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功不能仅靠个人奋斗
青年人都有着强烈的进取意识,立志干一番大事业,然而,“独善其身”、“个人奋斗”不是当代青年所采用的奋斗方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蓬勃发展的今天,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我们现在处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总体上实行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的生产管理和分配方式,决定了在人才的使用和被录用上总体的计划性和合理分布性,从而也就决定了青年人在奋斗中要适应计划性和合理分布性的要求。同时,由于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决定了集体主义是人们的共同道德原则,这个原则制约着人的奋斗必须在通力合作的情况下进行。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从而也制约着人们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所能采用的方式和途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旧社会,决定了那时个人的奋斗都是在单枪匹马的情况下进行,都是为了自己和自己那个阶级或集团的利益而奋斗。而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它所要培养的学生必须为公有制经济基础服务,与社会主义的发展相适应。只有这样,他才能成为真正有用的社会主义的人才。我们个人的理想、个人的奋斗,一定要在集体主义的原则下,符合社会的需要,合乎社会发展的规律。这样,才能使我们既可以在学海中驰聘无羁,又能使我们的才学得到社会承认。
其次,现代科学出现了综合化、整体化的发展趋势。从科学应用上看,任何一门技术的发展都必须建立在几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从科学的传播看,在信息社会里,信息的传递、变换、淘汰的速度和频率都是十分惊人的。科学发展的这种趋势,要求我们从事不同学科不同行业的人都要相互学习,进行交流,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并且不仅是自然科学工作者之间,社会科学工作者之间,而且这两大学科之间也要进行交换和促进,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之间也要进行思想的交流。针对这种情况,每一个想立志成才的学生,必须从孤独的“寒窗”下解放出来,不要仅满足于单纯从课本上学习,而要转向面向社会实践;不要满足于单纯获取知识、而要转向重点掌握方法;不要仅限于本专业的学习,而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单靠“个人奋斗”、“独善其身”是不行的,必须在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的群体性进步中,才能使我们个人的努力成功。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有句名言“面壁十年图破壁”,如果把“面壁十年”看做是个人努力的话,那么,破壁往往不单是个人努力所能达到的。破壁不光是知识的增多,不是只靠死读书所能做到的,还要有社会实践以及同行同事言行的启示和实际的帮助。有很多知识的取得,往往是在讨论中取得的,很多思想只有在交流、争论中才能进行深化。从人类思想的发展史上看,许多学派的发展,不也是在斗争中推进的吗?群体是这样,个体同样也是这样。所以,当代科学的发展,要求我们每一个有志之士,都要从个人的小圈子里跳出来,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走集体化、群体型共同奋进的成才之路。
再次,人的奋斗与成才,是与其所处的环境分不开的。人是生长在社会中的,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他人,就不可能有“自我”,更谈不上个人的奋斗和成才。列宁说过:“学习、教育和训练如果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这就是说个人的成才是与社会和环境分不开的。
综上所述,每一个有识之士,在选择自己的奋斗目标,选择实现目标的途径时,不要局限在“个人奋斗”、“独善其身”的狭窄小道上,应该到社会中去,同自己周围的同学一起来携手并进,这样才不致于使自己的汗水白流,才能把自己真正塑造为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河北大学校报》1987年10月24日
背景说明:当时改革开放已经展开,但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还未形成,计划体制仍是主要的资源配置手段。今天,在市场成为资源配置基础的条件下,为青年人的奋斗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但集体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仍然是青年人所应坚持的,个人的努力与成功仍然是与社会、他人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2片面性是认识发展的必然形式
