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社交中的心理应对(一)——社交障碍的自我调节(2)

在越来越功利的社会里,自我怀疑、胆怯和自卑情绪泛滥,这些情绪使成功的人也不免会产生嫉妒。每个人都希望有用武之地,永远将自我最完美的一面呈现在别人面前,希望成功,被重视、有运气。这些美好的向往使人们笃信媒体展现给他们的偶像:聪明、漂亮、处变不惊,其实这种状况不仅是不现实的,也是非常不人道的,这种无休止的攀比和追求只能带来无尽的失望和自我贬值。

(四)“人性非常丑恶!”

人们常将自己与他人的不愉快相处的情景广泛化、扩大化,这样一来会使人们在与他人的再次接触中有了先入为主的坏印象。

总之有消极思想的人,无论成功或失败,总会暗地存在一种否定性的思考。这种思考方式往往会影响人们的判断能力。我们必须根除掉深藏于我们内心的消极思想。

连续六年保持世界销售第一记录的夏木志郎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每当到了傍晚六点钟时,我就把今天过去了的一切失败忘掉,否则,对于明天的生意是会有所妨碍的。在清早起来的时候,嘴里也一定说‘今天真是个好日子’;踏入办公室前,就想一些过去成功的事情;在与客户接洽的过程中,脑子里便浮现出与对方顺利签订契约的情景来。”

当你心目中有了一个对自己彻底肯定的信念时,和对方交涉的成功率必然很高。在你与人交涉的时候,千万不要尽想那些曾遭失败的事情,要尽量用肯定语来代替否定语并不时地激励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充满自信,对进行成功的社交活动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远离社交恐惧症

生活当中,人们不可避免地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而社交是展示风采的重要方面。例如,和重要人物交谈;在公众场合发表你的观点;出现在谈判、酒会、晚宴等各种社交场所。有些人常常不由自主地退却,或硬着头皮去了,却因表现失态而让好机会白白溜走,于是懊恼、后悔,可当下一个机会出现的时候,他们又开始胆怯、犹豫、心慌、手颤。久而久之,他们的自信心在一次次窘态中消耗殆尽。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交恐惧症。特别对于许多刚离开家门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结交新的朋友,融入他人的社交圈子是一种心理上的挑战。一开始总有一些手足无措的感觉,不知道怎样做才能和大家打成一片。

例如,小李刚从大学毕业,分到一个机关办公室工作,每天坐班,要和自己并不熟悉的人和事打交道。工作还好办,和人交往他就有些发怵。看到别人在业余时间有说有笑,打牌聊天,好不热闹,而自己行单影只,和别人无话可说,索然无味。他真羡慕那些“自来熟”的人,而自己怎么就做不来呢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都有和别人交往的需要,否则就会有孤独、寂寞、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可是,人的交往能力并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在后天环境熏陶和有意识地培养下产生出来的。远离社交恐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积极的方法。

1. 不否定自己,不断地告诫自己“我是最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2. 不苛求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就做到什么地步,只要尽力了,不成功也没关系。

3. 不回忆不愉快的过去,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没有什么比现在更重要的了。

4. 友善地对待别人,助人为快乐之本,在帮助他人时能忘却自己的烦恼,同时也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存在。

5. 找个倾诉对象,有烦恼是一定要说出来的,找个可信赖的人说出自己的烦恼。可能他人无法帮你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让你发泄一下。

6. 每天给自己10分钟的思考,不断总结自己才能够不断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

7. 到人多的地方去,让不断过往的人流在眼前经过,试图给人们以微笑。

如何战胜孤独

孤独的人常常独自生活,很少朋友,也很少进行社交活动。他们害怕社交风险,往往在交际中感到消极。

人人都有感到孤独的时候,但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战胜孤独。有些人的孤独是内在而稳定的。他们面对孤独无能为力,束手无策。而有些人的孤独则是外在而可以控制的。这些人只是在某些特定的时间里感到莫名的孤独。他们相信自己能够驾驭它,并能积极地做些排除孤独的事情。

真正的孤独,往往存在于那些虽然进行着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却没有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人们之中。事实上,不管你是置身于人群,或是独处一室,只要你对周围的情况缺乏起码的了解,与你身处的世界无法沟通,你就会体会到孤独的滋味。

