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创业概述

1.1.1 创业的含义

20 世纪80年代,创业开始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出现,一批学者纷纷加入创业研究的行列,创业研究得以迅速发展。1987年,美国管理学会将创业作为一个单独的分领域正式纳入管理学科。而且在这10年里,许多学校开设了创业学课程。到90年代末,创业研究和其他学术领域之间已经建立了很密切的联系,许多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来研究创业问题,并为创业研究领域带来了各自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方法。但是,对创业的概念来说,学术界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以下是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创业的定义。

杰夫里.提蒙斯(Jeffry A.Timmons)在其所著的创业教育领域的经典教科书《创业创造》(New Venture Creation)中给出创业的定义: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为方式,它为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

科尔(Cole)则把创业定义为:创业是发起、维持和发展利润为导向的企业的有目的性的行为。

斯蒂文森(Stevenson)、罗伯茨(Roberts)和苟斯拜客(Grousbeck)提出:创业是一个人——你不管是独立的还是在一个组织内部——追踪和捕捉机会的过程。

中国一些学者认为,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创业是一种劳动方式,是一种需要创业者组织、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判断的行为。创业必须要贡献出时间、付出努力,承担相应的财务的、精神的和社会的风险,并获得金钱的回报、个人的满足和独立自主。从中国学者的研究看,将创业的概念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创业、次广义的创业和广义的创业。狭义的创业概念为“创建一个新企业的过程”。次广义的创业概念是“通过企业创造事业的过程”,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即创建新企业和企业内部创业。广义的创业概念为“创造新的事业的过程”,即所有创造新的事业的过程都是创业,既包括营利性组织,也包括非营利性组织;既包括官方设置的部门和机构,也包括非政府组织;既包括大型的事业,也包括小规模的事业甚至家业。

本书给出创业的含义:创业,是指创业者发现商机、承担风险,利用某种平台或载体,将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以一定的方式优化整合、转化,为社会和个人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的过程。在这一含义中,包括几个要素:创业者、商机、风险、创造、价值和财富。

1.1.2 创业的背景

近年来,国内掀起一股创业热潮,这主要是由于国家政策的导向和中国所处的重要发展时期,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许多创业机遇,一些创业者的成功也在鼓舞着人们创业。以下是中国目前实施的创业政策。

1.放宽市场准入

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向各类创业主体开放,国家有限制条件、标准的行业和领域平等对待各类创业主体。在法律、法规规定许可的范围内,对初创企业,可按照行业特点,合理设置资金和人员等准入条件,并允许注册资金分期到位。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以及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市场准入条件。

2.给予税费减免政策

对持《就业援助证》人员、失业人员、大学生从事个体经营或创办企业的,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对从事个体经营以及新办软件生产企业、小型微利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业企业、农业企业等,还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3.实施创业资助政策

对持《就业援助证》人员、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给予社会保险费补贴。对就业困难人员、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以及其他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自筹资金不足的,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和促进创业投资企业的设立与发展。

4.提供场地、住房支持政策

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程序和合同约定允许创业者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一些地方规定,对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创业园,按规模每年给予创业者资金补贴;大学生在创业园外租赁房屋用于创业的,两年内由纳税地财政给予一定的房租补贴。

5.提供培训资助政策

实施创业培训补贴政策,对参加创业培训的创业者,按有关政策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对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参加创业培训的,其按规定享受的职业培训补贴由失业保险基金开支。

1.1.3 创业的核心要素和本质

1.创业的核心要素

创业的核心要素包括创业机会、创业项目、创业者的个人素质和能力。

1)创业机会

创业机会主要是指具有较强吸引力的、较为持久的有利于创业的商业机会,创业者据此可以为市场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并同时使创业者自身获益。还有人将创业机会定义成是可以引入新产品、新服务、新原材料和新组织方式并能以高于成本价出售的情况。政府政策和工作程序的简繁会影响创业机会。

2)创业项目

创业项目分类:

根据功能可划分为:贸易型、生产型和服务形项目等;根据时间可划分为:传统创业和新兴创业项目;根据方法可划分为:实业创业项目和网络创业项目;根据投资额可划分为:无本创业、小本创业和高额创业项目。

创业项目选择:

创业者要想创业成功,创业项目是关键,选对创业项目就是创业成功的一半。创业项目选得好,不仅有利于获得资金、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也有利于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实际和容易成功的项目呢?由什么来决定要选择的创业项目?你的创业项目能否取得成功,至少可以从项目是否具备以下条件作出评判。

第一,你已与成功企业联手。

第二,创业项目是你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第三,如果不是你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么在创业项目中,它是否具有市场需求量大,或市场机会刚开始、市场前景好的优势;是否具有他人难以企及的技术高度、资源优势和进入壁垒的优势;是否具有他人难以模仿的竞争力?比如,具有软/硬件的垄断性、独领风骚的行销手段。

