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吃亏是福——超凡脱俗的心态(2)

“吃亏就是占便宜,做人就应该能吃亏,能吃亏自然就少是非。”有很大一部分人,总是因为不肯吃看得见的小亏,反而在以后吃了大亏,正所谓“捡起了芝麻,丢掉了西瓜”。而善用心智的人懂得“芝麻”和“西瓜”之间的取舍之道。我们丢掉“小芝麻”,是为了得到更大的“西瓜”。有这样一个哲理故事:

年轻人向富翁请教成功之道。富翁拿了三块大小不等的西瓜放在年轻人的面前,问他:“如果每一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选哪一块?”年轻人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最大的那一块了!”富翁听后笑道:“好,那你请用吧。”富翁把最大的那块西瓜递给了年轻人,自己则吃起了最小的那一块。

很快富翁吃完了小块西瓜,他拿起桌上那块第二大的西瓜,在年轻人眼前晃了晃,又大口地吃了起来。

年轻人马上明白了富翁的意图!富翁吃的西瓜虽然每块都比年轻人要小,但是加起来之后却比年轻人吃的多。而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那么富翁占的利益一定要比年轻人得多。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很多人就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不肯吃一点点亏,为了多占便宜,而演出了一幕幕你争我夺的人间闹剧。岂不知“吃亏”与“占便宜”,“祸”与“福”一样,是相互依存又可以相互转化的。

有谁听过贪小便宜的人可以发家致富呢?而且,要想自己的人生和事业有所发展,更不能落下爱贪小便宜的名声,只有以“吃亏时就糊涂一下”的做人原则来为人处世,凡事多谦让别人一些,自己吃点小亏,才能万事大吉。

杨士奇是明朝时历任五代的大臣。他为人谦恭礼让,以正理待人,从不存偏见,受到历代君臣的称赞。自明惠帝以后多年,杨士奇曾担任少傅、大学士,他在政治、经济上的待遇都已是很可观了。明仁宗即位之后,让他兼任礼部尚书,不久又兼兵部尚书。面对如此浩荡皇恩,杨士奇心中很是不安。向仁宗皇帝要求辞谢,他说:“我现任少傅、大学士等职务,再任尚书一职,确实有些名不副实,更怕群臣背后指责。”仁宗皇帝劝解说:“黄淮、金幼孜等人都是身兼三职,并未受人指责。别人是不会指责你的,你就不要推辞了!”杨士奇见君命难违,不能再推,就诚心实意地请求辞掉兵部尚书的俸禄。他认为,兵部尚书的职务可以担任,工作也可以做,但丰厚俸禄不能再接受。

仁宗皇帝说:“你在朝廷任职二十余年,我因此特地要奖赏你,才给予你这种经济待遇的,你就不必推了。”“尚书每日的俸禄可供养60名壮士,我现在获得两份俸禄都已觉得过分了,怎么能再加呢?”杨士奇再三解释说。这时,身旁的另一名大臣顺势插话劝解说:“你应该辞掉大学士那份最低的俸禄嘛。”杨士奇说:“我有心辞掉俸禄,就应该挑最丰厚的来辞,何必图虚名呢?”仁宗皇帝见他态度这样坚决,又确出于真心,终于答应了他的请求。

杨士奇能够让出自己的俸禄,是难能可贵的,也正因为他主动让利,才使皇帝觉得他忠诚可靠,一心为国,不谋私利,是靠得住的大臣。这也是他能够在钩心斗角的朝廷之中安然度过五代的根本原因,哪一个做皇帝的不想用一个可靠的臣子呢?

