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实践与探索
- 郭福华主编
- 9162字
- 2020-08-26 23:40:04
第三章 装备工业
装备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国防科技工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装备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产业规模已于2009年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汽车、船舶、机床、发电设备、工程机械等行业生产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一大批重大技术装备实现自主制造;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第一节 机械工业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步入21世纪,我国机械工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引发需求扩张等因素,十年间,我国机械工业无论是行业规模、产业结构、产品水平,还是国际竞争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2009年,机械销售额达到1.5万亿美元,超过日本的1.2万亿美元和美国的1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已成为全球机械制造第一大国。
一、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2001—2010年,机械全行业工业总产值从1.69万亿元增长到14.38万亿元,年均增速高达25%以上;工业增加值从4427.4亿元上升到3.74万亿元,增长了8倍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的比重从9.2%大幅提升至19%左右,占GDP的比重从3.7%提高到9%左右,在工业各部门之中居首位;规模企业数不断增加,由2001年的3.67万家增长到2010年的10.52万家,从业人员也由958.9万人增长至1700多万人(见图3-1)。
资料来源: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图3-1 2001—2010年机械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及增速
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2000—2010年,我国机械工业产品产量高速增长,一大批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发电设备连续多年实现超高速增长,年产量连续5年超过1亿千瓦,占世界总产量的50%左右,2010年产量超过1.2亿千瓦,与2000年比增长近10倍;数控机床2010年产量超过22万台,是2000年的15倍。此外,大中型拖拉机、内燃机、铲土运输机械、混凝土机械、工业锅炉、变压器、电动工具、金属集装箱、摩托车、数码相机、复印机械、塑料加工机械等产品产量多年来位居世界第一。
2001—2010年,我国机械产品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成为全球机械产品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2001年,机械工业进出口总额仅为886.9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348亿元,进口额为538.9亿元,贸易逆差190.9亿元。随着我国机械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2006年,机械工业进出口首次实现外贸顺差,截至2008年,贸易顺差最高达到了476.7亿美元。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到5138亿美元,比2001年的886.9亿美元大幅增长479.3%,实现了顺差31亿美元。与此同时,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工程机械、数控机床、发电设备、汽车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出口发展迅速,其中发电设备的出口量已占到总产量的近15%。
三、经济效益指标稳步提高
2001—2010年,机械工业经营效益指标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总额稳步提高。2001年主营业务收入仅为1.59万亿元,2010年增至12.55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5.4%。2001年利润总额为748.3亿元,2010年1~11月达到8984亿元,年均增长34%。
四、自主创新、装备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通过自主创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机械工业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增强了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了产品技术水平和成套能力,机械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经由2005年的80%提高到了2010年的85%以上。科技创新成果成为推动行业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新产品产值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2010年,机械工业新产品产值超过2万亿元,约占全国工业新产品产值的40%。重大技术装备向大型化、高参数化发展,部分产品的效率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进入21世纪以来,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实现了较大突破,一批高端装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其中,国产百万千瓦级超临界火电机组、±800千伏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已投入运行,3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在上海东海风电场安装成功;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和AP1000核电站核岛压力容器及蒸发器关键铸锻件实现全系列国产化;大型连续冷热连续板轧机、化学工业所需专用压缩机、大型空分设备、2000吨热壁加氢反应器、三峡70万千瓦水电机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都已取得突破,并投入运营。
