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慢慢来,让灵魂跟上来(3)

毫不卖座的漫画家小晴嫁给干夫五年了。小晴是一个神经大条、有点懒散的妻子,因为丈夫的支持,她在家画着喜欢的漫画。在某网络公司上班的干夫细致、认真、一丝不苟。每天都过着重复不变的生活,早起做便当,按照不同日期搭配便当里的奶酪,系领带,扔垃圾,挤电车上班,挨上司的骂,听电话里客户的抱怨。在生活的重压之下丈夫得了抑郁症。为了让丈夫尽快恢复健康,小晴以离婚要挟干夫辞职休养。干夫辞职后,两人失去了经济来源,他们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但他们在对抗抑郁症的过程中相互扶持,收获了从前遗失的快乐与幸福,两人自身也有了成长,丈夫走出了抑郁症,小晴成了著名的漫画家。

电影中有非常多的场景和对话打动了我:

丈夫辞职后,小晴在日记本上写下:“我才不努力呢!”

小晴与正在遭受离婚之痛的女友见面聊天,女友说:“我要努力啊。”

小晴微笑着说:“如果痛苦,就别努力了,保持平常心就好。”

小晴和丈夫讨论暑假作业。

丈夫:“现在是人生的暑假吧。小时候,暑假作业都是按计划完成的。”

妻子:“我就从没按时交过。”

丈夫:“我猜就是,但现在我连小孩子都不如了……”

妻子:“放假时,休息就是作业。”

抑郁症在本片中被称为“心灵感冒”。得了这种感冒的丈夫干夫常常失眠,腰酸背痛,不能坐电车,不能用电话,不能煮饭,不能与人正常地交流,甚至一度想自杀。妻子小晴用始终如一的接纳和陪伴以及这种“不努力”的生活态度对丈夫进行了心灵疗愈。

其实所说“不努力”,指的并不是真的不用努力,而是指不强求自己去做不愿意做的事,不要给自己太多负担,施加太多压力,也不要不停地找事情做逼迫自己前进,忽视内心的不满与痛苦,而要真实地活着,全然接纳自己,哪怕那是个不努力的自己,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与不那么美好的东西,顺其自然地生活。

电影中他们这种“不努力”的生活态度表现在日常生活的许多细节里。

平摊四肢在榻榻米上享受午后的慵懒阳光。

伸开双臂,迎接早春的樱花雪。

从有气泡的古董玻璃瓶中嗅到江户时代的古典气息。

将变色龙和乌龟当宠物养,与变色龙一起坐在屋檐下倾听风拨动风铃的响声,或者像乌龟一样缓慢地思考人生。

他们不是快速地努力前进,而是慢下来,享受当下生活的美好,享受生活的真实与内心的纯真。

一直以来,我都习惯了努力地生活,努力地追求完美。这努力里头包含着一种深层的恐惧:如果我不努力,我就什么都得不到;如果我不努力,我连仅有的都会失去。所以我必须得努力,不管我愿不愿意,喜不喜欢,我都必须努力。从这种自我告诫的努力中滋生出很多压力,这种压力推动的生活让我收获了很多,实现了不少奋斗目标,但是同时它也让我疲惫不堪,失去了真实活着的感觉,那些真实、美好的刹那及快乐。由于一直过分苛求努力,我极度疲累的心发出了“让我停下来休息一下”的呐喊,庆幸的是,我放下了恐惧,也接纳了另一个不想努力的自己,并且开始努力学习这种“不那么努力”的生活的态度和方式。

三、活着的姿态本就美

在如今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做到“不努力”地生活并不容易。我们从小就习惯了要努力,努力学习,努力找工作,努力工作,努力结婚,努力生孩子,努力养育孩子,努力赚养老钱……努力地去追求一切。为了一切去努力,已经成了人生内容的全部。教育与社会习俗将我们训练成一台擅长竞争、努力生活的机器,按照社会划定的路线铺设人生轨迹。做到“不努力”地生活并不容易,除了教育因素的制约,还有时代的裹挟。我们身处急剧变化、竞争激烈的时代,社会的发展速度让人惊讶不已,近200年来我们发明的新东西可能比过去所有的时候都要多,当然我们消灭的东西也非常多。日本趋势专家大前研一有本书叫《M型社会》,这种M型社会“指的是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富有者在数字世界中,大赚全世界的钱,财富快速攀升;另一方面,随着资源重新分配,中产阶级因失去竞争力,沦落为中下阶层,整个社会的财富分配,在中间这块,忽然有了很大的缺口,跟所谓的‘M’的字形一样,整个世界被分成了三块,左边的穷人变多,右边的富人也变多,但是中间这块,就忽然陷下去,然后不见了”。简单来说就是两极分化会更加严重了,你要是不努力,就会沦为社会底层。就像大前研一发出的警告:“你别再以为,只要咬牙忍一忍,好日子还会回来,你可能已经从中产阶层沦落到‘下流社会’而不自知……”听起来是不是很恐怖?因为任何人都不想沦落到社会的最底层,不管他是不是中产阶级(我很怀疑中国有没有中产阶级)。但被时代裹挟而努力奋斗的每个个体,每天睁开眼拼命赚钱、拼命消费,过着缺乏真实的生活,那种单纯的活着的美好消失了,有的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健康、失去了爱。这种牺牲是否值得,需要每个人思考和判断。作家亨利·詹姆斯说:“不管干什么事情,只要有自己的生活就行。如果没有自己的生活,那你还有什么?”