生活中也是一样,谁不想找几个可靠的人做合作伙伴或是下属呢?“善有善报”,不怕吃亏的人一般都平安无事,而且终究不会吃大亏;相反,总爱贪便宜的人最终贪不到真正的便宜,而且还会留下骂名,甚至因贪小便宜而毁掉自己,正所谓“恶有恶报”。要做到不计较吃亏,甚至主动吃亏,就需要忍让,需要装糊涂。既然认识到吃亏是福,就不要斤斤计较,眼里揉不得沙子。

1933年,正当经济危机在美国蔓延的时候,哈里逊纺织公司因一场大火化为灰烬,3000名员工悲观地回了家,等待董事长宣布公司破产和员工失业的消息。在漫长而无望的等待中,他们等来了董事会的一封信:“本公司决定继续支付员工一个月的薪水。”

在全美经济一片萧条的当时,能有这样的消息传来,员工们感到欣喜和意外,他们纷纷打电话或写信给董事长亚伦·傅斯表示感谢。

一个月后,正当员工们为下一个月生计发愁时,他们接到了董事会的第二封来信,董事长宣布将再支付所有员工一个月的薪水。3000名员工接到信后不再是意外和惊喜,而是热泪盈眶。在失业席卷全国,人人都为生计发愁之时,能有如此的待遇,谁不会感激万分呢?

第二天,他们纷纷涌到公司,自动自发地清理工厂,擦拭机器,还有些人主动到南方各州去联络被中断的货源。三个月后,哈里逊公司重新运营了。

当时有报纸这样描述这个奇迹:“员工们使出了全身的解数,日夜不懈地卖力工作,恨不得一天工作25个小时,而过去曾劝董事长傅斯领取保险公司赔款一走了之,以及批评他感情用事,缺乏商业精神的人,也都甘愿服输。”

时至今日,哈里逊公司成为美国最大的纺织集团,分公司遍布全球五大洲60多个国家。

由此可见,没有傅斯这种敢于“吃亏”的精神,怎会使他的事业起死回生,而又蒸蒸日上呢?所以,要想达成人生的终极目标,光有年轻气盛的冲劲儿还不够,还一定要把眼光放长远点,不要盯着眼前的那点小利益不放。

清代书画大家郑板桥曾说:“为人处,即是为己处。”意思是,替别人打算,就是为自己打算。这与今天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同样的意思。如果大家都能有吃亏的精神,那么这个世界也将变得更美好。这样看来,吃亏不仅是个人的福分,而是人类的福分了。

智慧真悟

西瓜与芝麻自古就是“大利”与“小失”的形象比喻。世人常常是丢了芝麻捡西瓜。其实换位思维想一下,有的时候,小小的芝麻同样会给你带来大利益,可不要忽视“小芝麻”的力量呀!

4慷慨散财,你会得到更多

新东方名师俞敏洪曾经对“分享”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你手中有6个苹果,你留下了1个,把另外5个给别人吃。也许你与别人分享的时候,并不知道别人能还给你什么,但是你一定要给。因为别人分享了你的苹果以后,当他有了橘子,一定也会给你一个,因为他会记得你给过他一个苹果。也许最后你得到的水果并没有增加,仍然是6个,看上去似乎是吃亏,但你要知道,你得到的是6种不同的水果,事实上你得到的远比之前拥有的更多。

如果一个人不懂得与他人分享,必定不能获得大成就,尤其作为创业者,更要懂得与他人分享,这样才能将自己的事业做大。相信大家都听过“管鲍之交”的故事吧。

管仲和鲍叔牙是春秋时期的一对好朋友,他们互相帮助,真诚相待。长大以后,他们一同去齐国谋生,人们说他们有“通财之义”。所谓通财之义,是指他们在合作经营生意的时候,从不计较利润分配的多少,不分你我。因为管仲的家里穷,又有高寿的老母亲,鲍叔牙就找管仲一起做生意。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的。可是赚了钱之后,管仲却拿得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得比我们主人要少,分钱的时候倒拿得比我们主人多!”鲍叔牙对仆人说:“不可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侍奉老母亲,多拿一点没关系的。”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可见他们比亲兄弟还亲,这就很不容易了。然而“管鲍之交”的内涵如果仅仅是建立在金钱上,那就未免太轻飘了。

为了治理好国家,齐桓公问鲍叔牙有什么高见。

鲍叔牙说:“您需要一个才智过人的贤人来帮助。”

齐桓公说:“难道还有比您更能干的人吗?”

