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头驴,给一位农民拉地,农民发现最近这头驴不怎么卖力,可能岁数大了。这个老农有点文化,上过一些管理技能方面培训课,听说用激励手段可能会使老驴卖力起来。
于是,他把驴叫过来,对驴说:“我给你制定一个激励考核办法,做得好会得到奖赏。”
驴听了很高兴,说:“那您说说这个办法吧。”
“我以前早晨给你两个玉米棒,从明天开始,早晨改成给你三个玉米棒,只要你干得好,每天都会增加。”农民介绍道。
驴一听很高兴,早晨多了一个玉米棒——太好了。于是,第二天拉地拉得特别好。可是到了晚上,他发现只有四个玉米棒,比原来的五个少了一个,于是他非常不开心。就找老板说:“不对啊,以前早晨给两个玉米棒,晚上是给五个玉米棒,现在晚上怎么少了呢?”
农民回答道:“你不用担心,明天早晨我会再多给你一个玉米棒子,让你吃的饱饱的。”
驴一听觉得不错,心想这是我头一天比较辛苦,老板很关心我,所以早晨才多了一个玉米棒子。于是第三天驴又拉得特别努力。结果到晚上他悲伤地发现只有三个玉米棒!他气坏了,于是农夫又把第四天早晨的玉米棒子调整为五个,但到了晚上却只有两个!就这样,农夫变了花样折腾,但一天下来总的玉米棒子却没有变,仍然是七个。最后这头驴活干了不少,但被折腾得筋疲力尽。
在临死前他交给儿子小毛驴一个遗嘱,上面用血写道:“我没什么财产留给你,但我要告诉你一个惨痛的教训,就是和谁打交道不能跟人这种动物打交道,这些黑心的老板不会多给出一个玉米棒子,但却变了花样欺骗我们这些打工的驴多干活,但到头来得到仍只有原来那么少。”没等小毛驴问点什么,老驴就断气了。
简单地处理了老驴的后世,小毛驴挣脱缰绳跑到了树林里,他不想让老爸的悲剧重演。
由于长期圈养,小毛驴已经没有了独立觅食的能力。没有人给他吃的,他只能东偷吃一口,西偷吃一头,一天下来连七个玉米棒都吃不上。无奈之下,几天后他不得不到另外一家农户碰碰运气。
刚到这家,农民就把小毛驴叫到跟前,说:“来我这里干活儿可以,但我给你制定了个考核办法,干好了你能多得玉米棒子,干不好就只能那些,实在不行,我就得让你走,我这可不是养老院。”
听了这话,小毛驴心想,这下子完了,老爸的悲剧真的要重演了!
农民看了看小毛驴的表情,说:“不用担心,我的考核办法很简单,现在我每天给你七个玉米棒子,你必须完成十车的拉车任务,如果你每天多拉一车,我会多给你一个玉米棒子。”
小毛驴听了农夫这个方案,觉得不错,至少不是老爸说的无论干得再好都只有七个玉米棒子。于是,第二天他非常卖力,真的多拉了一车,老板兑现了诺言,多给了他一个玉米棒子。小毛驴非常高兴,第三天,他多拉了两车,如愿地多得了两个玉米棒子……就这样,小毛驴越来越努力,得到的玉米棒子越来越多,这家农户种地的规模越来越大。
没几年,小毛驴累死了。临死的时候,他也给儿子小小毛驴留了一个遗嘱:“这个老板真不错,我死以后,希望你跟着他好好干……”
“管理启示”
如何考核激励员工,一直是老板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
靠不断变换的花样来欺骗员工,无论贡献有多大,给员工的永远只是最基本的劳动补偿,员工只能被蒙蔽一时,他们也不可能有积极性,忠诚度与归宿感更是无从谈起。
聪明的老板建立的是一种把蛋糕做大后的利润分享机制,员工再苦再累,可他们能够分享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干劲就会很大,虽然他们所分享的与老板拿走的相比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