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体育学)论文集
- 杨桦 池建主编
- 2658字
- 2024-12-22 06:39:22
体育学科体系的分类
——宏观、中观、微观
(1.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2.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前言
科学本质上是一种“人性之光”,“文理交叉、多学科综合”是人性全面发展的高度体现,是学科发展的重要生长点。体育学科发展从学科简单综合到学科分化,再到学科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进一步推动着体育科学的发展。目前作为教育学学科门类之下的一级学科体育学科有望成为与教育学并列的学科门类。随着研究的深入,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如怎样在学科体系分类中去体现体育学科的特色;怎样科学、合理地解决体育学科体系分类三大实践领域的问题,以便增强体育学科体系的应用性和针对性;怎样解决以往体育学科分类体系中的交叉学科的问题,为新兴学科留有余地;如何以体育专业教育的视角对体育学科体系进行分类与考察?本文针对以上的问题进行研究,并试图以宏观、中观、微观的层次对体育学科体系进行构建,并提出“一化四式”的发展趋势,促进体育学科自身的发展,提高专业设置的灵活性,促进知识创新和体育人才的培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体育学科体系(分类)。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针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归纳与理性分析。
2 体育学科体系分类三大实践领域的不足
体育学科体系分类的三大实践领域主要有体育学科专业设置中的体育学科分类、体育课程与教学实践领域中的体育学科分类、体育学科研究中的学科分类。[1]以往的体育学科体系分类更多关注的是体育学科专业设置和体育学科学术研究两领域,忽视了从体育专业教育的角度来对体育学科体系的分类与考察。而且体育学科专业设置领域和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由于受其领域的特性、目的、便于管理的影响,在对体育学科划分中没有充分地体现出体育学科的特色;两种分类法存在着许多逻辑错误与矛盾;没有给新兴的交叉学科留有空间,致使体育学科体系的发展受阻;在体育课程与实践方面也没充分发挥出参考作用。
2.1 体育学科专业设置领域所存在的问题
体育学科专业设置中的体育学科分类主要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体育本科体育学科专业目录和博、硕士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来体现。[2]鲁长芬博士在《中国体育学科体系研究述评》一文中,对我国近30多年来体育学科体系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评价,列举了广大体育工作者对体育学科体系分类的讨论。最具权威性的应属1997年研究生学科专业、1998年本科体育学科(专业)分类体系和1987年熊斗寅先生、1988年周西宽先生提出的学科分类体系。熊斗寅将体育科学分为体育自然科学类、体育社会科学类(含人文科学和行为科学)、体育管理科学类(见图1)。[3]周西宽三层次的划分体系将每个层次划分为若干学科群(见图2)。[4]
图1 1987年熊斗寅先生的体育科学体系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熊斗寅《体育现代化》,1987
图2 周西宽先生的体育科学体系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周西宽等《体育学》,1988
熊斗寅、周西宽两先生对体育学科体系的划分让人们对体育学科体系有了深入的了解,促进了体育科学的发展。周西宽并提出了体育学科体系中高层次学科对低层次学科的指导意义,这很值得我们借鉴。但将体育体育哲学、体育学、比较体育学、体育未来学、体育史等本属于人文社科性质的学科列为同一层次并单独提出,使得这一体系更加发杂了,让人们理解起来费解。
1996年9月,体育社会科学被列为国家统一规划、管理的哲学社会科学一级学科。1997年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为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见表1);1998年本科体育学科(专业)也调整为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5个学科专业。这标志着中国体育学科体系在规范化与科学化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科体系基本完成。[5]
表1 1998年颁布的体育专业目录一览表
比较与分析这三种体育学科的分类体系可见:其分类依据显然是不统一的,而且相互之间边界模糊、交叉甚至互相包含的现象比较严重。“我国学科专业目录属于指令性规划模式、刚性强难于更改,容易形成束缚,严重阻碍了我国体育学科体系的建设。”[6]作为研究“人”的交叉或综合学科,一些新兴的学科在不断地产生,如体育地理史、体育经济史等。针对这些新兴学科的分类与归属问题,富学新博士在《美、英、俄、德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对我国体育学科体系建设的启示》一文中指出:“能为体育学科内部的发展留出一定的空间,保持学科体系整体的开放性,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体育学科的地位,并且能够克服由于规范机制造成的人为束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7]因此,重新建构我国体育学科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2.2 体育学科研究领域所存在的问题
