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研究现状
- 核心部位肌群力量训练实验研究
- 尹军
- 9878字
- 2022-07-29 16:50:12
第一节 关于力量训练的研究现状
一、关于力量的界定
不同的学科研究角度对力量的内涵和外延存在着不同的认识。生理学上认为,力量是指肌肉紧张或收缩时对抗阻力的能力[1];国际运动医学委员会将肌肉力量定义为:在特定的或确定的速度条件下,一块肌肉或一个肌群产生的最大力量或转动力矩[2]。
在训练学中,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这里把力量看作是一种能力(ability,Capability),并且这是一种使肌肉的机械力在运动中得以发挥的能力[3]。德国著名的训练学专家GroSSer对力量的观点是:体育运动中,力量的生物学定义应该是指一种能力,它是神经肌肉系统通过内部神经过程和能量代谢过程,以肌肉收缩来克服阻力或对抗阻力产生作用或使物体保持一定状态上[4];俄罗斯的体育理论家马特维也夫认为,力量是通过肌肉紧张,克服阻碍行动的机械力和生物机械力并对抗它们,从而保障行动效果的能力(除重力、惯性力、外部环境的反作用力之外)[5]。
二、关于力量素质的分类研究
肌肉力量在不同的约束条件下,其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从运动学上看,依据完成不同体育运动所需力量素质的不同要求,将力量素质分为3种,即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最大力量是指肌肉通过最大随意收缩克服的阻力时所所表现出的最大力值,它取决于肌肉横断面积、肌纤维分配、最大意志紧张能力即尽可能及时地、更多地动员运动单位参加收缩的能力;快速力量是指在最短的时间内(通常在150秒左右)发挥肌肉力量的能力,是速度和力量的有机结合,其中肌肉收缩速度是其决定因素;力量耐力是力量和耐力的综合素质,它是在静力性或动力性工作中长时间克服阻力的能力[4]。其中,最大力量是快速力量的基础,快速力量与力量耐力密切相关,他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而且,如果过分地发展某种力量素质会制约和影响另一种力量素质的发展[7]。
三、关于力量训练方法的研究
全面系统地了解力量训练的方法与手段,深刻认识和有效地进行力量训练,是现代竞技体育科学训练的基础。下面主要从运动生理学方面对不同的力量训练方法进行一个简要介绍[1]。
(一)等张练习(动力性力量练习)
是指肌肉以等张的形式进行的抗阻力练习,包括抗体重的专门练习和抗外部阻力的力量练习。同时由于等张力量是肌肉收缩与舒张交替进行的负重力量,不仅能有效地发展肌肉力量,而且还能改善神经肌肉的协调能力。
(二)等长练习(静力性力量练习)
是指肌肉以等长收缩形式进行的抗阻力练习。其生理效应是使神经元持续保持较长的兴奋,有助于提高神经元的工作能力,能有效地发展肌肉绝对力量和静力耐力,不足之处在于对动作速度及爆发力有不利影响,对改善神经肌肉的协调性效果不明显。
(三)等动练习
是指借助于专门的等动练习器进行力量训练的方法。在整个练习中,关节运动在各角度上均能受到同等的较大负荷,从而使肌肉在整个练习过程中均能产生较大的张力。
(四)离心练习
是指肌肉产生离心收缩的力量练习,其特点是肌肉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相关研究发现离心收缩使力量增长的效果与向心练习类似,且在同等的负荷下,训练以后使肌肉酸痛的程度较其他练习方法明显,因此,离心练习无显著优点。
(五)超等长练习
是指在离心收缩之后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的力量练习。其可以产生更大的力量,其原因由于肌肉弹性体产生的张力变化和肌牵张反射使肌力加强。
(六)电刺激训练法
是指通过电刺激代替有大脑发出的神经冲动使肌肉产生等张收缩或等长收缩的力量训练方法。其最大的优点在于:通过身体小的能耗,有效地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而且可以是常规训练无法达到的肌肉得到训练。但是电刺激是通过外预性电刺激代替大脑发放的神经冲动,所以会对神经对肌肉的调节产生不良影响。
第二节 核心力量训练实验研究现状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目前对于“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与国外的观点大体接近,基本上都是围绕人体重心展开相关的论述。如:J.H Pilates认为,核心是指人体肋骨以下至骨盆的部位。Marjorie等人则将核心定义在腰椎-骨盆-髋关节部位。我国学者陈小平认为人体的“核心”是指脊柱、髋关节和骨盆[10]。于红妍则将人体膈肌以下至盆底肌之间的区域定义为核心的解剖学位置[11]。由此可见,核心是由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是人体的中间环节[12]。[9][5]
