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红色的蜡烛和人鱼

人鱼不单生活在南方的大海里,他们也曾在北方的海里栖息。

北方的大海曾经那么蓝。有一次,一个人鱼姑娘爬上了礁石,望着那一带的景色,在那里歇足。

云间漏下的月光凄清地照着波浪。无论望向哪里,都只有无边无际的海浪,汹涌澎湃。

多么冷清的景色啊,人鱼想。我们这些人鱼,长相跟人类相差不多。比起鱼儿还有栖宿在深深海底的那些脾气暴躁的海兽之类,无论是心灵还是外貌,不知多么接近人类。可是,人鱼却要跟鱼儿和海兽们一起在又冷、又黑、又不快活的海里生活,这是为什么呢?

想到漫长的年月里,也没有个说话的人,向往着明亮的海面,一直生活到今天,人鱼觉得不堪忍受。所以,她经常在月儿朗朗的夜晚浮上海面,停歇在礁石上,沉浸在各种空想当中。

“听说人类居住的镇子很好看,还听说人类比鱼类和海兽更有人情味。我们虽然生活在鱼类和海兽当中,但其实与人类更相近,所以去人类当中生活大概也不是不可以。”人鱼想道。

这人鱼是女儿身,不久她怀孕了。“我们已经在这寂寞的、无人可以说话的北方蓝色的大海中生活了很久,已经不指望那明亮又热闹的地方。但是,我不愿意即将出生的孩子体味这种悲伤和无助。

“离开孩子,一个人孤单地生活在海里虽然会无比伤心,但如果孩子可以幸福地生活,不管他在哪里,都将是我最大的快乐。

“听说人类是这世界上最善良的动物,他们绝不欺负和折磨可怜的人和无依无靠的人。我还听说,人类一旦伸出援手,就绝对不会放手。幸好我们不仅长得像人类,上半身以上全部跟人类一般无二--既然我们在鱼类和海兽的世界里都能生活--那就没有在人类的世界里活不下去的道理。只要人类出手抚养孩子,他们绝不会再冷酷地将他抛弃。”

人鱼这样想道。

人鱼妈妈一心想要自己的孩子在又热闹、又明亮、又好看的镇子里长大,便打算将孩子生在陆地上。虽然这样一来以后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孩子,但孩子可以成为人类的一员,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遥远的地方,海岸边比较高的山上,神社的灯火在海浪间若隐若现。一天夜里,人鱼妈妈在又冷又黑的浪涛中向着陆地游来。

海岸边有一座小镇。镇上有各种各样的店铺。在神社所在的山下,有一家卖蜡烛的小铺子。

铺子里住着一对老夫妻。老公公做蜡烛,老婆婆在店里卖蜡烛。这个镇上的人和附近的渔夫上神社参拜的时候,会去这间店买了蜡烛后上山。

山上长着松树,神社坐落在松林中。海上吹来的风撼动松树梢,松涛阵阵,不分昼夜。神社里供奉的蜡烛夜夜火光明灭,很远的海上也可望见。

这是一个晚上发生的事。老婆婆对老公公说:

“咱们能够这样过日子,全靠神明的保佑。如果这山上没有神社,蜡烛就卖不出去。咱们一定得领这份恩情,我想这就去山上拜一拜。”

“你说得对。我也是每天都在心里感激神明,但总是忙着做事,去山上参拜也不是很勤。你的主意很好,把我那份感激也捎上吧。”老公公回答。

老婆婆颤颤巍巍地出了家门。这天晚上月亮很好,外边亮堂得跟白天一样。拜了神社后,老婆婆往山下走,发现石级下有一个婴儿在啼哭。

“好可怜的弃婴。是谁扔在这样一个地方?更不可思议的是在我参拜完了往回走的时候被我看见,这大概有点缘份。要是不管它,神明会责罚我的。一定是神明晓得我们夫妻没有小孩,特地赐给我们的。我回去跟老公公商量商量,收养他。”老婆婆心里这样说,便把婴儿抱了起来。

