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如何欣赏大师作品

1.1 走进大师的创作世界

古往今来,无数的画家将毕生精力投入到绘画事业中,但真正得到大众认同、走上绘画大师之路的,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位。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大师们的绘画世界,感受大师作品的魅力,从而使自身的绘画素养得以提升。

西方绘画艺术对于整个世界绘画艺术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不论是传统的绘画风格,还是具有创新意义的现代绘画艺术,都让美术爱好者们为之倾倒,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进大师的创作世界,感受大师作品中所蕴含的那些绘画技巧和创作思想。

1.1.1 常见的绘画类别

从绘画类型上来看,几乎每位绘画大师都有着自己偏爱的绘画类别,例如,俄国画家希施金对风景画的创作就情有独钟,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几种常见的绘画类别吧!

1.风景作品

风景作品是指以描绘一些没有经过人工雕琢的自然风光的绘画创作,例如,一望无际的大海、无垠的草原、静谧的森林……

在库尔贝绘制于1869年的作品《翻腾的大海》中,他细致刻画出了暴风雨来临前,大海波涛汹涌的景象,画面中灰暗翻滚的云层和汹涌的浪花,仿佛就要从画面中喷涌而出,让观赏者不禁为库贝尔精湛的绘画技艺和入微的观察力感到惊叹。

在风景绘画的创作中,以田园风光为主的绘画题材也颇受大师们亲睐。

《斯图溪谷与迪翰教堂》是康斯塔伯花了近两年时间所创作的,在这幅作品中,画家采用了全景式构图,并且对于光线的处理也极为细致,画中强烈的明暗对比,塑造出了一幅阳光明媚的田园景象,整幅作品采用了写实性绘画手法,从而赋予了作品强烈的真实感。

2.静物作品

通常我们将以静止的物品作为创作题材的绘画作品,称为“静物作品”,对于这类作品的塑造,构图方式显得尤其重要。

巴洛克时期的法国画家波香·褒金在1630年创作了油画作品《有点心的静物》,波香以低明度的色彩作为画面的背景,前方的静物则采用了较高明度的色彩配置,从而使整个画面层次分明,并且整幅作品的构图也十分考究,就连前方食物的摆放也设计得极具美感。

3.人像作品

以描绘人物为主的绘画作品,我们将其称为“人像作品”。人像作品可分为单人人像和多人人像,不同类别的人像作品,绘制的侧重点也不同。

以单个人物作为绘制对象的人像作品,侧重点一般以人物细节刻画为主。

《摇摇篮的女人》是梵高在1888年所创作的,画中穿绿衣的女人坐在摇篮上,目光微微向下,透露出几分愁绪,让观者对她内心的世界感到好奇。

在《乌比诺公爵画像》中,画家重点刻画出了公爵神情严肃的侧面画像,传达出画中人所拥有的权势与地位。

对于多人画像的绘制,通常是为了表现出某种场景,因而在绘制时,画家对于人物周边的场景,也会刻画得十分细致。

《农民的婚宴》是一幅木板油画,彼得·勃鲁盖尔在这幅作品中,描绘出了农民在结婚时温暖而又平凡的场景,画面中出现了演奏者、谈话者、就餐者等不同状态下的人物,对于人物细节,画家刻画得并不深入,但是对于肢体的塑造就十分到位。

4.动物作品

顾名思义,“动物作品”就是指以刻画动物为主的绘画作品。在塑造动物形象时,动物的动态、眼神是刻画的重点,在保证“形”似的同时,力求“神”似。

《林中之鹿Ⅱ》是表现主义画家弗兰茨·马尔克所绘制的动物作品,在这幅作品中,画家采用了较为有力的线条对画中的事物进行塑造,表现出一种较强的力度感,并且整幅作品以高纯度、强对比色彩作为色彩配置,使画面呈现出极强的视觉表现力,将表现主义绘画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5.环境作品

通常我们将经过人工建造、雕琢的场景称为“环境”,户外环境作品是环境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分类,主要以描绘建筑外观为主。