核心稳定性的概念最早始于人体脊柱的解剖和生理学理论,其主要应用在人体康复领域[13]。1985年,Panjabi首先提出了脊柱稳定性的概念[7],我们一般认为它是核心稳定性的最早来源,但是也有人认为,1989年美国旧金山脊柱研究所在其设计的“动态腰椎稳定计划指南”中提出的中位脊柱问题是核心稳定性的最早来源[9,10]随后的1992年Panjabi提出了核心稳定性的概念,认为人体的核心稳定是一种“稳定人体系统,以使椎间的中部区域保持在生理极限范围内的能力”[11]。之后有关核心稳定性的研究便在健身和康复领域开展起来。将核心稳定性的概念引入竞技训练领域的是Kibler的相关研究,他将核心稳定性的竞技功能定义为:在运动中控制骨盆和躯干部位肌肉的稳定状态,使力量的产生、传递和控制达到最佳化的一种能力。我国学者陈小平将核心稳定性定义为:在运动中控制骨盆和躯干部位肌肉的稳定姿。在态,为上下肢运动创造支点,并协调上下肢的发力,使力量的产生、传递和控制达到最佳化[10]。由此看出核心稳定性的概念因研究视角不同而略有差异,但其内涵是一样的,即:核心稳定性是人体在运动中通过核心部位的稳定为四肢肌肉的发力建立支点,为上下肢力量的传递创造条件,为身体重心的稳定和移动提供力量的身体姿态。
核心力量的概念源于对核心稳定性的研究,而核心稳定性的研究为核心力量概念的提出做了理论上的铺垫。国外学者将构成或提高核心稳定性的力量能力称为“核心力量”,也有学者称之为“躯干支撑力量”或“躯干稳定力量”。黎涌明等人认为核心力量就是位于核心部位的肌肉、韧带和结缔组织的力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协作。赵佳将核心区力量定义为:核心区肌肉在稳定人体核心区部位及重心的同时使人体产生最有效的位移及旋转的力量能力[13][12]。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认为:核心力量是指附着在核心区域的所有肌群及韧带在神经支配下收缩所产生的力量[13]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将核心力量训练定义为针对核心区域肌群(主要是腹部,下背部,骨盆部肌群及其深层小肌肉)进行的力量、稳定、平衡等能力的训练[14]。
核心稳定性和核心力量是两个不同概念。二者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核心力量包含核心稳定性力量和核心动力性力量,是一个二元概念。核心稳定性力量是指核心部位固定肌或某些既是固定肌又是原动肌的肌肉收缩时产生的使身体对抗位移或旋转的力量能力。核心动力性力量是指骨骼肌收缩使身体产生位移或旋转的力量。核心稳定性的优劣取决于核心力量。核心力量不仅是人体核心稳定性形成的主要动力,而且在运动中它还能够主动发力,是人体运动的一个重要“发力源”。因此,核心稳定性是人体核心力量训练的一个结果,而核心力量是一种与上肢、下肢力量并列的,以人体解剖部位为分类标准的力量能力。
二、核心力量的解剖和生理学机制
核心部位的骨骼由5个腰椎、骶骨、尾骨、髋骨和股骨组成。相应的关节主要有腰椎间的连接、腰骶关节、骶髂关节、耻骨联合和髋关节。虽然椎骨间的运动幅度很小,但将所有椎骨间的微小运动总和起来,作为整体的脊柱就拥有较大的活动范围。耻骨联合与骶髂关节在结构上的特殊性,使下肢带关节的运动必须通过骨盆的整体运动来体现。由于骨盆位于身体的中部,上与第5腰椎构成腰骶关节,下与股骨构成髋关节,故骨盆在这两个关节处均可绕三个运动轴进行各种活动。以腰骶关节为支点时,骨盆带动下肢相对躯干运动,以髋关节为支点时,骨盆带动躯干相对下肢运动。骨盆在髋关节处可绕冠状轴做前、后倾;绕矢状轴做侧倾;绕垂直轴做向左、右旋转;还可以做环转运动。髋关节则可以绕冠状轴做屈伸运动,运动幅度为140度;绕矢状轴做外展内收运动,运动幅度为45度;绕垂直轴做旋内旋外运动,运动幅度为40~50度;还可做环转运动[15]。
关于核心部位肌肉数量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Fredericson等人认为位于核心部位的肌肉有29对,但是他们的研究并没有给出这29对肌肉的名称[16]。黎涌明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在核心部位有起止点的肌肉为34(对)+1块。其中有7(对)+1(块)肌肉的起止点均在核心部位,它们主要起核心固定作用,其余绝大部分肌肉只有起点位于核心部位,它们的收缩不仅对核心区域有固定作用,而且同时参与其他部位(主要是下肢)的运动。
三、核心力量的作用与功能
