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好饭不怕晚,一顿永流传(1)

实习生的美好时代

经过两次落第,王阳明以二甲第七人全国第十名的优异成绩,观政工部。也就是到建设部实习,经过岗位轮换之后,方授予正式官职。工部不是实权最大的,但它是历朝历代最有钱的,有古今第一肥缺之称号。明朝工部掌管国家各项工程、屯田、水利、交通等,修桥铺路、植树造林、挖坑刨坟,都归工部管。

上任伊始,上级委派王阳明一个重要工作,为威宁伯王越建造坟墓。王越,字世昌,大名府浚县(今河南省鹤壁市)人,明代宗景泰二年进士。且说王越极具传奇色彩,殿试时,突然刮起大风,王越辛辛苦苦答完的卷子被风刮跑了。放眼殿试贡士,只有他一人卷子不见了。王越当场哇哇大哭,考官又给了他一张纸,他是那次殿试最后一个交卷的。金榜一出,位列三甲第七人,全国第八十五名,这并不传奇。几年后,朝鲜使臣进贡,传奇的事儿来了。朝臣一听朝鲜使者把贡品说得挺邪乎,打开一看,所有人都震惊了,竟是当年殿试王越被大风刮跑的卷子。君臣心照不宣,王越必是一人物,后岁果然没令全国人民失望。成化年间,蒙古人多有骚扰边境,王越出任提督军务,官至兵部尚书,控制延绥、宁夏、甘肃三边,为帝国守护西大门。

王越成绩显著,战绩优良,不说威震天下,至少有一定建树。生平经历大小好几百场战役,多有斩获,最具代表性的是成化十六年(1480年)大明帝国对外用兵,征讨鞑靼亦思马因部。总兵保国公朱永、监军汪直,兵部尚书王越率队出发。王越部抵达威宁海子,直捣敌巢,杀了个昏天暗地,斩首四百三十七人,缴获牛羊等战略物资六七千数。偷袭成功,班师回朝,人家鞑靼不干了,他们也不傻,经常派兵骚扰边境,以此报仇。次年二月,王越再次出击,斩一百二十余人,缴获战马七百匹,三月份班师回朝,受到了朝廷特别优待。弘治十一年,也就是在王阳明考试的前一年,王越在军营中去世。朱佑樘非常伤心,特命工部给王越建造一座气派的大坟墓,以示恩宠。

王阳明刚一到岗,组织上便派给他这么一个大活,能为帝国军事重臣建造坟墓,甚感荣耀。看着规模较大的坟地,王阳明心潮起伏,泛起了对民族英雄的无比敬仰。建造坟墓对工作能力突出的王阳明来说不算事儿。他对工程进度一丝不苟,闲暇之余,搞大型体操演练。新官上任三把火,几把火下来烧得工匠们体无完肤。对于工人们,王阳明采用了“什伍法”,把工匠役夫用科学方法有效地组织起来,便于调动和管理。“什伍法”古已有之,是用来练兵的。春秋时期,齐国丞相管仲把“什伍法”发挥到了极致,建立了一支强大军队助齐称霸。王阳明学习过很多军事思想,今天派上了用场,演练之后大呼过瘾。这还不算完,工匠们刚歇一会儿,王大人又开始抽风,组织工匠们演练八阵图。据说是诸葛亮研究出来的一种阵法,以乱石堆砌在险要隘口,可挡十万精兵,空投的不在此范围。

指挥是一种艺术,尤其军事指挥,关乎到千军万马的性命和国家的命运,不可不察。在满朝武官好勇斗狠意气用事的时候,王阳明已然开始了他的军事准备,所谓技多不压身,指不定什么时候你的所学会有所用。十七年后,王阳明今日所学将派上用场,一颗军事彗星以耀眼的光芒划过帝国的夜空。