鲍叔牙肯定地说:“有,就是管仲。”

“管仲?”

提起管仲,齐桓公便咬牙切齿,原来在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王位的时候,为保公子纠做国君,有一次,管仲躲在树林中向公子小白暗射了一箭,幸好射在衣带的铜钩上才没受伤,所以结下了一箭之仇。鲍叔牙说:“管仲的才能超过我十倍,您要是不记前仇,真心实意请他来,不但能治理好国家,恐怕其他各国也得听您指挥呢!”他说服了齐桓公,设法把管仲请来。管仲见齐桓公不记一箭之仇,非常信任他,就决定帮助齐桓公治理国家了。

管仲在齐桓公支持下,对齐国进行了一番改革。几年时间,齐国就富强起来,此时为了让管仲充分发挥才能智慧,鲍叔牙却谢绝挽留,悄悄地离开了齐桓公和管仲。他的为人令大家钦佩,管仲说:“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后来人们常用“管鲍之交”、“管鲍遗风”来称赞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

试想,如果鲍叔牙不懂得放下眼前的利益、吃点小亏,怎么可能让管仲对自己充满感激之情?也许早就和管仲闹得不可开交了,更别谈以后共同辅佐齐国了。从小处说,可能只是失去了一个朋友,从大处说,没有了管仲的治国韬略,也许会影响到齐国的发展。鲍叔牙善于吃眼前亏,能从高处俯瞰一些小问题,从而使自己和国家都获得了莫大的福祉。其实善于“分享”的例子还有很多。

有一位风水师到山上帮一户人家看风水,爬到半山腰,他的水喝完了,体力也快用完了,这时,他看到山顶上有一间小屋,于是,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慢慢地走到屋子前敲门。

前来开门的,是一位阿婆。“请给我一杯水……”风水师气喘吁吁地说。阿婆走进屋,倒了一杯水,接着又顺手拈了一把谷糠,将谷糠丢入水中。

风水师一边吹着谷糠,一边喝着水,心想:“臭老太婆,我只是跟你要一杯水而已,你就心不甘情不愿,还在水里加了谷糠,害我必须边吹边喝,无法大口畅饮。”

这时,他又听到阿婆说:“你肚子应该饿了吧,进来进来,我做菜给你吃。”风水师跟着阿婆进了屋,坐在客厅,耳边却传来了阵阵磨刀的声音,风水师心想:“这老太婆该不会是想谋财害命吧?”于是,风水师赶紧问:“阿婆,你现在在做什么?”“我在磨刀,等一下要杀鸡请你吃!”阿婆回应。风水师一颗心才放下来。

就在吃饭的时候,阿婆知道了眼前这位中年人是个风水师,于是很高兴地说:“我们家已经穷了好几代,都住在这间破屋子里,一直没有翻身的机会,可不可以请你帮我看一下风水,让我们后代子孙发迹?”风水师一听,心想:哼,刚才跟你要一杯水,你却故意让我没办法好好喝,现在轮到我让你好看了!他走出屋外,四处探了探,最后告诉阿婆:“嗯,你这块地其实是旺地,只不过房子必须要坐东向西才会旺,所以你要赶快调整房子的坐向。”阿婆听了,好好地谢了风水师一番,却不知道,风水师告诉她的,其实是大凶的方位。

几年之后,风水师因为有事又来到山下,他想起了数年前的事情,暗自想:老太婆全家一定过得很惨……

于是,他照着记忆中走过的路,向阿婆的家走去。刚一上山,他就惊讶不已,怎么这条山路变得如此繁华?跟过去记忆中的模样完全不一样。

风水师继续往上走,来到了阿婆家附近,他不可思议地发现这里竟然成了一处非常热闹的集市。风水师四处张望,想找出当年阿婆所住的破房子,却怎么也找不着。就在这时,一位穿着讲究的妇人来到他的面前,瞧了他一会儿后大叫:“我的大贵人,你终于来了,自从我发迹之后,一直想谢谢你,今天终于等到你了。”

“你是谁?”

“你不记得了吗?我就是当年请你喝水、吃饭的人啊?”