歌手黄耀明有首歌叫《下流》,讲的是那种不必太过努力,不靠牺牲很多重要的东西往上爬的价值观。在一次记者采访中,对这首歌表达的价值观,黄耀明这样解释:“幸好,我们在努力生存的过程中没有变成太下流的人。但是否有这样一个可能性?我们需要向上爬吗?可不可以下流一下,漂到洪流下面,堕落一下,可不可以?”这就是一种思考。在某些时候与主流保持一点距离,更多地注重个人的内心感受,观照自己的内心,满足内心的需求,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

有一次,某个女友给我打电话。她谈到自己周围的人都在快速地成长和进步,大家好像每天都忙碌得要死,很成功,有的只用了几年时间就买了房、买了车。反观自己,一直过着慢吞吞的日子,学法律的她努力了两年才通过司法考试,工作上的起步和成长也比较慢,但是最后她却说:“其实我对自己的生活状态还算满意,我有那么多朋友,有自己休闲的时间,我虽然很慢,人家花一天时间就做好的事情我要花两三天,但是我一直在朝前走,慢慢地努力,没有放弃。”

无论我自己的这种不努力的努力生活状态,还是黄耀明唱的《下流》,或者像我这位女友说的“我虽然很慢,但是我一直在朝前走”的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都是一种生活的平衡。你可以像我一样按照努力一段,不努力一段,然后再努力一段的节奏生活,也可以像我的朋友那样慢慢地努力过生活,或者像其他的一些人那样狂飙突进后彻底停下来。重要的是,你经过思考后自行选择生活目标、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和生活的意义,而不是被社会裹挟着向前走。无论你作出怎样的选择,只要不危害社会与他人就是好的。

曾经有个朋友问我:“如果一个人不努力赚钱,不努力花钱,不努力奋斗,那他还能做什么?他还是个有用的人吗?”

他的这个问题关乎人存在的价值,我一直没办法给出一个自己觉得稍微好一点的答案,直到我看了作家王安忆在2012年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上作的《教育的意义》的演讲,里头提到一个小故事。她与一位报考临床医学的考生面谈,谈到医学伦理的问题。“考生说‘安乐死’是一种奇怪的人道主义,我问为什么,这位女同学说,一个人的生与死不能用意义来核算。我说,你的意思是还有感情的因素,也就是关系到他的至亲、家人。她说也不是,而是——她思考了很久,说,生命本身就有价值。我希望我们学校不要错过这位考生,她解释了我的关于有用和无用的观念。”

电影《丈夫得了抑郁症》中,卖古董的邻居给小晴介绍她买的一个古代的玻璃瓶时说,正是因为没有破碎才能在这里,因为没有碎掉,尽管是玻璃瓶,也有了价值。这启发了小晴对生病的爱人的关心,领悟了人只要活着就有价值的道理,这也成了接下来她关心照顾得了抑郁症的丈夫,不弃不离、坚持不懈的动力。所以后来小晴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完好无损才有价值,千万不能碎掉。

一个“不努力”生活的人也可以是一个有用的人,不努力的人生也同样精彩。因为活着本身便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活着本就有价值。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应当感到骄傲,活着的姿态本身就蕴含着生命的大美。

幸福是每一个微小愿望的达成

很早之前有个豆友说我一定能出书,到时要送他一本,我当时满口答应了。新书即将上市,我想起当初自己的承诺,于是发豆邮问他的邮寄地址。小伙子很快就回了信:“能把出书的想法这么快实现,这样的行动力是我的榜样啊!现在是您鼓励了我,兑现了约定,感动之余我也感受到了正能量!我一定会继续支持你的!”看完这几句话,我不禁脸红,因为里面的“榜样”和“您”这样的字眼,我觉得自己其实也没有那么正能量。我会因为冬天赖被窝而不去晨跑,会因为一点小事和男朋友发脾气,会因为贪看电影而拖延要写的约稿,也会因为工作上受了一点委屈躲在卫生间里哭泣,我只是一个最普通的姑娘,跟许多80后一样独自在大城市里努力生活。但是一路走来,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追求的梦想一点点实现,欲望清单上打上一个个勾。

