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汉纪(2)
- 资治通鉴故事精选大全(超值金版)
- (北宋)司马光著 雅瑟主编
- 5647字
- 2014-01-23 14:53:44
“他名义上是霸王,其实不得人心,因此他的强大容易削弱。现在大王你如真能够任用天下威武勇猛的人,有什么地方不能平定;将天下城邑分封给功臣,谁人不信服;用义兵跟从想东归的士卒,有谁的军队不能击溃!项羽分封的关中三个秦王都是秦朝原来的将领,他们率领秦军子弟已有多年了,被杀死和逃亡的不计其数;他们又欺骗自己的部下,投降了诸侯,到达新安后,活埋了秦军投降的士卒二十多万人,唯独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脱身。秦地的父老兄弟对这三个人恨之入骨。现在项羽以武力强封这三人为王,秦国百姓都不拥戴他们。
“根据当初诸侯的约定,大王理当在关中称王,但大王却秋毫不犯,废除秦苛酷刑法,与秦民约法三章,秦国百姓无不想拥戴你在关中为王。可大王失掉应有的封爵而被安排在汉中做王,秦地百姓无不怨恨项王。现在大王起兵向东,攻三秦的属地,只要号令一声即可收服。”
刘邦听完韩信的言论十分高兴,自恨结识韩信太晚,因而听从韩信的计谋,部署各路将军出兵进击的路线;留萧何在汉中收取巴蜀租税,以供给军队粮食。
后来韩信帮助刘邦平定天下,被封为楚王。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韩信的拜将得益于萧何的识才,以及他“月下追赶”的挽留。“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了一段千古的佳话。
韩信确有大才,后来帮助刘邦南征北战立下的汗马功劳。可谓“国士无双”“将相之才”。但是韩信之前不管在项梁、项羽手下,还是起初在刘邦军营中的时候,都得不到重用。这样的人才,项羽没有机会用到,刘邦也差点没有用上他,只安排他做了个管粮仓的官。他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怀才而不得志,所以才先有离开项羽,后又逃离汉营的举动。但刘邦比项羽幸运的是,他有个善于识人才的萧何,且萧何是他的左右臂,是他极为信任的人。所以当萧何举荐,让刘邦重用韩信的时候,刘邦破天荒地封了毫无带兵经验,也没有背景的韩信为大将。刘邦虽不了解韩信,但他了解萧何,信任他赏识人才的能力。
陈平投靠刘邦
陈平,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家境贫寒,但非常喜爱读书。从前,陈平在乡里社庙当了社宰,每次分祭肉都分得很均匀。乡里的父老乡亲们纷纷赞扬他说:“陈平这孩子分祭肉分得真好,太称职了!”陈平说:“唉,倘若让我主持天下,也会像分祭肉一样公平的!”
各路诸侯起兵反秦之时,陈平去投靠魏王,任太仆。他向魏王献策,没有被采用,反而还被小人诬陷,一气之下离开魏王。
陈平投奔项羽,项羽封给他爵位。殷王司马卬叛乱时,项羽派陈平去平定司马卬。陈平降服了司马卬,于是项羽任命他为都尉。不久,刚收回的殷地被刘邦攻克,项羽大怒,要诛杀那些以前去驻守殷地的将领。陈平害怕,就带着剑从小路逃走,渡过黄河,去投奔刘邦。
天快黑时,他逃到了黄河边,请船夫送他过河。陈平上了船,从船舱里又出来了一个船夫。他想这两个人可能是水盗,以为他身上带着珠宝,想图财害命。陈平为人机灵,浑身是计。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他马上脱了衣服,扔在船上,光着上身来帮船夫划船。船夫看他腰间什么也没有,衣服掉在船上也没有什么声音,知道他身上什么贵重东西都没有,也就打消了加害他的念头。一场凶险,竟被他轻而易举地化解了。
陈平通过魏无知求见刘邦,刘邦召他进见,赐给他饭食,给他安排住处。陈平说:“大王,我有要事来见您,这件事非常重要,拖过今天就晚了。”其实陈平是想展示自己的才华,于是,两人纵论天下大事,十分投机。刘邦问:“你在楚军中担任什么官职?”陈平说:“都尉。”刘邦马上任命陈平为都尉,让他做参乘,并让他做典护军。”
将领们知道后,都不服并喧闹地说:“大王不过得到一个楚军的逃兵,还不知道他的本领高低,就与他同乘一辆车子,还反过来让他监管我们这些老将!”刘邦听了,却更加宠爱陈平。
周勃、灌婴等人劝刘邦说:“陈平虽然外表俊美,但未必真有才能。据说陈平在家时曾和他的嫂子私通;为魏王做事时不被重用,就投奔楚;在楚时仍然没有得志,又逃跑来归附汉。听说陈平接受将领们的贿赂,钱给得多的人得到好的待遇,钱给得少的人待遇就不好。陈平是个没有操守的乱臣贼子,这种人,不能信任重用,希望大王明察!”