风水师一惊,没想到昔日落魄的阿婆,今天竟然摇身一变,成了穿金戴银的贵气妇人。

“快来我家坐坐,我要好好谢谢你。”阿婆说。

阿婆带着风水师走入一栋非常豪华的房子,还招待风水师吃了一顿非常丰盛的晚餐。用餐的时候,风水师心中非常纳闷,明明他指点的是极凶地,怎么会变成大吉?

风水师终于忍不住发问:“阿婆,你是怎么发达起来的?”

“这都是因为你的缘故啊!风水师,你说的真的很准,当年你告诉我房子要改坐向就会旺,我心想,与其我一家旺,不如我们全村都旺,所以我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连别村的人都知道这里是旺地,纷纷跑来盖房子,所以我也就发达了!”

风水师一听,感到非常惭愧,也体悟到了大爱可以破大凶的道理。接着,他又问:“阿婆,当年我只是跟你讨一杯水来喝,你为什么要在水里加谷糠呢?”

“哦,那是因为我看你累得气都要喘不过来了,如果立刻喝水,一定会呛到,所以我才故意放一把谷糠,让你不要呛到。”风水师这才知道,原来阿婆是出自一片好意,并不像他所想的那么尖酸刻薄。

故事中的阿婆,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她关心别人、懂得分享。在团队中,不藏私、懂得分享的人,人缘肯定特别好。可见,与人分享就是助人助己;而不会与人分享,就相当于把自己送进了地狱,永远得不到进步。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也是一样,要知道,分享不是“吃亏”,而是有助于你进步和成功的明智做法。人的福气不完全是靠运势,更是由自己创造的。所以,年轻人更应及早积累,以备后用。

智慧真悟

与人分享是智者的行为。分享不是“吃亏”,相反会更有助于你的成功。因为在与人分享中,你会学到很多知识,开启你的智慧,走向更大的成功。

5要放长线钓大鱼

目光短浅的人永远只能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与机遇失之交臂,并不是机遇不肯眷顾我们,而是我们太顾及眼前的利益,不肯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也许很多人认为只拿一点薪水就拼命工作,太吃亏了,是愚蠢的行为。其实,工作也不能只看眼前的得失,而要向长远看。今天拼命工作,才能在明天取得最大的成绩,才是你获得上司青睐和重用的正道。你应该及早改变这种拼命工作会吃亏的想法。

在做出自我牺牲——吃亏的同时,还要注意不要急于获得回报。在现实生活中,只愿付出、不求回报的人几乎是没有的,但是,急于回报的结果往往是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会给人一种“被利用”的感觉。

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在付出之后却没有得到希望中的回报,就会感到自己“吃亏”了。但是,这种“吃亏”是值得的,除非你所碰到的是特别阴险、奸诈的人,否则就没有白吃的亏。

“二战”后,日本手工业很发达,而汽车运输业则滞后,所以产生了许多靠出卖苦力的挑夫。祖川就是一个挑夫,后来他从家乡招募了24个小伙子到东京,成立了公司,专搞运输。有一次,祖川给客户运货,突然起了风浪,船被掀翻,损失惨重,自己的积蓄几乎全赔给了客户。事后,祖川取出剩余的钱,分给24个小伙子。临行前大家都说:“老板,以后有机会我们还要给你干。”第二年,祖川东山再起,他回去打了个招呼,那24个人全来了。他们根本不谈工钱,而是说:“老板,你看着给就行。”

吃亏的是金钱,投资的是人心和时间。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去杭州访友,经过苏州不幸病倒,看病吃药,在客店里住了一个多月,等病好得差不多了,随身带的钱也都花光了。离杭州还有不少的路,没有路费怎么办呢?

王羲之正愁时忽然有了一个好主意,他想起了初到苏州时,见十字街头一家当铺前招牌上的“当”字写得很不像样,而且相当破旧了,何不写个“当”字当路费呢!他想到这里,立即提笔在纸上写了斗大一个“当”字,吩咐书童把它拿到那家当铺去,要三十两银子,多一分不要,少一分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