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物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特点和意义

一、物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物流经济学是物流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物流经济学就是以物流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物流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对各种物流实践(物流技术、物流管理、物流过程、物流政策等)的经济效果进行分析、评价、选优,其目标就是物流总成本最低,这就必须懂得物流的经济规律和经济分析方法。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持续发展,人们掌握的物流技术越来越成熟,此外,物流系统总成本最低的最终目标觉得有必要对众多的物流实现方案进行对比。所以,物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物流系统的经济规律以及对各种物流实践的经济效果进行技术评价和优选的问题。

根据物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将其定位在对两个方面内容的研究上:一是对从事物流活动主体的研究,包括国家与企业、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相互关系;物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等。二是对物流活动客体的研究,包括物流活动内在运行的规则、物流经济活动所反映的客观经济规律等。

二、物流经济学的研究特点

物流经济问题可以分为宏观经济问题和微观经济问题,前者主要研究物流与国民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关系,后者侧重于研究企业物流管理中的经济决策问题。

物流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是解决物流活动如何取得决策者所期望的最佳经济目标,其研究的动因主要是由人们在物流活动中遇到的一系列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而推动的。经济目标是物流活动的主要目标,而经济目标的实现又受到各种客观因素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条件的限制。

三、物流经济学的研究意义

1.可提高物流企业管理者以“理”来“管”的水平

一般来讲,企业经营者的知识体系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基层的业务知识,如成本会计,应用的重点在于依法决策,照章办事;中层的方法知识,如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应用的重点在于需要与可能、范围与条件之间的平衡;高层的哲理知识,应用的重点在于把握实质,因地制宜、灵活运用。这就要求在经营决策中能高瞻远瞩,提高以“理”来“管”的水平。

物流经济学作为一门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理论与方法应用于物流企业实践的基础性理论课程,学习和掌握物流经济学知识是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理论素养。物流经济学是从众多有关业务知识、方法知识的综合交叉中升华、提炼出来的思想,它可提高企业管理者在制定决策过程中理性思考和理性创新的能力与水平。当前,物流企业的发展正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从资本导向型向智本导向型过渡,物流经济学是培养造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本家”的第一课。

2.有利于实现我国物流产业宏观管理的科学化

物流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型经济学科,是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物流经济和物流理论的总结与升华。

现代物流具有很高的产业关联度和很强的产业联动效应。它不仅涉及水路、公路、铁路、航空和管道五大运输方式的经营企业,而且还涉及交通、运输、仓储、包装、通信等设备制造商和供应商经营的企业;不仅涉及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中的所有行业,还涉及国家财政、税收、海关、检疫等管理部门。

3.有利于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

物流产业的发展很快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动脉,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已经被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但是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物流作为一个独立产业的建设还很不完善。

国家在财政预算、税务规划、产业投资、产业发展政策、产业法规、国家建设与规划等方面,对物流产业发展相关的内容还涉及得很少,从统计的角度看,还没有把物流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来对待,因此物流经济学在产业发展中仍处于空缺,这不利于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因为,现阶段人们对物流的本质特征、物流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还没有一个科学、全面、系统的阐述,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物流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还不能从理论上准确地找到答案。这就难免出现用传统的运输、仓储理论解释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发展着的物流的现象,从而导致人们对物流认识上的偏差。因此,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亟须现代物流经济理论的指导。

本章小结

物流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的物流系统内与物流活动有关的经济关系,是综合运用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工程经济学、物流学、运筹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研究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宏观物流产业的发展、物流产业组织形态演变规律、物流产业增长等问题的一门应用学科。

物流经济学是物流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其本质是经济学,是以物流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它是主要研究物流活动中如何遵循经济规律,依据经济目标对物流行为进行优化的学科。物流经济学具有一般经济学的特点,即最佳配置有限的经济资源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对于物流经济学而言,研究的是实施物流活动所必需的物流资源,包括人、财、物的合理配置,从而取得最佳的物流经济效果。

案例分析

前两年还很少有人关注汽车物流,可现在它俨然成了汽车产业的香饽饽,很多公司都希望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来提高竞争力。作为国内最大的中美合资汽车企业,上海通用是如何降低物流成本的?

秘诀一:精益生产,及时供货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汽车制造厂商采取了价格竞争的方式来应战。在这个背景下,大家都不得不降低成本。而要降低成本,很多厂家都从物流这个被视做“第三大利润”的源泉入手。有资料显示,我国汽车工业企业,一般的物流成本起码占整个生产成本的20%以上,差的公司基本在30%~40%,而国际上物流做得比较好的公司,物流的成本都控制在15%以内。

上海通用在合资当初就决定要用一种新的模式,建立一个在“精益生产”方式指导下的全新理念的工厂,而不想再重复建造一个中国式的汽车厂,也不想重复建造一个美国式的汽车厂。

精益生产的思想内涵很丰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像丰田一样——即时供货(justin time,JIT),即时供货的外延就是缩短交货期。所以上海通用在成立初期,就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平台支撑下,运用现代的物流观念做到交货期短、柔性化和敏捷化。

从这几年的生产实践来看,上海通用每年都有一个或以上新产品下线上市,这是敏捷化的一个反映。而物流最根本的思想就是怎样缩短供货周期来达到低成本、高效率。这个交货周期包括从原材料到零部件,再从零部件到整车,每一段都有一个交货期,这是敏捷化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秘诀二:循环取货,驱除库存“魔鬼”

上海通用目前有四种车型,不包括其中一种刚刚上市的车型在内,另外三种车型零部件总量有5400多种。上海通用在国内外还拥有180家供应商,拥有北美和巴西两大进口零部件基地。那么,上海通用是怎么提高供应链效率、减少新产品的导入和上市时间并降低库存成本的呢?