核心力量存在于所有运动项目中,所有体育动作都是以中心肌群为核心的运动链,强有力的核心肌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任何竞技项目的技术动作都不是依靠某单一肌群就能完成的,它必须要动员许多肌肉群协调做功。核心肌群在此过程中担负着稳定重心、环节发力、传导力量等作用,同时也是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对上下肢体的协同工作及整合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23]。
(一)增强身体核心稳定性
稳定的核心有利于整合近端和远端的动力和力量的控制,对运动功能最佳化具有重要意义。躯干核心部位的大块肌群形成了一个坚实的圆柱体,能够以巨大的惯性抗衡扰动,同时为远端的灵活运动提供稳定的基础。此外,核心犹如一个动力发动机,围绕核心产生的小幅度旋转可以在末端形成大幅度旋转,形成鞭打效应。由于小肌肉力量就可以满足外周运动环节的需要,因此远端区域的惯性也很小,有利于累积形成较高的运动速度。由于核心稳定性对完成正确的技术动作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越来越多的教练员开始重视对运动员腰腹肌群等核心肌群的训练,但仍未取得较明显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的腰腹肌力量练习一般是在平坦固定的支撑面上进行矢状面上的一维屈伸练习,而躯干的侧屈、扭转肌群没有得到锻炼。而核心力量不仅涵盖了躯干和腰腹力量,还明确和突出核心部位的稳定和与上下肢运动的结合等,从而使这些肌群更好地控制整个躯干和脊柱,增强人体的稳定性。
(二)减少能量消耗,提高运动效率
核心部位拥有的肌群最大,产能和储能也最多,这些肌群犹如一个汽缸,腹部肌肉在前,背部和臀肌在后,横膈肌作为盖板,盆底肌和环绕髋部的肌肉群为盒底。肢体发力瞬间,一般是在深呼吸后屏气阶段,腹内压骤然升高,腹部就像是充足气的汽车轮胎,由里向外鼓胀。与此相反,腹壁的肌肉群自然由外向内收缩合抱,因此摧发四肢运动,就连整个身体也呈向核心收缩的趋势,这样的核心部位异常充实,表现为:撞之不开,晃之不散,整个身体处于一个统一整体[23]。在强大的核心力量支撑下,躯干能得到稳固的支持,四肢的应力也能随之减小,能游刃有余地进行更加协调的技术动作,加快力量的传递,从而提高了机体的运动效率。
(三)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核心力量的提高和核心部位的稳定,一方面可以加强对人体脊柱这一薄弱环节的保护。运动员在进行快速发力动作时,强有力的核心肌群能确保肢体在运动过程中保持正常的解剖位置。深层小肌群的稳定功能则起到了关键的保护作用,可以预防急性损伤的发生;另一方面核心部位的枢纽协调作用,为上下肢的发力建立了稳定的支点,有助于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使脚落地时的支点与身体重心的投影点保持合理的位置关系,从而减小和缓冲末端肢体和关节的负荷,达到预防损伤的目的。
四、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与手段
通过对核心力量的作用与功能的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从理论意义上考虑,还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深入探索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在我们的力量训练中起着“固本强基”的作用[25]。通过参阅大量的文献发现,目前在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手段的分类上还存在着某些争议。例如,于红妍等人认为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的本质不同在于核心力量训练中增加了一个“不稳定因素”。换言之,就是强调核心力量训练区别于传统力量训练的地方就是训练环境处于非稳定状态。而赵佳认为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创编应将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相结合。也就是说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既要有稳定条件下的训练方法也要有非稳定条件下的训练方法。
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和手段繁多,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类型:
(一)在训练的外部环境上
可分为稳定和非稳定两种状态。Bogduk认为[26],稳定的训练状态对核心大肌群训练较多,对深层的核心小肌群训练则略显不足;而不稳定状态下的力量训练一方面可以提高核心运动肌的动力性力量,另一方面又成为激活、募集核心稳定肌的有效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讲,核心力量训练是在动态的核心稳定肌的本体感受性训练的同时进行的核心运动肌的力量训练。通过神经肌肉功能不断调整自身的不稳定的状态,实现稳定肌群功能能力的提高的同时使运动肌力量也增强。
