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呵气如兰,做魅力女人

把握交际角色,打造个人品牌

交际交谈中的自我角色,是指说话者在语言交际中所处的地位。在交际中,如能根据交际的情境、氛围、场合、对象,对自己应扮演的角色做出迅速、及时、准确定位,那么,无疑会在纷繁多变、千差万别的交际活动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1.认识交际的角色

(1)控制型角色

控制型角色,也就是说话者在语言交际中占据主导地位。例如作报告、演讲、讲课,在特定场合中发言、讲话等。这是就交际中的地位而言的,不能看作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也不意味着身份的高低。

控制型角色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交际的成败,故特别需要明事达理的修养,不能信口开河,不能不辨是非。

控制型角色又需要较强的调节、控制能力。因为这种角色往往面对着各人的群体,如果不善于调节、控制,说话就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影响表达效果,所以不能不考虑说话的策略和方式。

(2)受制型角色的把握

受制型角色,也就是说话者在语言交际中处于受控制的非主导地位,例如在解释、谈心、调解,听课等活动中处于接受地位的人。受制型角色的话语受到的制约,相比较而言,要比控制型角色多一些。

受制型角色需要有耐心、细心的心理素质。因为他们在通常情况下受到交际对方的明显制约,其语言的回响要建立在耐心、细心倾听对方话语的基础之上,否则有可能导致说话不得体。

受制型角色还需要有紧扣话题、灵活应变的能力。通常情况下,受制型角色说话受到别人的制约,有时表现得十分明显。这就要求受制型角色说话时不能脱离特定的话题,要有针对性,尽量避免出现偏差。有的场合,出于某些特殊原因,还要灵活应对,有意制造出偏差。

(3)自由型角色的把握

自由型角色在语言交际中的地位比较自由,交际双方没有控制和受制之分。这种角色,减少了不少限制、束缚因素,进入交际,必然比较宽松、自由,但是,减少了限制、束缚,并不是意味着没有限制、束缚,自由型角色仍然要正确把握自我。

自由型角色需要有诚恳、坦率的态度,也就是说双方要有良好的合作精神,自觉保证谈话的成功、圆满。

主人为家中的小保姆介绍了一个男朋友。男方是个因小儿麻痹后遗症落下残疾的青年,是主人的朋友。但他身残志不残,不但自修了大学的全部课程,还考取了好几个技术资格证。第一次见面,这位小保姆硬让坐在她旁边的小伙子站起来,“你站起来,走一圈儿呗!”男青年还真有涵养,就走了几步让她看。主人问她:“你干什么?”她理直气壮地回答:“我看看他那腿到底短多少!”处不处对象当然是双方自愿的,但在初次见面的场合,且事先已知道对方的身体状况,毫无忌讳地直接触及对方的生理残疾,就显得太没礼貌、太不得体了,何谈真心实意呢!不久,主人辞退了这位小保姆。

自由型角色需要感情的润滑剂。自由交谈不可能也不必要求做到字字句句都准确,它不是完全没有交际的目的,但又并不以成败为唯一标尺来衡量是否得体,其中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有没有真情实感。

前苏联著名宇航员弗拉迪米尔·科马洛夫,在1967年8月23日驾驶“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圆满完成任务返航时,突然减速伞失灵,飞船即将坠毁。此时此刻,科马洛夫与家人有几段感人肺腑的对话。妻子抱着话筒刚说:“亲爱的,我好想你!”就泪如雨下,再也说不出话来。科马洛夫脱下宇航服,拿出一支金笔对妻子说:“亲爱的,这支金笔随我飞入太空,是我珍贵的东西,我用宇航服把它包好,待会儿的大爆炸,就不会对它造成损伤。请你把它转赠给你未来的丈夫。我想我会在天堂里祝你们幸福。”如泣如诉的话语,饱含了对妻子、对生活深情的爱,屏幕前的人全落泪了。女儿接过话筒说:“爸爸,我的好爸爸!”孩子已泣不成声。“女儿,你不要哭。”“我不哭,爸爸。你是苏联英雄。我只想告诉你,英雄的女儿,是会像英雄那样生活的。”父亲禁不住落泪了:“好孩子,记住这一天,以后每年的这个日子,到我的坟前献一朵花,和爸爸谈谈学习情况。好女儿,爸爸就要走了,告诉爸爸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像爸爸一样,当宇航员!”科马洛夫又一次落泪了:“好孩子,爸爸为你骄傲!可是我要告诉你,也告诉全国的小朋友,请你们学习时,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每一个标点符号。‘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这场悲剧,也可以叫做对一个小数点的疏忽,孩子们,记住它吧!”不久,飞船爆炸坠毁,科马洛夫壮烈牺牲了。

生离死别的特殊场合,科马洛夫和他的妻儿把千言万语都凝聚在这短短的饱含真挚情感的话语中了,怎能不令人动容呢?

2.演好自己的交际角色

在语言交际活动中,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说话交谈,有时,你可能是交际中的主角,也有时需要你是交际中的配角,还有时,需要你去做交际中的中间人。但无论你扮演哪一类型的角色,都需要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并尽可能促使不自觉向自觉转化。

(1)扮演主角不迟疑

在一些交际场合,主角非你莫属。既天降大任,便勿需迟疑,更不必畏缩,而应当仁不让,有舍我其谁的气派。如果在该表现自己的时候畏畏缩缩,卑琐窝囊,便会被人轻视,自己也会觉得别扭。

可见,如果生活把自己推到主角的位置,就不必顾忌,尽己所能,施展才华,方能让人钦佩。

某公司派一位女职员去有合作关系的公司联系业务时,发现对方弄虚作假。她即刻以本公司的名义对对方提出警告。对方见其是一位女同志,便不予理睬。但她毫不畏缩,客观、理性的对对方的行为进行了分析,使作假心虚的合作单位不得不向她保证下不为例。这位女职员在特殊场合及时准确地扮演了主角,最终使自己的公司免遭损失。因此,受到了单位的表扬和大家的称赞。

(2)甘做配角不僭越

无论你地位多高,都会有成为配角的时候。既为配角,就是陪衬红花的绿叶。此时,便要甘为人梯,为主角修桥铺路,切忌喧宾夺主。

一次教育部门“普九”工作现场会,请来了省教育部门领导参加,大会给他安排了十分钟的讲话。但这位领导抓住话筒,一口气讲了两个小时,东拉西扯,台下听众听得是昏昏欲睡,弄得会议主持人如坐针毡,不停地抬腕看表,待他讲罢,时间已不容许会议再进行下去。市领导的大会总结只好草草收场。一个十分重要的大会,就这样因省领导的僭越而被弄得不欢而散。

1863年7月1日,美国南北战争中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在华盛顿的葛底斯堡打响了。经过三天激烈的战斗,北方部队大获全胜。

战后,宾西法尼亚等几个州决定合资在葛底斯堡建立国家烈士公墓,公葬在此牺牲的将士们。1863年11月19日,公墓举行落成典礼,美国总统林肯应邀到会演讲。这对林肯总统来说,有很大难度,因为这次仪式的主持人是当时在美国被公认为最有演讲能力的著名教授埃弗雷特,此人尤其擅长的就是纪念仪式的演讲。而林肯只是出于总统的身份,才被邀请“随便讲几句话”的。

