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民俗(6)

我国古代汉族的成年礼在先秦时已很完备,《礼记·曲礼上》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周代冠礼在祖庙中举行,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在带“冠”的同时他还会获得自己的“字”,“字”的获得意味着他已经不再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而是一个开始担负一定社会责任的成年人,从这时候开始,他的活动范围开始由家庭扩大到社会,他必须参加越来越多的社会活动,由于不同的身份对应着不同的行为要求,因此为了与自己家庭生活的身份相区别,他们需要另一套身份标识,这就是“字”。从此以后,除了自己的至亲外,其他人就不再称他的名而要称“字”了。《礼记·檀弓篇》:“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疏曰:“冠字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年至五十,耆艾转尊,又舍其二十之字,直以伯仲别之,至死而加谥。”

中国传统社会以男性为中心,因此冠礼之行远比笄礼为庄重。古人认为,冠礼是“礼之始”,是“嘉事之重者”,因而受到高度的重视,并且规定了一整套周密和严整的仪式。冠礼的大略情形如下:冠礼在宗庙举行,将加冠的青年的父亲先用筮(一种占卜方法)决定行礼的日期,俗称“筮日”。筮日之后,主人要亲自登门告诉亲友,邀请他们参加冠礼,俗称“戒宾”。冠礼的前三天,用占卜的方法在所邀请的客人中用筮决定请哪一位来宾为青年加冠,这是冠礼上的正宾,俗称“筮宾”。冠礼的头天傍晚,冠礼的主持人“宾者”在庙门外宣布第二天冠礼的时间,并把日期通知宾家,俗称“告期”。到行礼那一天,早晨将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将加冠的青年立于房中。其父请宾进门,入庙就位,将加冠的青年出房就位。首先是束发,束发之后,宾者为受礼人加冠。周蕉荫读书图代加冠一般是三次,称为“三加”。第一冠是加缁布冠,以示“尚质重古”“不忘本”。加冠完毕后,宾给冠者要换上玄端服,系上赤而微黑色的蔽膝。第二冠是皮弁冠,表示“行三王之德”,勤政恤民。加冠完毕后,宾给冠者换上白色而腰间有褶皱的裳,系上白色蔽膝。第三冠为爵弁冠,表示冠身以后可以参与祭祀,敬事神明。加冠完毕后,宾给冠者换上裳,系上赤黄色的蔽膝。随后加冠青年由西阶而下,去拜见他的母亲。见母后,回到西阶以东,由宾给他起一个字(名字的字),并说一番祝福的话。于是礼成,青年之父送宾出庙门。被加冠的青年见他的兄弟姑姊,随后再见君和乡大夫、乡先生等。其父以酒款待所请的宾,送他束帛、俪皮,最后敬送出家门。

女子到十五岁,行“及笄”礼,笄是古代妇女盘头发用的簪子。簪子的样式繁多,质地多样,有骨笄、木笄、竹笄、玉笄、铜笄和金笄等。《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礼仪》载:“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女子许嫁之后,要举行笄礼,笄礼和冠礼的仪式差不多。相对冠礼的三加,笄礼也有三次加笄的服饰,分别有不同的意义,象征着女孩子成长的过程——彩衣色泽纯丽,象征着女童的天真烂漫;色浅而素雅的襦裙,象征着豆蔻少女的纯真无邪;端庄的深衣,象征着花季少女的明丽;最后隆重的大袖礼衣则反映了汉族女子的审美取向——雍容大气,典雅端丽。与冠礼不同的是,举行笄礼地点是在庭堂,由受笄者的母亲和女宾主持,母亲给受笄女子著笄,即是以笄固髻,女宾执礼,对该女进行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的教育。笄礼以后,女子便可以出嫁。

