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给孩子一个温馨世界(1)
- 父母一定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
- 张振鹏
- 5502字
- 2019-07-19 01:12:31
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待儿童没有同情,他就变得没有同情心;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培养他们友情的最好手段。
——(英国)斯宾塞
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经过实验发现,成年人有时会表现出毫无原因的恐惧,这种情况大多来自于幼年时期的暴力事件。她告诫父母:我们每一个行为都会对儿童产生影响,不仅会影响现在,而且会影响儿童的将来。所以,为人父母者一定要给孩子一个温馨的世界。
其实,一个美好温馨的世界并不取决于房子的大小,室内装潢的豪华程度,而取决于一家人是否经常沟通,是否能够彼此亲近相爱,是否能彼此尊敬互助。给孩子温馨世界最大的支持力量就来自于父母对于彼此的爱,这也会给孩子的内心以最大的安全感。事实证明,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重大影响。
有智慧的父母一定会把建立温馨的家庭关系作为实现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关键,这样能使孩子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达到亲子沟通的事半功倍的效果。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世界,就等于为他开辟了一条走向幸福与成功的康庄大道,这远远胜于给他留下万贯家财。
经常倾听孩子的心声
『教育名言』
我们不需要为了显出很有智慧的样子,就搬出一堆充满洞察力的评论,我们所需要的只是倾听,并试着了解对方,询问人们怎样想,感受如何,以及为何如此。
——(美国)富兰克林
『经典事例』
“知心姐姐”卢勤讲了她和她儿子之间的故事。
卢勤30岁时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叫李悦。小李悦出生时,她从下乡插队、工作的吉林白城地委调回北京,跨入了她从小向往的中国少年报社的大门。
卢勤非常珍惜这个工作的机会,因为不是所有的知青都能实现自己童年的梦想。为了全身心地工作,她把1岁零8个月的儿子送进幼儿园全托,每周只接一次。
小李悦从幼儿园回来,总是说:“妈妈,咱们谈谈话。”有一次,竟然哭着向妈妈请求:“妈妈,我知道你很忙,没时间陪我在家,可你能不能把我转到每天都能回家的幼儿园?”可是,卢勤没能满足他的请求,因为她和丈夫常常出差,没有时间照顾他。
每次李悦回家,总是兴致勃勃地给母亲讲幼儿园里的事,不管她爱听不爱听。孩子需要的是一个忠实的听众,而母亲是最合适的人选。遗憾的是,开始时卢勤并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这个需求,总觉得听孩子说话,浪费了自己写稿子或思考的时间。所以,每次孩子和她讲话,她总是做出很忙的样子,眼睛左顾右盼,手里还不停地翻动着书报。
没想到,她的“忙碌”给孩子的语言表达带来了障碍。由于他是个思维能力很强的孩子,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话说完,他就讲得很快,慢慢地讲话变得结结巴巴。
这引起了卢勤的注意,她开始注意改变自己,尽量抽出空来,倾听他讲话。渐渐地,儿子竟成了她学习儿童语言的老师。卢勤说,是儿子把自己领入了奇妙的儿童世界,使她后来对儿童教育工作达到入迷的程度,也使她学会怎样用心去读孩子这本书。这本书,竟然还成了她当“知心姐姐”的教科书。
『教育感悟』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在一座库房的大门上,有一副坚固的门锁,谁也打不开。粗大的铁棒自以为很有办法,它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打开这把锁。它给了很大的劲去撬、捶,都无法打开门锁。钢锯见状轻蔑地说:“铁棒大哥,您下去,还是让我来吧!”钢锯上场了,不过,任凭它左锯右拉,门锁还是纹丝不动。
这时,一把毫不起眼的钥匙悄悄出现了,它的身躯瘦小扁平,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它不顾铁棒和钢锯惊讶的目光,轻松地钻进锁孔,一拧身子,一下子就把那副坚固的门锁打开了。铁棒和钢锯不解地问道:“你是怎么做到的?”钥匙轻柔地回答说:“因为我最懂它的心。”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把大锁,唯有最懂它的人才能够打得开。孩子的内心也有这样一把锁,教育孩子一样需要用适合孩子内心的方式。如果想教育孩子,使用蛮力是无济于事的。但是,现在有很多父母不懂得这一点,惯用棍棒、责骂等蛮力教育孩子,结果孩子不仅不接受教育,反而越来越顽劣,父母教育起来也越来越费力。
其实,要想获得这把钥匙,有一个最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倾听。现在生活的节奏很快,父母在外奔波一天都很劳累,回到家中总想着能得到片刻的清闲。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话语都显得很不耐烦。
虽说现代人的压力普遍加大,但是,聪明的父母无论怎样疲惫,都会选择及时倾听孩子的谈话。他们把孩子的话语当成了获得身心放松的灵丹,这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孩子们把父母当成自己的依靠,随着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孩子会一天天健康快乐的长大,这何尝不是父母们最想看到、最感快乐的事呢!
