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词中精品《饮水词》

(一)《饮水词》简介

《纳兰容若与》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诸多方面。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个真性情的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备受时人及后世好评。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就给纳兰以极高赞扬:“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而况周颐也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性德词作先后结集为《侧帽》《饮水》,后人多称纳兰词。《饮水词》的名字由来为南宋岳珂《桯史·记龙眠海会图》中“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纳兰由此命名自己的词集为《饮水词》。

纳兰性德早年曾刻《侧帽词》,康熙十七年(1678年)又委托顾贞观在吴中刊成《饮水词》,此二本刻于性德生前,今皆不见传本,只知《饮水词》收词不多。

因为纳兰性德的生活面比较窄的缘故,《饮水词》在内容上也主要以悼亡、恨别、男女情思、与友人赠答酬唱等几个方面见长,词作基本上不涉及到社会政治生活。其悼亡之作主要表达的是追念前妻卢氏之情,写的真切感人。纳兰还曾出使过边陲,亲尝过远离家乡的离情别绪,因此“恨别”也成为《饮水词》的一个重要内容。《饮水词》中大都是真情之作,纳兰本人是主张“诗乃真声,性情之事也”。而他的词作也正是他这种主张的具体体现。

《饮水词》在语言特色上追求的是“天然去雕饰”,即不过分追求辞藻,他主张自由抒写性情,反对雕琢矫饰。纳兰反对雕饰,并不是他不重视锤炼,而是主张不露斧凿之痕,艺术上归于自然。纳兰性德生性淡泊,思乡、思亲、思友的主题,词集里多有所见。顾贞观说:“容若词一种凄惋处令人不忍卒读。”王国维论及纳兰性德时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二)《饮水词》的表现手法:物性关照、风物起兴

1.物性关照

在纳兰性德的诗词中,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其多。对于水,纳兰性德是情有独钟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被认为是有生命的物质,是有德的。并用水之德比君子之德。滋润万物,以柔克刚,川流不息,从物质性理的角度赋与其哲学的内涵。这一点尤其被纳兰性德所看重。

纳兰性德把属于自己的别业命名为“渌水亭”,一是因为有水,更是因为慕水之德以自比。并把自己的著作也题为《渌水亭杂识》。词人取流水清澈、澹泊、涵远之意,以水为友、以水为伴,在此疗养、休闲、作诗填词、研读经史、著书立说,并邀客宴集,雅会诗书。就在他辞世之时,也没离开他的渌水亭。

纳兰性德的诗词中,对荷花的吟咏、描述很多。以荷花来比兴纳兰公子的高洁品格,是再恰当不过的。出污泥而不染是文人雅士们崇尚的境界。它起始于佛教的有关教义,把荷花作为超凡脱俗的象征。纳兰性德所居、所乐之处均有水存在,水中的荷花更陶冶诗人的性情。

2.风物起兴

纳兰性德作为皇帝的侍卫,经常伴随皇帝出游,因此游览了许多风景名胜和古迹,通过对所写地方进行体察,能够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纳兰性德此类诗词创作的起因和他丰富的文史知识以及对客观事物形象准确的感受。

纳兰在写风光景物时,一般都是比较清新抒情的,不似前般怀古之作,比较凝重深沉。这里一方面反映他的性格与水域情结相吻合;另一方面,当时文化发达的江南对词人的影响,使凡与此文化生发环境相一致的情调就容易在作者的心绪上形成一种内在暗合,调动起他舒和明朗的创作情绪。纳兰性德的这类诗词,受着他阅历风光名胜的影响,有感而发,由此及彼,由有限到无限。这是他的一种生活之源,这种生活对他的创作具有提示、陶冶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也是生活对他创作的一种赐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