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文化是永不枯竭的资源(3)
- 我的人生哲学:任正非献给年轻人的12堂创业经营课
- 路云
- 3705字
- 2015-07-06 14:53:25
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一切工业产品都是人类智慧创造的。华为没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唯有在人的头脑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矿……精神是可以转化为物质的,物质文明有利于巩固精神文明。我们坚持以精神文明促进物质文明的方针。
这是任正非在《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中所写的一段话,清晰地表达了他在企业经营中所持的基本理念。任正非肯正视物质资源的有限性这一问题,并为此寻得了一个合理的出路--着重发展文化这一生生不息的资源,正是其视角独特的一种体现,也是成就如今这样一个华为的必要因素。
任正非对企业文化的深刻见解不止来源于在理论上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更在实践中找到了依托,他对以色列这个国家的崇尚就是最好的证明。任正非曾经在一次工作汇报会上说道:
以色列这个国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它说它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脑袋。一个离散了20个世纪的犹太民族,在重返家园后,他们在资源严重贫乏,严重缺水的荒漠上创造了令人难以相信的奇迹。他们的资源就是有聪明的脑袋,他们是靠精神和文化的力量,创造了世界奇迹。
在文化资源的钻研上,任正非并没有把目光局限在企业上,而是在大环境的背景下进行探寻,从多方面加以证实。
从一个国家的兴衰看到了企业的发展,任正非不是在虚张声势,而是看到了不同组织之间的关于生死存亡的共通之处。
任正非发现,内地企业的不景气不仅仅是机制问题,关键原因在于企业文化。他并没有完全排除机制、管理以及资金等方面的问题给企业的生存发展所带来的隐患,只是在更深的层次上剖析了企业文化这个问题,因为他发现中国的许多企业都没有企业文化。任正非认为,要救活企业,并使其得以发展,企业文化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文化是为华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土壤,文化的使命是使土壤更肥沃、更疏松,管理师种庄稼,其使命是多打粮食。
任正非曾在阿联酋进行过考察,也正是在这里,他得出了“文化生生不息”这一论断,并在日后将其发展为华为的灵魂之一。
阿联酋作为一个沙漠里的小国,它们和以色列一样非常伟大,它们把石油所得资金转化为一种民族文化,让全民族的人都到英国、美国等世界各国接受良好教育,通过这种不断的循环,用100年的时间,成为一个非常发达的国家,事实也正是这样。全世界最漂亮的城市就是阿联酋。在沙漠里面完全是用淡化海水浇灌出的花草,房子的建设等各方面都非常漂亮。以此为基础,在两个小时的飞机行程、七天汽车行程为半径的范围内形成了一个经济圈,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在这个圈内,以自己为中心建一个商业中心作为中转港,自己称为“中东的香港”。现在商业收入与石油相比已占国民收入的40%,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当石油枯竭时,他绝不会再去赤日炎炎的沙漠放羊。
任正非将这种意识加诸在企业管理当中,并将这种理念引入华为。任正非对企业文化的看重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真正正地将这一计划落实,在华为内部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精神革命”。任正非对技术和研发的重视是有目共睹的,但要谈及华为的核心竞争力,绝对非其企业文化莫属。
很多人可以意识到文化作为一种不会枯竭的资源对企业的重要作用,但他们或许不理解,华为的企业文化为何还会发生变化。从2000年后任正非很少提及“狼性文化”开始,当华为决定淡化“狼性”时,华为的企业文化就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任正非不是完全摈弃了这一理念,而是在尝试改进。此后,人们便看到了华为在人性化管理上所做出的努力。
企业文化的建设应该永远都处于“正在进行时”,是一个不断完善和进化的过程。文化若是被定了型,进入一成不变的阶段,那么,很难想象这个企业今后的发展将何去何从。事实上,企业的发展最终还是要以文化的进步为依托。华为还在路上,改革仍在继续,因而它的文化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课外阅读:
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
人类所占有的物质资源是有限的,总有一天,石油、煤炭、森林、铁矿……会开采光,而唯有知识会越来越多。中国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而又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在世界上最少。当然,(关于)她的出路,党中央已提出“科教兴国”,以此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基础,同时强调要深化管理,使知识产生价值,以创造民族的财富。以色列这个国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它说它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脑袋。一个离散了20个世纪的犹太民族,在重返家园后,他们在资源严重贫乏,严重缺水的荒漠上创造了令人难以相信的奇迹。他们的资源就是有聪明的脑袋,他们是靠精神和文化的力量,创造了世界奇迹。
