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汉纪(5)
- 资治通鉴故事精选大全(超值金版)
- (北宋)司马光著 雅瑟主编
- 5562字
- 2014-01-23 14:53:44
叔孙通又说:“太子,是天下的根本;根本如果动摇,天下也会震动。不能拿天下开玩笑啊!”
对于改立太子这件事,当时大臣中劝阻的人很多,刘邦明白群臣的心意都不向着如意,只好放弃。
四月二十五日,刘邦在长乐宫去世,太子刘盈继位,尊奉吕后为皇太后。这位汉惠帝年龄不大,主持朝政的事自然都归吕后掌管。
吕太后开始了她的报复计划。她下令把戚夫人关在深巷里,剃掉头发,用铁链扣住脖子,穿上赭色的囚服,让她在那儿舂米。她又派使者去召如意,使者去了三次。赵国相国周昌对使者说:“高帝生前把赵王托付给我。赵王年纪小,据说吕太后怨恨戚夫人,想把赵王召回去一并杀掉,我不敢让赵王去。况且如今赵王也病了,不能接受诏令。”
使者回去报告吕太后,吕太后大为愤怒,于是先派人召周昌。周昌到长安后,吕后再派人去召如意。
可是皇帝刘盈对如意很有感情。如意来长安,还没有到达的时候,惠帝刘盈知道吕太后生如意的气,就亲自去灞上迎接如意,与他一起入宫,亲自带他一起吃饭睡觉。吕太后想杀如意,但始终没有机会。
第二年十二月的一天,惠帝一早出去打猎,如意年纪还小,就没让他去。吕太后便派人用毒药将如意毒死了。黎明,惠帝回来时,如意已经死了。
吕太后又下令砍断戚夫人的手脚,挖去眼珠,熏聋耳朵,灌下哑药,让戚夫人待在厕所里,并称戚夫人为“人彘”。
过了几天,吕太后召惠帝来看“人彘”。惠帝见了,询问后得知这就是戚夫人,于是嚎啕大哭,从此大病不起,他派人向吕太后请求说:“您的所作所为太可怕了,这种事不是人做的。我是您的儿子,但我不能像您这样治理天下。”于是,惠帝每天饮酒作乐,不理朝政,二十四岁就忧愤而死。
吕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政治强人。她能干、聪明、警惕性特别高、反映特别灵敏,为了政治利益,看得透彻,下得狠心。戚夫人致命的弱点是,她把刘邦当成了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不会笼络人心,没有建立自己的党羽,除了刘邦以外没有人把她放在眼里。戚夫人就这样悲惨地死去,她的遭遇留给后人旷古绝伦的悲愤。
大将军周亚夫
周亚夫,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周勃的儿子。他是西汉时期的名将,战功赫赫,汉文帝曾经称他为“真将军”。
周亚夫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河内守,后其兄长周胜之因为犯法被剥夺了爵位。汉文帝便封周亚夫做条侯,继承周勃的爵位。
汉文帝六年(前158年),匈奴犯边,文帝急忙调边将镇守防御,周亚夫被任命为将军。为了警卫京师,文帝派三路军队到长安附近抵御守卫。宗正刘礼驻守在灞上,祝兹侯徐厉驻守在棘门,河内太守周亚夫则守卫细柳(今陕西咸阳附近)。
文帝为鼓舞士气,亲自到三路军队里去犒劳慰问。他先到灞上,再到棘门。这两处都不用通报,见到皇帝的车马来了,军营都主动放行。而且两地的主将直到文帝到了才知道消息,迎接时慌慌张张。送文帝走时也是亲率全军送到营寨门口。
文帝到了周亚夫的营寨,和先去的两处截然不同。前边开道的被拦在营寨之外。在告知天子要来慰问后,军门的守卫都尉却说:“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诏令。”等文帝到了,派使者拿自己的符节进去通报,周亚夫这才命令打开寨门迎接。守营的士兵还严肃地告诉文帝的随从:“将军有令:军营之中不许车马急驰。”车夫只好控制着缰绳,不让马走得太快。到了军中大帐前,周亚夫一身戎装,出来迎接,手持兵器向文帝行拱手礼:“介胄之士不拜,请陛下允许臣下以军中之礼拜见。”文帝听了,非常感动,欠身扶着车前的横木向将士们行军礼。
