代理理论模型的构建[J].管理世界,2002(1):139-140

【40】张继平.制度转型的文化制约:文化社会学的一个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6(2):295-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