华为公司有什么呢?连有限的资源都没有,但是我们的员工都很努力,拼命地创造资源。真正如国际歌所述的,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是明天的主人。“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全靠我们自己。”八年来的含辛茹苦,只有我们自己与亲人才真正知道。一声“辛苦了”,会使人泪如雨下,只有华为人才真正地理解它的内涵。活下来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们对著名跨国公司的能量与水平还没有真正地认识。现在国家还有海关保护,一旦实现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中国还会剩下几个产业?为了能生存下来,我们的研究与试验人员没日没夜地拼命干,拼命地追赶世界潮流,他们有名的“垫子文化”,将万古流芳。我们生产队伍,努力进行国际接轨,不惜调换一些功臣,也决不迟疑地坚持进步。机关服务队伍,一听枪声,一见火光,就全力以赴支援前方,并不需要长官指令。为了点滴的进步,大家熬干了心血,为了积累一点生产的流动资金,至今98.5%的员工还住在农民房里,我们许多博士、硕士,甚至公司的高层领导还居无定所。一切是为了活下去,一切是为了国家与民族的振兴。世界留给我们的财富就是努力,不努力将一无所有。
华为是一个功利集团,我们一切都是围绕商业利益的。因此,我们的文化叫企业文化,而不是其他文化或政治。因此,华为文化的特征就是服务文化,因为只有服务才能换来商业利益。服务的涵义是很广的,不仅仅指售后服务,从产品的研究、生产到产品生命终结前的优化升级,员工的思想意识、家庭生活……因此,我们要以服务来定队伍建设的宗旨。我们只有用优良的服务去争取用户的信任,从而创造资源。这种信任的力量是无穷的,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源泉。有一天我们不用服务了,就是要关门破产了。因此,服务贯穿于我们公司及个人生命的始终。当我们生命结束了,就不用服务了,因此,服务不好的主管,不该下台吗?
今天听到春节慰问团的工作汇报及来自前方服务人员的心灵呼喊,令我们人心颤抖。八年来,我们初期的产品水平不高,质量也不好,学生研究的产品,散布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而我们今天市场这么好,用户这么信任我们,是一俊遮百丑。用服中心的员工们,用青春和心血铺就了华为成功的道路。不管冰天雪地、赤日炎炎,在白山黑水,在崇山峻岭中,没有日夜的概念,终年奔波在维修、装机的路上,用户的需要就是命令。严冬由于雪堵死了道路,一困7~8小时坐在零下二十多度的车上,烈夏挤在蒸笼般的超载的长途车中,大年三十儿爬上高高的铁塔,为了维修我们在研究、生产中的一点点小小的疏忽。当我们坐在温暖的办公室内,他们却为了赶不上车,在车站外面徘徊;当我们一遍一遍受到培训,增加晋升机会,他们却因公司发展太快,服务工作跟不上,一直呆在远离公司的地方,一呆就是二年,没有回来一次。当我们与家人团聚,他们在远离公司的地方,坚守岗位,不站好这班岗,哪有市场;当他们不断地守着我们早期有故障的产品,不敢停歇一会儿,以确保公司信用,在新技术方面跟不上公司的发展;当他们打电话向公司求援时,却受到“明白人”的斥责,说他们水平不高。我们这个时代最崇高的是责任心,最可贵的是蜡烛精神,他们照亮了公司消耗了自己。多么伟大的人格,多么高尚的情操!当我们获得辉煌时,他们仍然像萤火虫一样默默地发光,不管您知道不知道,消耗毕生的精力与心血,在闪着您成功的五彩缤纷时,不曾注意的微光。
经历了千难万苦,磨炼多少宝贵的干部资源,我们要重视培养他们,造就我们事业的中坚力量。在任人唯贤与任人唯亲相结合的干部制度下,造就一个融合的管理队伍的团队。我们说这个任人唯亲就是指认同华为文化,而不是指亲属。对拥有专业技术的新员工,我们要团结爱护他们,放在一定的岗位上使用,而不因暂不具有华为文化而歧视他们。
公司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做实精神,号召一切员工都要向用服中心学习。土夯实了一层,再撒一层,再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造就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把精益生产落到每一个员工,每一个环节、流程,落实到我们每一个思维,每一个动作。如果我们这样做就能像以色列一样在贫乏的资源上建立起辉煌。
不要把学习英雄停留在口头上,要真正用心去学习。用服中心员工向我们展示的是什么呢?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华为文化,只有它才会生生不息,把我们带向繁荣。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有几千名可爱的员工。用文化粘接起来的血肉之情,它的源泉是无穷的。我们今天是利益共同体,明天是命运共同体。当我们建成内耗小、活力大的群体的时候,当我们跨过这个世纪形成团结如一人的数万人的群体的时候,我们抗御风雨的能力就增强了,可以在国际市场的大风暴中去搏击。我们是不会消亡的,因为我们拥有我们自己可以不断自我优化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