与其做一个高明的说者,不如做一个高明的听者。亲子间平等的交谈,父母得到的是孩子成长的信息,而孩子得到的是做人应有的自信。这是心理上的平等,它让一个孩子从小体味到人的尊严。
男孩子需要倾听,父母的倾听,培养了他的幽默感。一个有幽默的男人,走上社会会处处受到欢迎。塑造有幽默感的男人,首先必须培养一批忠实的听众,而他的第一个听众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要善于倾听,要有倾听的耐心,有倾听的激情,更要懂得倾听的艺术。
女孩子更需要倾听,父母的倾听,会使女孩子成为有素养的女性。如果父母发现自己已经是一位非常好的听者时,便是父母成为高明的说话者之时,也就成为了女儿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这时,为人父母者就再也不会陷在与女儿无法交流的困苦中了。
你的孩子总会长大,当有一天,他们像山一样站在你的面前,而我们却在一天天变老。这时,他仍然会习惯地俯下身来,像小时候你对他那样,听你说话,跟你谈心。可想而知,此时年迈的你,会从内心里感到做父母的欣慰和满足。
父母的倾听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合格的父母都非常注重倾听带给孩子的影响,会使孩子从小学会以平等与尊重的心态与人建立联系,有利于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孩子不爱说话,或说话紧张,或者听别人讲话时漫不经心,你就应该意识到,自己一定是犯了“不耐心倾听孩子说话”的毛病。这时,你必须马上对自己的态度进行调整,不然,你会后悔终身。
『教子导引』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一切误会、猜疑和隔阂,都出于“不了解”。面对你的孩子,你是不是真正了解他内心的需要?你能不能给予他最贴心适当的帮助和教育?
善于倾听的父母,则易于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倾听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只有能专心地倾听孩子讲话的人,才能平等地对待一切人。那么,应该如何倾听孩子说话呢?
1.做出倾听的姿势
有一项非常有趣的研究,这项研究结果显示,一个人在表达内心的心意时,所用措词不管多好听,最多也只能传达7%的心意,表达时的语调能传达38%的心意,而当时的表情和姿态却能够传达55%的心意。根据这个研究结果可以得知,一个人专注的倾听表情和姿态在传达心意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所以,父母在倾听孩子谈话的时候,一定要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和眼神来鼓励孩子,要做出认真倾听的表情和姿态,倾听时要保持注意力,随时注意他谈话的重点。
首先,父母要注意一定要与孩子平视,不可居高临下。其次,身体要稍稍向前倾,这是表示有兴趣的姿势。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听孩子说话时,总会刻意制造一些“墙壁”。比如:用手捂着嘴巴,抱着胳膊,或双手不由自主地翻看着书。
殊不知,父母的这些举动,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暗示。表明父母对他们的谈话根本不在意,或者不感兴趣。时间一长,孩子诉说的欲望就会越来越小,往往当我们发觉自己和孩子之间缺乏交流时,已经为时已晚,孩子的心门已经向我们关闭了,再想重新打开就会费很多的力气。
2.父母要有听的兴趣
不仅孩子,就连大人也害怕在讲话中听到对方说:“我早就知道了。”我们不能这样对待同龄人,当然也不能这样对待孩子,这样对孩子,就缺少尊重。
父母都很熟悉这种场景:孩子放学回家,看到母亲正在厨房做饭,他兴高采烈地对母亲说:“妈妈,告诉你一件事情……”孩子的话还没说完,母亲就皱着眉头问道:“作业做完了吗?”孩子刚刚进门,作业肯定还没有做。于是,母亲就大发雷霆:“还不快去做作业,什么话等做完作业再说!”孩子只能沮丧地回房间去做作业。
当孩子做完作业时,显然已经没有了与父母沟通的欲望,而父母们早已把孩子刚才“有话要说”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了,这个宝贵的沟通机会就这样消失了。
其实,我们关心孩子,不应只是关心他的冷暖、吃住,还要关心他感兴趣的事,关心他的心灵成长。对孩子关心的话题产生了兴趣,你同孩子谈话的兴趣便也具备了。在生活中常常见到,孩子才说两句,大人就不耐烦了:“知道了,早知道了。别烦我!”“该干吗干吗去吧,谁有工夫听你神侃!”其实,这样做无异于给亲子间的沟通增加了一道屏障。
父母不仅要学会倾听孩子谈话,特别是在孩子兴致正浓的时候,要用眼、手或简短的语言来加以反馈。这样,孩子就会因为你的注意而变得积极起来。长此以往,他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受到重视而有价值的人,从而有利于培养孩子自我肯定、自我认同的人格特质。
3. 不要让怒气堵住自己的耳朵
只要是人都会犯错,这是人之常情,孩子也不能免俗。可是,当孩子犯错时,大部分父母都会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和责备。当孩子据理力争为自己辩解的时候,父母就会气上加气,心想:“犯了错还想狡辩,真是不可救药。”于是,对孩子一声断喝:“住口,不用解释了!”