体育学科研究中的学科分类主要通过科研立项的学科分类目录及为国家科研管理和统计工作服务的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来体现。目前影响最大的学科文献分类法,是由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编印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与体育学科分类法相关的数据库有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情报研究所发行的《中国科技文摘》等。[8]《中图法》分别于1975年、1980年、1990年、1999年进行了4次编制,形成了体育类图书G8分类(见表2)。各个学科和学科分类体系的发展于完善都影响着文献分类的变动。体育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发展于完善都影响着文献分类的变动,并遵循着学科系统编制的原则进行编制。离1999年3月《中图法》第四版之前最近的体育学科分类是1993年1月制定的(见表3),通过其可看到体育学科分类对《中图法》编制的影响。
表2 1999年《中图法》体育图书类目简表
表3 1993年体育学科分类简表
通过表2、表3的比较,目前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学科分类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首先,分类的学科概念不清,界限模糊。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体育科学的不断进步,体育理论的研究对象逐渐模糊,研究范畴更加宽泛,体育界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便不再认可体育理论这一学科名称了,而这里仍在沿用。这一现象在1998年颁布的体育专业目录中也有所表现(见表1)。从学科构成的要素来说一门独立的学科要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研究的对象或研究的领域、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运动项目本身不能成为独立的知识体系,如G819体育运动技术(总论)与G82田径运动、G83体操运动、G84球类运动应是上下位关系,而从文献分类代码看是同位关系。这个矛盾说明了其分类对象界定模糊,从另一个角度分析,G81是G819、G818的上位关系也是解释不通的。[9]其次,分类庞杂、分类内容重复多、没有为新兴学科留有空间,使得难以归类。按照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三类存在模式,很明显《中图法》的分类注重竞技体育、尤其运动项目较多。再次,《中图法》的分类明显滞后于体育学科的发展,跟不上体育学科发展的需要。《中图法》的首要作用就是作为学科建设中文献管理的工具,促进学科的发展。而《中图法》的分类仍在沿用体育科学中不被认可和已过时的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人文社科的关注,在现有的《中图法》分类中已无法囊括体育科学产生的一些新兴学科了。因此,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的学科分类要紧跟体育科学发展的步伐,积极改进以适应体育科学发展的需要。
2.3 体育课程与教学实践领域学科分类的不足
体育课程与教学实践中的体育学科分类主要通过体育课程计划(或体育专业教学计划)和体育教学安排来体现。出现的形式大多是较为规范和统一的文件或计划。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是目前体育学科分类研究中薄弱的环节,也是体育学科分类研究必不可少非常重要的领域。学科划分为课程,课程组合为专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以往的研究只关注体育专业设置和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的学科分类,而且以规范和统一的学科分类文件或计划来指导体育课程与教学实践,这更多体现了一种不容变动的刚性和自上而下的演绎模式。因此,建立学科发展与体育教育问题研究的互动机制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3 宏观、中观、微观构建体育学科体系
一定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是根据培养目标经过对母体学科(群)进行筛选、加工、组合了的课程体系、课程问题的研究必然涉及到相应母体学科体系的有关问题,对课程有关问题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具有改造与完善相应母体学科的理论与功能。[10]学科划分为课程,课程反过来又影响着学科的发展。建立体育学科发展与体育教育问题研究的互动机制。在体育人才培养上,各大体育院、系在“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的现代人才培养思想指导下,要突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整体优化,大力倡导创新教育及其体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构建科学、规范、完整的体育学科体系,不仅有利于学科自身的发展、提高专业设置的灵活性,更有利于知识创新和体育人才的培养。
体育科学现有多少门分支学科、边缘分支学科,尚无确切的说法。体育科学已经形成和有待于创建、发展的学科、边缘分支学科、按照学科形成的层次范围,笔者认为可以初步归纳为宏观、中观、微观层次,每层次又由其所包含的学科群组成。(如图3所示)
图3 体育学科体系总体结构示意图