王越坟墓建好,王阳明的工作结束了。他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深深地打动了王家人。王家人要给他拿点路费,聊表心意。王阳明拒绝了,工作乃分内之事,朝廷有俸禄,况且刚上任就收钱不太合适吧!关键王阳明不是那样的人,从小衣食无忧,钱财对他缺乏吸引力。王家人最后决定把王越生前的佩剑送给王阳明,王越的遗志,宝剑赠英雄,不深埋黄泉,当留在人世,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王阳明欣然接受了,但愿能用手中这把剑承传威宁伯遗志,建功立业。不用着急,若干年后他也是伯爵。明朝有三位著名伯爵,分别是靖远伯王骥、威宁伯王越和新建伯王守仁。三位伯爵有三个明显特点,都以戡乱发迹,都是伯爵,都姓王。

王阳明圆满完成工作,拿着宝剑,回到京城。此时,一颗彗星悄悄地出现在北京的夜空。

《陈言边务疏》合理不合适

今天我们看月食、日食、彗星明白那是天文现象,是宇宙天体的正常运转,在当时出现一次天文奇观非常了不得,统治阶级将其当成上天之预警。皇帝写罪己诏,装模作样地骂自己一顿。当时西北边疆,蒙古小王子多有袭扰——这个困扰朱佑樘一辈子的问题后来竟然被他那个爱玩的儿子朱厚照搞定了,朱佑樘向广大朝臣征求意见,议西北边务。命令一出,大臣们纷纷上书言事。像这种事儿经常会有,皇上假意言事,大臣们假意上书,彼此心照不宣,因为边患骚扰时有发生,对明帝国构不成威胁,习以为常了。王阳明也跟着凑了回热闹,但他是认真的,热血青年以报效祖国之宏愿,上了一封《陈言边务疏》。全文三千五百言,文章结构总分总,条理清晰,观点鲜明。

王阳明针对当时的国防情况,提出了自己的八条合理化建议。

第一,储备人才,以备急用

开篇一段客套话后,然后直入主题,一语切中国防要害,精兵不缺,只缺良将,一旦敌人突破防线,何人可以御之?当年宗泽、岳飞、韩世忠尚不能止金人侵袭,何况帝国今日没有能与他们相提并论的将才。今之武举仅可以得骑射搏击之士,而不足以收韬略统驭之才。王阳明建议培养帅才,而不是录取一些打手。另外,兵部干部要下基层,上前线,形成有效轮换机制,坐在指挥部里喝茶水看地图,谁都能干。

第二,尽弃前嫌,唯才是举

文中指出很多武将因为作风问题被罢免。王阳明替他们鸣不平,当年吴起杀妻求将,时人强烈鄙视之,最后他终成名将。陈平贪财受贿,还是一代谋臣。就连一匡天下九合诸侯的管仲,也曾临阵脱逃过。所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武将原本大老粗,让他们天天之乎者也,还能打仗吗?国家用人之际,罢免军事干部要特别慎重。被摈弃之久,必且悔艾前非,以思奋励,能让他们戴罪立功最好。

第三,裁军省费,犒赏边士

王阳明指出边疆与京城兵力部署失衡,边疆少,京城多。边疆士兵待遇低、京城士兵待遇好,本末倒置了。敌人一来,戍边士卒也想干一场,可是人不够,唯有被动防守。时间一长,问题非常严重,敌人一来他们就跑,但凡有点军功,打破脑袋争抢。兵贵精不贵多,裁掉一部分京军,把费用放在戍边士卒身上,一来省钱,二来便于调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四,闲时屯田,节省给养

针对京畿戍卫部队,王阳明建议让他们种地,自给自足,减少从地方向京师运粮的费用。帝国西北、东北皆有部队驻守,不发生“土木堡之变”京师戍卫部队就派不上用场。短时间内来看,蒙古强大的可能不存在。所以,京师戍卫部队需要屯田种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第五,行法振威,加强军纪

目前帝国军队最大的纪律问题是士兵怕死,一听说打仗,跑得比谁都快,也难怪,他们体质比普通人好些。没有严明的纪律焉能振疲散之卒,而摧方强之虏。不然,虽有百万之众,徒以虚国劳民,亦无所用也。

