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用民主观和平等观填补“代沟”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说:“未来竞争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上。”所以,有人说“管理就是沟通的艺术”。其实,教育的实质也是沟通,是老师、家长帮助和引导孩子并让他接受自己的思想和做法的过程。

可是,孩子是活生生的人,有着与老师、父母绝不相同的经历与见识,由于家长说服不了孩子,孩子顶嘴、反抗等行为就出现了。孩子动不动就指责家长“you are out”(你过时了),用心理学语言来讲,两代人之间有了“代沟”。

代沟是由于年龄或代际之间的差异较大而形成的两代人之间在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代沟的责任在于家长,是家长对时代文化和青年人思想缺少了解造成的。要填补代沟并非难事,只要多读些青年人的书报,多看些青年人的电影与电视节目,多参加些青年人的活动便可。当然,还需要家长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

这种理解和尊重是两代人之间相互了解的前提,也是增进感情、减少隔阂的桥梁。那些思想封闭、性格孤僻、逆反心理强的孩子,多是缺少理解和尊重的产物。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效果都是不可能有的。”这种结论同样适用于家庭。

1.了解、理解,才能对症下药

作家张爱玲说过:“小孩子不像大人这么糊涂,父母大都不懂子女和青年的特点。时时健忘,才使我们刚过了儿童时代,便把儿童时代的心理忘得干干净净。”

要把握孩子在不同时期的心理,家长才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遵循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遵循初中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家长可以了解到:

①小学生和初中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有明显的差别,对初中生的要求应当与小学生有所区别。初中课程比小学多,不分主副科,应均衡发展每门学科,只重语、数、外“主科”不会取得好成绩;初中的老师多,由于孩子接受他人的心理强弱不同,可能对小科或小科老师存有偏见;自学能力强的孩子能在初中学习中体现出优势,一味地依靠老师留的作业或完全靠老师督促,是完不成学习任务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逐渐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必须具备的能力。

家长明确这些问题,就能在关于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上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②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是孩子一生中最关键的时期。初中阶段是孩子开始青春期发育的阶段,生理上的发育使孩子们心理上的反应不同于以往,不同于成年人。不能拿以前的、成年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对孩子提出超越其实际能力的要求。

③每个孩子的个性有差异,基础有不同,不要总拿自己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由于生活环境、教育条件、自身活动及遗传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孩子们的成长时间、接受方式等各有千秋,没有可比性。如果要比,就应当把孩子、家庭、对孩子教育的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对比。

如果孩子有偏见、幼稚、急躁的倾向,可能取决于孩子成长中的生理因素,比如青春期反应。而软弱、惊慌、胆怯则可能归因于家庭因素,比如家长总吵架。孩子的内向、焦虑、紧张可能与朋友交往、学校人际关系、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方法等有一定联系。不了解孩子的教育是简单的、粗暴的教育,绝不会有好的效果。

2.民主、平等的家庭让孩子学会尊重,更有创造力

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鲁道夫·谢弗得出结论:“高自尊男孩的父母在许多方面与低自尊男孩的父母有很大差别。前者更能容忍,他们设置出清楚的界限,允许孩子在这个界限内有相当大的自由,这增强了孩子的自信;相反,后者与孩子的关系是拒绝的、疏远的,他们对孩子的态度要么是专制的,要么是过于要求的。其结果就是他们的孩子总是觉得不被欣赏,因而形成对自己的不好印象。”

在家里敢于表达的孩子,才能在别人面前不惊慌、心平气和,才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该说什么话。这都来源于家长对孩子的尊重及家庭生活的民主氛围。

尊重孩子,就是引导孩子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帮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而不是为孩子预定好发展模式,强迫孩子按设计好的模式发展。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认为“聪明的父母总是善于与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对孩子训话意味着你要求他绝对服从,让他像你一样思考问题;和孩子朋友式的交谈,意味着大家一起寻找方法解决问题,重新衡量自己的观点,搞清楚究竟谁的更符合实际”。显然后一种态度是正确的,只有民主、平等的家庭才能做到这一点。

现在的家庭教育中,不尊重孩子的主要表现有:

①预定发展模式。孩子很小时,就为孩子设计了未来的人生道路。例如,有的家长想让孩子成为艺术家,但孩子却缺少这方面的天赋和基本的兴趣。

②忽视对孩子的兴趣、爱好的培养。视孩子在学习之外表现出来的兴趣和爱好为不务正业。

③过重的家庭作业让孩子产生不应有的压力。尤其不顾孩子的天赋,让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和特长班。

④攀比心理严重。经常用别人家的孩子为例,训斥自己的孩子,给处于身心发展中的子女造成不应有的自尊心、自信心的伤害。

纵观有创造性的成绩卓著者的成长过程,多数人的成长道路并不是别人规定的,而是自己选择的。家长应尊重孩子,对孩子的选择给予尊重。当然,站在家长的立场,为孩子全面地分析其选择,提出建议是应该的,但不应强加干预。

就像《伊索寓言》里说的那样:“说服比压服更有效。”这种浅显的道理大多数家长都懂,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说服孩子,与孩子怎样沟通才是有效的?平等民主的家庭成功的概率最大。

如何形成民主平等的家庭模式呢?

①家庭平等首先是夫妻双方的平等。夫妻双方可能是经济合作伙伴,两个人共同负担家庭开支;即使是丈夫在外打拼,妻子是全职太太,在家庭生活中也要有人格上的平等,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平等。这能使孩子学会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思想。

②解决矛盾、冲突时的平等。家庭中难免会发生冲突和矛盾,负责任的家长会有很好的解决冲突的办法。尊重对方的观点,保留自己的意见,在冲突中妥协,在退一步中进一步。

③彼此忠诚,分享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夫妻双方的恩爱和忠诚会产生家庭凝聚力,容易在解决难题中达成共识;家庭成员从事适当的家务劳动能保证各自正常地学习与工作。双方应相互体谅,共同分担家务劳动,不要让妻子在过多的家务拖累中产生对婚姻的厌倦感。

④夫妻间的尊重、信任和支持能让孩子产生安全感,从而尊重和信任别人。支持对方和孩子的生活目标,尊重他们拥有自己的感情、朋友、活动和思想,倾听、理解、重视对方的意见,并在互动中有意识地反省并调整自己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有利于建立平等的夫妻关系。

⑤对妻子和孩子无威胁性行为。让妻子、儿女在家庭环境中感到安全,能够本色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⑥不把孩子当小孩儿看待,尊重孩子,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在民主平等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更有创造力,更能承担社会责任,更能成为一个好公民。

⑦要给子女一定的自由度,让孩子参与家中的各种事务管理。家长也要抽出时间投入到孩子所喜爱的活动中,在活动中培养平等的气氛。

在孩子面前,家长要做到这些,最重要的是放下架子,放下身段,拥有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胸怀,在心理上“返老还童”。尝试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就可以发现孩子的行为动机,并能与孩子一起寻找办法,有效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