《阿尔让特依小广场》是艾佛烈·希斯里于1872年所创作的环境画作品,现存于奥赛美术馆。作品描绘出了一幅沐浴在阳光下的村庄小景,那细腻的光影变化,使整个房屋的结构清晰地呈现于观者的面前,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在绘制室内环境作品时,透视关系的塑造是决定整幅作品成败的关键,也是对画家绘画素养的一种考验。

卡拉雷托的作品《伦敦雷内拉的圆形大厅内部》是以雷内拉花园的一个大厅为原型,整个大厅面积广阔,大约可以容纳六七百人同时用餐。在作品画面中圆形立柱是表现整个空间透视关系的重点,而近大远小的人物设计,则对这种透视关系起到强调作用。

6.宗教与神话

在西方绘画艺术史上的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初期,是宗教与神话作品的高产时期,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画家们对这类作品颇为偏爱。宗教作品是对人类社会在一定历史阶段,所衍生出的一种文化现象的客观反映,是人们对于现实世界之外美好世界的一种敬仰与向往。

《圣马太蒙召》是17世纪初期的一幅宗教绘画作品,在画面中,圣马太正和工友们进行着记账工作,这时,耶稣和他的门徒西蒙彼得降临在了他们的窗外,房中人的表情惊喜、错愕,整个场面抒发着浓浓的感人之情。

7.拼贴与涂鸦

随着绘画大师们不断地钻研和创新,更多的绘画形式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拼贴和涂鸦作品就是新绘画形式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种。

在一些绘画过程中,画家会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例如,皮毛、报纸、树叶等,拼贴于画面当中,塑造出一种立体化的视觉效果。20世纪初期,在西方拼贴式的绘画技艺俨然成为了立体派绘画艺术的发展方向。

拼贴作品《吉他》是毕加索在1913年绘制的作品,在该作品中,毕加索打破了纸张的空间限制,将一些故意撕破的纸片,粘贴到作品之中,拼接出了一些较为抽象的吉他、乐谱等形态,给人以较为独特的视觉印象,展现出了新式立体派的最初特征。

在绘画题材中,神话题材是指以神话人物和古代英雄为原型的绘画作品,这类作品通常用于传达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的热爱。

在油画作品《维纳斯的诞生》中,描绘出了一幅女神维纳斯从爱琴海中破水而出,诸神在周围迎接的景象。画中维纳斯面带淡淡的忧愁,表现出了她对于这个世间的迷茫,而周遭明朗的景象,却渲染出了一种温馨、祥和的氛围,让观者感到生命的美好。

涂鸦画是一种按照画者主观意识,将各种颜料随意涂抹于画面的绘画形式。

从《从零到九》和《眼睛》两幅涂鸦作品中可以看出,画家凭借自身的想象力,将各种色彩随意涂抹,纷乱的色彩交错于画面当中,散发出一种奇特的美感,并且在作品《从零到九》中,贾斯柏·约翰斯采用大量高纯度色彩,大大提升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1.1.2 欣赏大师作品的方法

在西方绘画大师的作品中,画作往往具有鲜明的风格,从而让观赏者不能直观地感受到大师的绘画意图,对此,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欣赏、分析大师的绘画作品,使自己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大师作品所蕴含的无穷魅力。

1.整体风格的表现

在西方绘画艺术史上,由于不同时期的社会环境对艺术发展的影响与推动,导致产生出了一个个不同风格的艺术绘画门派,现在就让我们初步认识一下,不同艺术门派的整体风格表现。

从1898年到之后的10年期间,野兽派成为了法国绘画艺术界的一种新式绘画潮流,其风格主要表现为粗狂并富有野性,给观者以视觉上的冲击。

在作品《水上节日》中,画家拉乌尔·杜菲用笔粗狂、用色明快,渲染出了一种欢腾的节日气氛。

立体派绘画形式最初同样起源于法国绘画界,这一派别的主要代表画家有毕加索和布拉克。在立体派画家的作品当中,简练的几何图形是他们创作的重要元素,他们善于将繁复的事物,归纳为简单的图形,塑造出一种较为抽象的视觉效果。

