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出游并没有摆脱厄运的相随,两人在岛上居住还不到两周,可怜的华盛顿就感染上了天花。不过在医生的抢救和朋友的呵护下,华盛顿的病不到三周就有了好的改观,没过多久,他的病就全都好了。华盛顿的病情才刚好转,他就开始在岛上闲逛,查看岛上的防御工程,还系统地查看了当地的特产跟经济状况。
岛上宜人的景致和清新的空气并没有给劳伦斯的康复带来太大的帮助,因此在春天的时候,他决心去百慕大享受温和的春风。劳伦斯很思念与他长期分离的妻子,所以他拜托华盛顿回到弗吉尼亚,好接上他的妻子一起去百慕大。大约在海上航行了5个月之久,1752年2月1日,华盛顿又回到了弗吉尼亚。
抵达弗吉尼亚后的华盛顿,身体上的不适有所缓解,慢慢地康复了,就连精神上的浮躁也渐渐地消失了。他快速地前往弗农山庄,在3月初就和劳伦斯的妻子一同赶到了百慕大。不幸的是华盛顿来的时机不太好,正赶上百慕大早春的寒风,这使得他的旧病复发,还出现了加重的现象。弗吉尼亚家中的亲人们很担心华盛顿的病情,他们不知道华盛顿留下来的这些事情该怎么处理才好,也不清楚是不是该写封信让他重新回到弗吉尼亚来。最终劳伦斯决定和华盛顿一起回到弗吉尼亚去。
法国的势力渐渐渗入到其他地区,这使得向来对英国人很礼貌的印第安人逐渐改变了之前的政治立场,他们中的部分人还叫嚣要向英国人发动武力。法国人的荒唐做法,让俄亥俄公司很生气,他们不停地向弗吉尼亚副总督罗伯特·德威迪建议抗议。此外,他们还让威廉·特伦特前往俄亥俄河畔,以使节的身份和当地的法国人协商,告诉他们不要再侵犯英国的国土。
可惜俄亥俄公司高估了特伦特的胆魄和自信,他还没有这个能力去完成这项困难的任务。在还有160英里才能到法国人那里的地方,他就停下来了,短暂逗留后,他便去了皮奎——那座印第安人的重镇。但是特伦特这时去的时候,皮奎和之前已经判若两样了,因为对法国使者的怠慢,他们被法国人报复性地打击了,整座城镇已经完全变成了废墟。抵达皮奎后的特伦特看到到处飘扬着的法国国旗,感到胆战心惊,头也不回地跑掉了。
出现这样的事件,令德威迪副总督猝不及防,急切地想找到一位能够完成使命的人。这时,华盛顿被人推荐给他。当然,虽然此时的华盛顿还不到20岁,但是由于卓越的聪明才智和能力,他已经成为了弗吉尼亚北部地区的副官长。鉴于之前他和印第安人打过交道,又出色地完成了测量任务,所以他成为了这次任务的不二人选。
接到这个任务后,华盛顿首先去了洛哥斯顿等地的印第安人聚居区。他与各个酋长分别会谈,并明确向他们说出了英国人的好意,最后,他把此行的目的也告诉了他们,并希望他们能把他送到法国军队的总部去。其实,华盛顿在这次行动中还有一个隐蔽的任务,那就是要弄清楚俄亥俄河附近的法军部署情形。
1753年10月30日,华盛顿正式接到任命书,当天他就从威廉斯堡出发了。在途经亚历山德里亚的时候,他把这次任务所需的物品都置办齐全了。当路经边地曼彻斯特时,他又购买了马匹、帐篷,以及其他一些旅行装备。11月14日,他来到了坎伯兰镇。
在坎伯兰镇,华盛顿遇见了俄亥俄公司有胆识的开创者吉斯特先生。在华盛顿的盛情邀请下,吉斯特先生同意与他们一起去,另外,有一个名叫约翰·戴维森的人,还有四位当地人愿意与他们一同前往。这些人的帮助,令华盛顿对这次任务充满信心。当走到乌龟溪和莫农加希拉河交汇处时,他们遇到了同印第安人有生意往来的商人约翰·弗里泽尔。从他那里华盛顿得知,本地区的法军军官已死,法国的大部分主力军队已经退回到本部的营地内过冬了。接连几天的阴雨导致河水暴涨,华盛顿就让大家把所有的行李都安放在独木舟里面,让两名随从看守,叫他们顺着莫农加希拉河向下游走,并与他们约定,自己会在莫农加希拉河和阿勒格尼河的交汇处与他们碰面。