五、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近年来,机械工业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在汽车、工程机械、发电设备等行业尤其突出。哈尔滨、东方、上海三大集团产量在发电设备行业占比达到68.7%,华锐、金风、东汽在风电设备产量中的占比已达到70%左右,徐工、中联重科、三一、柳工、龙工、山推约占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总销售额的半壁江山。
产业集聚初具规模,形成了一些特色产业集群。例如,辽宁省瓦房店市的“中国轴承之都”,浙江省温州市的“中国新兴仪表城”,湖北省随州市的“中国专业汽车之都”,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镇的“中国工具名镇”,江苏徐州的“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山东省滕州市的“中国中小机床之都”,福建省福安市的“中国中小电机之都”,江苏省常州市的“中国汽摩配名镇”,浙江省的“中国塑机之都”,浙江台州路桥区的“中国植保与清洗机械之都”等。
六、企业规模和实力不断增强
随着我国机械工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实力得到了快速提高,涌现出一大批知名企业。例如,工程机械行业主要有三一集团、中联重科、山河智能、徐工集团,山推股份,厦工集团等;机床行业有沈阳机床、青海华鼎、大连机床、齐重数控、北一机床、武汉重型机床厂、秦川集团、华东数控等;重型机械领域主要有一重、二重、大重、北方重工、太重、中信重工、上重等。在2010年全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排名中,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的企业共有39家。同时,一些企业跻身世界级生产企业行列,如中集集团和振华港机成为集装箱制造、港口机械制造领域的世界知名企业,发电设备领域则有哈尔滨动力、东方电气和上海电气三大动力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也于2011年首次进入世界企业500强。
同时应当看到,我国机械工业也面临许多挑战,还存在着基础不牢、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等问题。轴承、齿轮、液压件、密封件等基础件产品质量不稳定,精度保持性和可靠性低,大型铸锻件、基础零部件、加工辅具和特种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虽然我国机械产品数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产品比较少,大量的机电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外观设计、内在性能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如数控机床和精密机床的可靠性差,工程机械目前只能生产中小型产品,大型工程机械、大型火电设备的技术能力十分薄弱。必须按照主攻高端、创新驱动、强化基础等总体要求,努力提高机械工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第二节 汽车工业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实行1.6升及以下乘用车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等消费刺激政策,2009年汽车累计产销量突破1300万辆,其中1.6升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共销售719.55万辆,同比增长71.2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9.65%,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均为历年新高。2010年产、销量分别达到1826万辆和1806万辆,是2000年的9倍。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国,并形成了多品种、多系列的乘用车、商用车及专用车的生产格局。
一、产业规模快速扩张
我国汽车工业产销规模逐年快速增长,从2001年的233万辆增长到2010年的1826万辆,年均增长25.8%;汽车产业增加值在全国GDP中的比重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从2001年的1.08%提高到2010年的2.61%,已成为支撑和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见图3-2)。汽车工业从业人数也稳步增长,从2001年的150.6万人上升到2010年11月的336.9万人。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图3-2 2001—2010年我国汽车工业增加值及其占GDP比重
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我国汽车产量占世界汽车产量的比重逐年提高,2001年,我国汽车产量为233.4万辆,汽车产量占全球的比重为4.1%,在世界排名第八位。到2009年,我国汽车产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汽车生产第一大国。2010年我国汽车产量上升至1826万辆,继续排名世界第一位,汽车产量占世界的比重上升到23.5%(见图3-3)。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图3-3 中国汽车产量及占世界汽车产量的比重
我国汽车出口量获得迅速的增长。2001年,我国汽车出口量仅有26073辆,2008年则达到68.51万辆的最高水平,2010年出口56.67万辆,比2001年增长了21倍。
三、自主品牌取得较快发展
我国汽车企业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技术、人才和资金,在研发能力、产品质量水平、自主品牌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奇瑞、吉利等企业实现了从简单模仿到正向开发再到自主创新的转变(见图3-4),一汽、上汽、东风、长安等企业也不断加大自主品牌开发力度。2010年,我国乘用车自主品牌的销量达到627万辆,占乘用车销售量的46.0%;轿车自主品牌销量为293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1.0%。
图3-4 吉利汽车公司采用先进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焊接机器人
四、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我国汽车产品的结构获得进一步优化。乘用车比例达到75%,其中轿车高达54%;重型货车占载货车的比例也提高到16%。2010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为7802万辆;其中民用轿车保有量4029万辆,私人轿车保有量3443万辆,私人购车成为汽车消费主流。汽车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前五家汽车的生产集成度已由2001年的63.7%提高至2010年的70.3%。