到秦汉时代,男子二十岁的冠礼,女子十五岁的笄礼仍沿袭上述先秦的仪式,“三加”的仪式大体不变。汉代皇帝的冠礼,据《大戴礼记》记载,要“四加”,所加的四种冠为缁布冠、爵弁冠、武弁冠和通天冠。到了东汉时期,则改缁布冠为进贤冠。在魏晋南北朝时,由于社会动荡、传统儒学的式微。冠礼已经渐渐淡出士大夫的生活,冠已为巾帽所取代。《宋书·礼志》曰:“汉承秦制,冠有十三种,魏晋以来,不尽施用。”即便偶尔有士大夫举行冠礼,其程序也简化了很多。关于老百姓举行冠礼的记载就更少了。到唐朝时亦是如此。及至宋代,为了恢复古礼,司马光、朱熹均主张恢复冠礼,提倡“年十五已上”,“然后冠之”。至于笄礼,宋代也已经很少了。

明代男子16岁被视为成年,要将头发梳起盘在头顶,叫“拢起头”。冠、笄礼不流行,但在某些地方还是可以见到,《台州府志》:“男子年十六以上始冠,亦有及婚而冠者,此礼惟士族间一行之;女子嫁前数日,行笄礼听训诫。”清代前期,部分文人痛感“少长之节废,而俗不知让”是由于冠礼的废弛,故提倡恢复冠礼。如嘉庆《束鹿县志》记载“男子十五至二十届冠期,卜吉,束发加冠,即古三加遗愿”。但是流传不广,只是偶尔士大夫家有行此礼。至于女子的笄礼,此时已经多和婚礼结合在一起,只是在女子出嫁前“上头”、“开脸”,以示成年。清后期,男子成年的冠礼风俗已经基本废止不用,但有些地方仍有简单的仪式,如直隶深州,“士民家自十五六至二十余岁择日加帽,其醮宴诸仪久废”;有些地方已经则附于婚礼。民国时期,冠礼已经极为少见,但仍有其余绪。据劲挺《延安风土记》记载,当地人婚礼前三天举行冠礼,“新郎挨户拜族里长者,为长者斟酒。亲朋共饮,新郎的父亲为儿子加冠。次日,用红纸写‘乳名某某,今值弱冠,更为官名’,贴在门前,表示成人”。

古代“冠礼”由于极其繁缛复杂,因而后来渐渐被简化,甚至淡出人们的生活。但是它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仪式,在一些地区仍以相似的形式保留下来,比如说云南彝族地区的换裙礼,西双版纳布朗族行报告礼,藏族女子行戴巴珠礼等等。这样形式各异的成年礼的共同的功能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仪式来告诉青年,你已经告别孩童的无忧无虑的生活,要开始肩负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婚礼

婚姻是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的主要方式和构成家庭、亲族的基础。婚姻习俗是人类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婚姻形态。远古时代,人类处于混乱的群婚状态,最早的婚姻形式是一族同胞兄弟姐妹间的血缘婚。当人类逐渐认识到同一血缘结婚的害处时,便产生了族外婚。族外婚是甲氏族的一群兄弟与乙氏族的一群姐妹互相婚配。在中国古代,一般是两个氏族结成世代通婚的联盟。随着族外婚的发展,进入母系氏族的繁荣阶段。产生了对偶婚,通常是一男一女结为配偶,住在女方氏族,但两性的结合也并不巩固。父权制确立以后,中国传统婚姻实行严格而虚伪的一夫一妻制。人类婚姻的形式就是从血缘婚开始,发展到一夫一妻制,传统的婚姻形态便最后定型了。

民谚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一般男子15~16岁,女子13~14岁时,便开始请媒人提亲订婚,再择吉日完婚。媒人在其中牵线搭桥,撮合姻缘,可谓“千里姻缘一线牵”。媒人有官媒和私媒之分,多为私媒。为男子提亲为“媒”,为女子提亲为“妁”,古代人们的婚姻大事遵循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起初媒人很受人尊敬,后来便被人鄙夷,因此社会上流行一些“骂媒”、“打媒”、“锁媒”等婚礼习俗。唐律中对媒有了规定,宋时媒人有自己的行会,以斧、秤为其会标,明朝时更免其税银。媒人的长期存在,也反映了社会的需要和变迁。