在这次典礼上,埃弗雷德教授那长达两个小时的演讲可谓精彩绝伦。在这种情况下,林肯总统该如何演讲才能和听众建立起良好的交流关系,并赢得他们的认可呢?林肯总统决定以简洁取胜。结果林肯总统大获成功。尽管他的演讲只有10句话,从上台到下台不过两分钟,可掌声却持续了10分钟。林肯总统的演讲不仅赢得了在场的一万多名听众的热烈欢迎,而且轰动了全国。当时的报纸评论说:“这篇短小精悍的演说是无价之宝,情感深厚、中心突出,措辞精炼,字字句句都很朴实、优雅,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

不难发现,该当配角而越俎代庖,喧宾夺主,是一种交际中的不识大体的表现,也是一种自我贬损的行为。一旦在生活中扮演配角,就应该时时坚守自己的配角地位,发挥好“绿叶”的作用。

(3)若处中介不决断

交际活动中,诸如月老、红娘、经纪人、传递信息、穿针引线的人,是一种地位比较特殊的群体。天下婚姻多靠“月下老人”牵线搭桥,交易市场由经纪人从中牵引以促成交易。若身处中介人地位,便不该忘记自己仅为穿针引线人,对自己的角色要有明确的认识、准确的定位,那么便会成就好事,令人赞叹。中介人,一般不能对别人的事情下断语,但却要尽可能婚姻说合、祸事说散、解决矛盾、成全美意。要明白自己非当事人,对事情本身如何进展,可以起到催化作用,但切莫忘记了自己的角色,贸然对事情作出决断。

谈吐优雅,增添女性魅力

谈吐不仅指言谈的内容,而且包括言谈的方式、姿态、表情、速度、声调等。女性文雅的谈吐是学问、修养和才智的流露,是气质的来源之一。在社交场合,女性如能适当使用优雅的语言来表达思想,才会以自己的独特个性,吸引他人的目光。假如你天生丽质,它将使你更加美丽;即使你相貌平平,也会因此增添光彩。

人类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动物,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第一印象往往是十分重要的!第一次跟别人见面时你首先会注意到他的是什么?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都会是外表。也许用外表来衡量一个人,是一种肤浅的表现,但这是人类所共有的天性,是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

不管是在公共场合,还是私人聚会,只要你与人进行交往,你的装着打扮、言谈举止等外在形象就会展现在他人的眼里,并留下深刻印象。可以说,一个人的外在形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社交活动的成功与失败。

1.仪表——形象的“焦点”问题

服饰、仪表是首先进入人们眼帘的,特别是与人初次相识时,由于双方不了解,服饰和仪表在人们心目中占有很大份量。

女性的穿着打扮应该灵活有弹性,只要是适合自己体形,漂亮又有新意的服饰,就应当大胆穿着。服饰的个性,也能让人判出你的审美观和性格特征。服饰式样过时,人家会认为你刻板守旧,太过超前会让人觉得轻率固执、我行我素,这两种情况都会让人得出“此人不好接近”的结论,自然会影响社交中的形象。

女性还要学会怎样搭配衣服、鞋子、发型、首饰、化妆,使之完美和谐。最终被别人称赞的,应该是你外在魅力而不是说你的衣服好看或鞋子漂亮。

化妆可以让女性更具魅力,但过度打扮会让人感到做作,过于简单会让人感到随便,所以化淡汝永远是最适合的。

2.言谈举止——尽显内在魅力

一个女人如果只知道化妆打扮,而不懂如何让自己的言谈举止得体优雅,就难免给人留下徒有其表的印象。因此,全面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使自己更富有个性气质,则成为女性学习社交的重要一课。

言谈举止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体现,要开朗、热情,让人感觉随和亲切,平易近人,容易接触。作为女性,呵气如兰的优雅谈吐,会令你深得人心。

谈吐不仅指言谈的内容,而且包括言谈的方式、姿态、表情、速度、声调等。女性文雅的谈吐是学问、修养、聪明、才智的流露,是气质的来源之一。与人交谈,既有思想的交流,又有感情上的沟通,语言的贫乏、枯燥无味、粗俗浅薄都会使人感到厌恶。如果女人的谈吐既有知识、趣味,又能用丰富的表情和优美的声音来表达,那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很多人在社交中总担心没有出众的言谈来打动大家,吸引别人的注意,以致于造成精神上的紧张,使表情、动作都变得十分僵硬,这都是自尊心太强造成的。因此,应放松心情,保持自己的既有特点,而不要故意矫揉造作。有的人在“亮相”时昂首阔步,气势逼人,在跟别人握手时像钳子般有力,跟人谈话时死死盯住对方……这样故作姿态,不仅会令别人感觉难受,连你自己也会觉得别扭。其实最好的办法是保持你原有的个性和特质。

女性言谈也要有幽默感。在社交中,谈吐幽默的人往往能够左右逢源,出奇制胜。没有幽默感的人在社交中往往会举步艰难,处处受限。在交际场合,幽默的语言极易迅速打开交际局面,使气氛轻松、活跃、融洽。在出现意见有分歧的难堪场面时,幽默、诙谐便可成为紧张情境中的缓冲剂,使朋友、同事摆脱窘境或消除敌意。此外,幽默、诙谐还可用来含蓄地拒绝对方的要求,或进行一种善意的批评。

3.充分展示性别之美

与男性的粗犷、阳刚之美相比,女性之美普遍被人认可的形象一直是娴静的、温柔的、甜美的。女性容貌清秀,线条柔和,言谈举止中能散发出脉脉温情。交际时,女性如能巧妙地利用自己的性别特点,表现得谦恭仁爱,热情温柔,一般总能激起男性的爱怜感和保护欲。女性自然的柔和所产生的社交力量,有时比“刚强”的力量要大得多。

聪明的女性总是自觉地突出自己的性别形象。如有“铁娘子”之称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政坛作为不让须眉,但在家中仍是个温存体贴的好主妇,其温柔的美得到了人们的交口称赞。

4.会用眼睛说话

说到言谈举止,就不能不说到眼睛。眼睛在人际交往中具有很大的魅力。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眼神会流露出真正的情感,从一个人的的眼神中可以窥见他的内心世界。因此,在交谈时,无论是说还是听,都应注视对方的眼睛,并从中抓住对方真正的意念。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之感。

但是,依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在交谈中,如果你老是盯着对方的眼睛,往往会令对方觉得浑身不自在。所以,我们这里所说的注视着对方的眼睛,不是紧锁双眉,如仇人般的怒目而视,也不是含情脉脉,如情人般目不转睛的过分凝视,这样的注视难免会引起误会。而应该是坦诚自然,微含笑意。

在一本杂志上曾经刊登过一篇题为《“干杯”时的眼睛》的文章。说的是,欧美国家的人,对“干杯”是很讲究的。在一次宴会上,一位男士同外国客人们一一干杯后,便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这时,一位中年妇女走到他的身旁,轻声对他说:“先生,您还得重新同我干杯。”

看到他脸上露出不解的神色,她解释道:“刚才同我干杯时,您的眼睛望着别处。按照我们的习惯,同别人干杯时,应该注视着对方的眼睛,以表示自己是出于真挚的友谊,否则就是失礼。”

听到这里,这位男士连忙俏皮地说道:“对不起!我刚才没好意思看您,因为您的眼睛实在太美丽了!”

