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体育学)论文集
- 杨桦 池建主编
- 544字
- 2024-12-22 06:39:08
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科学创新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博士研究生的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培养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的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重任。
1 科学创新:时代与社会发展对体育学博士生的现实要求
江泽民同志曾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要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牢牢把握自己命运、不断开辟美好前景,说到底,必须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尤其必须造就一支庞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党的十七大站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特别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些都对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当前,随着新科技革命在各个领域的迅速发展,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不断涌现,并迅速地应用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科学创新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科学创新也是时代与社会发展对博士研究生,包括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现实要求。
2 生源质量:博士研究生科学创新的前提
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科学创新的体育学博士生,生源质量是关键。如果没有好的生源,就好像是“麻袋绣花”“砖头炼钢”,培养不出真正的科学创新人才。因此,我们要抓好“入口关”,从入学考试和面试过程中发现具备创新品格的、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考生。考察博士研究生的研究能力,一方面通过当面交谈,考察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调阅他们的研究成果,如发表的文章、出版的著作等。
为了避免“近亲繁殖”,我院明确了招收本校的研究生不超过20%的规定。因此,近几年招收的博士生都来自各高校和管理部门、体科所的在职并具有教学、科研、管理经验的教师、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目前,已招收首都体院、广州体院、上海体院、哈尔滨体院、沈阳体院、河北师大、江西师大、山东师大、徐州师大、篮管中心和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体科所等单位和部门的学术骨干。
通过近几年招收博士生的经验,提出四条建议:第一,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或没有任何研究成果的考生建议不招;第二,面试时发现没有创新品格的建议不招;第三,德才有明显缺陷的建议不招;第四,没有拼搏精神,看不出成才愿望的建议不招。
3 课程学习:博士研究生科学创新的基础
学科、专业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基本平台。构筑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不仅是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主动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我校在课程学习上不断完善机制,勇于创新,锐于进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 政治课学习
对于政治课的学习,从2004年开始,我校针对博士研究生的特点和各专业、各方向研究生的不同实际,对政治课进行了改革,邀请各专业方向的博士生导师举行博导论坛。首先由研究生部在新学期开始公布博导的姓名、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和论坛题目,前10次是由著名专家教授进行授课,要求所有的博士生都必须参加。其余的时间里,按照文科和理科分成两个班级,邀请我校知名专家教授进行授课,博士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是在文科班听讲座,或是到理科班听讲座。这种方式不仅改革了政治课照本宣读的传统教学方式,而且可以让研究生了解不同学科研究的前沿,从而拓宽了研究生的知识面。
3.2 专业课学习
我院根据研究生教育的自身规律,并体现高层次人才培养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特点,结合我校教育资源的特色和优势,及时修订了培养方案,强化交叉学科的学习。一方面根据博士研究生不同的学术背景开设不同的课程;另一方面,要求博士生除了学习本学科、本专业的基本课程外,还需要补习缺门,为后面的选题做准备,有的研究生还需要在某门专业课上进行深入研究。
4 科学研究:博士研究生科学创新的必要过程
科学研究是博士生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1999~2001年评选的北京图书馆收藏的289篇国优论文,有168篇论文附有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清单,其反映了国优论文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较多,平均每人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在9篇以上,在申报国优论文时为14篇以上,这些作者参加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的多达5次。说明科学研究在博士研究生活跃学术思想、开拓学术视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的举措:
(1)积极参加导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2)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研究课题,并以此作为研究生科学研究的成绩之一。
(3)积极参加江苏省和全国性学术会议、学术论坛。
(4)积极组织或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给研究生创造学习、交流的机会。
(5)从下半年开始,我准备狠抓落实,定期举行我们学院的“博士论坛”,由专人组织,举办前在校园网上发布信息,吸引其他学科专业的研究生来参加,进行学术思想的大碰撞,产生学术火花,拓宽博士论文的选题面,提升博士论文的学术水平。
5 学科环境:博士研究生科学创新的条件保障
