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持之以恒,磨炼自己的品格

曾氏名言

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渐其大而不觉耳。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精进而不觉。

译文:年龄无论大小,事情无论难易,只要持之以恒地做了,就像种树养禽一般,天天看它长大却感觉不到。尽力前进,坚持不懈,不过一二年工夫,自然有无形的长进。

一个人能够有所成就,关键在于他是否能够做到“恒久”。曾国藩认为只要能够不断努力、积极进取,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曾国藩在得到翰林的地位后,又一次改名励志。他将名字“子城”改为“国藩”。在他为自励所做的五句箴言中,第一句就是要立志。他要荷道以躬,要与之以言,就是要以一己之身,担当中国的道统。他认为,在人生的进程中,遭遇任何危险困难,只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克服。

为了对得起自己的名字所含的深意,曾国藩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光,奋发苦读。许多人进入仕途以后,便把书本当作自家书房里的装饰品,任其落满尘埃,要么整天酒肉穿肠,要么整日得过且过。像曾国藩这样的人,进入翰林院任侍郎后,还拼命读书,并自立课程12条,全力攻读,实在是少见。他对自己的修身箴言,后人读来,获益良多。若能身体力行,必定获益无穷。

一个位居高官的人,还要自己规定功课,这种自律精神,不仅在古人中很少见到,就是今人也很难做到。这种立志有恒、勇于进取的精神,是曾国藩成功的基本条件。他说,若想成为成功者,就要持之以恒、积极进取;没有持之以恒、积极进取的精神是难以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生的进取,是从一个人的内心开始的。只要能够坚持下去,阅历就会逐渐增多,就可以获取成功。

我们都理解人们常说的“滴水穿石”这个词。小小一颗水珠,落在地上立即无影无踪;溅在盆中,也只是轻微的一声响动,激起两圈涟漪,便再也看不到身影。当它落在我们的身上,或者我们伸手去接住它的时候,我们只感觉到一丝凉意,丝毫没有疼痛的。就是这个貌不惊人的水滴,能将石头穿一个洞。这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

唐朝诗人李白小时候很贪玩,不爱学习。他的父亲为了让他成才,就把他送到学堂去读书。可是,那些经史、诸子百家的书籍学起来很困难。他更加不愿意学了,有时候还偷偷跑出去玩。

一天,李白没有上学,跑到一条小河边去玩,忽然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蹲在小河边的一块磨石旁,一下一下地磨一根铁棍。李白好奇地问道:“老婆婆,您在干什么?”

“我在磨针。”老婆婆一边磨一边回答。

“磨针?用这么粗的铁棍磨成细细的针?这什么时候能磨成啊!”李白脱口而出。

老婆婆抬起头,停下手,亲切地对李白说:“孩子,铁棒虽粗,可挡不住我天天磨。滴水能穿石,难道铁棒就不能磨成针吗?”

李白听了婆婆的话,很有感触。

命运往往掌握在那些持之以恒、不断向目标进取的人手中。心理学家说,在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的过程中,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品格往往起到很大的作用。

有一个高中生耐性不够,做一件事情只要稍稍有点儿困难,就很容易气馁。

有一天,他的父亲给他一块木板和一把小刀,要他在木板上切一条刀痕。当他切好之后,他父亲就把木板和小刀锁在抽屉里。

以后每天晚上,他父亲都要他在切过的刀痕上再切一次。这样持续了好几天。

终于有一天晚上,他一刀下去,就把木板切成了两块。

父亲说:“你大概想不到这么一点点力气就能把一块木板切成两片吧?你一生的成败,不在于你一下子用多大力气,而在于你是否能持之以恒。”

是的,真正伟大的人物相信人的智慧与毅力的作用,而不相信什么天才。他们指出:天才就是不断努力的能力;天才就是点燃自己的智慧之火;天才就是持之以恒、积极进取。天赋过人的人如果没有持之以恒做基础,他只会成为转瞬即逝的火花;许多意志坚强、持之以恒而智力平平的人都会超过所谓的天才。正如意大利民谚所云:“走得慢且坚持到底的人才是真正走得快的人。”

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贵在一个“恒”字。持之以恒,方能有所成,道理虽然简单易懂,但却不是人人都能够做得到!

立业先立德,做事先做人。做人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而曾国藩是一位在做人方面非常有智慧的人,所以他能够在战场上躲过明枪暗箭,在官场上步步为营、节节走高,在社交场上如鱼得水。因此,曾国藩的做人绝学和为人之道对后世有深远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