这位“先生”随机应变“俏皮”地自我辩解,当然不失为补漏的巧言,可供我们在交际场合借鉴。但是,这种辩解的产生,不正说明眼神的重要性吗?干杯如此,谈话也是如此。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言辞,还要注意自己的眼神,因为“眼睛也是会说话的”。

有的女性在听陌生人讲话时,眼睛习惯环顾四周,显得心不在焉;有的女性较为保守,在听别人讲话时,常常是低眉顺眼,害羞胆怯,即使偶尔注视一下对方,也显得局促、紧张,若是对方再给予眼神的回应,便会更加不知所措。这样的行为都是很不礼貌的。

如果对方在讲话时,你的眼神游离不定,左顾右盼,他极有可能会认为你对他的说话不屑一顾。若是你的神色是紧张不安的,还会使他产生“是不是哪句话说得不妥伤害了你”的误会心理,从而失去了谈话的兴趣。

其实,直视人的眼睛是一种很重要的说话技巧,这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意在告诉对方:“我对你说的话很感兴趣。”

作为说话者也是如此,与人交谈时,要以关注的眼神注视着对方,适当、得体的讲述自己经历,提出自己的感受,询问对方的观点。

眼神会流露出心底的情感。有时,对方说话时的语气似乎是平淡的,但从他的眼神中你却能看出愠怒的神色,这时,你千万别被他的语气所“欺骗”,而需要根据他的眼神来揣测他的内心,适时调整你的回应态度。因此,我们说,在沟通时,千万不能只依靠耳朵来感觉,靠嘴巴来表达,用眼睛来观色也是非常重要的交际技巧。

5.发挥“微笑”的魅力

微笑作为一种表情,它不仅是形象的外在表现,而且也往往反映着人的内在精神状态。在适当的时候、恰当的场合,一个简单的微笑可以创造奇迹,可以使陷入僵局的事情豁然开朗。微笑作为一种表情,往往反映着人的内在精神状态。一个乐观向上的女性,一个对事业充满热情的女性,总是微笑着面对生活、面对社会。

人人都希望别人用微笑去迎接他,而不是横眉竖眼,这样会阻碍心灵、思想的交流。俗话说得好:“一笑解千愁。”有一副对联也说:“眼前一笑皆知己,举座全无碍目人。”的确,没有人能轻易拒绝一个笑脸。笑是人类的本能,要人类将笑容从脸上抹去是件很困难的事情。由于人类具有这样的本能,因此微笑就成了人们之间最短的距离,具有神奇的魔力,它可以使强硬变得温柔,使困难变的容易,所以体贴入微的微笑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是广交朋友、化解矛盾的有效手段。真诚地微笑是交友的无价之宝,是社交的最高艺术。

微笑是交际的世界语,微笑没有国界之分,也没有阶级之别,人人都有权利享受别人真心的微笑。达·芬奇的传世名作《蒙娜丽莎》以画中人含蓄、迷人的微笑在世界人民心中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也树立了微笑的经典。

微笑反映了一个人的素质和道德风貌,微笑会使你在人群中大放异彩。微笑可以表现出温馨、亲切的表情,如一缕冬日里温暖的阳光,可以化解久冻的心湖,能有效地缩短双方的距离,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心灵感受,让我们在充满爱意的世界里更容易做到心灵的沟通,从而形成融洽的交往氛围,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心理感受。

通过微笑,把快乐带给别人,这是融洽人际关系的最基本要求。微笑能强化有声语言沟通的功能,增强交际效果;会消除对方的不满情绪。谈话时,脸上带着微笑会让人觉得亲切、可信、有诚意,容易沟通情感。微笑还能代替有声语言的沟通:微笑着握手,代表“很高兴认识你”,使人感到热情、有礼。在交谈中,碰到不易接受的事情,边微笑边摇头,委婉谢绝,就不会使人感到难堪等等。

办事时,只要你时时超越自我情绪的困惑,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你的面孔也会因此而涌起幸福的微笑,并感染他人,而且他人的微笑又反过来强化你的愉悦和微笑,形成你与他人之间人际关系的良性循环。这无疑会极大地促进你优美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为你把事情办好铺下一块块“基石”。

微笑,也能创造许多奇迹。它丰富了那些接受它的人,而又不使给予的人变得贫瘠;它产生于一刹那间,却给人留下永久的记忆;它创造家庭快乐,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好感;它是疲倦者的休息室,悲哀者的兴奋剂,沮丧者的希望之光。所以,假如你要获得别人的欢迎,请给人以真心的微笑。

为自己的声音做美容

女人的可爱有三个方面:声音、形象和性情。

生活中,女人的声音常常比思想更重要。一个声音好听的女人,很容易被周围的人接受,即使她思想简单,别人也会说她单纯。相反,如果女人声音难听,尽管很有头脑,别人也难有好感。当然,声音难听且没有头脑的女人,别人会说她是傻大姐。

不少人认为声音是天生的,由不得自己,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声音可以变美或变丑,关键是怎样把握和驾驭。女人声音像音阶,具有无限的组合能力。人能在不同环境变换不同语气,为什么不能在音频、音色和音量中寻找最佳效果,发出自己最动听的声音呢?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对于女性,美就是生命。几乎所有的女性都在通过各种方式使自己变得更美,更有魅力,以得到理想的工作和美满的婚姻。也许你不能使自己的外表变得更美,但优美动听的声音却可以使你魅力十足,为你打开一个美丽的空间。

说话的声音器官就像一件乐器,你必须经过特殊的训练和学习,才能发出动听的声音,才能演奏音乐,表达感情。尽管人人都在说话,但除了专业的演艺人员、主持人,很少有人知道如何运用这件奇妙的“乐器”,去展现自己的魅力。这是一个被人遗忘的极需要美容的地方。

一个人体形胖点儿,皮肤黑点儿,甚至五官长得不是很美,时间长了都可以让人习惯并接受,但一个人说话声音难听,却很难让人接受。所以声音的美容是最有价值的美容,也是最有必要的美容。

在社交场合中,如果一位女性拥有良好的举止仪态,说话的声音也很美,那就会更加充满感染力,增添女性气质。因为只有开口说话,才能决定他人对你真正的印象。女性要使自己更有魅力,就要学会“包装”自己的声音,塑造出声音的美,让自己的声音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女性声音的“美容”。相信通过我们提供方法,你会发现你的声音也能像演员那样女人味十足,令人倾倒,像主持人那样悦耳动听,沁人心脾,从而在人际交往中先声夺人,魅力四射。

说话与发声是门艺术,除抑、扬、顿、挫外,还要求速度适中、强弱得当、高低和谐、感情丰富、转折自然等。

我们往往有这样的经历,同样的话,从不同人的口中说出,效果可能大不一样。聪明的女性应该懂得驾驭自己的声音。有的女性说话,让人感觉很生硬,这些女性除了没有使用得体的语言外,还没有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有的女性说话尖声尖气,让人感觉很不成熟,这样的女性说话时要尽量放低声调,改用低缓、轻柔的声调;有的女性说话的声音过于机械,没有感染力,让人觉得很呆板、乏味,这样的女性说话时一定要注意融入自己的感情。