刘邦经不住众人再三诋毁陈平,便也心生疑团,就召见引荐他的魏无知。魏无知说:“我推荐的是陈平的才能,陛下现在问的却是他的品行。当今如果有人具有尾生、孝己那样的品行,但对事情的成败却毫无帮助,陛下怎么会任用他呢!现在楚汉相争,我推举有不凡谋略的人,只考虑他是否对国家有利,至于与嫂子私通,收取贿赂,去怀疑又有什么价值呢?”
刘邦又召陈平来质问道:“听说你原来是帮助魏王的,后来离开魏王去帮助楚霸王,现在又来帮助我,这怎么不让别人怀疑你的信义呢?”
陈平说:“同样一件有用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作用就不同了。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采纳我意见,因此我才离开他去侍奉项王。项王任人唯亲,他所任用宠爱的人,不是项家的人,就是他老婆的兄弟,哪怕是有不一般的人才他也不任用。我听说汉王能够广纳人才,才来归附您。但我空手而来,不接受金钱就无法应付日常开销。我的计策的确有值得采纳的地方,希望大王您采用它。如果没有什么值得采用的,那么金钱还都在这里,我将它封好送到官府中,并请求辞去官职。”
刘邦的疑虑顿消,对陈平倍增好感,并重重地赏赐一番,提升他为护军中尉,专门监督诸将。从此,陈平一心一意为刘邦“六出奇计”夺取天下,成为西汉安邦定国的著名谋臣。
尽管张良在战争中没有立下大功,但是刘邦却看中了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作用。楚汉之争,刘邦之所以取胜,关键是他敢于使用能力超过自己的人。刘邦高过其他人的地方,就是他眼中有人才,并大胆使用,这就是他的成功之道。
陈平智除范增
前203年,楚汉战争到了最激烈的时刻。汉王的父亲太公和妻子吕后也被楚军俘虏了。刘邦退到荥阳、成皋一带,收集散兵。他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城内达一年之久,并被断绝了外援和粮草通道。这时候,萧何从关中调来一支人马,韩信也带着军队来见刘邦,汉军才重新振作起来。
刘邦以攻为守,一面守住荥阳,用少量兵力拖住项羽的军队;一面派韩信从北边收服魏国、燕国和赵国。但是项羽的军队实力还是比刘邦强得多,刘邦十分忧虑。这时,陈平献计,以图从内部瓦解楚军。
陈平派人混入楚营,让这些人散布谣言说:“在项王的部下里,范亚父和钟离昧的功劳最大,但却不能裂土称王。他们已经和汉王约定好了,共同消灭项羽,分占项羽的国土。”这些话传到霸王的耳朵里,使他起了疑心,自己带兵把荥阳围得水泄不通,然而一连攻打了三天,城中防守森严,毫不动摇,项羽十分焦急。
张良等谋士又向刘邦献计,说:“项羽攻城不下,派人去和他讲和,他一定会答应派人来讲条件,到时使用陈平之计,彻底离间他们君臣感情,就可解围了。”
“他如果不接受和谈怎么办?”刘邦忍不住问道。
张良说:“项羽脾气暴躁,沉不住气,连日攻城不下,内心一定焦急,使者一到,他一定会接受。”
刘邦派隋何往楚营游说。见了项羽,隋何说刘邦被封为汉王,已满足,不敢与项王分庭抗礼,愿意讲和,各守疆域,共享富贵,割荥阳以东为楚界,荥界以西为汉界!项羽考虑到刘邦势力日益强大,韩信又善于用兵,继续打下去,也不知道鹿死谁手,不如趁早讲和,休养生息,伺机而动,便召范增等谋臣商量。
范增却反对这样做,他说:“这是刘邦的缓兵之计,和谈不是目的,把战局拖住,专等韩信的救兵,才是刘邦的本意。现在正可猛攻快打,把刘邦灭了,再去对付韩信。”