为了把库存这个“魔鬼”赶出自己的供应链,上海通用的部分零件,例如有些是本地供应商所生产的,会根据生产的要求在指定的时间直接送到生产线上去生产。这样,因为不进入原材料库,所以保持了很低或接近于“零”的库存,省去大量的资金占用。

有些用量很少的零部件,为了不浪费运输车辆的运能,充分节约运输成本,上海通用使用了叫做“牛奶圈”的小技巧:每天早晨,上海通用的汽车从厂家出发,到第一个供应商那里装上准备好的原材料,然后到第二家、第三家,以此类推,直到装上所有的材料,然后再返回。这样做的好处是,省去了所有供应商空车返回的浪费。

传统的汽车厂以前的做法是或者成立自己的运输队,或者找运输公司把零件送到公司,都不是根据需要来供给的,因此存在些缺陷。有的零件根据体积或数量的不同,并不一定能装满一卡车,但为了节省物流成本,他们经常装满一卡车配送,容易造成库存高、占地面积大等问题。而且,不同供应商的送货缺乏统一的标准化管理,在信息交流、运输安全等方面,都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想管好它,必须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很大的人力资源,所以上海通用改变了这种做法。

上海通用聘请一家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由它来设计配送路线,然后到不同的供应商处取货,再直接送到上海通用,利用“牛奶取货”或者叫“循环取货”的方式解决了这些难题。通过循环取货,上海通用的零部件运输成本下降了30%以上。这种做法体现了上海通用的一贯思想:把低附加价值的东西外包出去,集中精力做好制造、销售汽车的主营业务,即精干主业。

秘诀三:建立供应链预警机制,追求共赢

上海通用所有的车型国产化都达到了40%以上,有些车型已达到60%甚至更高。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资源优势,在短时间内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上海通用也因此非常注意协调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

上海通用采取的是“柔性化生产”,即一条生产流水线可以生产不同平台多个型号的产品,如同时生产别克标准型、较大的别克商务旅行型和较小的赛欧。这种生产方式对供应商的要求极高,即供应商必须处于“时刻供货”的状态,会产生很高的存货成本。而供应商一般不愿意独自承担这些成本,就会把部分成本打在给上海通用供货的价格中。如此一来,最多也就是把这部分成本转嫁到了上游供应商那里,并没有真正降低整条供应链的成本。

为克服这个问题,上海通用与供应商时刻保持着信息沟通。公司有一年的生产预测,也有半年的生产预测,生产计划是滚动式的,基本上每星期都有一次滚动,在此前提下不断调整产能。这个运行机制的核心是要让供应商也看到公司的计划,让它们能根据通用的生产计划安排自己的存货和生产计划,减少对存货资金的占用。

如果供应商在原材料、零部件方面出现问题,也要给上海通用提供预警,这是一种双向的信息沟通。万一某个零件预测出现了问题,在什么时候跟不上需求了,公司就会利用上海通用的资源甚至全球的资源来做出响应。新产品的推出涉及整个供应链,需要国内所涉及的零部件供应商能同时提供新的零部件,而不仅仅是整车厂家推出一个产品这么简单。作为整车生产的龙头企业,上海通用建立了供应商联合发展中心,在物流方面也制作了很多标准流程,使供应商随着上海通用产量的调整来调整它们的产品。

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变化很大,某一产品现在很热销,但几个月后需求量就可能不大了。上海通用敏捷化的要求就是在柔性化共线生产前提下能够及时进行调整,但这种调整不是车厂自己调整,而是让零部件供应商一起来做调整。

市场千变万化,供应链也是千变万化的,对突发事件的应变也是如此。某段时间上海通用在北美的进口零部件出现了问题,就启动了“应急计划”,不用海运而改用空运。再比如考虑到世界某个地区存在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将对供应链产生影响,上海通用就尽可能增加零部件的库存,而且也预警所有的供应商,让它们对有可能受影响的原材料进行库存。供应链归根结底就是要贯彻一个共赢的概念。

资料来源:http://www.bitauto.com/html/news/2008919/20089191012089016.shtml.

拓展知识

2011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行业10件大事

(1)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九条政策措施。

(2)《“十二五”规划纲要》多处提及物流发展相关内容,并单列一节,再次强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3)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4)中央电视台连续三周播出《聚焦中国物流顽症》系列节目,集中报道我国物流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5)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启动专项清理工作。

(6)智能物流列入工信部《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

(7)第一个由中国专家发起和主导的物流领域国际标准《ISO18186:2011货物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系统》正式发布。

(8)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开展物流行业劳动模范评选表彰工作,50个先进集体、239名劳动模范和58名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

(9)商务部、国家发改委、供销总社联合印发《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

(10)综合反映物流业总体运行状况与趋势的中国物流行业景气指数进入试运行阶段。

资料来源:http://news.hexun.com/20120118/137390362.html.

复习思考

1.物流经济学的概念是什么?

2.物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物流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哪几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