宏观层次体育学科是将体育的整体为研究的客体,它要向人们提供一个关于体育的完整形象。这也是区别于其他体育学科的显著特点之一。其他体育学科都是以体育的某种属性、某一局部现象或某一侧面为研究客体的,旨在揭示体育某一具体的规律。当然,宏观层次的体育学科研究对象不是并非这些学科研究对象的拼合,其研究的具体内容并非这些学科研究内容的简单相加。宏观层次体育学科研究对象所体现的整体性,并不意味着涵盖体育方方面面的问题,而只能从系统论的观点去理解。它是通过体育现象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又称外部关系)、体育内部主要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又称内部关系)、体育与人的关系等的阐述,来展示体育的整体性。如体育学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一门科学,它从整体上认识体育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抽象地反映出体育的主要特征,准确揭示其本质,以便使体育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体育原理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体育实践和体育理论发展一般规律,以及其中的认识和方法论问题的学科;体育哲学是从哲学的视角,运用哲学的方法探讨体育本身及其发展与人类对体育认识的发展关系的学科;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整体上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从整体上揭示体育的本质特点,剖析体育的社会地位、功能、目的任务及其与各种社会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阐述体育的组织方法手段以及国际体育、未来体育等;体育社会学是研究体育社会现象和问题,包括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社会行为等范畴,以及青少年体育、中老年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等社会问题;体育人类学主要研究体育在人的起源、进化、变异、特征演进等过程中地位和价值,从纵向和横向揭示体育对人的价值和意义问题;[11]体育史是研究体育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12]上述学科都是将“体育”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从宏观的层面对体育的本质、规律、与人、社会、历史的关系采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进行研究。
体育学科体系中的中观层次由三个学科群组成:部门体育学、体育活动与过程所涉及的学科和边缘体育学(成熟和新兴、发展中的学科)组成。这一层次的学科是将体育的某一领域作为研究对象,揭示其规律、基本原理与方法的学科。部门体育学是指体育存在的三类模式,由学校体育学、竞技体育学、社会体育学组成。如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13]
体育活动与过程相关的学科主要是指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休闲娱乐、锻炼等密切相关的体育学科。如体育教育学、体育教学论、体育课程论、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竞技运动理论、娱乐体育、休闲体育等学科。张学忠教授在《学校体育教学论》一书中指出:“体育教学论是认识和探讨体育教学现象、特征、揭示体育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14]
边缘、交叉体育学科群由成熟和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两部分组成。之所以这样划分是为体育学科内部的发展留出留出一定的空间,保持学科体系整体的开放性,为一些新兴的交叉学科留有余地。体育心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法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这些学科都有了规范的体系,归属于成熟边缘、交叉体育学科群。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研究者在本学科内的研究成果深入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会延伸到本学科之外的其他学科。而体育地理史学、体育经纪学等一些新兴、交叉、边缘,暂时难以归类的可放置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群中,待条件成熟并按照一定程序通过认证后再重新调整其学科位置。
体育学科体系中的微观层次指应用体育学科。主要包括体育统计学、体育测量学、体育评价学、体育选材学、体育绘图、体育场地与设施等具体应用性的学科。
4 体育科学及其学科体系的发展趋势
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需要体育活动,从而也需要为体育活动提供理论武装的体育科学。人类社会这种永无止境的实际需要,是体育科学演进发展的不竭动力。体育科学是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综合性学科。体育学科发展从学科简单综合到学科分化,再到学科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等,就是体育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体现。在今后一段时间里,我们不仅要注视和跟踪体育科学的国际化发展潮流,而且要准确把握体育科学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以确立正确的发展对策和方略。笔者以为,体育科学及其学科体系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概括起来为“一化四式”。[15]