劳军完毕,出了营门,文帝感慨地对惊讶的群臣说:“这才是真将军啊!那些灞上和棘门的军队,简直是儿戏一般。如果敌人来偷袭,恐怕他们的将军也要被俘虏了。可周亚夫怎么可能有机会被敌人偷袭呢?”好长时间里,文帝对周亚夫都赞叹不已。
一个月后,匈奴兵退去。文帝命三路军队撤兵,然后升周亚夫为中尉,掌管京城的兵权,负责京师的警卫。
后来,文帝病重弥留之际,嘱咐太子刘启也就是后来的景帝说:“以后关键时刻可以用周亚夫,他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将军。”文帝去世后,景帝让周亚夫做了骠骑将军。
景帝三年(前154年),以吴、楚为首的七国之乱爆发。周亚夫被任命为太尉,领军东进与叛军作战。他出发前向景帝提出用梁国军队拖住吴、楚主力,寻找时机切断对方粮道的战略,得到景帝的认可。后实际作战中,梁军受到吴楚军压迫,不停向周亚夫求救,但周亚夫按兵不动,用轻骑兵截断了吴楚军的粮食供给。缺粮的叛军反扑未果,终于崩溃。叛乱历时三个月即被平息。但周亚夫也因此同梁王关系恶化。
七国之乱平定后,周亚夫继续担任太尉,后又被任命为丞相。后因在太子刘荣废立和皇后兄王信封侯问题上同景帝意见不一致,加上梁王在窦太后面前不断攻击他,周亚夫逐渐失宠。
一天,景帝在皇宫里召见周亚夫,要赏赐他食物。端上来一看,里面只放了一大块肉,然而没有切开,又不准备筷子。周亚夫让主管宴席的人拿筷子来。
景帝微笑着看着周亚夫,说:“这样还不能满足你吗?”周亚夫脱下帽子,向景帝谢罪,景帝说:“起来吧。”周亚夫就快步走了出去。景帝目送他走远,说:“这个闷闷不乐的人,是不能做年少君主的臣子的。”
过了没多久,周亚夫的儿子从负责制造器物的官署那儿,买了五百件皇室御用的用于陪葬的铠甲盾牌。他虐待搬运这些东西的雇工,克扣他们工钱。雇工知道他是盗买官用器物,心里怨恨,就告发了他,当然牵连到了周亚夫。
景帝将周亚夫交给狱吏审理,狱吏对着簿书逐条审问周亚夫,周亚夫一字不答,也就没有供词。景帝得知,说:“我用不着供词,也一样可以治你!”下诏让周亚夫去廷尉那里受审。
廷尉斥问周亚夫说:“你为什么要造反?”周亚夫分辩道:“我买的这些东西,都是陪葬用的,造反从何说起呢?”廷尉说:“你就算不是要在地上造反,也是要在地下造反!”接下来的日子,审讯逼问越来越严厉。
当初,狱吏来拘捕周亚夫的时候,周亚夫就想自杀,他夫人劝阻了他,才没有死。现在见到情势已经无法逆转,周亚夫就不再进食,五天之后,吐血而死。
周亚夫为文帝信任敬重,在平定七国之乱中又建首功,被任命为丞相;但是后来却身陷囹圄,最后饿死,实在是让人悲叹。周亚夫为人粗旷,不太注意小的礼节,数犯景帝之忌,违犯宫廷礼仪,这种不拘小节的性格为他招来杀身之祸。飞鸟尽良弓藏,历来如此,非一朝之变。
飞将军李广
李广是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著名将领,陇西成纪人。李广的祖先是秦朝将军李信,曾率军战败燕太子丹。李广身材高大,手臂修长,擅长骑射,打起仗来行踪飘忽不定,行动敏捷。李广还接受世传弓法,射得一手好箭。
前166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李广少年从军,抗击匈奴。他作战英勇,杀敌颇众,使汉文帝大为赞赏。九年后,汉景帝即位,李广升为骑郎将,成为景帝身边的禁卫骑兵将军。吴王、楚王叛乱时,李广以骁骑都尉官职跟随太尉周亚夫出征平叛,在昌邑城下夺得叛军军旗,立下显赫战功。诸王叛乱平定后,李广调往上谷、上郡、陇西、雁门、代郡、云中等西北边陲做太守,抗击匈奴的入侵。
前144年六月,匈奴攻入雁门关,到达武泉县,还攻入上郡,抢走了牧马场里的马匹。汉朝将士战死的有二千人。
