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布衣天子——明高皇帝朱元璋(3)
-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 邓明编著
- 5463字
- 2014-11-24 13:20:14
又如邻邦日本,一衣带水,两国的友好关系历史悠久。洪武初年,沿海频频发生倭警。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明朝政府派行人杨载至其国,“诘以入寇之故”。日本国王怀良“不奉命,复寇山东,转掠温、台、明州旁海民,遂寇福建沿海郡。”后来又发生“胡惟庸谋逆,欲借日本以助力。”对此,明朝除加强沿海防务外,日本仍然是“不征之国”。苏门答腊的三佛齐国,洪武年间因“胡惟庸谋乱,三佛齐逐生异心,……肆行巧诈。”朱元璋说:对付这样一个“蕞尔之国”,明朝只要派一名偏将,率十万之旅,加以讨伐,真是“易如反掌”。这是它“自取灭亡”。但明朝政府并没有这样做,一再申明,明朝君主是“以仁义待诸番”,三佛齐仍然是明朝的“不征之国”。
洪武时期的外交政策,有利于国与国之间的互相了解和信任。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朱元璋在《谕祭暹罗国王敕》中说:“朕自即位以来,命使出疆,周于四维,历邦国,足履其境者三十有六,……大国十有八。”这是明初对外友好关系的光辉成就。
八方朝贡浡泥国曾是加里曼丹岛上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国家,在我国史籍中多有记载。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其国派“贡使”前来中国,这是两国国家间正式交往的开始。此后往来不断频繁,到了宋朝,达到了顶点。大宋太平兴国二年,浡泥国国王向打派遣了一个政府代表团出使中国,受到了大宋王朝的热情接待。大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浡泥国王又一次遣使来华。
朱元璋建立了明王朝以后,不断向周边国家遣使宣慰,召其来贡。对浡泥国当然也不例外。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八月,明朝派监察御史张敬之和福建行省都事沈秩出使浡泥国,力图恢复隔断了几百年的交通。二人于第二年四月抵达浡泥国,受到国王马哈沙漠和丞相王宗恕的接待。中国使者向国王说明了中国的现状,“皇帝抚有四海,日月所照,霜露所坠,无不奉表称臣”,劝其遣使中国。而浡泥国国王却以“地瘠民贫,愧无奇珍以献”为由推托。中国使者表示:“皇帝富有四海,岂有所求于王,但欲王之称藩,一示无外尔。”至此,马哈漠沙国王决定派遣亦思麻逸等四人随中国使者至京。临行前,马哈沙谟国王要以金佩刀、吉贝布为赠,为中国使者“毅然辞之”,使国王深受感动。浡泥国使团于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八月十五日抵京。第二天,朱元璋接见了他们并赐宴于会同馆。
浡泥国朝贡只是各国纷纷朝贡大明王朝的一个缩影。明初的对外友好关系是通过双方派遣使者互访,外国“朝贡”方物,明朝“赐赉”礼品的方式进行的。中国使者出国,携带皇帝诏书及文绮、金银、瓷器等珍贵手工艺品,奉赠各国国王,并祀其国之山川,表明对各国领土的尊重。外国使者奉国王命令来华,以“朝贡”的名义带来本国的方物。“朝贡”是当时外交上的一种礼节;互相赠送礼物,表示两国间的礼尚往来。《明史》载有“番王朝贡礼”,当外国使者会见明朝君主时,“皇帝问使者,来时尔国王安否·”接着“皇帝又问尔使者远来勤劳”,然后使者进方物。这些“方物”,大多是亚非地区的珍禽异兽和土产。如渤泥国的贡品有顶鹤、孔雀、龙脑等;三佛齐国有黑熊、火鸡、五色鹦鹉、犀牛、白猴、丁香等;暹罗国有驯象、六足龟、珊瑚、安息香、苏木、胡椒等;占城国有象、象牙等;苏门答腊国有宝石、玛瑙、水晶、龙涎香、胡椒等;忽鲁谟斯国有麒麟、狮子、珍珠、宝石等……这些“明月之珠,鸦鹘之石,沉南龙速之香,麟狮孔翠之奇,梅脑薇露之珍,珊瑚瑶琨之美”,都是与一般人民的物质生活无甚相关的玩赏物和奢侈品。明朝对外国的“赐赉”是极其优厚的,如明太祖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给占城、暹罗、真腊等国,每个国家都送同样的一份厚礼——织金文绮三十二匹,瓷器一万九千件。明太祖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占城来朝贡,朱元璋“嘉其诚,赐赉优渥”。总之,为了建立和平友好的关系,明朝政府采取“厚往薄来”的原则,并不期望外国进贡大批珍品。明太祖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明朝商定:高丽、占城、安南、琐里、爪哇、浡泥、三佛齐、暹罗、真腊等国,都是三年一贡,所送贡品只要十匹布足矣,不需要每年都派使者来华。洪武七年(1374年),朱元璋对中书省臣说:“西洋诸国,素称远番,涉海而来,难计岁月。其朝贡无论疏数,厚往薄来可也。”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又对礼部大臣们说:“诸蛮夷酋长来朝,涉履山海,动经数万里。彼既慕义来归,则赉予之物宜厚,以示朝廷怀柔之意。”明朝并没有通过朝贡关系,企图得到外国更多的物质利益,因为这根本不是唯利是图的商业贸易,而是外交上礼节性的活动。明朝对待贡使和番商是有区别的。明初实行海禁,“惟不通商,而止通贡”。也就是说,不许沿海豪民私自下海经商,只许外国贡使来华,把“商”和“贡”严格分开。明朝没有也不可能依靠外国进贡的方物来扩充财源,相反地,真正得到好处的是海外各国。朱元璋早就说过,各国“虽云修贡,实则慕利”。