《三乐师》是毕加索在探索贴纸画时期的一幅综合式材料绘画作品,在作品中,毕加索将三位正在演奏的乐师,以抽象的几何图形塑造出来,给观者带来一种特殊的视觉感受,并且整幅作品用色艳丽,使整个画面洋溢着热闹的气氛。

同立体派一样,未来派善于将具象的事物,转化为抽象的艺术形式。但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未来派画法几乎将物象本身完全分解,让观者几乎看不出物象本身的形态,表现出一种非逻辑性的绘画风格。

意大利著名画家翁贝特·波丘尼是未来画派中的领军人物,他于1915年创作出了作品《枪骑兵的交战》,画面中那一条条极富力度的黑色线条和支离破碎的抽象图形,表现出了战争的激烈场面。

20世纪初期,西方的表现主义画派成为了当时绘画界的主流画派之一,其中在奥地利和德国流行最广,该画派作品的风格主要表现为用色大胆、笔触扭曲、呈现出鲜明的个性。

作品《呐喊》(又名《尖叫》)是一幅典型的表现主义画作,该作品是由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于1893年完成的,对于这幅画的创作灵感,他这样说道:“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峡湾。我又累又难受,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像血一样。我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声穿过天地间。”画面中,那极度扭曲的线条和那极为恐惧的人物表情,正好反映出了蒙克当时焦虑的心理。

达达主义是一种富有讽刺意味的艺术流派,它最早出现于法国、瑞士,以及德国的绘画艺术界,对于达达派画家,他们希望借助绘画作品来表达出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战争的不满,从而在达达派作品中,表现出的是一种较为消极、讽刺的艺术风格。

奥托·迪克斯的作品《新闻记者西尔维亚·冯·哈尔登》,而迪克斯则是达达画派中的一员,在这幅作品中,画家用大量的红色烘托出一种躁动的气氛,并且着重对画中人物病态的面部进行刻画,从侧面揭露出了战争给迪克斯内心带来的不安与恐惧。

超现实画派最初源于达达主义,所谓的“超现实”是指一种超越真实的虚幻世界,这种类型的绘画风格主要表现为梦幻、虚无、脱离现实。

在胡安·米罗的作品《荷兰室内景一号》中,画家就为观者塑造出了一个超脱现实的世界,这幅作品是米罗根据荷兰画家索尔格的绘画作品《诗琴演奏师》所转化而成的,画家以繁复的图形拼凑出了一个热闹且抽象的室内场景,展现了一种与原作大相近庭的画面风貌。

抽象画派,从其字面上理解为是一种无意识、违反常规作画的绘画门派,大致可分为抒情抽象和几何抽象两种,其风格主要表现为自由并富有创造力。

《熏衣草之雾》就是一幅较为经典的抒情式抽象作品,画家波洛克将蘸有各种颜料的棍棒,自由、随意地在画布中游走,形成了一种极为繁复、层层叠叠的画面效果,仿佛能让观者感受到画中颜料的跳动。

波普画派是一种新式的绘画派别,也是一种流行艺术的表现形式,这种艺术门类最初源于美国,它开放的绘画风格,反映出了新一代画家对于表现自我、力求创新的渴求。

《戴发带的女孩》是利希腾斯坦1965年的作品,当时正是波普艺术盛行的时期。戴发带的女孩以面部特写的形式出现于画面当中,那明亮的色彩与创新的绘画技巧,使整个作品极具个人风格,散发出浓郁的现代气息。

2.取景角度

取景角度是指画家在绘画时,相对于描绘对象所处的视觉角度,我们一般将其分为平视视角、俯视视角、水平视角。在本书的第3章中,我们会对取景角度做详尽分析。

印象派画家埃德加·德加出生于巴黎一个较为富裕的家庭,由于他的祖父也是一位画家,因此他从小生长在一个艺术氛围浓郁的家庭中,从而对他走向绘画之路奠定了基础。

在德加的作品《费尔南德马戏团的拉拉小姐》中,他采用了大胆的大仰视角度构图,描绘出了杂技演员在表演杂技时的场景,那高难度的动作,就连观赏者都不由为拉拉小姐感到紧张与惊叹。

