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失败的原因
- 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
- 林承节
- 2323字
- 2019-02-28 15:26:12
这次起义所以失败,就全国来说,是因为封建王公和封建主的绝大多数依然站在英国殖民者一边,竭力防止自己地区发生起义并从兵力、财力上支持英国统治者,使起义在范围上受到限制,在全国仍是个小的局部,使殖民统治者有可能把未起义的更广大地区变成镇压起义的基地,从四面八方对起义地区形成包围。北印度的帕提亚拉王公、锦德王公、卡那尔王公都把自己的资源交殖民当局支配。旁遮普、拉其普他那的许多王公提供兵力帮助镇压。整个起义期间,从英国派来军队112000人,而征召的印度兵达31万人。总督坎宁(他1856年取代大贺胥)承认,土邦王公起了溢洪道作用。他心有余悸地说:如果像瓜辽尔、海德拉巴这样的土邦也参加起义,那么,“汹涌洪水的第一个浪头就会把我们卷没”。英军攻陷德里后,坎宁收到一封孟加拉王公、地主、大商人的贺信,有2500人签名。大多数封建主以及大商人支持殖民统治,给了英国统治者定心丸,使他们无后顾之忧,能集中力量镇压起义。
起义失败的内部原因,首先在于领导者封建主只追求恢复封建旧秩序,对下层人民改善经济地位的要求毫不考虑,使广大群众失望,斗争热情减退。封建主参加起义的目的从莫卧儿皇帝诏书、那那·萨希布给法国皇帝的信和奥德纳瓦布宣言这三份重要文件中便可看出。巴哈杜尔沙二世1857年8月发布的诏书提出,要恢复王公养嗣权利,归还被没收的王公领地,取消殖民政权对地主的种种勒索,被剥夺土地的柴明达尔凡参加起义的土地一律归还,维护和保障地主的尊严和荣誉,使每个地主都能全权统治其领地。还提出恢复大商人的地位,使手工业者“重新为国王、王公和富人服务”等。至于如何对待农民则只字未提。那那·萨希布给路易·波拿巴的信中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罪行,其中大部分是讲印度王公的领地被剥夺,年金被取消,地主土地课税太重,地主及寺庙的免税土地被重新征税,干预印度教等等。信中讲到起义主要是解决这些问题。奥德纳瓦布宣言在列举英国殖民者破坏印度人的宗教、荣誉、生命、财产四大罪行后特别指出,在英国统治下竟把印度上等阶级和下等阶级一样看待,上等阶级没有得到特别的尊重。这三份文件表明,封建王公领导起义就是要在获得独立后,重建封建主阶级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各方面的统治地位。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参加起义的大小封建主到处都是忙于抓权,夺回失去的土地、特权,对起义的下层人民则只知利用,从不考虑如何改善他们的地位。许多地区起义政权摊派的税收比过去一点不减,起义后和起义前看不到多大差别。只有像德里这样革命士兵和下层人民力量特别强大的地方,下层人民的愿望才在起义政权的政策上得到反映。纵观整个起义政权,可以看到起义力量内部存在着两条路线,德里行政会议的政策代表一条路线——较多反映下层人民利益的路线,可惜这种情况太少,另一条路线就是多数地区政权执行的单纯复旧路线,这条路线是领导大起义的封建主的路线。完全复旧是开历史倒车,违背历史潮流,是行不通的,这里且不多谈,毕竟这还只是他们的主观愿望。仅就现实而论,他们对下层人民群众改善自己地位的要求漠不关心,不可避免地会阻碍群众的进一步发动。已参加起义的群众对他们感到失望,未起义地区的群众看到起义后不过如此,对于起义的积极性也骤然消退。这就是为什么起义像狂风暴雨一阵瓢泼而下后,却突然停止不前的根本原因。
起义的失败还因为,各地封建主虽说口头上大都接受莫卧儿旗号,但内心里还是各有各的主意,各打各的算盘,都想在起义后扩大自己的势力。加之,起义的王公和封建主各有部属,自成系统,平素既少接触,战时就很难相互为谋。这一切在起义的组织领导上,表现为各自以我为中心,消极防御,孤城自守,从来没有形成统一指挥,没有统一的战略目标和战术配合,不能利用起义头几个月敌人无招架之力的有利形势,主动发起战略出击,扩大起义范围和影响。这就给敌人以充分机会,重整旗鼓,全面发动反扑。
军事技术力量对比印度人处劣势也是起义失败的原因之一。印度人的旧式前膛炮在射程上远不如英国军队的新发明的后膛炮。英国人方面拥有广布各地的电讯系统,能够及时获悉和交换情报,决定行动方针,起义力量方面却没有这种条件,以致往往在得到情报时,敌人已经兵临城下。至于指挥官的军事素质和经验,更是无法相比了。
事实表明,封建主阶级的历史包袱是过于沉重了,此时要他们来领导一场民族起义,推翻在各方面都比较强大的英国统治者,是他们力所不及的。
印度资产阶级改良活动家没有参加大起义。他们对起义是同情的。孟加拉《印度爱国者报》编辑哈里斯·钱德拉·穆克吉在起义爆发10多天后发表文章,把起义称为“伟大的民族事业”,说它“从一开始就获得了全国的同情”,“人民广泛参加和协助起义”。又说:“没有一个印度人感觉不到英国统治给印度带来的深重苦难,这种苦难是与从属外国统治分不开的。在印度知识界中,没有一个人不感到外国统治限制了自己的前途和抱负。”6月4日,《印度之友》报刊登了一封署名为“一个忠实的孟加拉人”的信,这封信也对起义表示同情。信中写道,青年孟加拉理解起义人民的心情,把起义看做是神对英印统治者的暴政的惩罚。但是,尽管对起义人民表示深刻同情,对起义本身,资产阶级改良活动家是普遍不赞成并持反对态度。这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政治方面的原因。资产阶级改良活动家希望在英国统治下发展资本主义,担心起义会导致封建制度复辟,使历史发生逆转。资产阶级新兴力量自身的利益是和英国统治及印度的资本主义发展方向联系在一起的。维护英国统治在他们看来就是维护资本主义发展方向,也就是维护自身现实利益和未来利益。宁要英国统治,不要封建主复辟,这是他们的基本原则。这种立场使他们置身起义之外,并公开反对起义,客观上为殖民统治者起了减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