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品位心理学:最个性化的影响力(2)

把一个有品位、有修养的追求完美的成功者和一个暴发的成功者区分开来的往往就是那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貌似不起眼的小细节。一个大块耀眼腰带扣和一个设计大方传统腰带扣的区别就是品位。

古龙水是一个有格调、有品位、高雅的男士的正常消费品。男士身上散发出的清淡的古龙水味道让人们联想到:他是一个注意生活品位的人,他有雅致的情调,他懂得自己。

爱丽森·卢莉在《服饰的语言》中说:“大体上,一个人穿的的衣服层越多,他或她的社会地位就越高。”在西方,我们不难发现,穿着三扣三件套西装要不二扣二件套西装显得更有品位。

在衣服的颜色方面,藏青色是最有品位的,越柔和、暗淡越好,而紫色则是最没有品位的颜色。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穿着藏青色或者灰色的外套要比紫色尤其是紫色涤纶的衣服更有档次,更能提升自己的地位。

从服装上很容易区分人的社会地位,还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文字的易读性。当贫民阶层欢聚一堂时,绝大多数都会穿着印有各种文字的服装。随着社会等级的升高,低调原则逐渐奏效,文字开始消失,中产阶级和中上阶层的服装上,文字都被商标和徽记所取代,比如一条鳄鱼、一只小兔子头。当你发现标记消失了的时候,你就已经置身于上等阶层了。

在穿西装时,一定要注意上衣的衣领和衬衫的领子之间,不能分离,要时刻紧贴在一起。如果它们总是保持着一定距离,那么只能说着装者非常没有品位。

在面料质地方面,越是生物成分越有档次,也就是说,羊毛、丝绸、棉和各类动物毛皮。而其他的,所有的合成纤维都是贫民阶层的穿戴。比如说,厨房里木材要比塑料贴面档次高,餐桌上的台布,棉的要比塑料或者油布有级别。

关于手表,遵循一个原则:越是科学化。技术化、越富于时代特色,等级就越低。所以佩戴机械表当然要比石英表、电子表有品位。

只有把帽子作为一个无足轻重的饰物,它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严肃地看待帽子,只会让你自己显得很没品位。戴帽舌是典型的没有品位。

法国时尚专家弗兰斯瓦·沙勒在他的《领带之书》中说:领带是男人的概念和风格,是男人全身唯一最能表达自我的工具……领带是雄性服装中唯一带有梦幻的一个点缀,它能用多种语言表现穿衣者不同的年龄、背景、品位、风格和地位!

领带是男人身上唯一能带有色彩的饰物。选择有艺术品位、有权威力量的领带,能衬托出一个成功男人雄伟深厚的魅力。而一条低品位、劣质的领带,则能够显示出,它的主人是多么的没有品位,多么的没有生活乐趣、生活质量。

我们可以没有奢华的享受,但是一定要讲究生活情调,生活在品味中。好品味不是一夜之间产生出来的,有钱买不来品味,这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

修养和趣味更显个人魅力

要想把自己显得高雅、有品位、有层次,文化修养和艺术趣味是必不可少的,哪怕是装出来的,也一定要凑上去,经常装,装得大方,装得自然,装出你的个人魅力。

去音乐厅听音乐,无疑是最能显示自己品味的好方法,只需要带上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欣赏。成年人参加音乐会不似年轻人那样追星、看人,而是以艺术为名义,与流行保持一定距离。西洋音乐史最有说服力的,如果能在剧场忍受两个小时,听歌剧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如果确实水土不服,听中国民乐也是很有品位的享受。

听交响乐还是听流行曲?打高尔夫还是打麻将?都在告诉社会你是谁!欣赏高雅艺术的人有着高尚的情操。

自18世纪以来,到歌剧院听歌剧,一直是西方贵族进行身份展览和缄默社交的重要手段。

在贵族作为固定的阶级逐渐在社会上隐退下去之后,有钱人和文化精英成了歌剧院的新成员。听一场歌剧的价格不菲,但是在歌剧院的演出现场,仍然能看到打瞌睡的人。即便是衣冠楚楚、正襟危坐着的听众,大多数人也承认实在是听不懂。

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了显示自己是有文化、有品位的人,总得时不时地进歌剧院,洗洗耳朵吧。

为了防止在现场出糗,比如在一场咏叹调的演唱中间就鼓掌,有心的人还会事先在家里听一遍录音。

经常性地参观美术展,或者去博物馆、科技馆也是显示品位所必不可少的。一定要留意美术作品的展览消息,如果有高档次的画展,比如法国印象派画展,就要早早安排时间,即使长途奔袭,也一定要赶过去观瞻。

自己如果能够参与创作或者表演,那是最好的。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因为能够拿出自己的几幅书法作品参加展览,还经常性地举办属于装置艺术的观念地产展,让他在“没有文化”的房地产界鹤立鸡群。中坤房地产公司老板黄怒波,也因为出版了自己的诗集,又开了诗歌研讨会,而成为了有名的地产诗人。

阅读的内容也显示出你的修养和品位。女性看《时尚》、《瑞丽》,男性看《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是起步级的选择。如果能经常性地阅读《TIMES》(时代周刊)、《NEWSWEEK》(新闻周刊)、《National Geography》(国家地理)等原版杂志,然后以《TIMES》这期的“Cover Story”(封面故事)为话题,必定会让他人刮目相看,倍受尊重。