(二)在负荷上
可以分为徒手和负重两种类型。按照力量训练的渐进原则和超负荷原则,在安排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初级阶段,无论是在稳定还是非稳定状态下,都要先从徒手开始,特别是在非稳定状态下的核心力量训练,由于整个机体处于不平衡的运动状态,此时采用负重的训练方法很容易导致训练对象出现运动损伤。随着训练对象核心部位力量的提高以及对不稳定训练状态的逐渐适应,可以适当地采用一些负重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三)在运动方向上
不仅进行一维的运动,还要进行两维和三维的运动。人体的核心肌群大部分是纵向或横向排列的,而另外一少部分则是斜向排列的,如腹外斜肌和腰方肌等。核心肌群的这种排列复杂的结构使躯干能够产生屈伸、侧屈和扭转运动的动力。传统的一维训练方法如:仰卧起坐,俯卧两头起等,只能对纵向肌群产生较好的训练效果,而横向、斜向排列的肌群则没有达到应有的训练效果。这就对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手段的创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设计出多维的训练方法来全面均衡地发展核心力量。
(四)在肌肉收缩方式上
可以采用离心收缩、向心收缩、等长收缩和等动收缩4种基本方式。肌肉最大收缩时产生张力的大小取决于肌肉收缩的类型和收缩速度。同一块肌肉,在收缩速度相同的情况下,离心收缩可产生最大的张力。离心收缩产生的力量比向心收缩大50%左右,比等长收缩大25%左右[27]。因此,我们在创编和选择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手段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肌肉收缩形式的组合可能会给核心力量训练带来不同的训练效果。
五、核心力量训练效果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目前还没有测定核心力量的标准手段。由于任何一个运动技术的完成都不是由某一块肌肉完成的,所以,以任何特定的单块肌肉的评估标准为参考值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竞技运动训练领域中,核心力量的检测和评价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
(一)核心部位动力性力量的肌力测试
主要运用等动(速)力量测试装置和一些自行设计的力量测试方法对腰腹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检测和评价,这些检测和评价方法主要应用于康复领域。
(二)核心部位稳定性力量的测试
一种被广泛运用的间接检测和评价核心力量水平的方法,目前主要有重心平衡测试(stabilometry)[24]、星形偏移平衡测试(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28]、座椅平衡测试(Sitting balance task)[29]和萨尔曼测试(Sahrmann test)[25]4种测试方法。
(三)肌电测试
目前已有多篇研究论文运用肌电图测试仪对运动员在稳定和不稳定条件下(如瑞士球)核心力量水平进行测试,以此证明核心力量的重要性以及不同训练方法的有效性。对于核心力量的检测与评价,该测试方法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不能从整体上检测和评价核心力量的水平,同时也不能准确检测不同核心肌肉之间的关系;(2)如果运用表面肌电图仪则只能测试位于表层的核心肌群,鉴于表层核心肌肉的横断面积较小并相互重叠,势必影响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腹内压测试
基于核心系统主要通过腹内压、脊柱压缩力(轴向负荷)和躯干、髋部肌肉硬度等3种机制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原理[32],检测受试者在安静和运动过程中腹腔内的压力,以此评价核心部位的稳定程度。该方法主要用于医学和康复领域。目前还没有发现在竟技运动训练方面的应用和研究。