第四,你的实力如何?实力就是指你具有的专长、才智、眼光和阅历,拥有的资源(主要包括:资金、技术、人才和人脉关系等)。比如,你具有专长,那项目实施起来就会顺利得多。比如资金,它是决定你的企业规模和后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如果资金不够或资金使用成本高,你在经营几个月后资金链断了,就会陷企业于尴尬境地甚至倒闭。又比如,优良的人脉关系,能使你的创业左右逢源。

如果你具备第一个条件,你的创业之路较为顺利,但你的企业的命运取决于你所依附的企业;如果你只具有第二个条件,而没有其他标准,你的创业道路将极为坎坷;如果你已经具有后三个条件,你只要努力去实施你的创业计划,成功其实离你不远了。

以下是选择创业项目的思路:

选择创业项目:首先,要从自己擅长的领域寻找。做自己熟悉的事情至少在技术或人脉关系上不会比别人差。你可能在此之前有不少工作和人生经历,比如你曾经做过生意,或做过建筑工人,或做过企业管理人,或做过教师等,这些经历其实都可以为你提供许多创业思路,并且可能成为你今后创业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资源。如果你做过生意,熟知商业流通领域内的价值环节,掌握许多曾经的顾客或商家资源,那么你可以寻找一些商业销售的创业项目,可以是独家代理和经销,或者批发和零售,因为这些事情对你来说轻车熟路。如果你做过建筑工人,证明你深知建筑工人的艰辛,那么你可以尝试做一些服务于这样群体的事情,比如开设一家专门针对他们穿着的商店,提供可以提高他们技能的培训服务,提供工作中介或咨询服务等。如果你做过企业管理人,那么你可以组织经营管理团队,通过购买别人的专利项目,或其他现成并具有优势的创业项目开创自己的事业。如果你做过教师,说明你很清楚学生和家长的需要,并且深知国内教育体系中尚存哪些缺陷或空白,比如你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长开设学生辅导班,可以倡导并设立具有“特立独行”的学校,也可以开设一家专门针对学生、老师的商品零售店,或者有利于他们交流和沟通的俱乐部。尽管自己擅长的领域可以避免许多失误,但请记住:你擅长的东西,别人也擅长。

其次,从市场空白处寻找。从市场空白处寻找创业项目比较难,因为创业者并不总是能够发现空白。比如,可以将顾客需要分成几个大类:衣、食、住、行、玩、交际等,同时再来考察市场还缺少哪些项目,或者哪些项目别人目前做得很失败。比如饮食,你可能看到现在饮食店多如牛毛,竞争激烈,但事实上你仍然可以从中细分出自己感兴趣的市场空白,细分标准可以有不同菜系,以及不同顾客年龄层、社会身份和职业,甚至每个顾客光临饮食店的不同目的等,都可以成为你寻找创业项目的思维切入点。又比如,一家专门制作秘方菜肴的饮食店;一项专门针对儿童的营养配餐服务;一种专门为办公室人员配餐和送餐的服务等。市场空白可以说无处不在,关键是你要做一个有心人。

最后,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中寻找。从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中寻找创业项目,项目的市场机会刚开始时,有市场前景,但寻找最为不易,主要问题是不好掌握市场需求量。因此可以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成几条主线:随着时代进步,百姓生活中必然要出现的新生事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领域里必然要出现的某些服务、产品或技术;随着全球化的持续深入,各国间相互交流和经济一体化必将成为现实,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将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像计算机游戏、第二代互联网、电子商务、莱卡、DIY等新生事物仍将不断出现在我们身边。

选择创业项目的方法有:通过朋友介绍以及口碑效应,通过广告以及自己的了解,通过创业咨询公司的分析与调查了解创业项目,另辟蹊径发现创业新商机。

创业项目的考察:为了让项目做到“保赚不赔”,投资者一定要对项目的正当性、可持续性和风险性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考察。

只要按照以上选择项目的思路、方法,结合项目的评判标准,用心去研究和考察,就能选到好的创业项目。

3)创业者的个人素质和能力

根椐中国的众多创业非常成功的案例,创业者都具备基本的创业素质和能力,包括要有强烈的创业意识、良好的心理品质、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创业能力(具体内容详见2.1节创业者的个人素质和能力)。

2.创业的本质

创业的本质是创造。创业活动的本质归纳为7种创造活动,即财富的创造、企业的创造、创新的创造、变革的创造、雇佣的创造、价值的创造、增长的创造。

1)财富的创造

创业要为获取利润承担失败的风险。创业者或创业团队在承担风险的同时也在创造企业的财富以及创业者个人的财富甚至是精神财富。

2)企业的创造

有一种创业是创办新企业,即创造企业。企业是依法设立、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一种赢利性的经济组织,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产品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

3)创新的创造

创业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进行创新的创造过程。前面已阐述过,在创业过程中,无论是发现新的创意、捕捉新的机遇、寻找新的市场,还是撰写一份有潜质的创业计划,以至于创业融资、创办企业和企业运作、管理和控制,都包含着创新的内容。

4)变革的创造

创业也包含了为了抓住机遇而进行的创造性变革,包含了对方法、技能和个人生涯的修改、修正和调整等。

5)雇佣的创造

创业包含了对生产要素劳动力的雇佣、管理和发展等。一个企业的创办,往往伴随着对劳动力的雇佣,这种对劳动力的雇佣活动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增长。

