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灯下漫笔:鲁迅诗文选(文学艺术袖珍馆)
- 鲁迅
- 1862字
- 2015-05-05 13:04:26
回望上世纪的中国文学史,鲁迅是矗立其中的一座大山。20世纪的上半叶,中国的各行各业都井喷出诸多伟大的人物,鲁迅之名,就是那璀璨星空中的一个耀眼存在。甚至我们都很难想象,中国现代文坛如果没有鲁迅的参与,会是怎样一件憾事;中华民族少了鲁迅,又会是怎样一种损失。
举目古今中外,肩着黑暗的闸门负重前行如鲁迅者几稀,以鹰隼般锐利的眼光剖析国民性格如鲁迅者几稀,用投枪匕首般的文字直刺黑暗虚空勇敢战斗如鲁迅者几稀。是鲁迅,体现了一个现代中国人所能抵达的精神高度,在他的精神光芒的照耀下,我们获得启迪,同时感到渺小。为了获得启迪,我们要读鲁迅;为了明白自我本身的渺小,我们更要读鲁迅。
关于鲁迅的生平,大约不用笔者在此絮叨,读者也都知晓,且本书所选《自叙传略》对此也有论及,因而不再详述。在这里,我们只约略勾勒一下与其文学生涯有关的人生轨迹。
鲁迅初名周樟寿,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一个书香之家,家境还算殷实,也可说是享受过一段时间阔少爷的福。然而世事多变,此等幸福并未享受几年,他的家庭就突遭变故,家境一落千丈。他也因此过早地体会到了人生的坎坷、世态的炎凉。
十八岁那年,鲁迅怀揣母亲多方筹借而来的八块银元,只身前往南京求学,并更名树人,从此踏上一条漫长而又孤独的旅途。二十二岁那年,他赴日本留学,异国求学,自然免不了遭受欺凌侮辱的眼光,然而作为一种补偿,他也有幸结识了一批良师益友。刚到日本他学的是医术,后从文,此中转变在其《藤野先生》及《呐喊·自序》两篇文章中论说甚细。而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遵从自己内心的意愿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并为此奔忙终生,未曾懈怠。
回国后,鲁迅在家乡当了几年教师。自1912年至1925年,他又在教育部当了大约14年的公务员,此后又辗转于北京、厦门、广州、上海等地,最终还是以写作谋生,成为专业作家。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因病逝于上海。和他另外两位高寿的兄弟相比,56岁而亡的他委实算英年早逝。
臧克家先生曾有诗道:“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生命总有尽头,精神的穿透却无止境,在时光的汰洗之下,鲁迅的精神,愈益彰显出其可贵的质地,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鲁迅的文字,是一块块疙瘩似的煤块,不仅给人一种诡异的美感,其中蕴涵的精神能量和火热的激情,更能让每一个逼近它的人感觉到如炙如烤般的疼痛——这疼痛,是生命的觉醒,这疼痛,是精神的升华。鲁迅先生的文字和精神,是一笔任何人都能利用的宝藏。我们想让更多的人能接触这份宝藏,走近鲁迅,夯实生命存在的根基,拔高精神标杆的尺度,因而精选鲁迅先生的文字,辑成此书。
本书篇幅不大,然而编选的都是鲁迅先生的经典篇目。我相信,每个手握此书、对其中文章细细品读的人,都能获得一份属于自己的启迪和感悟。
鲁迅先生对于历史、现实、文化、人生,都有着自己独特而深刻的见解。《灯下漫笔》中,他对中国古往今来当政者所实施的“奴化”统治予以无情批判和辛辣讽刺,指出各色太平光环掩罩下的中国社会实则都是生产奴隶的厂房;而在《记念刘和珍君》和《“友邦惊诧”论》中,他则猛烈而尖锐地抨击着黑暗的现实;《说“面子”》一文里,他以惊人的敏锐发现了中国式的“要面子”与“不要脸”之间竟然有着“很难分辨”的关系这一结论,让人读后不由得冷汗淋漓;即便到了《死》的时候,他还丝毫不改往日倔强,直言“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其实,这些思考往往又掺杂在一起,很难截然分开,例如《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篇,就能看到诸种因素相互交织的场面。
当然还不止于此!那些回忆里的事、记忆中的人,在鲁迅笔下都凝聚成了永远的定格:儿时烂漫无羁的时代可以乘着冬日在雪地捕鸟,还能从长妈妈那里听来各种千奇百怪的故事,等到长大以后出国留学又遇到了仁爱无私的藤野先生……这些文章,至今读来仍有一种温暖、温馨之感。
此外,本书还选编了一些纯粹个人化的文字,如散文诗、旧体诗等,值得耐心品读。对于这类文字,理解上可能要费些周折,然而若能深入进去,就能发现一个更为广阔和深厚的精神世界。等等,等等。
读鲁迅的文字,常常使人于不觉间会心一笑,为他犀利的言语和敏锐的洞察大声叫好;笑过之后又时时觉得悲哀。这悲哀来自对人性、人生的反思和内省,而这笑大约类似俄国作家果戈理的小说所带给人的那种“含泪的笑”吧。总之,那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情绪。
任何对于鲁迅文章的评价和介绍,实际上都有佛头着粪之弊,这些文字也不例外。理解鲁迅、走近鲁迅的最好方式,莫过于直面先生的文字。因此,就请读者翻过此页,走向那个瘦而倔强的身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