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文学(1)

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故事

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最早见于三国时吴人徐整所著的《三五历纪》和《五运历年记》。这是一个推原天地开辟、世界构成的神话。

神话传说,上古的时候,天和地混沌得像一个大鸡蛋,盘古就生长在这混沌的环境当中。经过一万八千年,天地分开,清而轻的“阳”物升成天,浊而重的“阴”物降为地。盘古在天和地当中,一日九变,比天神明,比地通圣。天每日增高一丈,地每日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每日生长一丈。像这样又经过一万八千年,天计算起来极高了,地计算起来极深了,盘古的身材也极长了。然后才有天皇地皇人皇出现在世界上。

一般地说,数字从一开始,建立于三,成就于五,壮盛于七,到九结束。所以天和地的距离是九万里,盘古的身高也应该是九万里。

明末周游著《开辟衍绎》中又说,(盘古)将身体一伸,天即渐高,地便坠下。而天地更有相连者,盘古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凿开,自是神力,时间久了天地就分开了,二气升降,清者上为天,浊者下为地,自此以后,混沌苍茫的天地被开辟出来了。

盘古的神话反映出先民们现实而又浪漫的构想,宇宙天地的形成原来与盘古这样的英雄有关。生气蓬勃的神话,塑造出一个开辟新天地的英雄形象。

女娲补天的传说故事

民间传说,当天地初开的时候,大地上没有人,女娲用手抟了黄色泥土制作人类。因为工作十分繁忙,凭双手的力量做人远远不能适应需要,于是她便拿起一条绳子,沾在泥浆当中,然后举起绳子一甩,溅落的泥点子都变成了一个个的活人。所以世间富贵的人是女娲抟黄土造的人,贫贱的人就是女娲用绳子甩出泥点子变成的人。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说,女娲抟土造人。而《淮南子·说林篇》却说,女娲和黄帝等共同造人。“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李冗在《独异志》伏羲女娲图中说,上古宇宙初开的时候,有女娲兄妹二人,住在昆仑山上,普天下没有人民。兄妹商量婚配成为夫妻,又自己感到羞耻。哥哥就与妹妹分别登上昆仑山头,在两座山头各烧一堆柴火,然后向天祷告:“上天要是派遣我二人婚配生人,柴火的青烟就合在一起,要是不同意,就叫烟各自散开。”说完,两处的青烟居然合在一起了。做妹妹的女娲就到哥哥伏羲那里去了。去时用草编一把扇子,遮住自己的脸,表示害羞的意思。如今娶媳妇拿扇子遮脸,是从伏羲女娲兄妹结婚那里模仿来的。

女娲不仅造人,成为传说中的人类始祖,她还是人类的保护神,她杀猛兽,治洪水,补苍天,造福于人类。功成而不居的伟大美德为后人传颂。

《淮南子·览冥篇》上说,上古的时候,天的四边塌陷了,九州大地裂开了;天不能遮盖万物,大地也不能承载万物了。大火熊熊燃烧不灭,洪水泛滥不停;猛兽吃咬善良的人民,凶猛的鸷鸟抓老人小孩啄食。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用来补苍天,斩断大龟的脚用来做天柱,立在大地的四方支起塌陷的天空,杀死兴风作浪的黑龙,为了拯救中原的人民,堆积芦苇烧成灰用来防止洪水。

苍天补好了。天的四边端正了,泛滥的洪水干涸了,冀州一带安定了。恶禽猛兽被处死了,善良的人民获得了新生。他们背负着方方的大地,怀抱着圆圆的青天,过着幸福的生活。这个时候,所有的禽兽虫蛇,没有不隐藏起它们的爪牙和螫毒的,全没了吃人的恶毒心肠。

考察女娲的功业,真是上到九天,下到黄泉。她的名声被后世人们传扬,她的光辉煦照万物。她坐着雷车,应龙驾辕,青虬拉套,手里拿着罕见的瑞玉,坐着萝图的席子,车子周围缭绕着黄色的云气,白龙在前面开路,后面跟着腾蛇,浮游在空中,逍遥自在,导引着四方的鬼神,登上九天,在灵门朝见天帝,然后宁静肃穆地在天帝那里住下来。不显耀自己的功业,不张扬自己的声名。隐藏了一个具有真正美德之人的神通和本领,来顺应天地自然的变化,这就是伟大的女娲。

甲骨卜辞

甲骨卜辞又称“甲骨刻辞”、“甲骨文”,是殷人用刀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有文字记载最早的出土文献之一。因出土集中地不同,分为殷墟甲骨文和周原甲骨文。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首先发现甲骨文并高价收买。1901年,刘鹗(字铁云)开始搜集,于1903年编印出《铁云藏龟》。1904年孙诒让写出《契文举例》一书。1908年确定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西北小屯村。1928年政府组织在小屯村进行发掘。董作宾据发掘材料写出《甲骨文断代研究例》。1983年中华书局出全了由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共收甲骨卜辞1956片,有单字4500个。郭沫若《卜辞通纂》、孙海波《甲骨文编》、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是学习和研究甲骨卜辞的参考文献。