“小可怜的哦,小可怜的。”她说着,把婴儿抱回家去。

老公公正等着老婆婆回家,结果老婆婆抱了个婴儿回来。于是老婆婆把事情经过原原本本讲给老公公听。

“这正是神明赐给我们的孩子,不好好养大它,会遭报应的。”老公公也这样说。

两人于是收养了那婴儿。那婴儿是个女娃娃,且下半身不像人类,是鱼的样子。老公公和老奶奶都觉得她必是传说中的人鱼。

“这,不是人类的孩子……”老公公看着娃娃,侧头说道。

“我也这样觉得。不过,虽然不是人类的孩子,这女孩儿的长相却是又善良又可爱。”老婆婆说。

“没事没事,这是神明赐予的孩子,我们就好好地把她养大。等她长大了,一定是个伶俐的孩子。”老公公也说。

从那天开始,两个人就精心抚养那个女孩。孩子渐渐长大,长成了一个有着大大的黑眼珠子、头发乌黑生光的姑娘,又好看,又温顺,又伶俐。

姑娘长大了,但她为自己有异于常人的样子而感到羞耻,不肯露面。不过,看过一眼那姑娘的人都会被她的美貌震惊,因此有一些人想方设法要见那姑娘一面,特地前来买蜡烛。

老公公和老婆婆说:

“我家的姑娘内向怕羞,不敢在人前露面。”

老公公在里间一刻不停地做蜡烛。姑娘想到一个主意:如果在蜡烛上画图案,大家一定喜欢买。她跟老公公提了一下,老公公便答应了:“那就画你喜欢的图案试试看看。”

姑娘用红色的颜料在白色的蜡烛上画鱼儿、贝壳以及大海之类的图案,她从未跟人学过,天生便画得很好。老公公见了大吃一惊。那图案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和美丽,谁见了这图案都会想要买下这蜡烛。

“这不是人画的,是人鱼画的,难怪画得好。”老公公感叹着跟老婆婆说道。

“我要买画着图案的蜡烛。”从早上到晚上,孩子们、大人们到店里来买蜡烛。果然,画着图案的蜡烛得到了大家的喜爱。

而且这里还发生了神奇的事。将这画着图案的蜡烛在山上的神社供奉,再将余烬带在身上,这样出海,遇上再大的暴风雨也绝不会翻船或溺死,总之不会遇险--不知何时开始,这种说法在人们的嘴里传了开来。

“这神社供的是海里的神明,进献好看的蜡烛,神明自然很高兴,”镇上的人这样说道。

蜡烛铺子因为画了图案的蜡烛卖得好,老公公便夜以继日地拼命做蜡烛,姑娘在边上忍着手痛,用红色的颜料画图案。

“是他们将我这样不同于寻常人的孩子养大,疼爱我,我可不能忘记这恩情。”有时姑娘善良的心中想到这里,黑黑的大眼珠子泛起泪光。

这说法一直传到很远的村子。远方的船员和渔夫为了得到在神明前供奉过的画有图案的蜡烛的香灰,特地远道而来。他们买了蜡烛,爬到山上朝拜神社,然后点上蜡烛供奉,等蜡烛烧短,便领了那余烬赶回去。因此,山上的神社香火不绝,无分日夜。特别是夜里,美丽的烛火在海上也可望见。

“这神明真是灵验。”这口碑在世间流传开来,这座山一下子变得有名起来。

尽管神明的口碑变得这样好,但谁也没有想到一心一意在蜡烛上画图案的姑娘。因此,也没有人怜惜那姑娘。

姑娘非常劳累,她有时会在月光很好的晚上从窗里探出头去,含着眼泪远望北方那蓝而又蓝的大海,依恋不舍。

有一天,从南方来了一个采宝客。据说他来北方是要寻找珍奇的东西,拿到南方去发大财。

采宝客不知从哪里打听来的消息,或者不知几时见过姑娘的样子,看穿她不是真正的人类,其实是世上罕见的人鱼。有一天,他无声无息地来到老夫妻这里,背着姑娘,提出花一大笔钱,让他们把那人鱼卖给他。

老夫妻一开始不肯,表示这姑娘乃神明赐予,怎可出卖,这么做会遭报应。采宝客一次两次被拒,却不死心,仍来找他们。他煞有介事地对老夫妻说道:

“从很久以前起人鱼就被看作不吉利的象征。如果不趁现在摆脱她,必遭噩运。”