其实,孩子并不是事事都错,当你真的冤枉了孩子的时候,你能想象孩子有多么委屈吗?即使事后你向孩子道歉,但对他的伤害已经造成。我们看到,一些孩子有很严重的心理问题,他们放弃为自己辩解的权利,背着很多的冤屈,一个人默默承受。究其根本,这些孩子就是由于在家中听到“你不用解释”的孩子,渐渐的,他们的心理问题就浮现了出来。
长此以往,当孩子的心理问题突然爆发的时候,父母们会突然悔恨地说:“为什么我没有及时发现呢?”实际上,孩子的心理问题,都会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父母就是由于过度的独断,加剧了孩子内心的无助与绝望。所以,心理学家警告父母说:如果父母从不听孩子说话,孩子长大后往往要经过许多年治疗才能恢复自尊。
4.理性看待孩子的不成熟意见
孩子毕竟是孩子,父母对于孩子的幼稚言谈和行为应该包容。一个合格的父母,一定会尊重孩子的想法,哪怕他们的想法还很幼稚,父母也绝不应该嘲笑或者打骂。当有了合适的机会,再进行开导纠正,才是最好的沟通方法。
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时,父母认真的态度,是对孩子人格的尊重。当孩子说得不全面的时候,父母可以补充;当孩子说得有偏差时,父母可以纠正。但是,一切都要建立在平等和理解的基础上,比如:“爸爸的意见和你的不一样,我觉得……更好,你觉得呢?”或者“妈妈认为……你再仔细考虑考虑,总结一下再下结论。”千万不要对孩子的不成熟想法泼冷水或是打击、嘲笑,这样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胆小、封闭,最后不愿和父母交流。
总之,父母要学会聆听,而不是呵斥孩子,更不是喋喋不休地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到孩子身上。在很多的时候,孩子和成人一样,需要的只是一个倾听者,而不是一个训导者。一个善于倾听的父母,往往最受孩子的欢迎,孩子的成长之路也会由于你的倾听而变得更加顺畅。
『教子箴言』
一所社会咨询机构曾经对2000名中小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住口”两个字是孩子们最不愿意听到的父母说的话之一。陶行知先生说:“人人都说孩子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其实孩子像大人一样,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善于倾听的父母,是最有智慧的父母,善于倾听孩子谈话,就好像拿到了打开孩子心灵之窗的钥匙,就会时刻掌握孩子成长的动态。
蹲下来与孩子交谈
『教育名言』
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才能看懂孩子的心。
——(中国)卢勤
『经典事例』
事例一:
有一年的圣诞节夜晚,一位母亲领着她4岁的儿子来到了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她认为他一定会喜欢那里热闹的环境。走到街上,放眼望去满是来来往往欢乐的人群,漂亮的装饰,绚丽的玻璃窗,圣诞颂歌不停地欢唱,洋娃娃和圣诞老人在人群中穿梭。
不知怎么回事,她的儿子却开始轻声地哭泣,小手拉紧了她的大衣。母亲责怪地说道:“真扫兴,你有什么委屈的呢?圣诞老人是不接待啼哭的孩子的。噢!也许是鞋带没系好。”
在一个走廊里,她靠近自己的儿子,蹲下给他系鞋带。无意中,她向上看了一眼。这回,她和儿子站在了同一高度,她终于弄明白了他为什么会哭闹。原来,在一个4岁孩子的眼睛里,周围的世界没有玩具、礼物、装饰华丽的展览,只有一片混乱的景象。人的大腿、屁股、用力的脚,在一起乱推乱撞,看上去很可怕。她愣了一下,立即把儿子领回了家,并发誓再也不把自己认为感兴趣的事强加在儿子身上。
事例二:
一个年轻的牛仔接管了一群牛,那天,他正要将一群牛赶进牛棚里,所有的牛都听话地进去了,偏偏有一只小牛犊特别倔强,不论年轻牛仔如何费力拖拉,小牛始终不肯进牛棚。
这时,一个老牛仔看到了这个情形,他走了过来,把手指放在小牛的嘴中。小牛以为是母牛的乳头,一边吸吮着一边就跟着老牛仔走进了牛棚。
老牛仔看着迷惑的年轻的牛仔说:“孩子,你之所以不能让它进到牛棚里,是因为你一直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赶快把牛赶进棚中。可你发现没有,当我站在小牛的立场上,想到它可能是肚子饿了,正等着母牛喂奶,所以才能顺利将它引进棚中。”
年轻的牛仔听后,若有所悟……
『教育感悟』
站在小牛的立场上可以把它引进牛棚,而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则可以了知孩子的内心,让他们茁壮成长。不知有多少父母,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从而导致了亲子关系的恶化。
一个大人发现有个孩子聚精会神地蹲在路边观察蚂蚁,便问:“小朋友,你在干什么?”孩子抬头看看大人,得意地说:“我在听蚂蚁唱歌。”大人哈哈大笑:“傻孩子,蚂蚁怎么会唱歌?”孩子不高兴地回答:“你不蹲下来听,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