综上所述,就目前针对核心力量训练的相关而言,其主要是通过间接检测的方式对运动员稳定和平衡能力进行评价,还不能对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进行直接和准确的检测与评定,这种情况势必阻碍和影响核心力量在竞技体育领域中的应用,这方面的问题是未来核心力量训练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六、国外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自一些欧美学者开始认识到躯干肌的重要作用以来,便将这个主要用于健身和康复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扩展到竞技体育领域,自此以后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价值被不断地挖掘出来。
Hagins(1999)等[33]对44名受试者进行了4周系统的腰椎稳定性练习后发现腰椎部位稳定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Paul J.Goodman(2003)[34]使用健身球作为训练器材制定了10周的核心力量训练计划,与传统练习相比,健身球对提高平衡、协调、本体感受、运动知觉、力量、功率、稳定性等能力和关节活动范围有特殊作用。他将健身球对核心力量的影响分为二个阶段:神经系统的适应阶段、逐步提高阶段和高级特化阶段。
Ludmila M.Cosio-Lima(2003)等[35]把30名女性分为实验组(n=15)和控制组(n=15)分别进行5周的健身球稳定训练和普通地面平衡练习,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比控制组平衡能力明显提高。
Robert Stanton等(2004)对8名男少年(age15.5士1.4)进行6周,每周两次的短期健身球核心稳定训练,结果显示受试者的躯干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
Stanion(2004)等人以18名男性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将这18个人分为2组,一组为控制组(n=10),另一组为实验组(n=8),经过6周针对核心部位专门设计的瑞士球练习后发现:核心部位的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性的变化,与此同时,核心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也得到了提高,但是跑的经济性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作者在文章中提到,这种训练方法可能有其特定的适用人群,如年龄在15.5±1.4岁左右的男运动员。
Anderson(2004)等人[26]的研究证明,受试者在瑞士球上的最大等长力量与稳定条件相比下降59.6%。这些研究成果说明,非稳定状态能够加大力量训练的难度,进而提高力量训练的负荷。
Behm(2005)等人对3种不同稳定条件下(站在两充气垫上和站在地面上并有杠铃保护架)的负重深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试者在蹲起同等重量杠铃的情况下比目鱼肌、上腰部竖脊肌和骶部竖脊肌等肌肉的肌电活动出现显著的不同,站在两充气垫上深蹲的肌电活动最大,站在地面上的深蹲次之,站在地面上并有杠铃牵引保护槽的深蹲肌电最小,说明在非稳定状态下的深蹲其参与肌肉不仅要用力将杠铃蹲起,还要另外增加力量用于克服不稳定的状态,维持身体姿态的稳定。[37]
在Behm(2005)等人[38]的另一项研究中,受试者在瑞士球上进行徒手平衡练习时腹部肌肉的肌电活动与稳定条件下相比增加了27.9%,同样的负重卧推练习在稳定与非稳定两种条件下腹部同一肌肉的肌电活动相差37.7%~54.3%。
Stray(2007)等人[39]通过对12名挪威足球运动员进行为期8周以稳定性为主的悬吊训练后发现,运动员合眼单腿站立身体重心瞬时晃动速度有所下降,双腿瞬时晃动差平均从51%降至3%;运动员踢球一步起脚最大速度明显增加,骨盆旋转稳定性明显提高。由此得出结论,在特殊不稳定的悬吊上进行的稳定性训练可以明显提高静态平衡能力,有效提高足球运动员的踢球速度。因此可以看出,在由悬吊营造的不稳定训练环境下进行的核心力量训练是可以有效加强神经肌肉控制能力的。
七、国内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现状
随着国外专家学者对核心力量训练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核心力量训练作为传统力量训练的补充和发展已逐渐被我国专家学者及教练员所接受。不过由于实验经费、仪器匮乏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在核心力量训练这一方面开展的实验研究还较少。