1.说话不要带鼻音

说话时如果嘴闭得太紧,就会迫使声音从鼻腔发出,造成鼻音。用鼻音说话,是一种常见的毛病。鼻音对交际能力的影响,在女性身上表现得比男性更突出。建议你不妨将自己的说话声音用录音机录下来进行检查,发现你一讲话,鼻子就嗡嗡的,那就是在用鼻音说话。带鼻音的女性声音,让人听起来极不舒服,显得没有生气。要矫正这一不足,说话时,上下齿之间要保持半英寸左右的距离,用胸腔来共呜。

2.说话声音切勿高而尖

不发脾气时,你也爱尖声尖气吗?平时谈话时,也总是高腔大嗓门吗?女人们经常如此。也许是因为她们经受了太多压力和刺激的缘故,想想你自己是否就是这样的一位女性。如果你讲话时,脖子感到绷紧,你就可能发出尖声。这在镜子里可以检查出来:如果你的脖子显得相当紧张,血管和声带像绳子那样暴露出来,下巴周围的肌肉拉得很紧,那么,可能你的嗓子便会发出像海鸥一样的尖叫声。

说话声音过高过尖是人际沟通中的一种危害性极大的障碍。高而尖的声音听上去就像是粉笔划过黑板时那样刺耳。不仅会因此令人烦躁,也使你缺乏权威感。因此,女性朋友应尽量抑制这种尖声,使语气柔和些。

靳羽西是全球公认的最有气质的东方女性,她在刚开始当电视主持人的时候,曾经向语言专家请教说话的技巧。通过学习她知道了,低沉的说话声音比高声尖细更吸引人,更能博得人们的信任和尊敬。

你可以留意一下电台里的主持人,他们的声音都很低沉,又很有力度,是从腹腔里发出的声音,自然而不做作。因此,受过训练的声音和没有受过训练的声音是有很大区别的。女性朋友接受声音训练,对于完善自己的形象是很有帮助的。主要做法是,学会松驰下颚、舌头,解放喉咙和口腔,使声音能由此传出,而无需被迫从鼻腔中挤出来,显得紧张兮兮的。

3.不要总是“低语”

你说话时,是否显得萎靡不振,郁郁不乐?是否显得老态龙钟,缺乏蓬勃的朝气、昂扬进取的活力?是否经常因为你的听众听不清你说的是什么而被要求再说一遍?如果你的说话存在上述现象,表明你没有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说话时音量不足,没有把声音发出来。

轻声低语是传达秘密或谈情说爱适才适用的说话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若不是为了追求特殊效果,尽量不要使用轻声低语。也许有的读者会问:“这岂不是与你前面所说的不要用高而尖的声音说话相矛盾吗?”其实,这一点也不矛盾。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希望女性朋友在说话时,尽量让你的声音显得柔美婉转,并不是有气无力的低吟。有些女性可能认为,微弱的声音可以表现女性的温柔娇美。其实,这只能让人感到一种表面的做作、慵懒甚至是无病呻吟,绝算不上真正的温柔。如果你的目的是与人交流,那么一定要保持适量的音量。

纠正轻声低语的最好办法,是用慢速朗读一些多音节词,依靠呼吸辅助来读,要读清楚每一个音节。

4.声音切忌单调

正常的说话声音,应能包括10~20个音符的音阶,而有些人却很不幸,他们只能达到五个音符。如果你是这样的人,你的声音听起来可能像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只能发出“嘀哒、嘀哒、嘀哒”的漏水声,或者是像节拍器一样,发出“啪、啪、啪”的声音,你一说话,正好催人入眠。没有音调的变化,没有色彩的搭配,只能是单调乏味、毫无起伏。

怎样检查出你的声音是否单调呢?你可以试着大声朗读报纸,看看你是否会根据文意来变换声音的高低、快慢和语气轻重?你的声音是生气勃勃、有光彩、有韵律?还是毫无变化、平板呆滞、句尾音千篇一律、无升无降?

要是检查出自己声音单调,就要注意使声音产生变化,其方法是把要强调的字词用降低的声调说出。另外,通过恰如其分地运用停顿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在声音里注入情感。

除了对声音进行技术性的修饰之外,更要注重内在感情和个性色彩。现代男女之间应该是平等式交流,有的女性在说话时故意轻声细语,遮着嘴巴说话,故作矜持,这些都是不可取的。人的声音虽说是先天的,但后天的培养与修饰更重要。

女性声音训练课

林小姐与张小姐分别在一家大公司的两个部门作主管。在外形上,二人都会展现出优雅、干练的女强人的形象。不同的是,林小姐更加端庄些,而张小姐更加妩媚些。

林小姐的声音柔和中不失沉稳,说话冷静从容。和她交谈过的人,都会有这样的评价:“一听到林小姐那极具吸引力的嗓音,不管她说什么都觉得是应该的,真是不可思议啊!”

而反观张小姐不但声音高而尖,而且说话速度极快。和她交谈过的人,都会这样评价:“张小姐的声音尖锐,说话又快,总觉得有些轻浮、刻薄,好像不怎么可靠……”

没想到吧?音调高低与谈话方式的不同给人的印象竟是如此迥然。像林小姐从容不迫的音调,不温不火的谈话,带给人的就是信任感;而张小姐那种尖嗓快语,则很容易让人感觉轻浮,产生不可靠之感。假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你胜人一筹的说服能力,正是赢在这些细枝末节上。掌控好说话声音的大小高低、快慢变化等细节,即能全面性展现出一个极具说服能力的你。

什么样的声音才算是具说服力的声音,怎样才能练就一副让你魅力四射的好声音呢?你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使自己的音质有个性

音质即声音的性质,它是某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根据和标志。每一个人,由于发音器官共鸣器的形状不同、发音的方法不同,因而发出的声音就会有音质上的区别。你了解自己的音质吗?我想,大多数人并不太清楚,而且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把检验自己的声音当成一回事。也应该很少有人会想到要通过录音设备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再来听听自己的声音。即使曾经想到过,大多数人也不太愿意真正付诸行动。但是,为了提高说服能力,就必须了解自己各方面的状况,这其中当然包括声音在内,并且要从根本来加以改善。

我们建议大家要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就是要让大家先了解自己的音质,只有先做到这一点,才会去研究怎么活用自己的声音去说话。