3.构图方式

为了赋予版面形式美感,使作品拥有最佳的视觉表现力,画作的构图形式就显得格外重要,对于构图的多种方式,在本书的第3章中,笔者会对其进行较为详细的讲解。

高更作品《黄色的基督》中,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本身就形成了一个较为明显的倒三角式构图,从视觉上,带给观赏者一种稳固的印象。在画面中,大面积的黄色给人一种阳光强烈的感受,体现出基督在受难的同时,周围的条件也极其恶劣。

4.色彩配置

在绘画作品的创作中,色彩与构图同样重要,不同的色彩配置能传达出不同的画面情感,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色彩分为冷、暖色调和明、暗色调。

从温度的视角,我们将色彩分为冷、暖色调两种。冷色调会在视觉上给人以寒冷感,通常用于表现清爽、安静等画面效果,其色系以蓝色、绿色、紫色为主。

在科柯施卡的作品《蓝衣女子》中,描绘出了一个深受失恋打击的女子形象,画中女子表情抑郁、神情失落,并且身处蓝、绿为主的色彩环境中,渲染出一种悲伤、冷清的画面氛围。

在绘画中使用暖色系色彩配置,能让观者产生一种兴奋、温暖的心理情绪,从色相上来看,红、黄、橙色系色彩为暖色色彩。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是一位极富争议的画家,他的绘画作品通常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油画作品《女友》是他于1916年开始创作的,直到1917年才最终完成。在该幅作品中,前方女子身着艳丽红衣与后方的红色背景相互呼应,大量的暖色配置,使作品呈现出一种热闹、浓烈的视觉效果。

对于色彩色调的区分,不只有冷、暖色调,还有以明暗为主的色调划分方式。所谓的明色调色彩是指一些高明度的颜色,在画中大面积使用该种色彩,能展现出一种明朗、轻快的画面印象,让观者的身心倍感舒畅。

卡莎特是绘画史上为数不多的女性画家,在她的作品中,将女性对于色彩特有的感知展露无遗,而她在1900年所创作的油画作品《年轻的母亲》就是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在这幅作品中,年轻母亲身着的高明度蓝绿色服饰与背景中的绿色草坪相互呼应,而在她身旁的女儿,同样身着高明度的白色连衣裙,并且画中那一抹抹淡黄色笔触,让整个画面仿若沐浴在阳光之下。

相反的,有时候大师们为了获取一种沉重、稳定的画面效果,会在作品中采用低明度、低纯度的暗色调色彩配置,用以传达出一种肃穆的情感。

世界名画《晚钟》是法国绘画大师米勒的代表作品。在作品中,米勒以暗色调色描绘出了农民在夕阳中劳作的场景,在那灰暗的天幕尽头,隐约浮现出教堂的钟楼,画中劳作的夫妻,低头祈祷,那虔诚的表情在昏暗的环境衬托下,显得格外肃穆。

在某些特定的绘画环境中,用小面积亮色色彩在暗色调画面中作为点缀,能够在不打破画面氛围的同时,提高画面的跳跃感。在马奈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他对于色彩明暗对比运用的亲睐,在他的作品《死了的斗牛士》中即可得到体现。在画面中,已经死去的斗牛士平躺在地上,周围昏暗的环境与他身着的黑色服装渲染出了与死亡相关的沉重气氛,而他服饰中少许明亮的白色,使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

5.笔触运用

当我们在欣赏一幅绘画作品时,除了观赏作品的构图和色彩外,画面中的笔触运用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将画笔上的颜料以点状的形式分布于画布之上,是点彩派惯用的画法。新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修拉就是一个点彩派画家,他的代表作《大杰特岛的星期日下午》就运用了该种绘画技艺。在作品中,无数的色点以符合常规的形式分布于画布之上,呈现出一种极为细腻、真实的画面风格。