俄亥俄公司准备在这两条河的交汇处建造一个军事要塞,不过华盛顿却认为在河岔口处建造更为合适。后来的战争证实,华盛顿的这一设想是非常正确的。他们最后就是选择在那里建造了德肯斯奈尔要塞。而特拉华人的酋长辛吉斯正好居住在这两条河的交汇处。华盛顿独自一人进了辛吉斯所居住的村庄,希望他能出席洛哥斯顿的会议。虽然这个人对英国政府总是不满,但这次态度还可以,轻松地接受了邀请。11月24日华盛顿一行人顺利地抵达了洛哥斯顿,不凑巧的是印第安的领袖亚王却并不在洛哥斯顿,而是在15英里外的猎屋里。面对这样的状况,华盛顿果断地派人到猎屋去,邀请亚王和在那儿的其他领袖,请他们明天一定要来参加会议。
第二天上午九点,亚王,还有其他首领都准时坐到了会议厅。依据任务的指示,华盛顿把英国政府的立场向众位酋长阐述了一遍。他不只表明了英国政府的诚意,还希望他们能帮助英国人,当然,会有好处给他们的。华盛顿说明一切后,酋长们按照当时印第安人的风俗,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静坐了一段时间,看上去像是在思考他说过的那些话。
然后,亚王站了起来,他代表所有的酋长和部落发言。亚王在他的发言中,多次提到印第安人与英国人的兄弟一般的情谊,并承诺会与法国断交,全身心地支持英国人。他还说要安排一队护卫人员,负责随时保护华盛顿今后的行程安全。不过这是需要时间去准备的,因此他要求华盛顿能多给他三天时间。华盛顿很果断地建议不要这样长时间地拖延,可是亚王有足够多的理由坚信一定要这样做。
这次正面交涉,印第安人给华盛顿敲了一记很好的警钟,同时他也看到了印第安人的处事风格。在他看来,印第安人对细节的把握、对排场的讲究一点也不逊色于现代的西方文明社会。本来华盛顿仍想坚持个人的决定,但是考虑到这样做会有损印第安人的领袖威严和情面,所以他就同意了他们的要求,把出发的时间向后推迟了。
在华盛顿同意留下来的第二天,亚王出现在他的帐篷里,虽然人显得无精打采的,但是他仍强调他们是会和法国人断交的。出于保守的考虑,华盛顿建议他不要当着法国特使瑞克尔的面说这些话,因为瑞克尔根本不具备处理重要事务的权力。可是亚王回绝了他的好意,没有办法,第二天的篝火大会,华盛顿又参加了。在会议上,亚王慷慨激昂地作了陈述,但是瑞克尔特使拒绝接受亚王的单方面断交。
那天剩下的时间里,瑞克尔以及他的下属通过各种途径,尝试挽留那些想要断交的酋长们,但都被回绝了。12月7日,华盛顿终于从法国人的阴影下走了出来,继续他的行程。与他一起走的那些人里面,有个被称作拉弗斯的法国使节。此人看上去似乎很老实,实际上却是法国人潜伏在印第安人部落里的间谍,他不只是一肚子坏水,而且还心狠手辣。华盛顿后来吃的很多苦头,都和这个人有关。
四天漫长的艰苦跋涉后,华盛顿一行人终于安全地抵达了法国人的要塞。自从上一任总指挥去世后,这里的事务总是由帕蒂上尉负责的,直到一周前,这里的事务由信任总指挥雷伽蒂尔·德·圣皮埃尔爵士接手。在这里,华盛顿受到了非常隆重的接待,在门口恭迎他到来的是法军副军官,他按照当时军队的礼节,把他带到了军官面前。军官满头银发,看上去像是位法国的绅士,虽然古板,却做什么事情都一丝不苟。因为语言的不便利,在两人聊天的过程中,还配有一名翻译员,他的名字叫做范布拉姆。