当时外国使者,由于羡慕中国的丝绸、磁器等优秀传统手工艺品,并有利可图,往往携带私物前来中国,与民间进行交易,以换取中国的手工艺品。明朝为了优惠外国使者,这是许可的,并且不作为商品贸易看待,不抽商税。洪武初所订的“番王朝贡礼”中,就规定外国使节私人所带的“番货”,欲与中国交易者,官方给高价收购十分之六,其余任其在民间互市,不抽商税。官方以高昂的代价,收购这些私货,完全是表示优待。如每百斤胡椒,要给贡使二十两白银,比原价高出数十倍。
皇帝钦赐外国诗文治和武功两手并重,这是衡量帝王贤否的重要标志。朱元璋武功的卓越是众所周知的,勿庸讳言。同样他在文治方面也很突出。他的身后都留下了数量可观的御制诗文。在这些御制诗文中,是否有他们与外国人交往的记录呢?回答是肯定的。
朱元璋年轻的时候,曾在皇觉寺出家为僧,因此他对佛教有着特殊的感情。做了皇帝以后,自然也崇敬佛教。他曾诏征东南戒德名僧,在南京蒋山大会开法会,亲自和群臣一起顶礼膜拜。对僧人自然另眼相看,对来自外国的僧人也不能不注意。他曾做过一首诗,名为《天竺僧》,是专写一名来自印度的僧人的:
比丘乾竺来,情思脱祸胎。
去乡十万里,飞锡不尘埋。
宵昼观孰大,无时不常怀。
立志无上等,必欲精神谐……
我们无法考证这位印度僧人姓字名谁,但可以肯定的是朱元璋和他必是有过一番接触,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的。
朱元璋出身贫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他很好学,做了皇帝仍然如此。他对日本风俗的关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日本有一个僧人叫绝海中津,于公元1368年来到中国学习禅宗和钻研诗文,在中国居留了十年之久。公元1376年,朱元璋在大内武英殿召见了他,顾问日本遗迹。当谈到关于徐福的传说时,朱元璋询问日本是否真有徐福的祠堂。绝海中津便作了一首诗作答,诗中说:
熊野峰前徐福祠,满山药草雨余肥。
只今海上波涛稳,万里好风须早归。
朱元璋得知日本真有徐福祠,非常高兴,便和了一首诗赐给绝海中津:
熊野峰高血食祠,松根琥珀也应肥。
当年徐福求仙药,直到如今更不归。
绝海中津得到了这首御制诗,如获至宝。带回日本后,世袭珍藏。
明太祖汉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日本南北朝怀良王派嗐哩嘛哈出使中国,受到朱元璋的接见。其间,朱元璋向喧哩嘛哈问起日本风俗,他便作了一首《答大明皇帝问日本风俗》的诗作答:
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
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
银瓮篘清酒,金刀脍紫鳞。
年年二三月,桃李白阳春。
据说,朱元璋看了这首诗,“恶其不恭,绝其贡献”。因为嗐哩嘛哈竟当着朱元璋的面把自己的国家与大明帝国相提并论,认为日本事事同中国一样,严重损伤了这位天朝大国皇帝的自尊心。但从中也不难看出,朱元璋为了制定适度的外交政策,是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的。
生平最得意之事
一统天下,创大明不世之基业
明太祖朱元璋的统一战争,是以北伐中原、攻下元大都开始,以平定辽东结束的。
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至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先后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等割据政权。除了四川明玉珍的夏政权和广东的何真两个小割据势力以外,南方的大片土地全在朱元璋的掌握之中。元顺帝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十月,朱元璋命令徐达、常遇春率领二十五万大军,由淮河流域进入河北,开始了夺取中原的北伐。
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二月,北伐军平定了山东,接着分兵两路,水路并进,夺取河南,先后攻克了归德、陈州、许州等地。四月,元朝梁王阿鲁温投降,河南平定。冯国胜等人又率军攻克陕州、潼关,阻断了驻扎在关陇地区的元朝大将李思齐、张思道等人与元朝廷的联系。至此,元大都已失去了屏障和外援,陷入弧形的包围之中。五月,朱元璋亲自督战,部署进攻大都的战役。闰七月,徐达、常遇春率军北上,攻克临清,不久攻克德州。二十七日,攻克通州,迫近大都。元顺帝闻报大惊,在夜里带领后妃太子仓皇逃往上都。八月二日,北伐大军攻克大都,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宣告结束。
