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我们都听说过“合纵”与“连横”这两个词,很有纵横捭阖的气势。其实这两个词都跟说话有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

战国时期,七国并立,秦国最强。有一些说客帮助六国出主意,主张六国结成联盟,联合起来抵抗秦国,这种政策叫做“合纵”。还有一些说客帮助秦国到各国去游说,要他们靠拢秦国,去攻击别的国家,这种政策叫做“连横”。其实,这些说客并没有固定的政治主张,不过凭他们能说会道的嘴皮子混饭吃,不管哪国诸侯,不管哪种主张,只要谁能让他做大官就行。

在这些说客中,最出名的要数张仪和苏秦。这两人是师兄弟,张仪后来当了秦国的相国,主张“连横”;苏秦则当上了六国的相国,主张“合纵”。

张仪最早是魏国人,在魏国时穷困潦倒,于是跑到楚国去游说,可是楚王没接见他。楚国的令尹昭阳偶然见到了张仪,于是将他留在家里作门客。昭阳为楚国立下不少战功,楚王将楚国的镇国之宝和氏璧赏赐给了昭阳。有一天,大家都到昭阳家里去见识和氏璧的神奇,看它如何在黑暗中发光。

就在这次宴会上,和氏璧竟然离奇失踪。众人都怀疑是家穷的张仪偷了和氏璧,昭阳于是把张仪抓起来打个半死。张仪并没有偷和氏璧,死也不肯承认。

张仪垂头丧气回到家里,他妻子抚摸着张仪满身的伤痕,心疼地说:“你要是不读书,不出去谋官做,哪会受这样的委屈!”

张仪张开嘴,问妻子说:“我的舌头还在吗?”

妻子说:“舌头当然还长着。”

张仪笑着说:“只要舌头在,就不愁没有出路。”

后来,张仪到了秦国,凭他的口才,果然得到秦惠文王的信任,当上了秦国的相国,为秦国最后统一天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应该可以看到说话——即口才是何等的重要。

说话,说实在的,谁不会说?差别只在说得好、说不好、说得有没有艺术而已。

20世纪60年代,美国有一著名民权运动者,在街头巷尾演说“种族平权运动”。他声音冷静,但充满张力,一波波言语似交响乐曲,词句与感情以一种锐势层层叠上,推进人心。当他终于以最深厚的嘶喊之音叫出:“我有一个梦!

我有一个梦!”时,下面的群众似被电击般狂热地响应,全都似颠若狂了。这个演讲者就是著名的马丁.路德.金。他以这篇著名演讲、以他极富感染力的口才,点亮了一盏灯,烧起了一把火,席卷了群众,发起了运动,改写了美国历史的一页。

由此看来,说话对一个人来说是何等重要。人际关系顺畅与否,先看一句话说得是否合宜。因此,“如何说话”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中国人很早就讲究说话,《左传》、《国策》、《世说》是教我们说话的三部经典;一是外交辞令,一是纵横家言,一是清谈。你看他们的话多么婉转如意,句句字字打进人心坎里。还有一部 《红楼梦》,里面的对话也极轻松、漂亮。

本书精选了历史上的案例,通过介绍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通过口才艺术在事业和生活中取得成功的具体应用,总结出“说话的艺术”——说话36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这一人际关系如此重要的现代社会里,要想让自己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地生存于世,那就让我们先从学会说话开始吧!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