第六,激励士气,加强教育

王阳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什么士兵毫无斗志?因为被杀的反正不是他的爹妈、他的兄弟姐妹,所以毫不关心。能在战场上活下来拿粮饷才是最重要的。基于此,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吴起在这方面做得最好,士卒乐意为其死。我们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多放抗战片,夸大敌虏之残忍。最好能让士兵咬牙切齿,一见到敌人跟见到杀父仇人似的拼了命往上冲。如此,兵势日张,士气日奋,区区丑虏之兵力焉能顶住天朝虎狼之师。

第七,以资诱敌,主动出击

这条军事建议,最有营养,最具杀伤力。

王阳明通过分析总结出,我方部队之所以疲于奔命,被人家牵着鼻子走,是因为我们没让敌人知道疼。换言之,是我们做家长的太惯着孩子了,长久下去,孩子打爹骂娘,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兵法有云“欲要取之,必先与之”,敌人也深谙此道。所以他们出精锐之师来边界挑战,采用大肆抢掠或者弃牛马物资假装逃跑,诱我军出战等一系列方法,旨在试探我军虚实。我们一直按兵不动,谴责再谴责,反而助长了敌虏气焰。是以我军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咱们也来个试探诱敌,瞅准机会,主动出击,往死里揍他们一顿。只要他们舍得死,咱们就舍得埋,让敌虏知道我们不仅会吟诗作对,还会杀人灭口。

第八,固守城池,以逸待劳

上面所有的意见,要在这条巩固的情况下才得以实施贯彻,这条便是守好大门。中国工于自守,胡虏长于野战,以己之短攻彼之长,犯不上。我们先守住城池再研究其他的。然而,如何去守自有方法。我们不要抱残守缺,要以守转攻。韬光养晦,等待时机成熟的那一天,以坚破虚,以锐攻钝。所谓胜于万全,立于不败之地。

朱佑樘本意让群臣走个过场,明白事儿的大人们随便写了两句便交上去,可是王阳明却以非常认真的态度写了这封奏疏。《陈言边务疏》上去后,并未引起朝野震动。道理大家都明白,有具体操作的方法吗?我们要的不是战略,而是战术。虽没引起轰动,但朝臣心里都有一个共识——王阳明这小伙子行!特别引起了时任河南布政使(河南省省长)王琼的高度重视。二十年后,他们将联手戡乱。

《陈言边务疏》出自新科进士王阳明手笔,小伙子不简单,有前途,就是有点年轻气盛,需要下放基层历练。奏疏一上去,任命下来了,组织上对他工作能力表示高度认可,对他的工作态度表示非常赞扬,正式授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一职,这标志着王阳明的政治生涯真正开始了。这一年,他二十九岁。

智商低,伤不起

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正六品,主管云南省司法案件。但他并不用去云南,只是在北京的刑部分管来自云南的案件。组织上派他去直隶、淮安等府下地方锻炼,会同当地的巡按御使处理审决重囚。王阳明打好行囊,欣然前往淮安府,治所在今江苏省淮安市。王阳明到了那里享受上宾待遇,地方要员敬而有嘉。别看岁数不大,官阶小,但狗尿苔长在金銮殿上,好歹人家是京官,两榜进士出身,工作在帝国政治中心,保不齐是未来的封疆大吏。同志们,好生伺候着吧!

当地官员明白这个道理,不与王阳明争,所有案件决断均由他拍板。王阳明毫不客气,过了一把当领导的瘾。到府伊始,即刻展开工作,经过重新查看卷宗,他发现了很多冤假错案。有张冠李戴的、有屈打成招的、有入狱不判的,更有死刑不执行的。看到这些卷宗,王阳明怒了!拍桌子、瞪眼睛、骂娘那不是王阳明,他愤怒的表现很平静,甚至看不出来他怒了,可是他的确怒了。在心学思想里,高度重视解放人性,注重人的生命价值。此刻,王阳明尚未提出各种哲学理论,但这一切的思想早已在他心里萌芽,只等十年后在龙场驿石棺里,那一声惊天地泣鬼神的吼叫。

王阳明重新审案,为一些蒙受不白之冤的案犯翻供。经过他这么一折腾,深牢大狱里焕然一新,流动着春天般的温暖。王阳明的工作能力和政治水平较普通进士要高很多,他十一岁时去了京城生活,人生重要阶段均在京城度过。职场中最可怕的人就是能力好,又低调,既聪明,又认学,还有才,王阳明恰恰是这样一个官员。