将颜料以平涂的方式涂抹于画布之上,也是绘画笔触运用的一种方式。在使用平涂式画法时,应注意画笔上的颜料不应过于厚重,否则会出现不均匀的笔触效果。

作品《市集》是绘画大师高更的杰作,从构图上来看,整个作品的构图设计并不复杂,但是画中艳丽的色彩和平涂式笔触,却形成了一种具有装饰意味的画面效果,表现出一种浓郁的埃及异域风情,就如同高更所说的一句话,“事实是……世界上科学性最强的原始艺术,应是埃及。”

与平涂式画法正好相反,为了让画面呈现出立体化的效果,在着色过程中,将厚重的颜料重重叠加于画布之上,是一种厚涂式的笔触运用。在梵高的绘画作品中,他擅长用厚实的颜料堆积出颇具肌理感的画面效果,梵高在死前几天所完成的绘画作品《麦田群鸦》,从画中那层层叠加的颜料与多变的笔触中不难看出,梵高当时内心充满了烦躁、不安和那无法宣泄的惊恐。

6.空间和背景表现

所谓空间是指画面中的视觉空间,背景则是指主体物象之后的衬托画面,不同的空间与背景表现,能塑造出截然不同的画面效果。

画面空间又分为平面空间和立体空间,平面空间的绘画作品,多以几何元素为主,用以传达一种抽象化的设计理念。

世界名画《红、黄、蓝的构成》就是一幅极为经典的平面空间画作,在这幅作品中,蒙德里安利用不同粗细的黑色线条,将画面分割为7个不同大小的矩形,并且将其中的3个配以高纯度的红色、黄色和蓝色,形成了一种极为简洁的平面空间结构,这种抽象风格的画面效果,使作品极富韵律感与节奏感,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吸引。

相较于平面空间,立体空间在绘画作品中更为常见,因为这种视觉空间具有较强的真实感,更贴近于我们的生活,让观者倍感亲切。

画作《朝东的圣马可广场》是以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为绘画原型,根据学者研究,这可能是卡拉雷托的第一幅威尼斯风景画作品,广场上的建筑结构设计塑造出一种具有透视关系的画面空间,立体化的视觉形态,赋予了作品强烈的真实感。

在作品的绘制中,主体物象是画家的首要刻画重点,但对于背景的处理也不能疏忽,在不同的绘画作品中,大师们对于背景的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

纯色背景是最为简洁的背景处理方式,是指将画面背景做单一的色彩处理,这种背景表现方式,能够更好地凸显主体元素。

埃德加·德加在作品《调整舞鞋的舞者》中,运用了一种速写式画法,由于画中的人物刻画就较为粗狂,因此他就将整个背景作单一色彩处理,使画中舞者的外形轮廓更为清晰。

一些绘画大师刻意将画面背景做写意化的处理,不仅可以使画面更为丰满,还能对画中的主体元素起到衬托作用。

在作品《井边少妇》中,柯洛以一个斜靠在井边的少妇作为绘画对象,对于少妇的刻画,画家较为细致,而对于她背后的风景,则采用了朦胧式的写意画法,使整个画面既饱满,又主次分明。这种背景塑造方式,在毕沙罗的作品《自画像》中同样可以找到。

在写实性的绘画作品中,画家对画作背景的处理也格外细致,这样的背景绘制方式,能表现出较为真实的画面效果。

《伯爵夫人晨间招待会》是霍加斯1743年的作品,是他《流行婚姻》系列画作中的第4幅,在画面中,伯爵夫人不拘小节地在客人们的面前梳妆打扮,毫不避忌。画中各色人物或谈论、或演奏,整个画作具有极强的暗讽意味,对于画面背景的处理,霍加斯塑造得相当到位,大大提升了画面的真实性。

7.情景与情感抒发

在大师作品中,对于不同场景的绘制,从心理层面上来讲,是画家对当下自身情感的一种抒发,我们可以从画中的场景描绘,进入画家的内心世界。

印象主义派画家莫奈在作品《圣德尼街的节日》中,描绘出了一幅热闹的节日景象,那些细碎的色块和丰富的色彩,传达出画家在绘制这幅画的过程中,内心充满了喜悦之情。

《清晨的卢昂主教堂》同样是莫奈的绘画作品,但是在这幅作品中,莫奈描绘出了一幅与《圣德尼街的节日》中截然不同的景象,那笼罩在晨雾下的主教堂,显得寂静而庄严,整个作品以蓝色调为主,展现出莫奈当时平静的内心世界。