孤独一般有两种类型:其一是情绪性隔绝,指孤独者不愿意与周围人来往;其二是社会性隔绝,指孤独者不具有朋友或亲属的关系网。

孤独产生的原因多而复杂,比如事业上的挫折,缺乏与异性的交往,失去父母的挚爱,夫妻感情不和,周围没有朋友等。此外,孤独的产生,也与人的性格有关。比如有的人情绪易变,常常大起大落,容易得罪别人,因而使自己陷入一种孤独的状态;还有的人善于算计,凡事总爱斤斤计较,考虑个人的得失太重,因此造成了人际交往的障碍。

孤独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据统计,身体健康但精神孤独的人在十年之中的死亡数量要比那些身体健康而合群的人死亡数多一倍。人的精神孤独所引起的死亡率与吸烟、肥胖症、高血压引起的死亡率一样高。

心理学家发现,孤独者的一些行为,常常使他们处于一种不讨人喜欢的地位。比如他们很少注意谈话的对方。在谈话中只注意自己,同对方谈的很少,常常突然改变话题,不善于及时填补谈话的间隙等。心理学家指出,如果孤独者受到一定的社交训练,如学会如何注意与对方谈话后,他们的孤独感就会大为减少。

所以,孤独是可以改变和战胜的。战胜孤独有哪些方法呢?

第一,多与外界交流。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思想感情、内心感受的需要。独自生活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一个常年在山上工作的气象员说,他的身边没有人可以倾诉,但他感到有必要把自己的思想告诉家人,所以他就用写信来满足了自己的这一要求。

第二,多与快乐的人相处。人的性格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经常与开心的人们在一起,你会自然而然地受到他们的感染,产生“近朱者赤”的效应。慢慢地,你就会敞开自己的心扉,变得快乐起来。

第三,“忘我”地与人交往。与人们相处时感到孤独,有时会超过一个人独处时的十倍。这是因为你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例如,你到一个语言不通的地方,由于你无法与周围的人进行必要的交流,也无法进入那种热烈的情感中,所以,你在他人热烈的气氛中会倍加孤独。因此,在与他人相处时,无论是什么样的情境下,都要做到“忘我”,并设法为他人做点什么,你应该懂得温暖别人的同时,也会温暖自己。

第四,享受大自然。生活中有许多活动是充满了乐趣的。只要你能够充分领略它们的美妙之处,就会消除孤独。如:有些人遇到挫折,心绪不好,但又不愿与别人倾诉时,常常会跑到江边或空旷的田野,让大自然的清风尽情地吹拂,心情就会逐渐开朗起来。

第五,确立人生目标。现代人越来越害怕自己跟他人不一样,害怕在不幸时孤立无援,害怕自己不被人尊重或理解。这种由激烈社会竞争导致的内心恐慌,无疑使一些人越来越孤独,心灵也越来越脆弱。那么要克服这种恐慌与脆弱,必须为自己确立一些人生目标,培养和选择一些兴趣与爱好。一个人活着有所爱,有追求,就不怕寂寞,也不会感到孤独。

如何克服社交中的庸俗习气

在生活作风方面,庸俗习气是社交的大敌。

第一种庸俗习气是吃吃喝喝。有一种说法:“朋友,朋友,抽烟喝酒。”朋友凑在一起,就是吃吃喝喝。一喝起酒来,便一醉方休,一高兴起来,便划拳行令,甚至酗酒闹事,醉卧大街。固然,朋友交往少不了必要的宴请,如某人升学、参军等大家聚在一起,举杯话别,相互勉励。但是,动辄吃喝则是一种庸俗的习气。还是古人讲得好:“君子之交淡若水”、“友如作画须求淡”。

第二种庸俗习气是玩玩闹闹。朋友在一起玩玩闹闹,也是正常的,有害于友谊的是那种庸俗的玩乐。何谓庸俗的玩乐?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看:首先,为什么要玩乐。如果把友谊同玩乐划等号——朋友之间就是为了在一起玩乐,那就是庸俗的习气。如果把玩乐放在从属的地位,朋友在一起玩玩,是为了调节一下气氛,为了休息一下筋骨,交流一下信息,这是正常的、有益的。其次,用多少时间玩乐。如果对打扑克、下棋、跳舞等娱乐活动入了迷,一玩起来就什么也不顾了,甚至通宵达旦,影响了第二天的工作,那就不好了。