五、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
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汽车行业掀起了兼并重组的浪潮。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长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股权转让,长丰集团将其持有的长丰汽车29%的股份转让给广汽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重组了长安汽车集团,根据重组方案,中航工业将其持有的昌河汽车、哈飞汽车、东安动力、昌河铃木、东安三菱的股权划拨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将23%的股权划拨中航工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集团)收购福特汽车旗下的沃尔沃轿车公司,获得沃尔沃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上述重组对中国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产生了积极影响,进一步改变汽车企业小而分散、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较低、产业集中度不高等问题。2010年,上汽、东风、一汽、长安等排名前十位的汽车生产企业共销售汽车1559.61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6%。其中,上汽销量突破300万辆大关,达到355.84万辆;东风、一汽和长安分别达到272.48万辆、255.82万辆和237.88万辆。上述4家企业(集团)2010年共销售汽车1122.02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62.12%。
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取得长足发展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国际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未来十年将迎来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近年来,我国汽车节能技术推广应用取得积极进展,通过实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和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的财税政策等措施,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整车优化设计以及混合动力等节能技术和产品得到大力推广,汽车平均燃料消耗量明显降低;天然气等替代燃料汽车技术基本成熟并初步实现产业化,形成了一定市场规模。同时,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我国新能源汽车基本具备产业化发展的条件,电池、电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始小规模投放市场。
七、企业竞争力大幅提升
我国国有汽车企业完成了体制转型,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建立了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了国有汽车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2001年,我国多数车企年销售量徘徊在万辆左右,并且没有一家车企进入世界500强。到2010年,我国已有多家大型国有车企年销售量超过百万辆,其中东风汽车、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三家汽车集团入选2010年世界500强,分别居第182位、第223位、第258位。
同时,民营汽车企业不断崛起,市场主体趋于多元化,市场竞争有力地促进了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政府解除了对外资、民营企业进入轿车生产领域的政策限制,一批自主品牌走上了历史舞台。目前,像奇瑞、吉利、长城等民营汽车企业都能够独立制造研发多款自主品牌车型,成为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生力军,并逐渐走向世界。2010年,吉利汽车成功收购了瑞典沃尔沃轿车,完成了向跨国公司的转型。
此外,随着汽车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有关车身控制、安全防盗、信息娱乐等各类电子信息产品为汽车产品注入了更多活力,而车载通信系统等车载商务服务的日臻成熟,使得汽车从电子化、智能化向全面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正在成为现实。
第三节 船舶工业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船舶工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高潮。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能源、外贸运输及海洋开发的需求日益增加,带动了船舶工业规模总量的跨越式发展,船舶工业巩固了产业基础,提升了综合实力。
一、产业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年间,我国船舶工业造船完工量自2001年突破300万载重吨后,2003年突破600万载重吨,2005年突破1000万载重吨,2007年突破2000万载重吨,2010年为6560万载重吨,跃居世界第一位。除了造船完工量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外,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两大指标占世界市场的份额也在不断攀升。其中,2005年新接订单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造船完工量的份额也首次超过20%(见图3-5)。
资料来源:中国船舶工业协会。
图3-5 2001—2010年造船业三大指标对比
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国船舶工业市场份额迅速扩大,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以修正总吨计)从2000年的6%提高到2010年的43.6%。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作为三大传统产品,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竞争优势。