老夫妻终于相信了采宝客的话,再加上还有大笔的钱可以到手,他们被钱财迷了心窍,应允把姑娘卖给采宝客。

采宝客喜不自胜,回去了。他说不久以后会来领走姑娘。

姑娘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是多么震惊!要离开这个家,去到几百里远、陌生又炎热的南方,腼腆善良的姑娘非常害怕。她哭着求老夫妻道:“我会干活,再苦再累也不怕。求你们不要把我卖到人生地不熟的南方去。”

但是,老夫妻的心肠已经跟魔鬼一样地狠,说什么也不肯听姑娘的话。

姑娘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一个劲地画蜡烛。可是,老夫妻看到这个情形,也不再觉得可怜可哀。

这是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姑娘孤独地听着海浪的声音,思及此身不知往何处去,悲从中来。听着海浪的声音,她仿佛觉得在很远的地方,有人在呼唤自己。她便从窗口探出头去看。然而,只有月光无边无垠地照在蓝而又蓝的海面上。

姑娘又坐下,继续画蜡烛。这时,门口传来喧闹的动静。上次那个采宝客今天晚上过来,要将姑娘带走。一只封着铁栅栏的四角大笼子搁在车上,那笼子里曾经装过老虎、狮子、豹子等野兽。

因为采宝客认为,这善良的人鱼毕竟是海里的野兽,应该跟老虎、狮子一样对待。一会儿姑娘看到这只笼子,怕是要肝胆俱裂。

而姑娘并不知情,她垂首一径画着图案。这时,老公公、老婆婆走了进来。

“好啦,你该走了。”说着要拉她出去。

姑娘手里拿着蜡烛,因催促得急,没法画上图案,便全部涂成了红色。

姑娘留下了两三支红色的蜡烛,聊作自己伤心的纪念。

这真是一个安稳的夜晚。老公公和老婆婆关门闭户睡下了。

半夜里发生了一件事。叩叩,叩叩,有人在敲门。老人家耳朵灵,听到那声音,寻思着会是谁。

“哪一位?”老婆婆说。

但是没有回答,只继续叩叩、叩叩地敲门。

老婆婆起身,将门拉开细细的一条缝,向外看去。一个肤色极白的女子站在门口。

这女子是来买蜡烛的。老婆婆但凡有赚钱的机会,哪怕只是小钱,也绝不会露出不悦的神色。

老婆婆拿出蜡烛箱子来给女子看。就在这时,老婆婆大吃了一惊,因为女子那长长的黑发被水湿透,在月光下直发亮。女子从箱子里拣出了红通通的蜡烛,注视良久后付了钱,拿着那红色的蜡烛回去了。

老婆婆在灯火下仔细检视那些钱,发现那居然不是钱,而是贝壳。老婆婆发觉被骗,怒火中烧。待她从家里奔出时,那女子早已不见了踪影。

就在这天夜里,天空突然变了模样,一场近来没有过的狂风暴雨到来了。此时采宝客将姑娘关进笼子,载在船上,向着南方进发,一行正在近海的半途上。

“这样大的暴风雨,那船想是没有救了。”老公公和老婆婆簌簌发抖着说道。

天亮后,近海上黑压压的一番凄惨景象。那晚遇难的船只不计其数。

奇怪的是,打那以后,每每红色的蜡烛在山上的神社点燃的晚上,白天的天气再好,转眼间都会变成大风暴。后来,红色的蜡烛就变成了不吉利的象征。蜡烛铺子的老夫妻觉得这是神明的报应,就此关掉了铺子。

可是,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谁去神社供奉,每天晚上都有红色的蜡烛点起。从前,只要带着在这神社里供过的画有图案的蜡烛余烬,就绝对不会在海上遇难。而现在,哪怕仅仅是看到红色的蜡烛,也必定会遭遇灾难,溺死在海里。

这流言一下子在世间传开,谁也不再去山上的神社参拜。就这样,从前那么灵验的神明,如今成了镇上的鬼门关。而且,人们无不怨恨,觉得这镇子上要是没有这神社就好了。

船员们在近海上看到神社所在的山,觉得十分害怕。到了晚上,北边的海上永远那样激荡不宁。望向哪里都是高高的浪涛,无边无际,一重接一重,撞在礁石上,飞起白色的泡沫。月光从云间漏下,照到海浪上,分外可怖。

在一片漆黑、看不到星星的雨夜,有人看见浪涛上有一点蜡烛的光漂着,渐渐攀高,向着山上的神社隐隐绰绰而去。

没过几年,山下的小镇便消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