浙江大学王则温等人对15名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进行研究后得知,在国优论文获得者对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看法中,除导师因素外,就是对学习与研究环境的需求。他们认为创造良好的学科环境的培养高水平博士的基础。
据教育理论调查和分析,非智力因素对于成功所起的作用可达80%,因此,学科环境的营造是非常重要的。实践证明,研究生定期组织学术讨论和讲评是培养博士生行之有效的措施,它能够促进导师、学术梯队和博士生之间知识与经验的传承与交流,激励研究生之间的平等讨论、相互帮助和竞争,对博士生科研能力、高尚情操、团队精神和健康意识的培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这方面,我们学校的研究生会利用晚上的时间定期召开研究生论坛,每次都征集大家感兴趣的不同话题,由不同学科的博士研究生进行演讲,然后,大家发表意见,通过这种形式,不仅促进了不同学科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而且通过跨学科的交流,促进了研究生在更大的学术空间里开拓进取,为科学研究抢占学术制高点提供机会和可能。
因此,在学科建设方面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不断进去的导师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的关键;学科交叉是产生创新思想的催化剂;宽广的学科知识结构是科技创新的沃土;合理的学术梯队是研究生创新的“集体巨人”;充裕的科研经费是进行创新研究的经济保障;学术民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氛围。
6 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科学创新的重要标志
科学研究是人们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的活动,是研究生科学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过程。学位论文工作是博士研究生科学研究实践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研究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学位论文阶段,研究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实践。因此,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知识水平、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反映博士研究生科学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办法》第十三条明确要求,博士学位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博士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选题的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以及研究结论的创新。但在有限的条件和时间里,特别是对于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来说,要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往往是困难重重,问题不断。因此,帮助研究生选择合适的研究题目是非常重要的。选题是博士学位论文工作的第一步,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课题,博士论文就完成了一半。所谓帮助博士生选择论文题目,实际上就是帮助博士生基于已有的研究基础、兴趣、特长、能力等因素,在研究工作不断向纵深进展中,经过反复比较、分析、论证和调试,逐步明晰主攻方向和战略目标的过程。
在选题上应遵循“先顾其大,后顾其小”的指导思想。所谓“大”,就是说选题的意义要重大。所谓“小”,可以理解为问题的关键、焦点和要害。对博士生来说,各人的情况不一样,因此,具体到每个人选题的时候,最有学术价值的、最热门的,未必就是最好的,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最适合他们的。在选题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两种情况:一是博士生不知道选择什么题目。读了很多书,觉得问题一大堆,但却理不出头绪,不知道选哪个好。这就需要导师耐心的辅导,帮助他们理清思路,集中到一个可以完成的课题上。另一种情况是,一些博士生对课题的选择贪大求全,题目选得很大,面铺得很宽。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指导研究生选择一个小题目来研究,这样才可能研究得深入、透彻,才可能做出有水平、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7 几个问题的探讨
7.1 学习年限和学习方式。
博士研究生培养包括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写作(包括选题、开题、论文撰写与修改)、论文评审、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发表阶段性研究成果、参加必要的学术会议等众多环节,只有整个培养过程非常顺利才能在三年中完成。实行三年学制直接或间接导致如下不良后果。第一,按期毕业成为博士生论文选题时的优先考虑因素,为按时毕业,有风险、高水平的课题不敢选。第二,即使选题水平高,而且博士生有能力做,但是由于时间的问题而来不及做系统的深入研究,难以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另外,如果博士生必须延期答辩和毕业,博士生和导师都会感到一定的压力。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三年学制,实行弹性学制。事实上,美国博士生为获得学位花费5~6年甚至7~8年都是正常的。
关于博士生的学习方式,目前主要有脱产、在职和硕-博连读三种。比较而言,在职攻读的博士生入学时一般已有较多的学术积累,入学后可以很快确定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而且学习年限也比较长,使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时间比较充裕,但是会有工作和家庭的压力。全日制博士生学术积累不足,经济上有负担,还要考虑毕业后的工作出路问题。因此,可以适当增加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入学比例,适当提前开题,给论文写作留有充足的时间。
7.2 推进跨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
开展交叉学科和跨学科培养研究生,不仅有利于产生学科新生长点,形成新兴学科,促进学科建设,也有利于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培养创新型的跨学科高级人才。
7.3 进一步改革博士生的招生制度,扩大学科点和导师对招收录取博士生的自主权。
7.4 积极鼓励博士研究生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交流。
作者简介
王家宏,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研究方向:体育训练学专业
手 机:13910720502
单位: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