1.2 从名画中抓住构图精髓

名画之所以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历史有多么久远,也因为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每一位大师创作的油画都各具特色,构图的巧妙、色彩的拿捏都是那么和谐、完美,这便赋予了名画无限的魅力。

1.2.1 构图决定了作品品质

大师作品中的优点是值得学习的,在欣赏大师的作品时我们会发现,每一幅有品质的作品都拥有完美的结构和审美价值。

1.赋予作品完整性

所谓完整性就是画面的事物饱满且具有呼应感。

《萨宾妇女》这幅作品不但结构宏伟,色彩的层次也十分丰富,因而一直被视为是希腊艺术的再现。大卫在表现战争场面时,将一位身着白色纱裙的萨宾女人安排在画面的中心,利用该女人伸出的双臂将战士分为左右两部分,而这对峙的两部分正好因为女人的维系,产生了很好的协调感。

表现画面完整性并不一定局限于描绘宏伟、宽广的视野范围,也可表现局部环境。

杜米埃的风俗题材作品《三等车厢》描绘的是一次乘车的经历。画面中拥挤的狭小空间里,突出描绘了前排的三个人物,一个入睡的少年和一个带婴孩的母亲紧挨着中心处的老妇人。以座椅靠背将画面分隔开来,概括性地描绘了后面的一群人,这虽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现象,但却揭示了法国社会的等级制度。

艺术作品中还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呼应关系来表现融洽的气氛和画面的完整。

《画室》是库尔贝在处理油画上最复杂也最成功的作品,其中描绘了30多个人,每个人的存在都有着特殊的寓意,这一点需要欣赏者在观赏时去细细品味。画面将所有人排列成一个半圆形,又运用棕色调调和整体色调,使画面笼罩在一片安静、祥和之中。

2.使作品更具美感

美丽的画面会令人为之动容,也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大师的作品就是这样一种具有美感价值的产物,它们仿佛有一种魔力,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视线。

美除了讲究构图的完整,色彩的烘托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戈黛娃夫人》依据传说,描绘的是一位为争取减免丈夫强加于市民们的重税,裸体骑马绕行于大街上的夫人形象。画面中运用了跳跃的红色绘画了马匹背上的布料,明亮的色彩描绘了夫人的身躯,在较为古朴的背景中显得明艳、美丽。

绘画作品中除了讲究色彩的美,对意境的把握也是十分重要的。

《湖上风光》是一幅集唯美意境和柔美色调为一体的风景作品。画面中作者运用逆光的透视角度对自然景象进行捕捉,U形结构令一滩平静的湖水穿于陆地间,形成了一种天然的融合,在逆光余晖的照射下,画面虽显得有几分秋意,也让人感到十分温暖。

如果说色彩和结构是令画面完美的方法,那么,比例均称更是形成完美的基础。无论是绘画人物肖像还是风景静物,只要比例不协调,则很难令画面表现出完美的一面。

《普赛克的诱拐》是布罗格一生中最著名的作品,画面中人物姿态优美、比例完美、色调柔和。普赛克是希腊神话中的美女,被颂为“人类灵魂的化身”。这幅作品中,画家着意刻画了普赛克美妙动人的姿态,以及腾空驾风而行的男子形象。两人的身体比例严格按照黄金比例分割的形式,令两位主体人物从容貌到形体构成了一致的美感,又运用了较暗的紫色纱裙和棕色飘带来衬托出二人白皙的肌肤,柔和的光感效果既加强了立体感,又丰富了造型的层次变化。

