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合乎时宜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有时候,我们所说的话根本得不到对方的认可和重视,可是这些话又不能不说,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看准时机,善于制造机会,采用有效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把话说到点子上

子禽问他的老师墨子:“多说话到底有没有好处?”

墨子回答说:“池塘里的青蛙,整天整夜地叫着,弄得口干舌燥,却从来没有人喜欢听,但是,雄鸡只是在天亮时叫几声,大家就知道天亮了,多说话有什么好处?要说到点子上才行。”

有时候,我们所说的话根本得不到对方的认可和重视,可是这些话又不能不说,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把握时机,把话说到点子上。不要抱着改变对方主意的心情和他争论,也不要试图去“赢”这场争吵,只要适时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让人感觉你在说教。

同样的意思,只是换了不同的说法,或者在不同的时间说,结果就截然不同。这是因为你在语气和感情上做了一个适当的缓冲,显得你不是那么急功近利,让人对你的戒备稍微放松了,等到你说出要说的话时,对方的注意力已经被你吸引住了。

楚汉战争,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心里觉得很骄傲,再加上大臣们天天为他歌功颂德,于是,刘邦逐渐产生了自满情绪,执政的积极性也慢慢降低。

这一天,刘邦竟然躺在宫中享乐,下令不见任何人,很多曾经跟随他征战多年的元勋也都劝他。

大将樊哙想出了个办法。他强行闯进宫中进谏,见到刘邦后,他先对刘邦的过去进行了一番赞美:“想当初,陛下和我们起兵沛县定天下之时,何等英雄?君臣上下团结,同甘共苦,这才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社稷大业。”

几句话激起了刘邦对自己辉煌历史的自豪之情,刘邦开始对樊哙的话感兴趣了,于是聚精会神地听起来。樊哙话锋一转:“现在天下初定,百废待兴,陛下竟这样精神颓废,大臣们都为陛下的举动惶恐不安,陛下却不见大臣,不理朝政,而独与太监亲近,难道就不记得赵高祸国的教训吗?”秦朝的太监赵高,哄骗胡亥躲进深宫穷奢极欲,听任赵高指鹿为马,一手遮天,杀贤害能,加速了秦朝的衰亡。樊哙利用了时间很近的历史典故来劝说刘邦,终于震醒了刘邦。从此以后,刘邦专心朝政,积极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汉朝才慢慢兴旺发达起来。

樊哙就是借用他们以前的辉煌历史吸引了刘邦的注意力,然后再用前朝的教训来点醒他,把话恰恰说到了点子上,显然这比一上来就说一些对方不愿听的话更有效果。

说话时要把握好时机

大家可能都知道《触龙说赵太后》这个经典的历史故事,触龙就是一个能掌握说话时机的典型代表。怒气冲冲的赵太后,明确地告诫左右大臣们:“谁要是再提起叫长安君做人质的事,我一定唾其面。”所以触龙在一开始劝说的时候,没有急切地一上来就说出劝她让长安君为人质的话,因为这样不但达不到劝谏的目的,更会火上浇油,耽误了解赵国之围。触龙先做了缓冲,从请安和问太后饮食行止入手,絮絮叨叨地讲述自己调养弱体、增进饮食的经验,这就使得太后放松戒备,以为触龙是来探望、安慰她的。当太后神色稍稍缓解的时候,触龙抓住赵太后爱子的心理,先从自己爱怜小儿子,想为他谋差事扯入,引起了太后的兴趣;等到和谐的谈话气氛形成了,触龙陈述意见的条件也就成熟了。

触龙观察到太后溢于言表的兴致、忧虑顿消的轻快之情以后,不失时机引出“太后爱燕后胜过长安君”的话题,竭力夸赞太后为燕后殚精竭虑与采取的明智做法,这些话,为太后突然醒悟自己爱长安君是目光短浅的做法作出了铺垫。但他还是不直接说长安君,而是话锋一转,去剖析历史上诸侯子孙没有继世为侯的教训,为太后点出了王侯子孙因为目光短浅而丧失王位的根由,怎能不触动太后的心事?然后,触龙才正面提到长安君,并指明太后的做法表面是深谋远虑,实际上是欠考虑。如果真要爱长安君,就应该让他做出对国家有用的事情来,否则以后他也将无法在赵国立足。话说到这里,太后已经是心悦诚服了,说出了“诺”。触龙的劝谏到此大功告成,他也因为这次事件而名垂青史。

触龙的劝说,妙就妙在他能够把握好说话的时机,循序渐进,因势利导,步步为营,不露痕迹。试想,如果一开始,触龙就逆风而上,在太后的气头上提建议,很可能就会被太后“唾其面”。因为人在生气的时候,是最不理智的,不但难于听取他人的意见,而且很可能把对方当做发泄的对象。聪明的说话者自然不会在最不适合的时候说出火上浇油的话来。

不能把握好时机而说出逆耳的话,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大麻烦。李斯的下场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

秦二世沉迷于酒色,行为有失,对治国不利,李斯三番两次想要进谏,但不知道什么时机比较好,于是他拜托赵高在秦二世空闲的时候通知他。赵高正好想除掉李斯,他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有一天,李斯被通知时机成熟,便依约进宫。不料,此时秦二世正在与后宫姬妾们喝酒取乐,见到李斯,很不高兴。李斯却毫不知情,义正词严地劝谏,秦二世只好当场敷衍了一下就让他回去了。等李斯一退出,秦二世就大发牢骚,说丞相太不把他放在眼里了,偏偏挑这个时候来扫兴。不久之后,李斯就惹上了杀身大祸。

李斯的悲剧表面是由于受到了赵高的算计,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没有注意到说话的时机,如果他能在一开始发现进谏时机不对的时候就退出来,也不会那么快就惹来杀身之祸。可见说话的时机不对,不但目的达不到,还会常常得罪人。说话的成功与失败,与时机关联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