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组织管理篇(3)
- 管理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 牧之 赵凡禹编著
- 3117字
- 2015-06-09 13:35:49
例如,在小型喷气式飞机研制过程中,重点是降低成本,于是,他就将主要精力放在这上面。他每天从这个部门转到那个部门,认真检查飞机制造和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发现问题,立即下令解决。他十分重视飞机的重量。他认为,飞机的重量就代表着它的性能和成本。在牵引力相等的情况下,重量越轻,飞机成本越低,飞得越快,载重量越大。所以,每当他来到工程师的身旁时,他经常会拿起一个零件,看看有多重。如果对重量不满意,他就直截了当地要求设法降低。至于如何降低,那是工程师的事,必须无条件办到。
对那些重要问题,利尔总是采用最直接的方式予以解决。一次,他想到了一个改良控制系统的办法。在大多数公司,这种想法一定会先送到工程部门去评估,再讨论计划,列出细节,绘制图表,制作模子,以供实验。然后经过好几个月,才开始投入制造。但威廉·利尔不同,他径直走到生产车间,把工人召集起来,用铅笔在零件上划几道线,向工人说明他的想法,然后说:“等你们做完时,通知我。”几个小时后,样品做出来了。利尔把样品送到工程部门,要求工程部修改。第二天,新的零件就装到飞机上了。
还有一次,利尔研制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还在试飞阶段时,他和工程师们都觉得飞机翼部不够完美,有必要做一些改进。在别的飞机制造厂,这是一项大工程,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花数十万美元,将制图、做模等程序再重来一遍。而威廉·利尔在做出这个决定后,立即叫上一名优秀工人,带上工具,把飞机翅膀套上硬胶皮,改造成他想要的样子,第二天早上就大功告成,一共才花了48美元。
产品不要多余的功能和重量,做事不要复杂的程序,这就是威廉·利尔的管理方法。
管理实践
组织结构越复杂,决策的制定和执行就越难。相反,组织结构简单,能使决策的的出台和执行一步到位,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个组织由决策至执行之间的环节太多,就像一个肥胖的人有着太多的脂肪一样,行动起来很不方便。所以,现在很多企业把精简机构作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2007年8月,英国石油公司BP聘用贝恩咨询公司为其简化公司组织机构提供咨询意见。英国石油公司墨西哥湾业务副主席KennyLang在一封发给公司职员的电子邮件中称,公司存在许多结构复杂导致效率低下的事例,这些事例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了很多的消极影响。
本·比德维尔曾任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董事长,他在公司组织结构方面颇有研究。他说:“5个层次的管理绝对比15个层次的管理要好。最适宜的数字是不存在的,各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但是,它们都有一个最适宜的目标——管理层次越少越好。”
组织结构简单化不仅仅是沟通更加方便,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降低成本。一般来讲,企业规模越大,管理层次越多;在业务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层次越多,所需人员越多,企业运行成本就越高。
在企业能正常行使其管理职能的前提下,管理层次越少、组织机构越简单越好。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组织效率。不能片面强调“越多越好”,在确定组织机构时,必须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战略管理奠基人之一阿尔弗雷德·钱德勒
管理心语
阿尔弗雷德·钱德勒是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和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教授。在很大程度上,企业史(美国人称之为商业史)这一研究领域就是由他开创的。在他之前,企业史研究大多是关于个别企业和个别企业家的故事,而钱德勒从众多案例中提炼出具有一般性理论意义的主题,“将企业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且重要的研究领域”,并对经济学、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英语中,BC为公元前,AC为公元后,而美国的《商业周刊》曾借用这一词汇赞誉钱德勒:“在商业历史中,BC意味着在钱德勒之前(BeforeChandler)。”所以,商业史时代也被称为AC(AfterChandler)。与钱德勒的AC相提并论,有人把德鲁克也拉出来,称管理学时代为AD(AfterDrucker)。由此,不难看出钱德勒的学术地位。
钱德勒1918年9月18日出生于美国的特拉华州。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钱德勒从哈佛大学本科毕业以后,到海军服役五年。1952年,获得哈佛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随后在麻省理工学院与霍普金斯大学任教。1971年,被哈佛商学院聘请为企业史教授,直到年近80才退休。
钱德勒还是战略管理领域的奠基者之一,他的“结构跟随战略”理论,即“企业组织结构是随着经营战略的变化而变化的”,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1962年,钱德勒发表了《战略与结构:美国工业企业史的若干篇章》一书,该书为钱德勒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书中案例的选择独具匠心。杜邦面临的挑战是军品向民品的转换。通用汽车面临的挑战是多样化市场需求的迅速崛起。标准石油面临的挑战则是美国政府反垄断法例,将其销售市场限制在美国北方少数几个州,标准石油的生存面临史无前例的危险。西尔斯—罗巴克面临的挑战则是美国农业人口急剧减少,全国人口迅速向超市集中,西尔斯—罗巴克的销售战略完全过时,必须另寻出路。钱德勒以杜邦等四家美国大企业的发展史作为案例,详细考察了20世纪前期美国大企业从直线职能结构向多部门结构转变的过程,并演绎出了美国现代企业及其管理架构产生与发展的普遍现象,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与评述,得出了著名的钱德勒命题,即“结构跟随战略”。
该书提供了一种研究管理问题的独特角度,并通过这一独特角度得出了“战略决定结构”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结论,从而开创了战略管理理沦。因为这部名著,钱德勒被称为是战略管理领域的奠基者之一,而战略和结构的互动,也从此成了企业战略研究中一个永恒的主题。
在《战略与结构》中,钱德勒明确提出了战略的概念,他将战略定义为“企业长期目标的决定,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必须采纳的一系列行动与资源分配”。他对于战略概念的界定,在企业战略管理问题的研究上举足轻重。可以说,他对于当今盛行的战略管理理论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他运用的战略和结构互动的分析框架,构成了战略管理的重要理论来源。
管理实践
战略是企业根据内外环境及可获取资源的情况,为求得企业生存和长期而稳定的发展,对企业发展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它是企业经营思想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同时又是制定企业规划和计划的基础。战略要有健全的组织结构来保证实施。
组织结构是企业的组织意义和组织机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企业组织的构成形式,即企业的目标、协调、人员、职位、相互关系、信息等组织要素的有效排列组合方式,往更深一点说,它是将企业的目标分解到职位,并把职位综合到部门,由众多的部门组成垂直的权力系统和水平分工协作系统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当一个组织通过“战略管理过程”确立了既定战略之后,如何通过组织结构为其提供有效配置资源的保障便成为管理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当前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战略与结构对于中国企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收购、兼并、战略整合、重组上市、海外扩张,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家最经常思考的问题。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海尔、TCL和华为的海外扩张,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快步重组上市……所有这一切背后的战略目标究竟是什么?今天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最深刻危机是什么?我们需要怎样的战略调整和结构变革?
钱德勒说:“通常,企业家只关心日常经营的琐事,除非遭遇到最严峻的挑战和压力,他们不会主动去考虑战略的调整和管理方式的变革。”显然,所有中国企业今天都面临着最严峻的挑战和压力,尽管具体情况各不相同。生存或灭亡,对众多企业来说,的确是一个问题。
企业的战略是制定组织结构的基础,组织战略应该随着企业战略的变化而变化;而健全的组织结构是战略实施重要保证,一旦确立了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后,如何来健全组织结构就成为关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