项羽犹豫起来,召见隋何,对他说:“你暂且回城去,待我考虑一下再通知你。”隋何一怔,心知这必定是范增从中阻挠,破坏和谈,就对项羽说:“在这个关键时刻,大王应自己拿主意。左右的话,恐有私弊,因为战胜也好,战败也好,别人一样可以不当楚官而当汉官,而大王您自己将怎么办?况且汉王尚未势穷力尽,韩信的几十万大军很快就会到来,内外夹攻,大王兵疲粮尽,那时进退不得恐怕会后悔莫及吧?我替大王考虑,不如化干戈为玉帛。这样不仅汉王感恩戴德,老百姓也会歌颂您仁义呢!望大王三思,不要被左右出卖了。”
项羽听了这番话,非常高兴,说:“你说得有理,就这样决定了。你先回去,我随后派人进城去讲和。”项羽于是派虞子期到城内谈判。
虞子期进城后,听说刘邦大醉未起,便暂时到宾馆歇息,派手下人去汉营。张良和陈平两人亲自出来迎接使者,殷勤地把他们邀进一间公馆里,好酒好肉招待,顺便问起范增的起居近况,大赞范增的才能与品德,并偷偷地问:“亚父有什么吩咐?”使者不解地问道:“我们是霸王派来的,不是亚父派来的。”陈平一听,故作吃惊地说:“我们以为是亚父派来的人呢!”便叫几名小卒撤去上等酒席,随后把使者领至另一间简陋客房,改用粗茶淡饭招待。陈平则满脸不高兴,拂袖而去。使者没想到会受此羞辱,大为气愤。
使者回来向虞子期报告,特别提到张陈二人态度的转变。虞子期认为可疑,把这话藏在心里,整理好衣冠去见刘邦。可是刘邦还未梳洗,派人把他带到一间密室等候接见。密室环境清幽,设备齐全,那人奉陪了一会儿,起身说:“虞将军先坐一会儿,待我去看看汉王梳洗好没有。”
虞子期突然在不经意间看见有许多秘密文件,就过去翻看,见到一封范增写给刘邦的信,说是要里应外合,共破楚军。虞子期忙把信藏在衣兜里,准备回去呈给项羽邀功。这时有人来报,说刘邦召见,把他带到刘邦那里。刘邦又重复了一下和谈的论调,愿与项羽分土而治。虞子期说:“项王已依尊命,只想与大王见面详谈,别无他意!”刘邦说:“既然如此,先生请先回,待我商议好日期就去找项王见面。”
回到楚营后,把情形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项羽,霸王更加确信范增私通汉王了。这时,范增向项羽建议应该加紧攻城,但是项羽却一反常态,拒不听从。过了几天,范增也知道了外面说他私通汉王的谣言,并且感到项羽已不再信任自己了,于是就对项羽说:“天下大事已基本定了,希望大王自己好好地干。我年岁大了,身体又不好,请大王准我回家养老吧!“项羽任凭这位相随多年的忠诚谋士离去。
范增走到半路上,背生恶疮,愤懑而亡。
范增一走,围城的楚军士气低落,松懈下来,最终被刘邦冲出重围。
陈平的反间计之所以能成功,一则在于洞悉了项羽“意忌信谗”的弱点,二则恰当地利用了楚国君臣之间可能存在的猜疑,收买项王身边亲信之人,旁敲侧击施以谗言,使楚国内乱,项王失去有力的辅佐。然后发兵而攻之,一举破楚。可以说陈平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策划得十分周密。
楚河汉界
范增一死,楚营少了一个重要谋士,汉军受的压力明显减轻了。刘邦用少数兵力在荥阳、成皋一带牵制项羽的兵力,让韩信继续攻取北边、东边,又叫将军彭越在楚军后方截断楚军的粮道,使项羽的军队不得不来回作战。
楚汉双方就这样对峙了两年多。
汉高祖四年,即前203年,项羽带领大军攻打彭城(今江苏徐州),把手下将军曹咎留下来守住成皋,再三嘱咐他无论怎样都不要跟汉军交战。
汉军得知情报后,见项羽一走,就向曹咎挑战。一开始,曹咎说什么也不出来交战。刘邦就叫兵士整天隔着汜水朝着楚营辱骂。一连骂了几天,曹咎不忍羞辱,就决定渡过汜水,和汉军决一死战。