狭义的婚礼专指结婚时的礼仪,广义的婚礼指从提亲到结婚这一过程的礼仪。《周礼》将婚姻具体实施分为六个阶段,即“六礼”,分别为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加上聘书、礼书和迎亲书的结合,统称“三书六礼”。

纳彩,也就是提亲。男方请媒人向女方家送彩礼,向女方家提议婚事。如果女方家长同意议婚,男方就正式求婚。男方送的彩礼,一般用大雁,而且必须是活的,因为人们认为雁为候鸟,秋南飞而春北归,来去有时,从无失信,象征男女双方信守不渝。纳彩的礼物,除了雁,还可以有很多,比如在汉代有多达三十种,都是或借谐音,或借寓意,来表达对婚姻的美好祝福的。

问名,男方托媒人到女方家,问姑娘的芳名和生辰八字,以准备占卜合婚,这一阶段也叫“讨八字”。问名时也要带雁执行,如果女方同意,便依例授礼。

纳吉,男方寻找术士按男女八字测定吉凶,也叫“合八字”。纳吉是六礼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婚事能否顺利达成,全看卜占的结果。如果八字相冲,婚事就到此为止,如果是大吉大利,那么程序就可以继续下去,仍旧以雁为礼,作为婚姻缔结的信物,这一过程叫“纳吉”。古人认为,八字不合,生辰相克,不可通婚;属相不合也不可通婚,有“白马犯青牛,猪猴不到头,金鸡怕玉犬,蛇虎如刀铿,羊鼠一旦休,龙兔泪交流”等忌讳说法。

纳征,又叫下聘。纳,就是纳彩礼、聘礼。男方纳了彩礼,双方订立婚约。送聘礼的习俗,最初是作为女家养育女儿的物质补偿,后来聘礼的授受便是男女双方正式确定婚姻关系的证明,相当于后世的订婚。“六礼”之中,纳征是惟一不用雁的礼仪,送的聘礼主要是束帛和鹿皮,象征吉祥美满、幸福如意。一般而言,下过聘礼的男方不能毁约不娶,收下聘礼的女方也不能毁约不嫁,婚约一旦订立便不可更改。有的下聘礼送茶,所以又被称为茶礼,女子受聘也叫吃茶,吃过茶的女子就意味着她已经订婚。

请期,男女到婚配年龄准备结婚,男方选个好日子,请媒人通知女方家,请求女方同意称为“请期”。日期一般确定在秋收之后。这一步,媒人还是要带钱物给女方的。有些地方也称为“送日子”或“送好日”。

亲迎,新婚的大喜日子,新郎亲自去迎接新娘。这一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狭义的婚礼。亲迎是结婚程序中最关键的一环,讲究也最多。

迎娶前一天,男方派人给女方家送催妆礼。礼盒最上一层必须是露在外面的活鸡鸭,下面分别是生鱼、生肉、切面、蒸食、炉食、干果、蜜饯等。这些肉又称“离娘肉”,象征出嫁女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男方送“离娘肉”表示感谢岳父母养育妻子成人的恩情。下午女方将嫁妆抬至男家,晚上在男家大摆宴席招待亲朋好友,并聘请鼓手奏“大乐”来增添喜庆气氛。

结婚是人生大事,婚礼仪式格外隆重热闹,迎娶之日是整个婚礼中最热闹的一天。早上,男方带着准备好的八抬花轿、子孙灯、菜谱、高照、旗、锣、伞、扇等,前往女方家迎亲。新郎骑着高头大马,前面是两盏大红灯笼开路,后面是唢呐队,紧接着是挑彩礼的挑夫,热闹异常。在花轿来之前,母亲或姐姐给新娘梳头,并把新娘面部的汗毛全部绞掉,称“开脸”,新娘口中要含一块糖,寓意婚后生活幸福甜美,最后化好妆盖好盖头。花轿来后,新娘向家人告别,有些地区有“哭嫁”的习俗,大家在一片哭闹声中,把新娘抱到轿上。在路途中,凡遇桥要放鞭炮、撒钱币,据说可以免灾驱邪。新娘下轿时,鞭炮齐鸣,新娘须从婆家事先点燃的火盆上迈过,也是驱邪避灾的意思。这时新娘脚踏红毡或由新郎抱入洞房,以示新人头不见天日,脚不沾泥污。大家还要向新郎、新娘身上撒高梁、谷子、豆子及金钱、果子等,预祝多子多福、丰衣足食。

