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数据库发展简史

数据库技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短短40多年,已从第一代的网状、层次数据库,第二代的关系数据库,发展到第三代的以对象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技术。

1968年,IBM公司在数据库管理系统方面研制成功了集成数据存储系统,它可以让多个程序共享数据库。1969年10月,CODASYL数据库研制者提出了网状模型数据库系统规范报告DBTG,使数据库系统开始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1979年,IBM公司San Jose研究所的E.F.Codd在美国计算机学会会刊《Communication of the ACM》上发表的题为“A Relation Model of Data for Shared Data Bank”的论文,开创了数据库系统的新纪元,这三件事情奠定了数据库技术的基础。

之后,E.F.Codd连续发表了多篇论文,成为奠定关系数据库理论的基石。

1971年,美国数据库系统语言协会在正式发表的DBTG报告中,提出了三级抽象模式,即对应用程序所需要的那部分数据结构描述的外模式,对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描述的概念模式,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结构描述的内模式,解决了数据独立性问题。

1976年,美籍华人陈平山提出了数据逻辑设计的实际联系方法。1978年,在新奥尔良发表的DBDWD报告中,他把数据库系统的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即需求分析、信息分析与定义、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

1984年,David Marer所著的《关系数据理论》一书,标志着关系数据库在理论上的成熟。

30年来,关系数据库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关系模型从实验室走向社会,涌现了许多性能良好的商品化关系数据库系统,如微软公司的SQL Server 2008、IBM公司的DB2、甲骨文的Oracle等。由于关系模型的理论性强,关系数据库语言使用的方便性推动了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应用和普及,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关系数据库逐步取代了层次数据库和网状数据库,成为主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