音质的优劣有两个明显的标志:一是好的音质听起来甜润、清亮、优美、柔和,如山间流动的清泉,令人悦耳爽心;不好的音质粗糙、沙哑、低暗,犹如撕裂的破布,刺耳烦心。好的音质富于变化,可以根据讲话内容的需要变换出不同的声音;而不好的音质则单调乏味,缺少变化,不适于作艺术化的表达,也不适宜模拟各种声音。一个人音质的好与差,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因素。但不管这些因素如何,只要经过有意识的刻苦训练,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优化音质就不是不可能的。对于音质条件较好的人来说,应当向语言表达的多样化、艺术化、优美化发展,充分开发音质的潜力,使自己讲的话悦耳动听、富于感染力,进而成为口才高手;对于先天音质条件不好的人来说,应当加强训练,提高声音的质量。还可以利用自己的音质特点,形成自己语言风格,发展语言的个性。著名的配音演员、节目主持人李扬,就利用自己的音质特点,为孙悟空、唐老鸭等众多荧幕形象配音,从而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很多演员、主持人都具有自己的音质个性、语言风格,听众不见其人,但闻其声,就立即知道“来者何人”。

2.调整说话的音量

音量是指声音的大小。人们讲话时,声音的大小会不断地变化,这个变化不是无目的的、随意的,而是由思想感情的变化所决定的。恰当的音量,更有助于思想内容的表达。讲话时,音量的大小有两点基本要求:一要恰当、适度。声音当大则大,当小则小,当平则平。大,绝不可大到声嘶力竭的程度;小也不可小到让人无法听到的地步。二要顺畅、自然。音量不可没有根据的忽大忽小,生硬的变换音量,不仅听起来不自然、不舒服,还会引起误会,干扰内容的正常表达。

3.恰当地调整音调

我们所说的音调,就是声音的高和低,语音的升和降。音调的变化不仅赋予语句以抑扬顿挫的特点,而且也体现出一定的思想感情。

大多数的人在学生时代都参加过大合唱。一个合唱团一般都有高音部、中音部和低音部。正是因为不同音部的和谐的配合,才使得一首歌曲的节奏起伏变化,更显得大气磅礴,给人以美的享受。说话也是如此,高音听起来高亢、明亮;中音听起来丰满、结实;低音则较为低沉、浑厚。不同的音高有不同的作用,能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一般来说,重要的内容和要表达强烈的情感时需要用高音;平实的、陈述性的内容适于用中音表达;而悲伤的、惋惜的、深思的内容则要用低音去表达。

语音的升降与声音的高低是一致的,声音高的地方用升调,声音低的地方用降调。在一段讲话中,如果思想内容逐层深入,情感越来越强烈,我们就用升调;如果内容由重到轻,情感由激昂变得沉重或舒缓,就宜于用降调。另外,疑问句、反问句或提示句,要用升调;而叙述句则要用降调。

音高与音强密切相关。一般表示快乐、悲壮、责备的句子,声音是先强后弱;表示不平、热烈的句子,声音是先弱后强;表示满足、优雅、庄重的句子,声音是中间强而头尾弱。

说了这么多,你也许会问,我们又不是在做学问,有必要了解这些语音知识吗?只要把话说清楚、说明白不就行了吗?其实不然,在日常交流中,音量太大了会给人以装腔作势之感;音量太小会使人听着费劲,误以为怯懦。一般要根据听者的远近,适当控制自己的音量,最好控制在对方听得见的限度内。再有,如果你在和别人讲话时始终保持同一个音调,就会使听的人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自然也就达不到讲话的目的。即使内容再精彩也不会引人注意,还可能使别人不愿意与你交往。

4.调整说话的语速

语速,就是说话的速度。我们在说话时,应追求一种有快有慢的音乐感。可以放慢速度强调一些主要词句,可以在一般内容上稍微加快语速。单调如一的声音,如同催眠曲,令人厌烦。随着内容和情绪的变换,说话的音量和音调也应该发生变换,时而侃侃而谈,如淙淙的流水;时而慷慨激昂,似奔泻的瀑布。在不同的声音段里,要有高潮、有舒缓、有喜忧,才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一般演说家的秘诀是:巧妙地利用嗓音来加强语言效果。优美的嗓音富有磁性,具有声乐感,一开口就能吸引住对方。

说话速度太快会使听众听不懂你的意思,甚至会让听众喘不过气来。要是说得太慢,听众则难以耐心听你说完。适当的说话速度大约是每分钟120~160个字左右。朗读的速度一般比平常说话要快一点。当然,说话速度并非一成不变,因为说话时思想、情绪会影响到说话的速度。

5.说话要字正腔圆

字正腔圆指的是字音的精纯和准确。近听,语音纯正,吐字清晰;远听,声音明亮,圆滑优美。具体来说,语音字正腔圆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真”,即字真、音纯、调准,按普通话语音规律发音,不能错,也不能含混,真真切切,干脆利落;二是“美”,即发音好听、圆润、优美,富于艺术性。“美”与“真”完美结合,讲话便会字正腔圆。

字正腔圆的核心,是要掌握吐字归音的技巧。吐字归音是我国传统戏曲中对吐字方法的概括,是指对字头、字腹、字尾的完整处理过程。一个字音的头、腹、尾不仅要分得明,还要连得好,听得清,使之符合音响学的要求。有人将其概括为:“字头摆得准,字腹响度大,字尾收到家。”形成吐字归音过程的“枣核形”。

字头,也叫“出字”,包括声母和韵头。发音时要准确有力,叼住弹出,这主要是控制好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和韵母的四声。

字腹,也叫“立字”,指韵母中的主要元音。发音时要拉开立起,圆润饱满。口腔应开合适度、松紧相宜,立音舒展丰满、坚实稳定。

字尾,也叫“归音”,即韵尾的处理。发音时口腔由开到闭,肌肉由紧到松,声音由强到弱。敞到归音趋向鲜明,到位弱收。

当然,上述的吐字归音方法不是绝对的。我们说话不是“念字”,在语流中不可能把声音“端”着,把每个字音都“发到家”,否则就变成了幼儿园里教拼音了。这种“播音腔”在新闻主播口里就是一种大众传播手段的表现形式,如果日常说话中这样说就显得呆板,别人听起来也会觉得别扭。另外,不同声、韵、调的字,在吐字上也有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总之,说话口齿清楚、字正腔圆,没有太多的尾音,每个音节之间有恰当的停顿,就会给人以悦耳动听之感。

6.说话时嘴唇尽量活泼一些

即使是唇读专家,也未必能弄懂那些抿着嘴唇说话的人的意思。因为他的嘴唇动得不够,别人无法识别,他们的嘴唇太懒惰,不愿张得大点,致使他们总是表达不清楚。在他们僵硬的嘴唇里,字句都粘到一块,吞吞吐吐地出不来,有时把整个字句都吞下去了,要是女性犯这种毛病,更给人以冷漠、难以相处之感。一般来说,女性都是伶牙俐齿的,嘴唇在说话时十分活泼更增加女性的柔美可爱。因此,你不妨对着镜子做些语言练习,检查自己是否有此毛病。要是你说话时嘴唇不动,那你肯定有说话含糊不清的问题。这就需要勤动嘴唇,生动活泼地讲话。

7.为声音注入活力

有时,你也许会感到很疲劳,或者岁月已经在你的脸上或身上留下痕迹,使你的生理状态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改变,但你的声音仍然可以显得“精力充沛”、“青春焕发”。20年前,一部专题片《话说长江》,让亿万中国观众记住了两个人的声音。20年后的今天,这两位已经成为播音主持界泰斗级人物的老人,声音依然浑厚圆润、富有磁性、引人入胜。我国著名的配音演员乔榛、丁建华为许多经典的荧幕形象配过音。多年后,当他们为《叶塞尼亚》、《魂断蓝桥》等影片的经典片断进行声音重现时,音色依然华美,丝毫没有岁月的痕迹。