6)价值的创造

价值,是指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它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这里要搞清楚价值和财富的区别,财富是指使用价值,即有用物品或物品的效用。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实现。创业,是为了开发没有开启的市场机会,也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

7)增长的创造

伴随创业的发展,是产品、服务、销售、收入、资产和雇佣等的增长。

3.创业者的基本类型

随着经济的发展,投身创业的人越来越多,《科学投资》调查研究表明,国内创业者基本可以分成以下3种类型。

1)生存型创业者

生存型创业者大多为下岗工人,失去土地或因为种种原因不愿困守乡村的农民,以及刚刚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这是中国数量最大的创业人群。清华大学的调查报告说,这一类型的创业者占中国创业者总数的90%,其中许多人是为了谋生被逼上梁山。一般创业范围均局限于商业贸易,少量从事实业,也基本是小型的加工业,当然也有因为机遇成长为大中型企业的,但数量极少,因为现在国内市场已经不像20多年前,如刘永好兄弟、鲁冠球、南存辉他们那个创业时代,经济短缺,机制不健全,机遇遍地。当今时代,用句俗话来说就是僧多粥少,仅想依靠机遇成就大业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2)主动型创业者

主动型创业者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盲动型创业者,一种是冷静型创业者。前一种创业者大多极为自信,做事冲动。这种类型的创业者,大多是博彩爱好者,喜欢买彩票,喜欢赌,而不太喜欢检讨成功概率。这样的创业者很容易失败,但一旦成功,往往就是一番大事业。冷静型创业者是创业者中的精华,其特点是谋定而后动,不打无准备之仗,或是掌握资源,或是拥有技术,一旦行动,成功概率通常很高。

3)赚钱型创业者

赚钱型创业者除了赚钱,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他们就是喜欢创业,喜欢做老板的感觉。他们不计较自己能做什么,会做什么。可能今天在做着这样一件事,明天又在做着那样一件事,他们做的事情之间可以完全不相干。甚至其中有一些人,连对赚钱都没有明显的兴趣,也从来不考虑自己创业的成败得失。奇怪的是,这一类创业者中赚钱的并不少,创业失败的概率也并不比那些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创业者高。而且,这一类创业者大多过得很快乐。

1.1.4 创业与创新的关系

1.创新的概念

创新是将新事物、新思想付诸实践的过程。从企业的角度,创新就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行动,是一种可以使企业资产再增添新价值的活动,目的是提升企业的获利能力。彼得.德鲁克对创新划分为三种:① 产品的创新——产品或服务的创新;② 管理的创新——制造产品与服务并把它们推向市场所需要的各种技能与活动的创新;③ 社会的创新——市场、消费者行为和价值的创新。

在创新过程中一般需要把握以下五个方面:

(1)要认真对创新机遇进行分析。有目标、有系统的创新始于对创新机遇的分析,面对创新机遇的来源进行彻底思考。在不同的领域中,创新机遇不同的来源在不同的时间里有着不同的重要性。

(2)创新必须考虑市场需求。创新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因此创新需要走出去多看、多问和多听。成功的创新者左右大脑并用,他们既观察数字,又观察人的行为。他们先分析出要满足某个机遇所必需的创新,然后走进人群,观察顾客和用户,了解他们的期望、价值观和需求。这样,可以了解创新的接受度和价值,可以了解到某项创新方案是否符合人们的期望或习惯。

(3)创新若要行之有效就必须目标明确,即使是创造新用途和新市场的创新,也应该集中在一种特定、清晰且经过设计的应用之上,应该专注于所满足的特定需求或所产生的特定最终结果上。

(4)创新最好能从小规模开始,即着眼于只需要少量资金、少量人手,针对有限的小市场。否则,创新者就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成功创新所必需的调整和改变。因为在初期阶段,很少有创新是基本正确的。只有当规模很小,对资金和人员的要求不高时才能进行必要的调整。

(5)一项成功创新的最终目标是取得一个行业或市场的支配地位。它的最终目标不一定是成为一个大企业,事实上,没有人能够预言某个特定的创新最终能成就一个大企业还是绩效平平。但是,如果某项创新从一开始就不以获得支配地位为目标,那么它就不可能具有足够的创新性,也不可能有所建树。而取得一个行业或市场支配地位的战略与只期望在某个程序或市场中占据一小块“利基”的战略是很不相同的。

2.创新与创业的关系

创新不是创业,但是创新与创业是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成功的创业离不开创新。创业者要么通过创新进入一个新的领域,获得先机;要么进入一个既有的行业,面对大大小小的进入门槛和形形色色的竞争对手,也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谋求到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创新也需要创业。创新的成果经过创业的产业化发展才能更加彰显创新的价值,从而也更激励企业和个人不断创新。

创新与创业两者的关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是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体。创新是创业的基础,是创业人才必备的素质;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创新为创业成功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的准备,但如果脱离创业实践,缺乏一定的创业能力,创新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是企业创业成功和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如果企业不创新,最终的结果是创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