3000多年前。商朝统治者迷信鬼神,无论国家大事,还是日常生活,都要占卜问神,预知吉凶。占卜后,由卜人在甲骨上刻下占卜的月日及兆头所示的吉凶,大事用龟甲,小事用兽骨,所以称卜辞。卜辞实开记事文之先河,其内容涉及国家的征伐、狩猎、畜牧、农事、疾病、灾害、祭祀、日月、风雨诸多方面,是研究当时社会生活珍贵的文献资料。卜辞语言精炼,问答确切,语气斩钉截铁,不乏辞令文采。如《令雨》卜辞:“戊子卜,毂贞:‘帝及四月令雨?’贞:‘帝弗其及今四月令雨?’王占曰:‘丁雨,不寅辛。’旬丁酉。允雨。”这段卜辞用现代汉语说:“三月下旬,卜人毂问:‘天帝,到四月让下雨吗?’又问:‘天帝不让到四月的时候下雨吗?’商王观察兆象认为:‘丁酉日下雨,辛卯日不下雨。’四月上旬的丁酉日。果然下雨了。”

如此叙事惜字如金,人物口气惟妙惟肖,叙事有头有尾,为后世叙事文学树立了典范。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三百

《诗》或《诗三百》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上自西风吹初年(前11世纪)下迄春秋中叶(前6世纪)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另在小雅中有6篇用笙演奏没有歌词和乐章、只存篇名的“笙诗”。《庄子·天运》始以《诗》与《书》、《礼》、《乐》、《易》、《春秋》并称“六经”。西汉时置五经博士,《诗》成为官定的五经之一。于是,《诗》遂称《诗经》。始见于《史记·儒林列传》:“申公独以诗经为训以教。”

《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风”分为周南、召南、邶、庸、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邠十五国风,160篇,是各地民间的曲调。“雅”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是周王畿所在地的曲调。颂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是用于宗庙祭祀配合舞蹈的曲调。

《诗经》各篇的作者依诗中所提,《小雅·节南山》为家父所作,《巷伯》为寺人孟子所作,《大雅·嵩高》、《蒸民》为尹吉甫所作,《左传·闵公二年》所载《鲁颂·閟宫》为奚所作,《鄘风·载驰》为许穆夫人所作,《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所载《小雅·常棣》为召穆公所作,《吕氏春秋·古乐》所载《大雅·文王》为周公所作。此外,《诗经》大多数诗篇的作者都无法查考。

《诗经》中的《周颂》、《大雅》,《国风》中的《桧风》、《邠风》多为西周时期的作品。《小雅》中多数诗篇是西周后期东周初期的作品。《鲁颂》、《商颂》和《国风》其他作品全都产生于春秋时期。最早的诗当以《大雅》中的《生民》、《公刘》和《文王》为代表,大约产生于西周初年或西周之前。最晚的诗应该是《陈风·株林》,事关陈灵公,《左传·宣公十年》(公元前599年)有记载。

《诗经》产生的地域十分辽阔。就十五国风而言,遍布黄河中下游流域及江汉地区,包括今天的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湖北等省的全部或一部分。可见《诗经》是众多不同身份的作者在广大地域上所创作并历经漫长时间所形成的文化积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

《诗经》的成集,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认为是孔子删定的。从唐代孔颖达、宋朝朱熹到清代的一些学者都认为“孔子删诗说”不可信。一般认为《诗经》上下五百年间诗篇的整理成集,是经过多人多次完成的。

《诗经》在春秋时代部分诗篇已经广为流传了,特别是外交场合,往往引诗言志,“酬酢以为宾荣,吐纳而成身文”,成为高雅的交际交流的语言工具。春秋末期的孔子十分重视《诗》学,他教训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他教训他的学生们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母,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到战国时代,孟子、荀子等儒家学派尊《诗》为经典,常常引诗作为立论的依据。秦火焚书坑儒,《诗经》通过学者口头传授得以流传下来。汉代有齐(辕固)、鲁(申培)、韩(韩婴)、毛(毛亨、毛苌)四家传诗。东汉末,经学家郑玄作《毛诗传笺》使毛诗兴盛,其余三家诗渐亡,毛诗独传于世。今有毛苌所传毛亨著《诗诂训传》30卷,魏晋后与郑玄笺注(通称《郑笺》)20卷并行于世。唐孔颖达《毛诗正义》40卷,即依毛传郑笺所作。

