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二十几岁,选择走什么样的路(4)

其实,工作绝不仅仅是维持生存的手段。工作更高的意义在于:在工作的过程中,你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增值。当你把公司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你就会发现,以前那些工作的烦恼、不快都一扫而光。

你无论在什么地方工作,都不应把自己只当做公司的一名员工,而应该把自己当成公司的老板。你应该用老板的标准去开展工作。老板与员工最大的区别就是:老板把公司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员工则喜欢把公司的事情当做老板的事情。这样的员工一定融入不了公司,也永远成不了优秀的员工。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在被问及他心目中的最佳员工是什么样时,他也强调了这样一条: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满怀热情,当他对客户介绍本公司的产品时,应该有一种“传教士传道般的狂热!”只有一个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当成一门事业来做的人才可能有这种宗教般的热情,而这种热情正是驱使一个人去获得成就的最重要的因素。

当你以这种热情去工作时,从量变积累到质变后,你便可以在人才市场为自己赢得一个更高的身价。一个判断身价的重要依据,就是我们所做过的事情。我们如何评价自己,别人如何估算我们的能力,都是以我们过去所做的事情为标准的。

当我们有一天走向应聘的职场时,当所期待的公司询问我们以往的工作履历时,我们没有傲人的战绩,只有几项平平淡淡的工作简历,没有资本,自然干不了好活,还是一个不轻不重的职位在等着我们去做,甚至于他们对我们不屑一顾。我们过去的时光,除了换来虚度之外,还有什么呢?

工作不仅是赚取薪水,它也是在赚取我们自身的资本。老板开公司当然是为了赚取利润,当我们为老板带来财源的时候,也证明了我们不是吃素的,我们向老板证明了自己。公司离不开我们,公司离开了我们就玩不转。我们为公司创造的价值越大,我们自身的资本就越雄厚。

所以,当我们把工作视为为自己工作的时候,把自己当成公司老板的时候,我们就会尽善尽美地去完成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这就是为什么本来与我们无异的同窗会成功的原因,他把老板的公司当成自己的公司来做。如果他可以经营成功老板的公司,那么有一天,他经营自己公司的时候,他一样会成功。

当你正在为工作的繁琐烦恼时,当你正在为工作的职位郁闷时,当你正在为薪水低而一筹莫展时,当你正在想放弃这份工作时,先问一问自己,你在为谁工作?有时,放弃心中的一些想法,你会得到的更多。

没做过更要去做

——当你遇上害怕做的事情时,只要敢试一试,就会觉得并没有什么,也没有你原先想象的那么可怕。

李开复刚加入微软公司时,在工作中与同事进行一般的沟通没有问题,但到了比尔·盖茨面前就总是不敢讲话,因为他非常担心自己说错话。

有一天,公司要进行改组,比尔·盖茨召集十多个人开会,要求每个人轮流发言。他当时想,既然一定要讲,那不如把心里话都讲出来。于是,他鼓足勇气说:“在我们这个公司里,员工的智商比谁都高,但是我们的效率比谁都差,因为我们整天改组,而不顾及员工的感受和想法。在别的公司,员工的智商是相加的关系。但当我们整天陷在改组‘斗争’里的时候,我们员工的智商其实是相减的关系……”

他说完后,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会后,很多同事给他发电子邮件说:“你说得真好,真希望我也有你的胆量这么说。”结果,比尔·盖茨不但接受了李开复的建议,改变了公司这次的改组方案,并在与公司副总裁开会时引用他的话,劝大家开始改变公司的文化,不要总是陷在改组“斗争”里,造成公司的智商相减。

从此,他再也不惧怕在任何人面前发言了。这件事充分印证了“你没有试过,怎么知道你不能”这句话。

尝试可能会遇到失败,但不尝试则没有成功的希望,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敢尝试才是最大的失败。机会总是在于创造,在于寻找,在于发现。不去尝试一下,不试着去做一下,人生之路就不会宽广。

对于以前的出身和家庭,我们无法选择,只有接受和承认。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我们以后的人生之路,可以选择以后的生活方式。对于以后的命运,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去设计,去改变。我们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要创造自己,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人总是习惯用传统方式去判断,习惯按大多数人的思考模式去解决问题。这也没有大错,人总是习惯走熟悉的路。人活着有时往往是活给别人看的,所以按照别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来衡量自己的对错也就不足为奇了。只有按照大家都认同的价值观生活,别人才不会说三道四,也会让自己熟悉的人满意。但是,如果能让所有人满意的话,惟一不满意的就可能是我们自己了,没有了自己的价值观,我们就可以会沦为别人的附庸。