明军占领大都后,随即向山西、陕西、甘肃进军,消灭元朝的残余势力,先后打败扩廓帖木儿,收降李思齐,击走张良弼等。明军又攻克上都,元顺帝北走应昌。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元顺帝死于应昌,其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不久,明军攻取应昌,又大败扩廓帖木儿,爱猷识理达腊由扩廓帖木儿拥护退居和林,史称北元。以后到大明惠皇帝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鬼力赤杀掉北元主坤帖木儿自立,改称为鞑靼可汗,北元至此遂绝。
元顺帝之子爱猷识理达腊退走漠北后,云南尚为元梁王把匝刺瓦尔密所据,辽东仍在元将纳哈出等控制之下。此外,四川地区还有一个夏政权存在。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朱元璋遣将征四川,夏主出降。明太祖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又遣将征云南,元梁王把匝刺瓦尔密败死,于次年全定云南。明太祖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朱元璋再遣将攻取辽东,元将纳哈出归降。至此,全国统一事业基本完成,朱元璋心满意足。
在这以后,明朝的版图基本确定。
生平最痛心之事
倾力培养太子,无奈朱标早逝
朱元璋从小就没有受过什么教育。朱元璋自己说:我在幼年时家贫,父母双亡,无钱求师学习,兄弟力耕于田亩之中;更进入佛门,以致圣人贤人之道,一概无知,几乎毁了一生。加入红巾,当上头目,特别是有了一定地位之后,才越来越感到读书的重要。明太祖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曾有言:“古先圣贤立言以教后世,所存著书而已。朕每观书,自觉有益。尝以谕徐达。达亦好学亲儒生,囊书自随。盖读书穷理,于日用事务之间,自然见得道理分明,所行不至差谬。书之有益于人也如此。”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朱元璋对儿子们的教育特别看重,尤其是对作为自己皇位继承人的太子朱标下力更多。
朱元璋当上吴王后,朱标就被立为世子,跟着宋濂读经。朱标的另一位老师是孔克仁,他自洪武二年(公元13699年)奉命为诸王子讲经。
除了读经,朱元璋也注意让朱标了解各种世事。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朱标还只有13岁,朱元璋就要他去临濠省墓,还对朱标说:商高宗小时候亲自在外劳动,周成王早就闻听《无逸》的训导,都知道小民的疾苦,所以在位的时候就很勤俭,为有名的守成之主。你生长在富贵人家,习惯于安逸。现在要你外出到周围郡县去,去看看山水,走走田野。这样的话,就可以因为道路险易不同而知道鞍马劳顿,观察市井百业而了解衣食艰难,体察民情好坏而懂得风俗美恶。到了祖先居住的地方,还要访求父老,寻访我起兵时的那些事情,牢记在心,这样可以知道我创业的不容易。
朱标被立为皇太子后,一些官员建议仿照元朝的做法,以太子为中书令。朱元璋不以为然,认为元代太子属下官僚自成系统,与廷臣容易产生摩擦,下令考察历代官制,选择有功勋德行老成之辈及新进的贤德之人兼领东宫事。于是,李善长、徐达以下文武官员都兼任太子属官。朱元璋的解释是:因现在军事行动没有停止,我如果有事外出,必定是太子监国。假使另外设立一套班子,你们这些文武官员有事应该奏明太子,太子一旦与你们意见不合,你们必然归咎于那些太子的属僚引导,容易产生嫌隙。朱元璋还说明:之所以要在太子身边设置宾客、谕德等官员,而且挑选名儒担任,是为了辅助太子养成德性。朱元璋强调,以前周公教成王了解军事,召公教康王指挥军队,这是居安思危、不忘武备。因为继承大位的君主,生长富贵之家,习惯于安逸,不懂军旅之事,一朝有紧急情况,就会罔然不知所措。周公、召公的话,你们都要好好领会。
明太祖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朱元璋下令:政事要事一并报告太子处理,然后再上报到他那里。
让朱元璋始料不及的是,他精心培养的朱标,行事居然与他大相径庭,倒是有其母之风。父亲独断专行,心狠手辣;儿子却为人友爱,心地仁慈。
亲兄弟之间,朱标也多所维护。朱标的二弟秦王在明太祖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就藩西安,过失较多,被朱元璋召回应天,想要削藩。朱标为之说情,才被放回国。三弟晋王在明太祖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就藩太原途中鞭打厨子徐兴祖,此人曾长期侍奉朱元璋。当朱元璋听说此事后,怒不可遏地说:我率领群英平定祸乱,从来不事姑息。独独这个厨师徐兴祖服侍我二十三年,一直没有打骂过,你小子知不知道?经朱标劝说方才息怒。晋王在藩国也多有不法,不时有人告发他谋反,朱元璋听信了。又是朱标流着泪劝说,直到朱元璋回心转意。
对待堂兄朱文正、表兄李文忠,以及朱元璋的养子沐英等,朱标也是如同兄弟一般。他们几个都是朱元璋得力助手,但也会有犯错误的时候。朱元璋对此总是毫不留情。而朱标知道后,总是回去告诉母亲马氏,让她从中劝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