不过你还必须警惕,声音也会起反作用,它能使精力充沛的人显得“困乏”,使健壮的人显得“虚弱”,也能使年轻的你的声音听上去暮气沉沉、“老态龙钟”。因此,作为女性,一定要在声音中注入活力,不要让别人听到你疲惫无力、松松垮垮的声音。为此,你应该有意识地进行声音的训练,使你的声音清脆、甜美,富有感染力,充满青春的活力,而这是不难做到的。

女性不注意声音的培训,往往会使“凤凰”变“乌鸦”。失去声音的魅力,犹如失去女性的特质。在此,呼吁所有的女性朋友,从现在起,像训练形体一样去训练自己的声音。因为充满魅力声音能增加女性的自信、气质和人气,并能在关键时刻帮助女性改变自己的命运。

你是最会说话的人吗

你会说话吗?猛然提出这个问题,肯定会把一些人问得一头雾水,“什么,说话?除了婴儿、聋哑人之外,没有人不会说话吧!”肯定还会有一些人认为,自己从呀呀学语的时候,就开始学说话了,怎么能不会说话呢?

是啊!这个问题对某些人来说,过于滑稽、过于单纯,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发现,有的人说起话来,娓娓动听,让人如沐春风、全身舒畅;有的人说起话来尖酸刻薄、锋芒锐利,让人恐惧和反感。

因此,我们所说的会说话,不仅仅是能说话,还要善于说话。中国人在做事情的时候,通常有句俗语挂在嘴边,即“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很简单的八个字却道出了世间的真道理——把要做的事情分开来看,一般又分为两种:一种事情是你“会”做,一种事情是你“不会”做。你心里有底,有把握,那么,这件事情对你来说没有问题,代表你“会”做;而一件事你没有把握,它对你来说是陌生的,做起来很难,甚至根本就无从下手,那么,就是“不会”做;会者,事情看似相隔万水千山,处理起来却是近在咫尺;不会者,咫尺之间,也会跋涉万水千山,最终却也没有做成。会与不会的奥妙,其实还是在技巧的方寸之间,要看拿捏!

说话也是一样,会说与不会说,与难或不难有异曲同工之妙。美国诗人弗洛斯特从说话的角度,把一般人巧妙的分成两类:第一类是满腹经纶,却说不出来的人;第二类是胸无点墨,却滔滔不绝的人。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有一肚子学问却讷于言辞的人,也经常听到不学无术的人废话连篇。所以,说话最根本的条件是:既要有充实而有价值的内涵,又要善于表达,使人听得舒畅,而且回味无穷。所以,有话可说不容易,要达到“言之有物”的境界,更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摸索,力求充实自己。

说话人人都能,但能说不等于会说,说话技巧层次有高下之分,每个人的说话与其追求的境界所达到的目标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口吐莲花,字字珠玑”,有的人“巧舌如簧,而听者寥寥”,更多的人却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倒不出来”。境界有高下,效果也就有霄壤之别。烛之舞不费一兵一卒言退百万雄师,诸葛亮舌战群儒,促成孙刘联合,致使号称“八十万大军”的曹兵几乎全部葬身滔滔江水,说话说到这份上,其中高层次的技巧更代表了毫无边际的说话境界。

1.好口才并非天生

在古希腊,人们常常爱聚在一起进行辩论。在辩论中大家都争着上台发表演说。有的人知识渊博,旁证博引,说古论今、滔滔不绝,每次演说,都能征服听众的心。人们就称这样的人是演说家。德摩斯蒂尼就是古希腊当时最著名的大演说家。

可是你们相信吗?这样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曾经是一个口吃者。口吃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结巴”。说话不流利,结结巴巴的人怎么能成为能言善辩的演说家呢?但是德摩斯蒂尼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出色。

德摩斯蒂尼自幼喜爱读书,知识很渊博,他很想成为演说家,但是他登台演说时,原来平静的听众一下子就烦燥起来,台下乱哄哄的一片,有的人索性在台下喊起来,轰他下台。

德摩斯蒂尼知道自己失败了,内心十分痛苦,但是他没有因此灰心丧气,暗自下决心要克服自己的弱点,成为一个有名的演说家。

从那以后,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德摩斯蒂尼就立即起床跑步上山,他一边爬山,一边呼喊,尽量使自己的声音传得远些,更远些。爬上了山顶,他就迎风站立,把树木当听众,打着手势作长篇演说,他讲得十分认真,就像眼前真的有许多听众一样。

为了使口齿清晰,德摩斯蒂尼还经常含着小石子练习讲话。他的口腔被小石子磨破了,流出了血,可是他还是不停地练习。

他经常去看话剧,仔细看演员在台上表演时,怎样讲话,怎样用手势,怎样表达感情,回来练习演说时,他就像演员那样注入自己的感情。

一年以后,德摩斯蒂尼终于纠正了自己口吃的毛病,他又拼命地投入学习、博览群书,有时手里拿着书就高声地朗读起来,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读得口齿清楚、音色醇美、语言流利、发音正确为止。德摩斯蒂尼就这样苦练了很久,忠于克服了说话的障碍。

当他再次登台演说时,声音洪亮、口齿清晰、语调优雅、姿态潇洒、妙语连珠、滔滔不绝,台下的听众完全被征服了。当他的演说结束时,全场热烈欢呼,祝贺他演说成功,德摩斯蒂尼终于成为一个真正的演说家。

许多人不愿与自己不熟悉的人交谈,因而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许多人自认为口才不佳,不愿当众讲话。即使公认为口若悬河者,也不是在任何状态下都可应付自如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演员等,都是使用语言的行家,但他们大都认为自己从小就不善言辞。原因很简单,由于他们口才不佳,才加倍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

可见,好口才不仅是天分,不全靠遗传,任何人都可以“先天不足后天补”。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口才的培养和提高,需要从点滴做起。然而,口才的培养和提高难免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喧哗与躁动,诱惑与挫折,问题与困惑。因此,在锻炼自己口才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掌握一些切实可行的道理和方法,以求自己少走一些弯路,少做一些无用功。德摩斯蒂尼的经历,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2.天天说话不见得会说话

毕沅是乾隆时期的进士,他在担任陕西巡抚时,有一次途经一座庙宇,便想进去看看。一位老僧恭恭敬敬地把他请了进去。

毕沅看着庙宇上的佛像,突然问道:“你念过经吗?”