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但是别人的标准却未必适合我们。如果想做什么,总是习惯问别人,我可以去做吗?我够条件了吗?那么,别人给你的回答几乎都是否定的,那样我们就会依照别人的判断选择放弃。在别人的目光下生活,永远活不出真正的自我。

如果总是以一种固定的模式去生活,结果就是我们不去尝试很多事情,因为我们不需要去思考,不去想就不可能做到。有时即使想到,也会惧怕和怀疑而没有勇气去做。想做大事,有时并不需要有许多明确的目标,也不需要我们想太多,而是需要我们行动得非常快,有时甚至连目标是什么都可以不知道。但我们必须不断地去尝试新的事物,大胆接受新的信息,直到对自己所做的选择有所把握为止。

二十几岁时,我们为了不让自己后悔,就必须要给自己一个无悔的过程。有了无悔的过程,才会有一个无悔的结果。多做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才有可能让我们不至于总是在原地打转,总是在一个小圈子里生活。离开原地,我们才能发现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地方。

二十几岁时,我们不要总是听别人在说什么,也不要想别人怎么看我们。人的命运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人生之路是在自己的脚下,怎样去走应该自己去决定。思路决定着人生的出路,多一个思路,就多一条人生的出路。多做自己想做的事,多做自己没有做过事,才是我们最应该去做的事情。

真正的财富

——水果不仅需要阳光,也需要凉夜。寒冷的雨水能使其成熟。人的性格陶冶不仅需要欢乐,也需要考验和困难。

在一次聚会上,一些成功的实业家、明星谈笑风生,其中就有著名的汽车商约翰·艾顿。艾顿向他的朋友、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邱吉尔回忆起他的过去——他出生在一个偏远小镇,父母早逝,是姐姐帮人洗衣服、干家务,挣钱将他抚育成人。姐姐出嫁后,姐夫将他撵到了舅舅家。那时他在读书,舅妈规定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还得收拾马厩、剪草坪。刚工作时,他租不起房子,一年多是在郊外一处废旧的仓库里睡觉……

邱吉尔惊讶地问:“以前怎么没有听你说过这些?”艾顿笑道:“正在受苦或正在摆脱受苦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他又说:“苦难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你战胜了苦难并不再受苦。只有在这时,苦难才是你值得骄傲的一笔人生财富。别人听着你的苦难时,会觉得你意志坚强,值得敬重。但如果你还在苦难之中,你说什么呢?在别人听来,无异于就是请求廉价的怜悯甚至乞讨……这个时候你能说你正在享受苦难,在苦难中锻炼了品质、学会了坚韧吗?”

艾顿的一席话,使邱吉尔重新修订了他“热爱苦难”的信条。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时,它就是你的财富;可当苦难战胜了你时,它就是你的屈辱。

苦难是一种财富,它比幸福更难忘怀。

人需要经历苦难,需要苦难给予的磨炼。温室里的幼苗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同样,一帆风顺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因为缺少了苦难,少了同苦难斗争的经历,便少了那份磨炼,少了那笔宝贵的财富。

人们往往把苦难看做人生中纯粹消极的、应该完全否定的东西。当然,苦难不同于主动的冒险,冒险有一种挑战的快感,而我们忍受苦难总是迫不得已的。但是,作为人生的消极面的苦难,它在人生中的意义总是完全消极的吗?

苦难与幸福是相反的东西,但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直接和灵魂有关,并且都牵涉到对生命意义的评价。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灵魂是沉睡着的,一旦我们感到幸福或遭到苦难时,它便醒来了。如果说幸福是灵魂的巨大愉悦,这愉悦源自对生命的美好意义的强烈感受,那么,苦难之为苦难,正在于它撼动了生命的根基,打击了人对生命意义的信心,因而使灵魂陷入了巨大痛苦。一种东西能够把灵魂震醒,使之处于虽然痛苦却富有生机的紧张状态,应当说必具有某种精神价值。

任何苦难都不是我们失败的借口。苦难可以磨炼我们的意志,苦难可以让我们学会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路在自己的脚下,一切都应该由我们自己掌控才行。

二十几岁,当残酷的现实摆在我们的面前时,我们无法抱怨,无法改变,只有接受和承认,如同苦难摆在我们的面前一样。但是,我们绝对有办法选择自己后半生的路、生活环境或者生活方式,也就是说我们有办法选择自己后半生的命运平台。

二十几岁,正是我们豪气冲天的时候,也有内心脆弱的一面。我们虽然害怕面对苦难,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拒绝苦难,因为只有苦难才可以让我们成长,只有苦难才可以让我们变得坚强。苦难培养人的意志品质,给予人毅力和勇气。人要成功靠的就是这样的坚强毅力和超人般的勇气。而这样的毅力,这样的勇气只有经历苦难的人才能得到。

苦难是一种财富,我们青年人,正需要这样一笔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