在范布拉姆的翻译中,军官了解到了华盛顿这次来访的目的,同时又看了他的委任书。由于华盛顿想立即完成任务,所以建议把德威迪总督的来信交给他,但是这位很懂礼节的绅士回绝了他。这位军官想再等几个小时,等帕蒂上尉从前方岗哨回来了,再作决定。下午两点钟,帕蒂上尉终于返回到了要塞。华盛顿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惯例递交了全部的函件。收到函件后,上尉就与军官一起走进了一间密室。通过长时间的协商,他们把华盛顿与范布拉姆也叫了进去,请他们翻阅个人的译文。
德威迪总督的这封信件一共分成两部分,内容上并没有太多繁琐的东西。前一部分主要是说法国人不应当入侵俄亥俄地区,在这里修建岗哨、设立居民点就更不对了;在这部分的后面,德威迪总督还隐晦地告诉法国人,要是有必要的话,他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他还建议法军军官最好能隐蔽地离开。同时,信件的后一部分与华盛顿有关,在信里,德威迪总督期望法国政府能站在人道主义的角度善待华盛顿,能让他享有一个国家公使本应当享有的尊重。
在之后的几日里,帕蒂上尉与爵士忙碌于研究讨论信的内容,以及该如何答复。趁这个时机,华盛顿去探寻了敌方的军防工事。并凭借其过人的记忆力,准确地绘录了法国人占领区的地形要塞、兵力安排及枪支弹药等情形。结果证明,华盛顿得来的这些情报对日后的战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接连很多天的阴雨连绵,使华盛顿及他的随从们都疲惫不堪。在这样的形势下,华盛顿只得安排一个随从先行带着马匹回威南戈休整,等待自己回到那里后会合。同时,华盛顿还发现不甘失败的法国间谍同时还在鼓动亚王叛乱。为此,华盛顿总是在催促亚王立即和法国划清界限、断绝关系。那个时候,俄亥俄地区的主要活动仍是商业交易,亚王也最重视这一点,所以当华盛顿和帕蒂上尉再次碰面时,他就很清楚自己该问些什么事情了。
华盛顿向帕蒂上尉咨询起去年的绑架事件,帕蒂上尉死不承认曾把三个白人关在加拿大的监狱里,不但这样,他还说自己当时看到一个印第安人拎着三个白人的头皮从防御工事前走过。
事情的发展超过了华盛顿的预想,他十分担心自己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在这个生命没有保障的边境地区,怎样带着个人的随从安全回去,成了华盛顿要思考的首要任务。14日傍晚时分,华盛顿终于收到爵士写好的回信。既然任务已经完成,华盛顿就准备在15日清晨离开这里。但是他断然没有想到的是,一个阴谋正在向他席卷而来,拖住了他返程的脚步。
关于这起事件,华盛顿在日记中做了记载。依据上面的内容,我们大致可以猜测出当时事情发生的情景:第二天,法国政府的军官把大批的粮食和酒搬运到了船上,并且微笑着和华盛顿一行道别,这令华盛顿隐隐觉着有些不安。在即将启程的那一刻,亚王和各印第安酋长还没有出现,这是不合情理的,亚王是和华盛顿一起来到这里的,要是亚王不能离开,华盛顿是无法安心离开要塞的。他顿时明白了法国人的心思,直接向军官要求说,要是亚王不能与他一起离开,那么他就会向英国政府如实汇报法国政府的卑劣行径。华盛顿的强硬态度令法国人不得不应允了他的要求。