老僧答道:“念过。”

“那好,请你告诉我,一部《法华经》上有多少个‘阿弥陀佛’?”毕沅追问道。

老僧听后吃了一惊,但立刻回敬说:“老衲天资愚钝,才疏学浅,大人提出的问题,我实在答不出来,大人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我想问问大人,一部《四书》上有多少‘子曰’?”毕沅无话可说,心底佩服老僧的口才。于是答应重修庙宇,并捐资置产为香火用。

这是一则机智妙答的小故事,却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当和尚要天天念经撞钟,可再熟读经书的高僧也难以准确的说出一部经书中有多少个阿弥陀佛;读书人整天把子曰诗云挂在嘴边,可再才高八斗的墨客才子也难以准确的说出一部圣贤典籍里有多少个子曰诗云。人天天都在说话,但也并非人人都会说话。

在学业及事业上,会说话的人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来说服他人,使事情顺利发展,左右逢源。可以说,会说话的人必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能为其事业的成功打下基础。

总而言之,一句话——天天说话不见得会说话。要想成为说话高手还应脚踏实地地去锻炼说话的能力,运用说话的艺术,掌握说话的技巧,发挥说话的魅力。

3.会说话并非易事

说话交际在我们本身来讲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我们每天基本上都要通过语言来交流沟通、生活,并且在各种场合下,我们需要依靠我们种种话语的力量,来满足达到我们的需要,从而对我们的说话对象施以影响——言语的影响。

在很多人的眼里,说话要比做文章容易得多。他们认为,不管成人或是孩童,不管文明人或是粗野人,因为时时刻刻都要说话,所以说话是不觉得困难的。至于写文章那就不然,不是张三李四都能够做的,因此,就觉得说话容易而作文难了。

其实,说话未必比写文章容易,因为文章写了是可以修改的,而一句话一旦说了要想修改是比较困难的。文章写了前面几句,可以搁笔构思,而与人交流,和人说话,那就不能如此。所以,说话不见得就比作文容易。

话说得好,小则可以欢乐,大则可以兴国;话说得不好,小则可以招怨,大则可以丧身,所以,古人说“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亦可以丧邦”。我们虽然手里不执国柄,不必担心因为说话的轻重或对错,去担负着“兴邦”或是“丧邦”的责任,可是,我们总不能不顾及到“欢乐”或是“招怨”这样的攸关自身利益的大问题吧!

说话者能够准确自如、恰到好处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意图;能够把道理讲得清楚明白、形象生动;能够轻松自然、简洁明了地使他人听清和理解自己的话语。同时,还要能够从他人的交谈之中,测定其说话的意图,以增进彼此之间的相互认识和了解,从而建立良好、和谐的友谊。善于说话的人,一定也要敢于说话,如果不敢于向他人表述,不敢直言,或是满嘴胡言,词不达意,恐怕说得再多,也无济于事,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反而让人生厌。

4.怎样才算会说话

中国有句老话:“好马出在腿上,好人出在嘴上。”这里的“嘴”指的不是吃饭的“嘴”,而是说话的“嘴”。即要想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就得有口才、会说话。那么,怎样才算会说话呢?

口语表达是人们运用声音和态势语言对一个人思维活动的扫描和表达。也就是说,说话是人们思维的物质外化。因此,我们说,说话是一个人素养、能力和智能的一种综合体现,表达者根据特定的言语交际环境,准确、得体、生动地运用连贯、标准的有声语言,并辅之以适当得体的态势语言表情达意,以取得圆满的口头表达能力。

根据口语交际的构成要素和口才的含义,说一个人会说话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在交际中必须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即能根据交际意图和目的熟练的运用语言技巧来展开话语,同时应具有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即对应情况而说话。孔子认为口语表达直接面对听众,说话的针对性越强,表达的效果越好,因此,说话的内容、时机、情态都要因具体对象、具体环境而异,有所选择,进而区别对待。

(2)在交际中始终具有明确的对象意识和语境意识。如果不顾场合,不看对象,夸夸其谈,滔滔不绝,这种“能说会道”的行为只会引起他人反感甚至厌恶,不能称之为有口才。另一位儒家大师荀子在其著名的《劝学》中曾明确指出:“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急躁),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瞽”,就是瞎子。这说明讲话应随境而发,相机行事。

(3)在交际中还必须具有较高的领悟能力和反馈能力,即既能准确地接受和理解,又能做出恰当、必要的应对。这是与人交谈很关键的一条。在口语交际时,说话者不仅要表达,同时还要作出有针对性的反馈。

(4)说话内容的深浅要与对方的接受能力相宜。交谈不是一味地发泄自己的感想和情绪,而是一种合作的程序。人们说任何一句话,都希望能够对听话人产生适合己意的作用和影响。但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由于听话对象存在着民族、地域、性别、性格、年龄、职业、地位、阅历、文化修养、兴趣爱好、语言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也迥然有异。因此,采用什么样的语言和口吻说话也应当有所不同。《论语·庸也篇》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意思是说,对中等以上的人可以说高深的道理,对中等以下的人就不可以讲高深的道理。可见,说话的内容超过或低于对方的接受能力都不会得到好效果。

孔子带着他的几名学生出外讲学,一路上十分辛苦。这一天,孔子一行人来到一个村庄,他们在一片树荫下休息,正准备吃点干粮、再喝点水,不料,孔子的马挣脱了缰绳,跑到庄稼地里吃了人家的麦苗。一个农夫上前抓住马嚼子,将马扣下了。

子贡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一向能言善辩。他凭着不凡的口才,自告奋勇地上前去企图说服那个农夫,争取和解。但他说起话来文绉绉,满口之乎者也,天上地下,将大道理讲了一串又一串,尽管费尽口舌,可农夫就是听不进去。

有一位刚刚跟随孔子不久的新学生,论学识、才干远不如子贡。当他看到子贡与农夫僵持不下的情景时,便对孔子说:“老师,请让我去试试看。”

于是,他走到农夫面前,笑着对农夫说:“你并不是在遥远的东海种田,我们也不是在遥远的西海耕地,我们彼此靠得很近,相隔不远,我的马怎么可能不吃你的庄稼呢?再说了,说不定哪天你的牛也会吃掉我的庄稼哩,你说是不是?我们应该彼此谅解才是。”

农夫听了这番话,觉得很在理,责怪的意思也顿然消释了,于是将马还给了孔子。

看起来,说话必须要看对象、看场合,否则,你再能言善辩,别人不买你的账也是白搭。

(5)慎言。所谓“慎言”,就是不说过头话。提倡“慎言”,是针对言与行的关系提出的。“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是道而正焉”,“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多闻疑,慎言其余,则寡尤”。这就是说,做事情要勤劳敏捷,说话要谨慎讲究分寸,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说,如果在言与行实在无法一致的情况下,宁可多做事,少说话,也决不能说多做少,言过其行。

“会说话”有许多强力法则,遵循它们,可以提高你在人际交往与人际应对中的“智商”,帮你扫除在以往的人际沟通、语言表达中存在的盲点和误区,让你在开口说话之时学会:

●认真地倾听,会令你察己知人,审时度势。

●由衷地赞美会帮你获取好感,赢得听众。

●真诚地表达会让你更具亲和力,得到信任。

●恰当地设问能使你掌握谈话的主动权,更有效地与人交流。

●巧妙地幽默更彰显你的智慧,助你在谈笑间绕过沟通的暗礁。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好口才的背后实际是一种人际沟通与人际应对的大智慧。所谓“锦心绣口”,说的就是智慧先行的道理。真正的“法则”永远都简单有效。它们看似浅显,却历久弥新,永不褪色,其中蕴含着的是最根本的处世哲学和最精要的人际沟通之道。若能身体力行,任何人都不难发现闪耀其间的智慧的光芒。

