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摆脱愤怒情绪——心平气和好做事(5)

摔打一些无关紧要的物品能够有效地宣泄,对天空大喊也可以缓解一下自己的冲动。如果你愿意可以跑到楼下,再爬上楼,每步登两个台阶,跑步上楼更好。还可以与别人聊聊。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经常会产生一些矛盾或意见,这很容易使人发怒。如果我们把心中的不满或意见坦率地讲出来,既可泄怒,又可以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同事间的团结。或者讲给自己信得过的朋友,你大都会得到安慰。这种释放的方法也是很可取的。

不过,砸东西、踢家具等藉着外物转移情绪,虽然可以暂时纾解怒气,但许多人开始担心会不会演变成暴力行为性格?专家认为,若不去察觉情绪的细微变化,而总是以宣泄方式排解,其实怒气并没有真正被消化,反而会形成恶习,重复发生。

说到这里自然而然得劝说您将宣泄与怨恨分开。怨恨导致怨恨,报复导致更大的报复。你已经给予了受你报复的人太多的痛苦和仇恨,他有足够的理由展开对你的报复行动。不论你做多少事情,说多少悔过的话,都改变不了同样的命运。一旦你从复仇中离开的时候,你才会领悟到,自己已经远离了生气的目标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诞生新问题。消极的情绪在宣泄之后,除了在积极的生气之外,你还会给自己积累上复仇、罪恶感、痛苦、怨恨、伤害等感觉,这足以在伤害对方的同时也毁了你自己。

所以做人实在不得不时时警觉,千万别让自己不可控制的性情毁灭了自己。

拓宽视野看问题,许多负面情绪反而成为动力来源,特别是怒气。但有些方法并不是对每个人都适合的,所以要自己创造一些宣泄方法。

找人谈一谈。当压力越来越大,心情越来越糟时,不妨与家人、好朋友或当事人聊聊。倾诉是改善不良心情的最好方法。但这时要注意原则,掌握分寸。不该说的隐私、涉及人际关系的事、面对不能对其畅谈的人等等,都不能为图一时心情痛快全倒出去,以免将来留下麻烦。

还可以写信,可以像拳击队员一样对沙袋之类的物品猛击,可以大哭一场,可以唱唱卡拉OK。还有参加体育活动、朋友聚会、逛商店、休假、外出旅游等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换自己的不良心情。

阿Q精神也是一种宣泄。看开点,实际点,凡事别想太多的后果,越想越烦恼。对某些事,把它想到最坏,并告诉自己“不过如此,还能怎样呢”,这样你反而轻松了。以前跑江湖的人常说一句话:脑袋掉了不过碗大个疤。这话听起来令人害怕,但江湖中人这种洒脱的习性值得借鉴。也不要给自己定过高的目标。是自己的不用争也跑不了,不是自己的争也争不来。即使争来了,付出与所得之比是不是合算呢?除了宣泄以外,还要自己寻找乐趣。如:蹦迪、看足球比赛、打牌等等,只要有兴奋点,就能使你快乐。

美国情绪管理专家帕德斯等人推荐发泄怒气,他们得出维持健康的七个步骤:

1、认清怒意。

2、找出生气的对象。

3、站在“肇事者”的立场想,为他寻找合理的理由;告诉自己:“那个找我麻烦的家伙搞不好遇上了什么烦恼,日子不好过。”

4、数到十,或以别种方法放松精神。大部分心理专家都同意,报复心态的发怒,一点好处都没有。

5、以不攻击的方式,将不满表达出来。与其说“你错了,你简直离谱”,不如说“我觉得自己受了伤,你的所作所为没有考虑到我的需要”。

6、倾听。很难,但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7、宽恕。借着宽恕,会让你深深觉得,爱才是人际关系的主宰。

学会心平气和。

人的烦恼一半源于自己,即所谓画地为牢,作茧自缚。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争强好胜失去一定限度,往往受身外之物所累,失去做人的乐趣。只有承认自己某些方面不行,才能扬长避短,才能不让嫉妒之火吞灭心中的灵光。

让自己放轻松,就是心平气和地工作、生活。这种心境是充实自己的良好状态。充实自己很重要,只有有准备的人,才能在机遇到来之时不留下失之交臂的遗憾。

俗语有“宰相肚里能撑船”之说。古人与人为善、修身立德的谆谆教诲警示于世人,一个人若胆量大,性格豁达方能纵横驰骋,若纠缠于无谓鸡虫之争,非但有失儒雅,而且终日郁郁寡欢,神魂不定。唯有对世事时时心平气和、宽容大度,才能处处契机应缘、和谐圆满。

如果一语龃龉,便遭打击;一事唐突,便种下祸根;一个坏印象,便一辈子倒霉,这就说不上宽容,就会被人称为“母鸡胸怀”。真正的宽容,应该是能容人之短,又能容人之长。对才能超过者,也不嫉妒,唯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热心举贤,甘做人梯,这种精神将为世人称道。

人活着愉快,就得少烦恼;要少烦恼,心胸就得阔大一些,宽广一些,学会宽恕自己和容忍别人,这就叫做宽舒人生。本来,生活就应该从容不迫,悠然自得。

心平气和,首先就得接受自己和自己的天性,不会对自己要求过分苛刻,也不会因看不起自己而焦虑不安。遇到不幸和灾祸,他们会像其他人一样痛苦,但是他们能够想得开,而且能照常生活。他们也不像有些人那样,为可能发生的灾祸忧心忡忡,他们会做一些必要的准备,但是不会为此身心憔悴。