3.有助于产生共鸣

名画作品中各个元素之间是存在着必然联系的,这种或明了或隐含性的关系,能够令元素之间产生共鸣,画面达到寓意的统一。

每一种元素存在于画面中都有着必然的联系,当这些元素以对比、呼应等方式呈现时,可以使画面意境感得以加强。

《海上的渔夫》是英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在1815年所创作的,描绘的是渔船在英国海域上的情景,画面运用了散点式构图,将一轮明月暗藏于乌云之后,月光洒落在海面之上,照出海面上随波逐流的渔船,海浪波涛汹涌还有天空中滚滚的浮云,展现出一种暗沉、危险的迹象。

色彩的巧妙运用,是令画面产生美感、达成共鸣的重要方式,可以说任何一种题材的绘画作品都离不开色彩的渲染力。

米莱斯的代表作《盲女》中描绘的是一幕雨过天晴的自然风景,景物比较开阔、色彩舒人心脾,虽然色彩鲜明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伤感意味。在前景中两名女孩紧紧依偎在一起,似有一种相依为命的感觉;左侧的是一位盲女,她怀着殷切的心情,谛听着小伙伴的描述,表情流露出一种沉浸、认真的模样;右侧依偎在盲女怀里的女孩头部上扬,观看着天空中的彩虹。从画中我们能够体会到盲女渴望看见美好世界的愿望。

除了元素间的对比和呼应效果,合理运用构图和色彩也是使画面与观众产生共鸣的有效方式。劳特累克就是这样一位构思奇特的画家。

《红磨坊的舞蹈》这幅画中,劳特累克运用了简洁的竖线构图形式、少量对比性较强的色彩,表现出一个浮华的室内场景,通过场景中人物的动态、表情、配色等,令人感悟到这是一幅表现扭曲、糜烂、奢侈场景的画面,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引发人们的感悟。

1.2.2 明确画面中的主次构图

主体是整个画面的中心,它以一种核心的方式存在于画面中,起着引领画面氛围、情感、寓意等作用。

1.主体的决定性作用

主体是画面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它是画面的核心和绘画者思想的载体。

在《克利斯蒂娜的世界》上运用了大面积的自然景观来衬托一位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少女,她用那双发育不完全的消瘦胳膊支撑着身子,抬起头,好似遥望着远处,在空无一人的荒地上显得异常孤独、凄楚,暗色调的使用也加强了悲剧气氛,一种忧郁感、坎坷感令观者不禁心生怜悯。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见到的是将中心人物安排于画面的中心位置,这样中心人或物才最易被注视。

《哥伦布之梦》不是一幅实景,而是对一种意象的描绘,这种超乎现实的奇妙创作,令观者在欣赏中感受到迷惑难解。画面的中心位置是一艘帆船,为了让人感受到幻想般的感觉,画家运用了极端的自然主义手法刻画每个细节,令画面形成一种独特、难以捉摸的气氛。

当然,当画面出现多个主体物时,也可以采用将众多主题集中呈现于画面视觉中心处,用以表现作品的主要思想。

《女人的三个阶段》就是这样一幅画,画面中三个女人居中于画面中心位置,画面通过阶梯形式表现了女人幼儿时期的模样、少女时期的体态、中老年时期的状态,她们在版面中的直观表现,使这幅画的寓意直白、明了,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和了解。

2.主体与陪衬之间的关系

主体与陪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既能令画面产生对比、衬托的作用,同时也能令画面更加充实。

主体的特殊地位需要陪衬的辅助作用。

在《缠毛线》中,画家沿用了古典绘画的方式,以竖线对称的方式,将两位正在缠毛线的人物划分开来,又通过一条细细的线,让二者形成密切的联系。小女孩全身专注地托拉着毛线,扭动着身体表现出一个稚气和不娴熟,在她的陪衬下,坐在凳子上的母亲的一举一动则显得格外灵活、优雅。

主体与陪衬除了运用人物陪衬人物外,最常用的还是利用背景来衬托主体。

《画家母亲的肖像》是一幅通过黑白灰来表现朴实人物的作品。简洁的环境、单调的色彩是这幅画的特色,画面中的空气似乎凝结于母亲身边,她那黑色的长衣令观者的视线被强烈地压制,母亲的脚下是一处浅色的空间,在冷色背景的衬托下,老妇人略显红晕的脸庞、帽饰、袖口的花边和手中的手帕,使整个沉闷的暗色空间变得不那么沉闷,让人感受到一种沉静、庄重的气氛。