王阳明发现了一个可疑罪犯,翻开卷宗得知,这家伙是一强盗,杀人越货,犯罪记录够拉出去枪毙五回的了,可他好像把监狱当成了敬老院,准备在此养老,一日三餐,悠哉滋润。问题不正常,也好理解,外面有人使钱,自古以来的惯例。

王阳明屏退左右,单独审理罪犯,开门见山地说:“你的情况我都知道了。”罪犯也不傻,一听话里有话,急忙反问道:“大人,您知道什么?”“你兄弟在外面帮你打点,若不然你岂能处之泰然。我一直在想,这得花多少钱啊?”

罪犯蒙了,这位年轻的大人究竟想要问什么,有何意图?话说得令人摸不着边际,莫非外面的兄弟们使钱与他了?

王阳明话锋一转,把他当年扮侠客在居庸关闯荡江湖的故事讲给了罪犯听。罪犯经过几次试探,感觉王大人好人一个,跟他说了些掏心窝子的话。深牢大狱里待太久,闷得慌,可算找到个说话的人。想当年老子北山打过虎,南山打过狼,拳打托老所,脚踢小学堂,诸如此类,悉数讲给了王阳明听。外面的世界多精彩,何苦要在大牢里待着,遥遥无期的。听到这儿,罪犯一想也是那么回事儿,哭了。大凡江湖中人,通常是性情中人,尤其是底层所谓混社会那帮。他们玩的那套全是小聪明,跟玩智慧的政客比小巫见大巫,半个时辰之后,就能弄得你呜呜直哭。果然,罪犯哭着交代了事情原委,他只想活着,没想那么多。这些年全仗着外面两个兄弟仗义,花钱疏通。

王阳明突然问道:“你兄弟做啥买卖的,哪来的那么多钱?”“抢来的呗!”“我看你是老实人,走上邪路实属无奈。这样吧,我重新给你判轻一点,早日出狱。”

罪犯磕头如捣蒜,直称王阳明是再生父母,一顿感激涕零。王阳明也深受感动,掉了几滴眼泪,回去保证重新判决,让他早日回归社会,过上小康生活。临走前,王阳明冷不丁地问了一句:“你那两个兄弟叫什么?”罪犯脱口而出,王阳明记下了,回到办公室直接下令抓人。几天后,哥儿几个到齐,往那儿一跪,那罪犯恍然大悟,王大人玩了他!当官儿说的话也信,你脑子进土了?

罪犯当庭翻供,一口咬定不认识这俩人。被抓的两人也一口咬定不认识罪犯,看你能怎样?王阳明一笑,既然是这样,那就押后再审。几天后,当地官方的证明信来了。信上说被抓的两人实乃遵纪守法的良人,并无犯罪记录。

王阳明说,明天走个形式,放了吧!次日升堂,王阳明不紧不慢地跟三人聊天,张家长李家短什么都聊。几名罪犯非常谨慎,眼前的王大人跟你话聊,非但不能包治百病,反能杀死你的脑细胞。正聊着,衙役报告府里有公文到。王阳明急忙出去迎接。他一离开,本来声称不认识的三人小声聊了起来,那个资深罪犯非常后悔,被姓王的忽悠了,对不住兄弟们,有事儿我一人兜着。另外两人表示无所谓,他也没证据,最多挨几板子。他们几人正聊着,办公桌下面突然冒出个衙役,紧接着王阳明走了进来,嘿嘿一笑,笑得他们三人心都碎了。没想到,京官竟然使用这等卑鄙伎俩。

王阳明在此工作期间,深牢大狱是他的工作场所,不是人待的地方,这里面的黑幕罄竹难书。有多少冤魂嗟叹,公平何在,自古皆然。可是王阳明万万没想到,仅仅五年后他自己会在比这更悲惨的监狱里度过一段悲壮的人生。

一群欢乐的精神病

深牢大狱的工作太压抑,王阳明提议去九华山散心,当地官员欣然陪同前往。一众人呼呼啦啦杀奔九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