《诗经》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它反映了西周到春秋末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尽情抒发了人民的喜怒哀乐,堪称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诗》三百篇皆缘情而发,形成朴素、自然反映现实的风格。在表现手法上多用赋、比、兴。所谓“赋”,就是铺叙直言,采用直接叙述描写的手法。“比”就是以具体形象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事物来打比喻。“兴”就是起兴,借助其它事物来作诗歌的发端,用来引起所歌咏的内容。这种表现手法不仅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表现手法,也成了中国诗歌的传统表现手法。《诗经》无论体裁、表现手法、语言还是内容方面都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采薇图《左传》

曹刿论战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事见《左传·庄公十年》,记的是春秋时期鲁庄公十年(前684)齐鲁长勺之战。齐国以强凌弱,攻打鲁国,形势危急。曹刿看到有权位的“肉食者”没有智慧,很难应付局面,主动询问鲁庄公准备的应战条件,认为,战前准备,只有得到人民的支持,“察狱以情”才“可以一战”。曹刿亲自参战,辅佐鲁庄公待“齐人三鼓”之后,一鼓作气打败齐国的进攻,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司马迁称之为《左氏春秋》。这部书与公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被后人合称为“春秋三传”。

《左传》是一部与孔子所作《春秋》相配合而又自成体系的史书。采用“春秋十二公”的世次作为记事线索,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记载了255年间的史实,比《春秋》多13年,是中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完整的编年体史书。书中广泛记载了春秋时期各列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活动。内容比《春秋》丰富,篇幅是《春秋》的10倍。无论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都超过《春秋》,也远非《公羊》、《谷梁》二传可比。

关于《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在《史记》和《汉书》中明确记载是左丘明。唐代以后许多学者提出不可能是与孔子同时的左丘明。当今学者一般认为,《左传》成书于战国初年智伯灭亡之后,作者无法考定。

《左传》的思想内容丰富,它忠于史实,反映了春秋时期的社会民本思潮,评人论事也体现出进步的观点。鞭挞统治者的荒淫残暴,表彰了一些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物。

《左传》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也是一部艺术成就很高的历史散文著作。主要表现为故事性很强,人物描写生动形象,性格鲜明。特别善于描写战争,全书写大小战争400多次,其中“晋楚城濮之战”、“秦晋殽之战”、“晋楚邲之战”、“齐晋鞌之战”、“晋楚鄢陵之战”五大战役写得最为出色。作者不惜笔墨介绍战争的背景、战争胜负的因素、民心向背、实力对比、外交活动、战术运用以及胜败的分析。在谋篇布局方面,详写战争前后,略写战斗场面,齐鲁长勺之战,用222字,只用8个字“战于长勺”、“齐师败绩”就完整地叙述了战争全过程。在语言方面善于使用辞令,正如刘知几所说:《左传》“文典而美”,“言简而要”,“事详而博”,开创历史散文的优良传统。

《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各国的史料汇编的,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成帝时,刘向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国次序整理编订成33篇,共497章,以其“游士所辅用之国,为了策谋”因取名为《战国策》。《战国策》记事上起智伯之亡,下迄战国末年,所载240年左右的史事,是继《国语》之后中国古代第二部国别史书。今天所见到的《战国策》有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南宋姚宏、鲍彪、元代吴师道等人汇注的《战国策》,其中附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战国策》。资料丰富,可以订正司马迁《史记》和刘向《战国策》的有关史事。

《战国策》思想不讲春秋礼法信义,重权谋谲诈,“趋士”、“贵士”,突出“士”人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生观,也反映部分谋臣策士为国家安危坚持正义、反抗强暴的思想言行,突破了西周、春秋以来的某些传统观念,具有不同流俗的新思想特征。

《战国策》文风犀利直言不讳,畅所欲言,不用修饰隐讳之辞。以苏秦为例,开始游说秦国连横失败,“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后来,游说赵国合纵成功,“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也。”苏秦曰:“嗟呼!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战国策》的语言多用排比、比喻,生动而有气势,其寓言的运用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寓意深刻,耐人回味,具有极强的说服力。陈轸游说昭阳“战无不胜而不知止”,用“画蛇添足”的寓言使“昭阳以为然,解军而去”。江乙用“狐假虎威”的寓言游说楚宣王,苏代用鹬蚌相争游说赵惠王,苏秦以桃梗和土偶谏孟尝君,庄辛以蜻蛉、黄雀捕蝉说楚襄王。这些寓言都合情入理,极具说服力,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引用。

《论语》

自宋朝以来,中国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论语》一书是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记录。属语录体散文著作,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论语》一书杂出众手,由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编订成集。流传到汉代,有《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3种不同的本子,只有《鲁论语》后经安昌侯张禹传出而行于世,流传至今。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资料,也是语录体散文的范本。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人。父亲叔梁纥,母亲颜征在。孔子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3岁丧父,不到17岁母亲去世,残酷的现实使孔子自幼学会了生存的本事,同时虚心接受了很好的文化教养。他聪颖好学,依靠自身的努力在社会上安身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