心平气和的人生活得很随意,他们摸透了自己的脾气,知道自己的欲望和观点,干什么事都不用先去调查求证,或者察言观色,看别人的意见,他们只管我行我素,走自己的路。

同时,心平气和的人非常能够容忍他人,容忍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他们知道生活是变化无常的,这是个人所无法改变的现实,人不但要接受这种现实,而且还要从这种现实中找到乐趣,大可不必提心吊胆、顾虑重重地生活。对于自己不懂的事情,他们总是采取承认的态度,承认之后再去慢慢琢磨它,了解它。

心平气和,还要有对必然之事的承受能力。当学会适应一切环境的时候,也就能做到心平气和了。对必然的事轻快地接受,就像杨柳承受风雨、水接受一切容器,我们也要承受一切事实。

有个人讲述了一个故事:小时候,有一天他和几个朋友在一间荒废的老木屋的阁楼上玩。在从阁楼往下跳的时候,他的左手食指上的戒指勾住了一根钉子,把整根手指拉掉了。当时他疼死了,也吓坏了。等手好了以后,他没有烦恼,接受了这个本可避免的事实。现在,他几乎根本就不会去想自己的左手只有四个手指头。

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一间15世纪教堂废墟上刻着这样一行字:“事情是这样,就不会是别的样子。”

在漫长的岁月中,你我一定会碰到一些令人不快的情况,它们既是这样,就不可能是别样,我们也可以有所选择。我们可以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避免的情况加以接受,并适应它;或者,我们让忧虑毁掉我们的生活。

下面是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所给的忠告:“要乐于承认事情就是如此。能够接受发生的事实,就是能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俄勒冈州的伊莉莎白·康黎经过许多困难,终于学到了这一点。

“在庆祝美军在北非获胜的那天,我被告知我的侄子在战场上失踪了。后来,我又被告知,他已经死了……我悲伤得无以复加。在此之前,我一直觉得生活很美好。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又费劲带大了这个侄子。在我看来,他代表了年轻人美好的一切。我觉得我以前的努力正在丰收……现在,我整个世界都粉碎了,觉得再也没有什么值得我活下去了。我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悲伤过度,决定放弃工作,离开家乡,把我自己藏在眼泪和悔恨之中。

“就在我清理桌子,准备辞职的时候,突然看到一封我已经忘了的信几年前我母亲去世后这个侄子寄来的信。那信上说:‘当然,我们都会怀念她,尤其是你。不过我知道你会支撑过去的。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你教我的美丽的真理,永远都会记得你教我要微笑。要像一个男子汉,承受一切发生的事情。’

“我把那封信读了一遍又一遍,觉得他似乎就在我身边,仿佛对我说:‘你为什么不照你教给我的办法去做呢?支撑下去,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把你个人的悲伤藏在微笑下,继续过下去。’

“于是,我一再对自己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没有能力去改变它,不过我能够像他所希望的那样继续活下去。’我把所有的思想和精力都用于工作,我写信给前方的士兵给别人的儿子们;晚上,我参加了成人教育班找出新的兴趣,结交新的朋友。我不再为已经永远过去的那些事而悲伤。现在的生活比过去更充实、更完整。”

已故的乔治五世,在他白金汉宫的房里挂着下面这几句话,“教我不要为月亮哭泣,也不要因事后悔。”叔本华也说:“能够顺从,就是你在踏上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显然,环境本身并不能使我们快乐或不快乐,而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才能决定我们的感觉。

必要时,我们都能忍受灾难和悲剧,甚至战胜它们。我们内在的力量坚强得惊人,只要我们肯加以利用,它就能帮助我们克服一切。

已故的美国小说家布斯·塔金顿总是说:“人生的任何事情,我都能忍受,只除了一样,就是瞎眼。那是我永远也无法忍受的。”然而,在他六十多岁的时候,他的视力减退,一只眼几乎全瞎了,另一只眼也快瞎了。他最害怕的事终于发生了。

塔金顿对此有什么反应呢?他自己也没想到他还能觉得非常开心,甚至还能运用他的幽默感。当那些最大的黑斑从他眼前晃过时,他却说:“嘿,又是老黑斑爷爷来了,不知道今天这么好的天气,它要到哪里去?”

塔金顿完全失明后,他说:“我发现我能承受我视力的丧失,就像一个人能承受别的事情一样。要是我五个感官全丧失了,我也知道我还能继续生活在我的思想里。”

为了恢复视力,塔金顿在一年之内做了12次手术,为他动手术的就是当地的眼科医生。他知道他无法逃避,所以唯一能减轻他受苦的办法,就是爽爽快快地去接受它。他拒绝住在单人病房,而是住进大病房,和其他病人在一起。他努力让大家开心。动手术时他尽力让自己去想他是多么幸运。“多好呀,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能够为像人眼这么纤细的东西做手术了。”

一般人如果要忍受12次以上的手术和不见天日的生活,恐怕都会变成神经病了。可是这件事教会塔金顿如何忍受,这件事使他了解,生命所能带给他的,没有一样是他能力所不及而不能忍受的。

我们不可能改变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可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要在忧虑毁了你之前,先改掉忧虑的习惯,告诉自己:“适应不可避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