读《三国志》和《清平山堂话本》。一个人读《三国演义》,一个人读《三国志》,毫无疑问,人们会对后者抱有更多的敬意。一个人读《红楼梦》,一个人读《清平山堂话本》,当然人们还是会对后者更加敬重。如果说读《三国志》比读《三国演义》需要更多的学识,那么《清平山堂话本》却比《红楼梦》要浅显,《三国志》与《清平山堂话本》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它们都更少有人读,这种与众不同可能就意味着更高的品位和素养。

崇尚古风是品位的最高表现

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崇尚古风,都是最高级别的品位。一个破旧的陈年古物,会比那些昂贵的电器,还能够带给你更大的尊敬。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美国人眼里,英国和欧洲仍是有等级的,英女王和英国王室贵族们是令人敬仰、高高在上的;为什么遗产和“老钱”(传承三代以上的财富)成为重要的等级标准,它们比那些“新钱”极其所有者的级别更高;最铭刻在美国意识中的一种崇古就是美国大学建筑设计中哥特式风格的盛行,高等教育机构越是古雅得地道,就越是让人追忆它那两位英国先驱(牛津和剑桥)。

有闲阶层(既有钱又有闲摆弄品位的阶层)对古风的崇敬随处可见:

它们大多喜欢看歌剧和古典芭蕾舞;去欧洲和中东观赏古迹;学习人文科学而不是电子工程,因为人文科学涉及过去,更能熏陶情感和性情;喜欢羊毛和木材一类的有机材料,而非尼龙和塑料制品……

英国评论家彼得·康拉德说:“所有那些已经衰朽的、遗弃的、消亡的风格样式,就是我们需要的。”而那些较低甚至更低阶层的人,满脑子就是迫不及待地冲向新事物。

拉塞尔·林斯在《品位制造者》中写道:

你会发现,姿态优雅地坐落于公园大道一座玻璃盒子里的,就是雷佛兄弟公司的办公室。您会发现,管理人员的地位越高,它们周围的陈设就越古旧。为公众服务的前台是大胆的现代风格,职员和部门经理的办公室依照使用的方式设计,等走近上层管理者的办公室,你会发现那儿有早期美国风味的壁炉和枝形吊灯……如果你愿意来J·瓦尔特·汤普森公司的行政管理人员餐厅……你会发现自己在一间科德角式风格的房子里,无力装饰着温莎座椅和小块地毯,窗户有水质边框。

形象地表现了,大公司为博得贫民欢心所树立的现代性正面背后所隐藏着的上等阶层的怀古风情。

这也正是为什么北京的四合院比商品房甚至别墅价格更高的原因?为什么越是古典的装修和设施越是昂贵?为什么木制和羊毛产品会比尼龙和塑料制品更有地位?为什么拥有一件破旧的陈年古董,会比买台昂贵的、发亮的大电器更能获得他人的尊敬和重视。

在西方社会,收藏古董和艺术品代表着最高的品位。像法国总统希拉克,就特别喜爱收藏美术作品,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收藏了很多中国名画作品。微软的创始人之一保罗·艾伦,收藏了很多艺术大师的作品,包括莫奈、梵高、雷诺阿、毕加索……还有波普艺术代表人物李奇登斯坦,藏品中不乏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品。

正因为人人都知道,收藏古董和艺术品不仅要花费巨资,还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只有那些有着丰厚家底和极高品位的人,才能选择这个爱好,所以它成了新发家的富人由福转贵、获得更高社会认同的捷径。

美国发现频道撰稿人兼制作人理查德·康尼夫认为,在美国要想被看作一个大狗级富人,除了拥有1亿美元之外,第一条标准就是要喜欢收藏名贵的古董和艺术品。

近年来,古玩和艺术品收藏的风潮在国内复兴。荣宝、保利、瀚海、嘉德等几大拍卖公司的拍卖是越来越火热。

越来越多的商人开始加入到收藏者的行列,而且来势凶猛。收藏正在成为中国新兴上流社会的主权话语。

靠加工爆米花起家的浙江金轮集团董事长陆汉振,在拍到1000多件历代瓷器、青铜、书画等艺术作品后,以总价近5亿元的资金筹建了浙江最大的私人博物馆(金轮艺术馆)。

靠卖海鲜起家的黎永星、黎永辉兄弟,则分别收藏了40多辆古董名车和20架退役的战斗机,计划投资上亿元要在广州建立一个文化广场。

对这些东底层打拼出来的富豪们来说,收藏古董和艺术品可以迅速去除他们身上的草莽气,使自己的品位和地位都提升、进入一个更高的阶层。

康泰人寿保险公司的董事长陈东升,在他的办公室和家里都留出足够大的空间,来摆放他收来的画作。比如,他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傅抱石的《晋贤酒德》,还有一副绘于1912年的北京内外城地图。

河北巨力集团年轻的总裁杨子,从15岁就开始玩收藏。价值不菲的明代竹林七贤葫芦瓶、价值数千万元的鸡钢杯也都在收藏之中。并且由于他对青花瓷颇有研究,还成为了电影《青花》的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