中国化发展趋势。随着1898年戊戌变法以后“体育”一词从日本的引进,体育科学萌生和发育于国外的那些分支学科、边缘分支学科,如早期的体育生理学、体育教育学、运动生物化学以及20世纪中期兴起的体育社会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管理学等在经过一个时期的消化、吸收之后,中国研究者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进行长时期、艰苦的探索,使之真正的中国化,亦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应该说,早期引进的一些体育学科在大体上都赶上了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只不过推进速度尚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现在,我们应当把中国化提到学科创新、理论创新的高度上来认识。中国化并不是外国理论加中国实例,应有学科体系、理论层面的超越和发展。
收敛式发展趋势。体育学是整个体育科学的基点或核心,它的任务是从整体上认识体育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抽象地反映出体育的主要特征,准确揭示其本质,以便使体育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体育科学作为一个包含众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必须有一个联系各门分支学科、边缘分支学科的交汇点。中国的体育工作者应当通力合作,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等各个角度向体育学这个交汇点收敛、聚焦为创建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科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发散式发展趋势。体育活动遍及社会各个领域、各行各业、体育科学研究队伍具有异质化的特点。研究者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来自不同的体育实践领域,从而为体育科学学科体系的发散式发展提供了条件。体育学科的发散式发展,意味着体育科学将逐次扩展研究范围,其分支学科、边缘分支学科还将不断增加,在现有分支学科、边缘分支学科尚未充分覆盖的领域,都有可能成为新学科的生长点。为了促进这种发散式的演进发展态势,体育学科应当成为广纳贤士、永远开放的研究领域。各领域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只要坚持从体育的角度思考问题,都有可能为体育科学的发散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交融式发展趋势。体育科学是一个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的交叉、综合性学科。体育科学自产生以来,一直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中的某些学科保持着密切联系,先后孕育出了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等学科,而这种联系体现的是一种体育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内外交融”。今后,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加强这种“内外交融”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要有意识地加强体育科学所包含的现有学科之间的“内部交融”。
掘进式发展趋势。来自于对体育科学不断增长的社会需要,体育科学的发展会像开采矿藏的掘进式分化发展一样,体育科学的现有分支学科、边缘分支学科都有可能进一步分化,建立起下一层甚至更下一层的分支、边缘分支学科。如体育史学正在孕育的新学科有体育地理史、体育经济史、学校体育史等分支学科。
参考文献
[1][2][5]鲁长芬.中国体育学科体系研究述评 [J].体育学刊,2007,14(6):1~6
[3]熊斗寅.初论体育学的科学体系 [J].中国体育科技,1983,19(2):18~26
[4]周西宽.体育学 [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267
[6]龚建林等.德国体育学科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启示 [J].体育学刊,2007,14(7):121~125
[7]富学新等.美、英、俄、德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对我国体育学科体系建设的启示 [J].体育学刊,2007,14(6):7~11
[8]邵德伟,马楚红.体育学科分类体系的科学性探讨 [J].中国体育科技,2004,40(1):62~64
[9]周雷.对体育科学文献分类的学科性认识 [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8):62~64
[10]王健.体育专业课程的发展及改革 [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11]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6
[12]谷世权.中国体育史 [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
[13]金钦昌.学校体育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
[14]张学忠.学校体育教学论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3~16
[15]王续琨,丁堃.管理科学学科结构及其发展态势 [J].学术交流,2004.13~16
作者简介
杨小永(1978~)回族,宁夏灵武市人,在读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电话:13339992496 E-mail:yangxiaoyun710@163.com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王健(1963~)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