严蓓,王珂(2005)[40]对游泳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练习方法的创新研究,他们根据游泳运动的专项特点,设计出一套系统的核心力量练习方法,包括支撑练习、抗阻练习和垫上练习3类共40余种练习形式和方法。经过2个月的训练,实验组5名运动员的技术和运动成绩有较为明显的提高,表现在水中平衡控制和综合发力能力提高,四种泳姿的动作幅度和游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杜震城(2007)通过对上海击剑队男子重剑组10名专业运动员进行核心稳定性、核心力量和核心爆发力三个阶段共14周的训练后,研究对象在核心耐力、核心力量、核心爆发力和运动专项能力方面有明显提高。[27]
张凤仪(2007)利用悬吊式绳索的不稳定性,针对风浪板选手,进行为期7天的平衡能力训练,结果显示:平衡能力在第2天出现改善的现象,平衡能力最佳效果出现于第3天。[41]
杨合适(2008)等[42]以北京队11名跳水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3个月以悬吊法为主的体能训练,结果发现,运动员的平衡能力与核心稳定能力有很大提高,运动员下肢爆发力也有明显提高。
杨彩云(2008)[43]以周口师范学院体育系2007级的5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经过16周的悬吊训练后,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的总体成绩提高幅度较大,女生的核心力量和核心稳定性提高显著,证明了悬吊训练方法在提高田径部分项目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和核心稳定性中优势显著。
王攀(2008)以三峡大学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男生6人为实验对象,经过16周的训练后,实验对象的核心耐力、核心力量、核心爆发力、核心稳定性均有非常大的提高,较之实验前相比其差异非常显著,与此同时,实验组在武术套路运动专项基本功、完成武术套路运动高难度动作的稳定性和专项技术水平上较之实验前相[44]比其差异也极为显著。
王润生(2008)[28]以辽宁师范大学的60名女生为实验对象,实验前将6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对照组进行健美操锻炼。两组同时进行为期10周的运动,每周进行3次,每次运动30分钟。实验证明,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明显促进女大学生的肺活量、力量素质、灵敏素质和平衡能力提高,对体质健康影响效果显著。
史明(2009)[19]以18名河南理工大学本科19~21周岁且有一定足球基础的校队队员为实验对象,经过8周的基础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实验组实验前后6项(20米起动跑、LlhnionS测试、十字跑、原地纵跳摸高、一步助跑踢远、原地掷界外球)成绩都有显著性差异。
八、关于振动力量训练的介绍
振动刺激最早是在医学中被应用的,世界上最早对振动刺激进行研究的生理学家是johnston,他于1907年通过研究发现对肌肉和肌腱进行局部振动刺激能够引起肌肉收缩力量的增长。目前,国内外关于振动力量训练原理探索的研究文献较少,研究的深度和范围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Jeffrey M[29]通过研究指出,振动力量训练之所以能产生较好的训练效果,其原因在于振动力量训练能够募集更多的、阈值较高的运动单位的参与,结果必然提高肌力/肌肉比值;Cardinale M和Bosco C等[30]则提出,振动力量训练能够较大幅度的提高肌力,是因为它使肌肉产生了振动-强直性收缩反应,改变了感知觉;Delecluse C、Roelants M和Verschueren S认为[31],振动力量训练能产生较好的训练效果是因为提高了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结果;Olivier等人则认为可能是肌肉温度升高、肌肉血流量增加的结果;McCall GE又推测认为振动改变了激素的分泌,固然训练效果也就得到了提高;而Falempin M等[34]则把其归结为肌肉肥大的结果。
随着研究的深入,振动刺激逐渐被应用到运动训练中,产生了一种新的力量训练方法——振动力量训练。由于低水平的振动刺激训练就能达到传统中等水平的效果,所以,振动力量训练引起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然而,就国内外有关振动力量训练的研究成果而言,大多集中在对上、下肢肌肉力量、协调性以及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上,对核心区域肌群的研究,国内外的研究则没有涉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