随着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能力的显著提升,船舶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十年来,出口船舶比例达到70.2%,有些年份甚至超过80%。2010年我国造船企业完工出口船5300万载重吨,占造船完工总量的80.8%;新承接出口船订单5702万载重吨,占新接订单总量的75.8%。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为2949亿元,同比增长18.1%;出口金额368.38亿美元,同比增长47%。出口涉及166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和欧洲仍是出口的主要市场,非洲和拉丁美洲出口呈大幅增长。中国造船业在硬件能力上与世界先进造船国家的差距已经基本消除。
三、经济效益明显改善
长期以来,我国船舶工业一直处在经济效益较低的状态,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甚至出现全行业亏损,被外界称为微利行业。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成本控制能力的增强,加上航运业的发展引发船舶需求激增,中国船舶工业的经济效益有了很大提高。2001年起开始扭亏为盈,2003年实现利润总额9.6亿元,首次超过1993年6.7亿元的历史最好纪录。随后的几年中,船舶工业的利润总额一再创出新高,2010年实现利润408亿元,进入了世界造船经济效益最高的国家行列。
四、产业技术水平较大提升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船舶工业技术取得巨大突破。目前我国已全面掌握了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等三大主流船型的系统化设计技术,形成了一批标准化、系列化船型,部分产品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体而言,形成了1700—8530TEU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系列集装箱船船型;开发出23万吨、32万吨、38万吨、40万吨的系列化超大型矿砂船,并实现了批量接单;开发出38型满足共同规范要求的油船和散货船。
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已攻克了LNG船液货舱的建造工艺难关,成功承造了5艘14.7万立方米LNG船,实现了LNG船批量建造。在海洋工程业务领域,我国自主设计建造了30万吨级海上浮式生产储油(FPSO)船,成功承接了国际上最先进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项目,具备了自升式钻井平台总包能力,并实现批量建造,我国海洋工程辅助船市场份额已居世界第一位。
在整船制造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主要船用设备产品生产能力实现快速增长,国产化研制水平进一步提高,带动了本土设备装船率的提升。超大型船舶的动力系统、大型船用曲轴和甲板机械实现自主生产,形成大型锚机、海洋平台吊机等一批自主品牌船用设备,高端配套产品实现突破,机舱自动化系统已实现国产化。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2010年三大主流船型本土化设备装船率接近60%。目前,我国造船效率与日韩之间的差距已从20世纪末的1/10缩小到1/4左右,骨干企业典型船舶建造周期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五、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初显成效
我国船舶工业采取以自主开发为主、引进技术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产品科研发展战略,船型开发取得突破,产品结构优化升级,许多产品已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例如,我国率先开发的17.5万吨级绿色环保好望角型散货船已成国际品牌;自主开发的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VLCC)的产品性能受到国内外船东的好评;自主知识产权的集装箱船已形成系列,并且能生产10000TEU型船。通过科研开发,我国已经基本攻克了液化石油气(LPG)船、液化天然气(LNG)船的设计和超大型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的关键技术,具备了自主设计大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和半潜式海洋工程平台的能力。我国首座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顺利出坞,填补了中国在深水钻井特大型装备项目上的空白;世界最大的深海钻井船“大连开拓者”号是中国建造的首艘深水钻井船,打破了韩国长期以来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地位。
六、产业聚集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船舶工业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产业集聚效应显现。先后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大型现代化造船企业和设施,其中包括上海外高桥船厂、大连造船厂、沪东造船厂30万吨级大型船坞。2003年后又新建了上海长兴、青岛海西湾、广州龙穴等造船基地。江苏新世纪造船、江苏新扬子江造船、江苏熔盛重工、浙江金海湾船业(现为金海重工)等一批地方民营、合资造船企业开始崛起并蓬勃发展。在空间布局方面,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造船基地已全面形成规模。
同时,我国船舶工业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造船企业,其中熔盛重工、中船重工、大船重工等船企2010年手持订单量进入世界前10强。2011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以营业收入210亿美元名列第462位,成为我国首家进入世界500强的船舶企业。近两年,船舶领域的私营企业、中国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以及外商投资企业数量明显增加,涌现出一批骨干民营造船企业,我国船舶工业呈现出以大型国有企业为骨干的大中小船舶企业和民营企业多种类型企业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第四节 航空航天工业
航空航天工业由航空与航天两部分组成,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2001—2010年,我国航空航天工业总体实现了较快增长,经济效益、技术水平和国际地位均有所提升。
一、产业总体实现较快发展
2001—2010年,航空航天制造业的总产值实现了从469.32亿元增长到1598.1亿元的跨越,增长了3倍多,年均增长16%左右。其中,航空工业由415.35亿元增加到1499.3亿元,航天产业由53.97亿元增加到98.8亿元(见图3-6)。