新娘到婆家后开始拜堂,拜堂也叫拜天地,一般在堂屋举行。一拜天地、二拜双亲、夫妻对拜,这是传统的“三拜”。拜毕,婆婆用“子孙筷子”夹起“子孙碗”中的饺子送到新娘口中,祝福新婚夫妇早生儿女。随后。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地吃喜宴。喜宴桌的放置很有讲究,主席要摆在堂屋上方的正中,请男女双方的长辈入座,新娘的伯父、父亲、叔父坐上首右边席位,新郎的父亲或舅父坐上首左边的席位相陪。其他客席,一般也按尊卑长幼次序入席。席位坐定后,司仪宣布奏乐、鸣炮,喜宴开始。各席酒菜应该一个样,但主席必有一个清蒸肘子。喜宴结束后,宾客都将打道回府,男方则要馈赠礼物或红包给女方长辈。晚上,大家还要闹洞房,又叫“逗媳妇”。无论辈分大小,均可肆意嬉闹,有“三天之内不分长幼”之说。闹洞房主要是为了增加喜庆的气氛,有的是请戏班子来唱戏,有的则是亲戚、朋友们故意找新娘的难堪,制造一些恶作剧。闹洞房的人散去后,婆婆要请人为新人铺床温被。俗称“焐被”,并将枣、栗子、花生三种食物撒在床边被褥下,一边撒一边念着喜歌:“一把栗子一把枣,闺女小子到处跑”,“花生花生花着生,早立子来生贵子”等等。

至此,整个结婚仪式进行完毕,但婚礼之后,认亲与回门也是最重要的两个仪式。认亲就是新郎新娘互相认识对方的亲戚,回门就是新郎跟随新娘回家拜谢岳父母等人。回门一般是在婚礼第二天,新郎新娘必须带着丰盛的礼品,过去一般是糖、酒、肉、干面等物,这些都要用大红纸条,分别将礼物拦腰围合,显出喜庆和隆重,然后由媒人陪着去女方父母家。新郎到新娘家后,要拜见岳父母和其他家眷。决不允许日落以后新娘回婆家,迷信说法是“日落回家,婆婆眼瞎”。回门结束,整个婚礼也就结束了。夫妻便开始正常的家庭生活。

后世的汉式婚礼基本传承了古代六礼的程序,以其为根源范本,略有差异,仪式的“形”在蜕变,喜庆的“神”却恒存。传统婚俗与时俱进,近代以来剧烈而频繁的社会变革,使得中国婚俗更加自由奔放、个性鲜明。清末的西学东渐,使中西文明开始在碰撞中交融,接触西洋教育的新式知识分子逐渐出现依照西方形式举行婚礼。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提倡时代新风,人们不再拘泥以往的婚礼仪式,婚事操办也趋向节俭。改革开放至今,婚俗向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有回归古典的、完全西式的、中西结合的、集体婚礼、海底婚礼、旅游婚礼、水上婚礼、地铁婚礼等等,形式多样,异彩纷呈。

生日做寿

做生日,尤其是为老年人做寿,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传统。寿诞礼仪是比较独特的传统文化现象。所谓五福寿为先,《尚书·洪范》有云:“五福,一曰寿,二曰福,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不但寿排在第一位,而且其他如“康宁”、“考终命”等也与寿有关,可见寿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做生日的意义一般在于祝愿、祈福、庆贺健康长寿,年长的人做生日称为做寿,又称祝寿、庆寿、贺寿等,是每年生日时所举行的人生礼仪。一般只有年纪较大的人才做寿,按照传统,五十岁以前在诞生日举行仪式称为“过生日”,五十岁以后才是名正言顺的“做寿”。不过如果父母在世,即使年过半百也不能做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