人的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一系列的片面与全面的相互转化所构成的。没有片面性的认识,就不可能有全面性的认识。全面性是在一系列的片面性中实现的。这种情况,是由客体、主体以及实践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在客体方面,从横的方面看,整个客观世界是一个系统联系着的大网,要认识这一张大网,总要先从某一点、某一层开始,然后逐步进行延伸。每一时代的哲学和科学的发展,都在破解这张大网的某些纽结,从而也打上自己时代的烙印。从纵的方面看,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总是一种现象掩盖着另一种现象,人的认识也往往由于注意到一种现象而忽视另一种现象,也就是说,无论是从客观世界的无限广大来说,还是从其无限发展来看,人的认识都不能一日“豁然贯通”,只能是一个个片面的不断积累,循序渐进。
在主体方面,从认识的具体形式上看,分割性和简单化是认识把握客观事物的具体形式。列宁说:“如果不把不间断的东西割断,不使活生生的东西简单化、粗糙化,不加以割碎,不使之僵化,那末我们就不能想象、表达、测量、描述运动。”在认识事物、研究问题时,不能囫囵吞枣,而必须进行分解,使之暂时地孤立化和僵化,然后,逐步地进行研究,这样才能把认识推向深刻。从认识的不断发展来看,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认识“对漫长的时代系列来说是相对的,而且必然是逐步趋于完善的”。同时,由于主体受感情、意志以及主体自身之间即各成员之间关系的制约,决定了认识过程中能动性的不断变化。主体的这种能动性的变化,又决定了人类认识发展的不匀速性,时而速度快,时而速度慢。这种快和慢的变化,都会造成认识与客观事物之间不协调发展的情况,出现认识上的偏差或错误。这些也是造成认识上片面性不可避免的原因。
在实践方面,作为认识的源泉的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条件下的活动,是具体的、历史的活动。同样,实践作为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也只是“同实在事物的无限多方面中一面相符合的标准”。实践的这种历史性、方面性和层次性,决定了人的认识都只是对整个认识对象一个阶段、一个方面、一个层次的认识。这种认识相对于无限的认识来说,只能是相对的、部分的,因而也是片面的。
真理是一个认识的复合体,“一般概念、规律等等的无限总和才提供完全的具体事物”,“单个的存在(对象、现象等等)(仅仅)是观念(真理)的一个方面”。这就是说,真理性的认识是不能仅仅包括认识的一个片面、一个方面的,而是一个综合的、包括各个方面联系在内的整体性的认识。因而,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初期的、片面的认识阶段,而必须进行发展,上升为全面性的认识。
全面认识的获得,是客体本身的必然要求。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现实的各个环节的全部总和的展开=辩证认识的本质。”对某一个具体的事物和过程来说,其内部和外部的联系都是相对稳定的,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不断地把这些联系和发展的环节搞清楚。并且也只有把所有这些环节都认识清楚了,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准确地反映事物。
全面认识的获得,也是认识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在具体的认识过程中,虽然主体每一个功能都是对对象一个方面的认识,是一个片面的部分,而从整个认识过程的发展看,主体的各个功能、因素是按照一定的意向模式、程序自动地组织起来的。它们必须而且也能够协同地发挥各自的功能,互相联系和依赖,从而产生在整体上优化的综合,得到整体化的认识。另一方面,在主体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扩展中,人们的每一次实践活动,都取得关于对象的部分的、片面的经验和认识,这些材料不断积淀,汇成认识的海洋。随着实践的发展,经过主客体的不断撞击,客体本身的各个部分、环节、关系不断得到暴露,为人的认识所把握。当这些单一的、环节的、阶段的认识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可能由量的积累引起质的突变,使认识“至于高远”,把握事物的整体,上升到全面的认识。
由片面到全面的发展,不是单纯量的进化,也不是部分的机械相加,而是经过一系列从量变到质变的不断飞跃实现的。要实现这些飞跃,除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个基本前提外,从主体方面还要做到:
第一,不断进行主客体的反思,调整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角度。客体在主体的认识范围内,往往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由于主体所藉以存在和活动的环境不同,对客体所接触的角度也不同,其认知定势也不同。这样,要想全面地认识事物,必须不断地调整认识的角度,抑制可能障碍认识的先入之见,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对象,获得不同方面的认识。
第二,进行理性思维。丰富的材料是获得全面性认识的基础,而理性思维则是关键。只有发挥了理性思维的作用,才能达到思维中对事物各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不仅可以弄清部分,而且可以弄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认识过程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主体自身的各种关系,搞清了这些关系,也就把握了事物的整体和发展,把握了认识的全过程。