楚军兵多船少,只好分批渡河。汉军趁楚兵刚渡过一半的时候,集中兵力猛攻,把楚军的前军打败,后军也乱了阵脚,楚军大败。曹咎自知违反军令,后悔不迭,又自知无颜见项羽,便在汜水边自杀身亡。刘邦复取成皋,屯兵广武,取敖仓之粮而用。项羽在东边正打了胜仗,一听成皋失守,急忙赶到了西边对付刘邦。在广武,楚汉两军又对峙起来。
时间一长,楚军的粮食接应不上。项羽没办法,就把汉王的父亲绑了起来,放在宰猪的案上,派人大声吆喝:“刘邦再不投降,就把你父亲宰了。”刘邦故作镇静地说:“当初咱二人共同反秦,在怀王面前誓盟结为弟兄,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如果你要煮咱们的父亲,别忘了给我一碗肉汤”。项羽恨得咬牙切齿,真的想把太公杀了,项伯劝住了他。
项羽派使者跟刘邦说:“现在天下纷乱,无非是你我两个人相持不下,你敢不敢出来跟我比个上下高低。”汉王要使者回话说:“我可以跟你比智力,不跟你比力气。”
项羽又叫汉王出来,在阵前对话。刘邦当面数落项羽的十大罪状,说他不讲信义,杀害义帝,屠杀百姓,等等。项羽听得发火了,用戟向前一指,后面的弓箭手一齐放起箭来。刘邦立刻调转马头,但胸口已经中了一箭,受了重伤。
左右把刘邦扶进营帐。汉军听说汉王受伤,都慌了神。张良恐怕军心动摇,劝汉王勉强起来,到各军营巡视了一圈,大家才安定下来。
项羽听说刘邦没有死,大失所望。此后不久,刘邦兵分两路,一路仍在荥阳同项羽相持,一面派大将韩信抄楚军后路,占领河北、山东一带。从此汉军有了更为巩固的后方,关中的萧何更是源源不断地运来兵员、粮饷。而此时项羽则补给困难,危机四伏,形势发生了逆转,楚军渐弱,汉军日盛。前202年秋,楚军粮尽,无奈之下与汉军讲和,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以西为汉,以东为楚。这即历史上著名的“楚汉相争,鸿沟为界”故事的由来。项羽同意了这个方案,放了太公、吕后,接着把自己的人马带回彭城。
急躁的品性不单是脾气不好的毛病,也是品质的一种缺陷。刘邦正是利用曹咎的心浮气躁的特性而设了一个局,故意激怒曹咎,曹咎心里容不下不顺利的事情,一旦出现不顺心的事,就怒不可遏。这样的人是干不了大事的。
垓下之围
汉高祖五年,即前202年十二月,刘邦联合各个诸侯国一起攻打楚国。楚国的军队被汉军打败,项羽带着剩下的士兵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
项羽命令士兵坚守不出,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不然,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项羽从床上起来,到军帐中喝酒。喝着喝着,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受宠爱,常陪在身边;有宝马骓,常骑在胯下。而今……于是项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诗道:“力能拔山啊豪气压倒一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驰。骓马不驰啊怎么办,虞姬啊虞姬你怎么办!”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项羽泪流数行,身边侍卫也都哭了,谁也不能抬头看项羽了。项羽对他们说:“现在楚国已经亡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