第三种庸俗习气是沉溺于玩乐。在工作之余,朋友们登山、游泳、欣赏音乐……这种玩乐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锻炼意志。这与学习、工作的关系,犹如土地的轮作一样,是必要的、有益的。若是沉缅于不健康的活动里,如赌博、斗殴、寻衅等,就是不正常的、有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完善,为我们开辟了业余生活的广阔天地。我们应让高尚的情趣占领我们的业余园地,从中汲取健康的养料和丰富的知识。

第四种庸俗习气是闲聊扯皮。谢觉哉同志在《交朋友的道理》一文中指出:朋友相聚,不谈工作、不谈学习、不谈政治,只谈些个人间私利私愤的事,这叫做“群居终日,言不及义”。有的人正是这样,聚在一起专谈一些庸俗的生活小事:谈女人,说脏话;讲吃讲穿,比派头,比阔气;互相奉承,比赛吹牛;海阔天空,不着边际,玩笑庸俗,打哈取趣;拉三扯四,搬弄是非……正常的友谊,就要被庸俗的闲聊扯皮蚕食掉了,朋友变成了“帮闲”。

怎样杜绝社交中的轻率态度

有的人对社交持一种极其轻率的态度,动不动就要与朋友绝交。朋友是应该珍惜的,不应该弃之如敝屣。

轻率的绝交,本身说明了择友的轻率。得来的太容易了,失去的就容易。信手可以拾起一块石头,必然会毫不顾惜地随意把它扔掉。人们总是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东西,沙里淘金,千筛万淘,所以人们格外珍重黄金。如果见人就是朋友,又怎么能不随时抛弃朋友呢?实际上,黄金的可贵,除了稀少、难得外,根本还在于它本身的价值。正如黄金一样,朋友也是极其可贵的,应该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友谊。友谊同健康一样,当人们失去它的时候,会更感觉到它的宝贵。作为一个健康人,对自己健全的肌体并不感觉到怎么样,并没有骄傲和自豪之感。可是,他一旦失去了健康,便会深深地体验到,健康是多么宝贵,健康人多么值得骄傲和自豪!友谊也正是如此。与朋友朝夕相处,并不觉得怎么样,一旦失去了友谊,就会倍感失掉的东西的可贵。特别是当你遇到困难、挫折,遭到讽刺、打击的时候,你就失去了往日朋友的理解、安慰和鼓励,你会感觉到孤立无援的悲哀。当你身处友谊温泉的时候,请你珍重它吧?固然,我们并不一概反对绝交。在有的情况下,必须当机立断,迁就姑息,犹豫不决,反而错了。例如,朋友成了敌人,就必须与之一刀两断。总之,我们结交朋友,对待友谊,应以有利于国家、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个人健康成长为目的。

如何控制社交中的情绪波动

人的情感似遥控器一般控制着人的言谈举止,外在的表现自然就是表现出的或喜、或悲、或乐、或愠的情绪了。它就像是人的另外一张面孔。良好的情绪状态让你显得自信,是保证社会交往活动正常进行的必备条件。得体的举止、情绪稳定,似迎面春风让人感到易于接近、容易沟通;反之,完全不能自制的情绪必然成为社交的绊脚石,没有人愿意靠近一个喜怒无常的人。因而,在社交中应当谨记以下几点。

(一)切勿急躁冲动

一般情况下,你以什么态度待别人,别人就会以相同的态度反击你,这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急躁冲动容易打乱人的正常思维,不利于正确地解决问题。在日常的社会交往活动中,会遇到千奇百怪的事情,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问题时,要善于控制情绪,如果失去控制、矛盾会更尖锐。所以不管遇到多恼火的事,情绪要冷静、镇定,才能处理好矛盾。

(二)切勿故作深沉

人际交往,是一种思想交流活动,本该真诚相待,畅所欲言。如果深藏不露,叫人觉得有点道貌岸然;如果与人相处,处处不露心迹、守口如瓶,那么会让人觉得你不可捉摸,不可思议,无形中拉远了心理距离。

(三)切忌喜形于色

表情上眉飞色舞、洋洋自得,还对别人的事评评点点、指手画脚,只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损害自己的形象和威信。与人交往,应保持一种平常的心态,不能面无表情,但也不能取得成绩或有高兴的事时,沾沾自喜,得意忘形。

总之,遇到任何事都要保持一种平和心态,自己喜怒哀乐要表现得自然,不做作。分寸一定要有所把握,否则只能给人一种喜怒无常的印象,最终,只得自食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