使你的言谈富有新意

古人有诗云:“绿阴不减来时路,更添黄鹂四五声。”在众人熟悉的绿阴如画的景色中,又传来黄鹂的欢快叫声,别有一番情调,更能吸引人心。同理,如果我们能在平实的言谈中,巧妙地渗入一些新的东西,就能使我们的言谈充分体现迷人魅力和积极影响。

“创意”是一个外来语,其含义是“具有创造性的意念”,创意语言并不是靠语法规则或某些修辞手段的固定模式创造出来的,它来自于言谈者的语言修养、灵感和创新思维。只有培养锻炼创新思维能力,才能使讲话者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的操作能力得到综合的开发和利用。

语言会显示出我们头脑中关于目的和手段的潜在的思维框架,能够在提高综合思维能力、激发问题意识与目的意识、超越线性思维、丰富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回归人的开拓性、创造性。

语言会显示出我们头脑中关于目的和手段的潜在的思维框架。有创意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诉诸听众的社会意识、审美情趣、生活要求和个人性格。一些优秀的创意语言,或妙语连珠、怡人耳目;或一语惊人,振聋发聩;或精炼含蓄,发人深思。对于领导者来说,语言若能充满新意,能十分有效地增加个人魅力,把员工紧密地团结在周围。这就是创意语言的魅力之所在。

宋代大文人苏东坡被贬谪到海南岛时,应一个做油馓子的老婆婆之邀,写过一首诗:“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匾佳人缠臂金。”这首诗形象的比喻,写出了馓子色鲜、酥脆的特点,人们听后馋涎欲滴,争相购买,从而使得老婆婆生意大增,馓子供不应求。

创意口才并不是天生的,是不断训练及培养的结果,也是岁月累积的成就。思维是口才的基础,口才是思维的表达,没有创新思维的人,是无从谈起“创意口才”的。

法国著名文学家罗曼·罗兰说:“创意是历史永远有效的契机。”在口才领域里,同样如此,创意是一个人言谈深受众人欢迎的重要动力。为何口才需要有新意?一方面是为了所说的信息有价值,不同于流俗;另一方面是为了所说的话有魅力。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因为大自然不喜欢雷同和重复。

其实,不论是伟大的发明家,还是成功的演说家,其高明之处往往在于能发现新的改进生活的方法,哪怕这些方法仅仅只是个设想,是“假如……”,但恰恰就是这“假如”成为创造性的来源。同样,如果现代的青年人在面对新事物或新观点的时候,大胆假设,摆脱时空束缚,更多地使用“假如视角”,去观察它们,评价它们,就一定会培养出富有新意的口才。

那么,在日常交流中,如何才能形成创意口才呢?具体方法如下:

1.推陈出新巧合成

每一种观念,包括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为众人所熟知和认可的观念,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产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观念从个体上看,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而从整体上看,这些观念之间又有相互补充、纠偏、完善的潜在作用。如果采用组合的方法,把它们有机地合成一种新的观念,那么其合理性就会扩大,更接近事物的本质。如,求贤若渴和怀才不遇是一对古老而常新的矛盾,一位著名学者谈到这一问题时说:其实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也常有,关键是要找,而不能坐等。如果伯乐有“三顾茅庐”的诚意,千里马有“毛遂自荐”的勇气,那么不管是伯乐找到了千里马,还是千里马找到了伯乐,对于双方都是幸事。“伯乐与千里马”、“三顾茅庐”、“毛遂自荐”等历史上的观念,就这样被合成了一个更完善、更能为众人所接受的现代观念。

2.自圆其说巧“逆解”

人们的心目中不同程度地板结着一些自己深信不疑的观念,不能简单地说这些观念是错误或陈旧的,但其中确实存在很多不全面、待更新的地方。如果你敢于“逆解”这些观念,揭示新的理解,且能自圆其说,必能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如松下幸之助提出一个观点:“吝啬就是创造新价值。”他认为:吝啬这个词,从字面上看是个贬义词,但吝啬的本意是将自己的一切提高到更重要的地位。人们往往只从消极的、非生产性的角度去想象吝啬的含义,而没有从积极的、生产管理的角度去发展吝啬的内在精神。当代市场中的价格竞争,往往取决于企业的“吝啬”程度。这种说法的确使人耳目一新,在震惊之余产生共鸣。

3.认知和谐巧“借壳”

借壳,本是股市中的一个术语,指某个上市公司因为种种原因导致经营困难重重,而其他有实力上市的公司通过与这种公司的资产重组、结构调整等方式,既赋予旧公司新的灵魂,又促成新公司顺利上市,这实在是一举两利的好事情。在言谈中,同样也可以采用这一方法,即借用大家熟悉的某一形式,融入自己所要表达的观点,让大家在对“壳”的熟悉和对“魂”的陌生中产生新的认识。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各有一处卧龙岗,两地都建祠纪念诸葛亮,且一直争论不休。南阳武侯祠中有一副对联曰: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1954年,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在同南阳二中师生会见时,念了他改过的对联: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就近取“壳”,并寓时代精神的灵魂于其中,境界高远,胸怀博大,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4.借物寓意巧说明

即使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常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如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提出的“鸵鸟理论”就是一个很有趣的寓言故事,他说:当两只鸡一样大的时候,另一只肯定觉得你比他小;当你是一只火鸡,人家是一只小鸡,你觉得自己大得不行了吧,小鸡就会觉得咱俩一样大。只有当你是只鸵鸟的时候,小鸡才会承认你大。所以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力量估计得过高。这种浅显而新颖的语言形式,丝毫不影响其中所包含的道理的严肃和深刻,反而更有启发性,更为人所津津乐道。

5.形象鲜明巧对比

这是一种普遍使用的语言方法,但拿谁跟谁比,却大有学问。如日本三洋公司的井植薰说:“我在公司的人才培养上,采用的是‘水涨船高’的办法,水就是全体公司职工,首先是把水位提高,船是浮在水面上的出色人才,水涨高了,船才能更高。‘水落石出’是企业在人才培养问题上无所作为的一种结果,水流干了,露出来的几位突出人才,充其量只是一般的肯干的干部。”拿水涨船高与水落石出相比,对比强烈,形象鲜明,效果集中,对对比双方的精心选择以及对这种语言技巧的高超运用,由此可见一斑。

6.不落窠臼巧翻新

一种形象在形成之后,在很大程度上便会成为一种惰性的存在,长久缺乏变化或变化速度迟缓,那么再美的象征,再大胆的变形,也都会变成远古的化石,没有生命和活力。从翻新法的特点来看,它由本体和喻体构成,本体不变,喻体可变,我们完全可以不断推翻本体和喻体的配合方式,从而更加丰富人们对本体的理解和感受。翻新的办法主要有:

(1)把一个高远、抽象、新奇的事物通过联想拉回现实,和生活中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东西配合在一起。如在谈到计算机软硬件的关系时,某专业人士形象地说:电脑只是盘子,软件才是菜,人是为吃菜,才买盘子,两者的关系不能本末倒置。又如有的企业家把“团队精神”比做“能打群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