李广担任上郡太守。一次,率领一百名骑兵出巡,不巧遇到几千名匈奴骑兵。匈奴人看见李广的部队,以为是汉军派出来引诱敌人的,赶忙跑上山坡布下军阵。跟着李广的那一百名骑兵都很害怕,想调头回大营,李广镇定地说:“我们远离大军数十里,逃必死!不逃,匈奴以为是诱敌之计,必不敢攻击我们。”
于是李广带着他的一百名骑兵继续前进,快到距离匈奴军阵二里远的地方,又让大家停下来,下令说:“全都下马,解下马鞍!”他手下骑兵说:“敌人很多,而且离我们很近,万一出现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敌人以为我们会逃走,现在我让你们都解下马鞍,是在向他们表示我们不会逃走,以此来让他们相信我们是诱敌部队。”结果匈奴骑兵真的不敢进攻。
李广手下的骑兵,解下马鞍,解开战马,然后躺在地上休息。这时,正好太阳西下,匈奴骑兵对李广部队的行为迷惑不解,不敢轻举妄动。双方对峙到了半夜,匈奴军队以为汉朝军队在附近有埋伏,想趁着夜色袭击他们,于是率领人马离开了。黎明时分,李广才带着百名骑兵回归大本营。
前140年,汉武帝即位,调李广为未央卫尉。前134年,李广担任骁骑将军,驻守云中郡。程不识担任车骑将军,驻守雁门郡。李广和程不识都以边境郡守的身份指挥军队,在当时都很有名气。李广行军没有固定编制,不讲究行列阵形,到了水草肥美的地方就驻扎下来,各人自便,夜间也不派士兵巡逻警卫,军中指挥系统的文书往来能简省就简省;然而,李广也有远远地派侦察部队的习惯,从来没有遭受到突袭过。
程不识则讲究行列队伍,营寨阵形,夜间派士兵巡逻,要求军队中的文吏把文书整理清清楚楚,军队常常得不到休息;但也从来没有遭遇过危险。程不识说:“李广的军队简单随便,一旦受到敌人突袭,就没有办法抵御了;但李广手下的士兵也很轻松自在,都愿意为李广效命。我的军队虽然事务烦琐纷扰,但敌人也不能侵犯我。”不过匈奴人畏惧李广谋略,汉军士兵也多数愿意跟随李广打仗,而认为跟随程不识打仗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前129年,李广率军出雁门关,被成倍的匈奴大军包围。匈奴单于久仰李广威名,令部下务必生擒之。李广终因寡不敌众而受伤被俘。匈奴兵在两匹马中间用绳子结成网,把李广放在里面。李广装死,匈奴兵于是将绑他的绳索去掉,改用一辆马车载着他回去邀功。走了十几里路,李广突然一跃而起,跳到一个匈奴骑兵的马背上,把他推下马,夺了他的弓箭,逃了出来,匈奴人惊叹不已。李广在匈奴军中赢得了“汉之飞将军”称号。
归朝后,因为他损兵折将,李广被汉帝革除军职,贬为庶人。
几年后,匈奴杀辽西太守,击败韩安国将军。武帝重新起用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闻“飞将军”镇守右北平,数年不敢来犯。
一次,李广外出打猎,看见草中大石,以为是虎而一箭射去。待他近看时,方知射中的是大石,而那支箭却深深地射入了石中。他张弓对石再射,却始终不能再将箭射入石中了。
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军袭击匈奴。郎中令李广屡次请求出征,武帝因为他年纪太大,起先没有批准。过了很久,武帝才答应他的请求,任命他为前将军,跟随大将军卫青。
卫青大军出塞以后,从俘虏口中了解到单于驻扎的地方,便亲率精锐部队急速进击,让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合兵一处,从东路进军。东路要绕道,路途遥远,水源和青草也比较少,李广就向卫青请求道:“我是前将军,应该做前锋,如今您为何又让我从东路进军?而且我年轻时就开始与匈奴作战,直到今天才有机会正面对付单于,所以希望能在大军前面做先锋,去和单于决一死战。”卫青应允。
李广与赵食其率领的东路军由于没有向导,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所以落到了卫青的后面,没能赶上与单于的战斗,等到卫青率领军队回师经过沙漠南部时,才遇到李广和赵食其二位将军。