想去西藏旅行,我就去了;想去云南徒步,我出发并平安归来了;想一个人生活,我现在已经独自生活半年了;想出书,这个月我有两本新书上市。幸福是什么?电影《飞屋环游记》里说:幸福,不是长生不老,不是锦衣华食,不是权倾朝野,幸福是每一个微小生活愿望的达成。如果按照这个标准衡量,我无疑是幸福的。是的,我感觉自己还挺幸福的。快到年底了,流行总结,如果要总结我这几年努力的成果,我觉得这些所谓的成果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慢慢的,我获得了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日本作家新井一二三在散文集《午后四时的啤酒》中讲自己多年前看郑念写的《上海生与死》,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她被捕当晚,平生第一次住在满是灰尘的监狱里,睡觉的时候把口袋里的面纸拿出来,一张一张贴在床边墙壁上。即使在牢中,郑念也要尽量把自己的居住环境弄干净、弄舒服。看到这里时,我感触很深,共鸣不已。上海降温,我体寒,夜里冷得睡不着,躺在被窝里翻来覆去,若是换作以前的我,估计会对付着蜷缩一夜。可是那晚我没有这样对付过去,起床穿衣,用电水壶烧水,然后用微波炉给自己热了一杯牛奶。万籁俱寂的冬夜,我坐在床边一边舒舒服服地用热水泡脚,一边喝着热牛奶,然后全身热乎乎地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出来了,没有噩梦,没有失眠,这一夜睡得香甜又安稳,我的心情特别好,居然还生出那种幸福的感觉,看着灿烂的阳光照着窗台上的绿植,我想起前一天晚上为了让自己安睡做的事情,心里忽然就多了几分信心,对自己说:以后也会幸福的吧!(现在想来,我太他妈矫情了!)

新井说:“人之幸福、生命之充实,并不取决于物质环境的优劣,而取决于个人对自尊心的保持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一个人生活也好,两个人生活也好,一家人生活也好,主要看你怎样生活。只要是认真、细心地过日子,生活始终会充满着惊喜,永远是创作灵感的来源。”幸福,说到底是一种能力,没有幸福能力的人无论在哪里和谁在一起都不会幸福,拥有幸福能力的人无论在哪里、和谁在一起都能幸福。三毛在撒哈拉那样蛮荒的地方,也能用废弃的轮胎做一把漂亮的椅子,人人争抢着去坐它,这就是一种幸福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让人热爱生活,充满创造力,获得改变。而行动力是一切改变和创造的开始,这么说来,幸福的能力是不是约等于行动力呢?我不确定。

有朋友问我是如何写《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这本书的,我套用了斯蒂芬·金回答类似问题时的答案:“一个字一个字地写。”除了这个答案,还能有什么呢?我相信就连普鲁斯特七大卷的《追忆似水年华》也是这样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这世间的事情大抵如此,如:王石是如何登上珠峰的?一脚一脚地登。百公里超级马拉松运动员是如何完成比赛的?一步一步地跑。那些英语达人是如何背单词的?一个一个地背。就说我自己吧,我在豆瓣上一个字一个字地写,然后就出了这本书。不知道这算不算励志。

人生道路从来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出来的。每天努力一点点,慢慢地,时间一长,你就会看到自己的成长和改变。

我听过很多人的很多梦想,但是很多梦想还没有出发上路就已经死亡。我特别想告诉那些有梦想的人:如果你有梦想,就要去捍卫它;如果你有梦想,那现在就开始行动;如果你梦想当作家,现在就去写一篇文章或者看一本书;如果你梦想当画家,现在就拿起笔来画画;如果你梦想环游中国,那么现在就出发;如果你梦想中500万大奖,那么现在就出门去买张彩票;如果你的梦想是与那个暗恋的他/她共度一生,那么你现在就去表白吧。

只有出发,才有到达的可能。永远不出发,就永远无法梦想成真。如果你已经上路了,我会高兴地为你喊一声加油。在梦想的路上,我又多了一个同伴,这会让我更有继续走下去的勇气,我也喜欢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梦想成真。

幸福是每一个微小的生活愿望的达成。通过自己的行动,慢慢地、一步步地前进,当你实现的生活愿望越来越多时,你会获得幸福的能力。它让你自信,让你积极、充实,让你的内心迸发出创造生活的热情。即便身处寒冷的冬夜,你也必将获得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