从产品产量等方面来看,2010年,我国航空工业交付ARJ21与MA600共计24架。交付金额方面,在经历了2009年较为严重的衰退之后已实现回升,2010年,民航产品交付金额169.58亿元,比上年增长30.59%。
资料来源:《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2—2011年历年)。
图3-6 2001—2010年我国航空航天产业总产值及增加值增长情况
从国际贸易和产品进出口情况来看,随着国际航空制造业逐步向低成本国家转移,我国逐步开展并形成了转包生产国际合作模式。2008年,中航工业的飞机制造转包生产额为2亿美元;2011年,航空制造业国际转包生产实现新跨越并不断增长,中航工业西飞国际2011年底共交付了近2000架波音737NG垂直尾翼。目前,在全球航线运营的波音737系列飞机中,2/3的飞机装有西飞国际制造的垂直尾翼。
二、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航空工业是尖端技术发展的引擎。先进航空产品的研制生产必然带动尖端技术的发展,有力地促进冶金、化工、材料、电子和机械加工等领域的技术进步。近年来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大大提升了航空工业的设计和制造能力,我国目前已具备百吨级飞机的研制、生产能力,自主研制的ARJ21新支线飞机完成高寒试飞并确定首家国外用户;大飞机研制也取得关键突破,首家大型民用直升机C313首飞成功,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取得突破,为国产航空器拓展市场空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航天工业不仅关系到高端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可持续发展,更是大国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近年来,我国航天器制造、卫星发射及应用取得了全面发展,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研制及其应用、通信卫星研制及其应用、载人飞船试验以及空间微重力实验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运载火箭可靠性和安全性分别达到97%和99.7%;神舟飞船完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卫星导航应用市场规模增长很快,2009年卫星导航产业全年产值为586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47%。
三、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国航空航天工业技术取得显著进步。大型客机C919重大科技专项研制工作已经全面启动,进展较为顺利;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700新型涡扇支线飞机于2008年11月在上海成功实现首飞;改进的新舟600型飞机也已于2008年10月首飞成功;海鸥300水陆两用轻型飞机、农五B型农用飞机、运十二F多用途飞机也不断研制面市。航空工业现已逐步形成涡扇支线客机、涡桨支线飞机、中型货运飞机、小型直升机、中型直升机、大型直升机、客货混装多用途飞机、农林专用飞机、小型通用飞机、教练机十大自主产品系列,航空发动机研制改进取得了新的进展。航天方面,我国自主创新成就斐然,目前成功发射自主研制的航天器100多颗。从神一到神九,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跨越发展。2001年神舟二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2003年神舟五号首次实现载人航天飞行,2008年神舟七号航天员首次进入太空等。此外,2005年我国还开始实施绕月探测工程,开启了中国航天向深空探测的第一步;2011年北斗卫星网络初步构成。目前,我国已实现了北斗导航、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空间站和卫星技术及应用等航天产业的发展突破。2001—2010年,我国航空航天产业实现新产品产值从102.7亿元增长到513.9亿元,增长5倍多,有近2000项空间技术成果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大型企业成长迅速
我国航空航天工业的大型骨干企业主要包括中航工业集团、中国商飞、航天科技集团以及航天科工集团等。2009年7月,中航工业集团首次成功入选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426位,2011年名列第310位。2011年,中航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581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18.8%;资产总额5250亿元,同比增长11.9%。此外,中航工业还实现了首次并购全球第二大通用飞机制造美国西锐公司和活塞发动机企业美国大陆航空活塞发动机公司的创举。
航天方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致力于走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之路,统筹军民两业发展,突出“航天防务、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三大业务板块,实施“军民融合、创新驱动、人才强企、质量制胜”“四大战略”,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航天科工拥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成果孵化中心以及专业门类配套齐全的科研生产体系,在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方面开发了一系列军民结合高技术产品,自主研制的防伪税控系统、奥运安保科技系统、南水北调仿真系统、应急救援与保障装备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重型特种车、电力装备等重点项目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不仅实现了进口替代,部分装备还远销海外。成立于1999年7月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主要从事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飞船和战略、战术导弹武器系统的研究、设计、生产和发射,专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目前已拥有11个国防科技重点试验室、20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8个系统级研发中心和30多个重点专业研发中心,专利申请数量从1999年的19项上升到2009年的1780项,其中发明专利比例高达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