卫青了解李广迷路的情况,责令李广到军府完成书面报告。李广说:“校尉们没有过错,是我自己迷了路,我现在自己写报告交到军府去。”
李广回来对自己的部下说:“我从年轻时开始,与匈奴打了大大小小七十多仗,这次有幸跟着大将军出征,能够与单于正面交锋。谁知大将军将我的部队调到东路,路途遥远,结果还迷失了方向,这莫非就是天意!况且我六十多岁,总不能再去面对那些刀笔小吏吧!”于是自刎而死。
李广为将廉洁,常把自己的赏赐分给部下,与士兵同吃同饮。他做了四十多年俸禄二千石的官,家里没有多少多余的财物,始终不谈购置家产的事,深得官兵爱戴。李广爱兵如子,凡事能身先士卒。行军遇到缺水断食之时,见水,见食,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近水边;士兵不全吃遍,他不尝饭食。对士兵宽缓不苛,这就使得士兵甘愿为他出死力。
知道李广自杀的消息,全军将士没有不哭的;百姓听说以后,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的都为他流泪。
李广一生皆在边关戍守,与匈奴七十余战,以骁勇善射、智谋超群著称。匈奴闻其名则远而避之,不敢与其相战,堪称不战而屈人之兵。李广治兵宽缓不苛,与士卒同甘共苦,深受边关军民的爱戴,在士兵中都有着崇高的威望,是一位“才气天下无双”的将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等,都是赞扬他的名句。然而李广没有能够裂土封侯,引来史家一片惋惜、民间无数惆怅。
张骞通西域
张骞,汉中城固人。他是一个意志力极强、办事灵活而又胸怀坦荡、善于待人处事的人。
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武帝想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月氏曾经居住在敦煌和祁连山之间,是一个强国,匈奴的冒顿单于攻下了它,老上单于杀了月氏王,剩下的月氏部众逃到很远的地方去了,月氏人仇恨匈奴,但苦于找不到联军攻打匈奴。武帝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招募使者出使月氏,最后选中了汉中人张骞。
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张骞带领着一百多名随从,取道陇西,踏上了出使月氏国的路程。但是,踏入月氏国必须经过匈奴腹地。匈奴人起了疑心,匈奴的单于擒获张骞,扣押了他十几年。在匈奴生活十多年,张骞始终保存着汉朝的特使符节,匈奴单于硬叫他娶当地人为妻,已经生了儿子,也没有动摇他一定要完成任务的决心。他住在匈奴的西境,等候机会。
后来张骞看准机会得以逃脱,朝着西方月氏所在的方向跑。跑了几十天,到达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大宛听说汉朝富饶,一直有与汉交通往来的愿望,但却无法实现,所以见到张骞非常高兴,为他安排了向导和翻译,抵达康居(今哈萨克斯坦东南),再由康居转送到大月氏。大月氏原来的太子做了国王,攻打大夏国之后,瓜分了大夏国的土地,在那儿安居下来。当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很少有外敌入侵,因此他们已经渐渐消除找匈奴复仇的念头了。
张骞在大宛居住了一年多,一直不确定月氏人到底怎么打算,就返回中原。张骞沿着南山走,想通过羌人的领地返回,没想到又被匈奴捉住,被扣押了一年多。后来赶上伊稚斜驱逐匈奴太子于单,匈奴国内大乱,张骞就和堂邑氏的奴隶甘父逃回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