总之,认识是发展的。片面性只有上升到全面性,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达到规律性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片面与全面的关系,既不要因为认识需要达到全面性而否认片面性存在的合理性,又不为片面性认识阶段的情况所障碍。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不断实践,大胆探索,为实现由片面向全面的过渡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和心理环境,推动整个人类认识的发展。
——《江汉论坛》1987年第10期
背景说明:在当时全国一片反对形而上学、片面性的声音中,笔者认为不顾历史条件和客观情况的一味埋怨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需要从认识论的角度回答这些问题,所以写了这篇文章。因版面所限而摘其要发表。发表之后引起很多人发表文章就该问题进行探讨交流。现在看来,这个观点是站得住脚的,不独认识发展如此,整个社会的发展亦如此。
3道德:一个亟须澄清和提高的问题
——兼论廉政建设与道德建设的关系
现在,人们都注意到党政机关的某些腐败现象,认为它严重影响了改革和建设的顺利进行,然而没有普遍关注社会道德风尚日下对经济建设的反作用。近几年,有些人只重经济,不重精神道德,只重金钱,不重民族心灵深处的价值观念和志向,使得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淡化,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观念抬头。由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道德原则的淡化,一些党员干部丢掉了党的优良传统,忘记了党和社会主义的利益原则,开始追求生活享受,甚至走向腐化堕落;由于“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泛滥,各种行业不正之风,甚至各种社会丑恶现象都出来了。在这种所谓“拜金主义”的腐蚀下,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和人们的道德素质,从某些方面看可以说已退步到了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甚至在解放后已经绝迹的吸毒、卖淫等现象,又死灰复燃。因此,在当前应首先抓好党政机关的廉洁问题的同时,展开一场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道德观的大讨论,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否则,它将淡化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蚀弱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
社会道德的状况,道德的发展方向,制约着党和政府的廉政建设。道德建设是基础,它是从思想修养方面提高干部素质的。廉政建设是主导,因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作为我们国家执政党的共产党所信奉和推行的意识形态,总是我们这个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如果我们党内有腐败现象,就会腐化社会成员,毒化社会风气。但是,党的思想意识是通过它的具体成员体现出来的。如果每一个党员和政府职员,都能有较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能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那就必然会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否则,如果一个党员、一个国家干部,连最起码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都不讲,甚至一般人的健康的道德原则都不懂,怎么能做到清正廉洁呢?即使一时做到了,也无非是处于大气候的压力而已。历史上许多有所作为的政治家,都力图创造一个较为清廉的道德环境,以辅佐他们追求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经济抱负。如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直到康熙、乾隆,都曾在“政绩”和“德绩”方面作出过很大的努力。就封建社会来说,当时之所以能够在经济上比较发达,文化上比较进步和在一定时期内的“国泰民安”,不能不说这同政治清明、道德廉洁的社会环境所提供的保障条件有重要的关系。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老一辈革命家是十分重视道德修养的。毛泽东同志早期的学习,就是以伦理学为核心的,他认为中国“积弱”是由于“思想太旧,道德太坏”,欲改造中国,还得从改变“人心道德”、“变化民质”入手,这一思想无疑对以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毛泽东一生都比较重视这个问题。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陈云也都十分注意道德修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等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刘少奇同志指出:“共产党员应该具有人类最伟大、最高尚的一切美德、具有明确坚定的党的、无产阶级的立场(即党性、阶级性)。”只有具有了这种道德修养的人,才能够“慎独”,才能真正做到廉洁自律。否则,即使廉洁准则定的再好,一旦有了机会,也会越过这些准则,干出不廉洁的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