第二天,即16日,亚王和华盛顿一起离开时,法国人仍然恳请亚王留下来继续做客,但是华盛顿对亚王说,既然已经断交了,就应当赶快离开。鉴于华盛顿的坚持,亚王也不好说什么,只好默默地离开。由于河水的暴涨,归程并不是很顺当,直到22日一行人才回到威南戈。
华盛顿在12月25日离开威南戈,带着极少的几个人从陆路返回。一个漫长的冬季过去,历尽了千辛万苦,他们才安全顺利地返回到了弗吉尼亚。一路上,他们既要照看马匹、帐篷以及粮食,还要注意防范敌人前来偷袭。白茫茫的大雪和凛冽的寒风无处不在,天气越来越冷了,整个队伍也走得越来越慢。为了能早点回去,尽早向总督汇报,华盛顿决定加快速度,直接穿过森林前往俄亥俄河口,走最近的路。他让范布拉姆代替自己在后面指挥马队行走,让吉斯特和自己一身轻装在前面行走。
这天晚上,华盛顿一行人抵达了河狸溪的东南岔口处。因为印第安人的大屠杀曾经在此地发生过,所以此地也被称为谋杀镇。在晚上休息时,华盛顿制定了细致的行走路线,他打算避开大家常走的大路,直接从小树林穿过,前往谢南坪镇。他希望能够顺利地渡过阿勒格尼河。
在谋杀镇,他们遇见了一些印第安人。这些印第安人看到华盛顿他们马上过来询问,询问时还用非常关心的眼神看着华盛顿。他们的神态举止引起了吉斯特的注意,小心的吉斯特模糊地想起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人。要是事情属实,那这些印第安人就一定是法国人的亲信。吉斯特把自己的这些疑虑告诉了华盛顿,华盛顿也表示有同样的感觉,危险似乎已经悄悄地在向他们袭来。
看来避开危险的唯一途径,就只有快些赶到谢南坪镇了。要抵达那里首要就是要穿过一片无路荒野。华盛顿为了不迷路,通过短暂的考虑,决定请一名印第安人做向导。这位印第安向导在行进的旅途中,显得很活跃,他常常给华盛顿讲一些笑话。这个印第安人总是强调说自己选择的路是最近的,但是华盛顿总是感觉有些太偏东北了,因此,当黑夜降临的时候,他就要求所有人在原地点起火休息。但是这位印第安向导因为树林里有渥太华部落的印第安人,不同意在这里休息,说要是在这里休息的话,极可能会引来他们的偷袭。
没有办法,华盛顿一行只好继续往前走。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那位印第安向导的推测是正确的,在一日一夜的长途行走后,他们终于安全地抵达了谢南坪镇。后面的路就好走多了,在回去的路上,华盛顿还在弗里泽尔的大本营小憩了一段时间,也就是在那里,他听说有一家白人的全家老小都被渥太华部族内的印第安人屠杀了。
这件事使得华盛顿深刻地懂得,与印第安人保持良好的交往关系是多么的重要。为此,在回去的路上,他还绕了一下,去拜访了印第安部落的公主,并把他个人的哨兵大衣与一瓶随身带的朗姆酒赠送给了她。
第二年,华盛顿在1月2日离开了弗里泽尔大本营,抵达吉斯特的居住地后,他和吉斯特暂时分开了。他在吉斯特的帮助下购买了一匹马继续往回走。在俄亥俄河口的一座小镇上,他遇见了一批返回要塞的马队,华盛顿加入了他们,旅途变得轻松起来。穿过蓝岭后,马队在贝尔瓦休息了一天,1月16日华盛顿回到了威廉斯堡,见到了德威迪总督,把那封回信递交给了他。他的任务也算圆满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