画面中主体与陪衬的空间层次同样也关乎着意境的表现。《夏都的住宅》是一幅空间层次分明、色彩鲜艳的作品。画面中作者留有2/3的面积来描绘前景中的田野,红色、黄色、橙色等大量暖色调在画布上挥洒着,形成一片炙热、热诚的土地。中心人物在画面的右侧,他正弓腰驼背地忙绿着,白色、蓝色的服饰与画面融为一体,后景是一排排高大的房屋建筑和小部分的天空景致,整个画面给人一种炫彩、激昂的感觉。

3.背景的烘托作用

背景在画面中起到一种辅助性的作用,在它的烘托下能够令画面主体更跳跃,也能够使画面产生和谐、统一的视觉感受。

部分背景在画面中具有将视觉重点推向前景的作用,以此形成分明的空间层次。

蓝与黄向来是梵高的最爱,《夜晚的咖啡屋》是他的晚期作品,画家继续采用了蓝色与黄色作为基调,不同的是画面中深邃而奥秘的湛蓝色夜空并没有给人压抑感,而是起到了一种推动的作用,令前景中的路边咖啡街景更加醒目,黄色调的灯光效果下,展现出一种快乐和活力。这样运用冷暖色彩的对比构图方式,使画面空间相互对比、衬托,也产生了一种视觉纵深感、层次感。

背景的存在是一种调和剂,能够渲染画面氛围。

莎士比亚创作的读本经常成为维多利亚时期画家创作的灵感来源。《奥菲丽娅》描绘的是喜剧《哈姆雷特》的一幅插画,画面中作者没有刻意地去描绘溺水的人物,而是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去刻画作为衬托体的背景——森林旁的一条平静的小河、四周古木成荫、藤蔓缠卷、水草舒展、岸旁白色的小花疏落有致。在这样幽静的环境中,奥菲丽娅静静地漂浮在清澈的水面上,各色花朵散落在旁,就像是她生前姿容的写照。

背景环境的烘托,也是一种气场的表现。

《拿破仑的加冕》描绘的是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举行的加冕仪式,这幅画构图宏大、气势磅礴,以肖像写实手法创作而成。画面中运用了众多的人物进行画面氛围的烘托,表现出声势浩大的场面,背景中坚实的雄伟建筑,更增添了画面的庄重气氛。

4.前后景的层次变化

前后景的空间比例、虚实处理、表现方法等都是影响画面透视感和心理感受的重要因素。

庚斯博罗的肖像作品蕴含了浪漫主义色彩,他的风景画同样也非常出色。在《安德鲁斯夫妇像》一作中,表现的是一对夫妇在午后打猎休息的场景,夫妇俩在树荫下休憩,两人的面目清晰、姿态放松,背景的层次丰富,前景为配合人像,描绘得很精细,随后则渐渐模糊,形成一种强烈的空间透视感。

前后景的空间关系同样也能表现出物体近大远小的前后透视关系。

《舞蹈教室》这幅作品让我了清晰地感受到前后景带来的近大远小关系变化。在这拥挤的教室中,几十位少女中站着一位白发老者,很显然他便是画面的中心人物,由前景中两位背对观众的少女开始,她们呈斜线排列,从左延伸至右,形成了一条具有粗细变化的斜线,产生了空间透视感。

分明的前后景关系可运用物体的位置关系、后景与前景的色彩关系来进行划分。

画家柯罗描绘的《梳妆的浴女》虽是描绘人物及景物于一体的创作,但却以全身像的形式展现神话的境界。前景中是女佣在野外中服侍裸体女郎梳妆,背后是高大树林,树木间的空隙稀疏有致,远处依树而站、阅读书籍的少女在水雾缭绕的林间显得有些模糊,但在蓝色背景的衬托下却有诗意般的意境,反衬出梳妆浴女高贵、善良而又富于幻想的性格,营造出一种朦胧意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