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3句话 “你要是考第一,我给你买……”(1)

现在很多父母习惯用物质来激励孩子,经常对孩子说:“你要是考第一,我就给你买……”其实,这一做法不仅会滋长孩子的虚荣心,还会让孩子学会盲目攀比。对于孩子来说,他的心灵原本是纯净的,是社会的污染和父母不正确的引导导致了部分的孩子迷失了方向。父母应该及时把孩子从物欲的漩涡中拉回来,让孩子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

物质奖励不是理性的爱

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是天性,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最持久的情感。父母都想要给孩子最好的爱,有些人认为,对于孩子要尽量地满足他,不管是精神上的关心,还是物质上的享受,一定不能让孩子有所缺乏。

其实,无论是哪种爱,都不能泛滥。因为,过多地给予,并不能让孩子体会到拥有的珍贵,越是锦衣玉食之家出来的孩子,往往越是经受不住风霜的洗礼。这种说法,很多父母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我们爱孩子,不管怎么爱都是对的;在爱的前提下,不管怎么做都是对的。

其实不然,爱也有理性的爱和非理性的爱。有理性的父母,虽然会做出一时不被孩子理解的举动,可能这正是他爱孩子的表现。他的举动在许多年后,会让孩子感激涕零。爱孩子,如果没有理性的支持,最后会害了孩子。所以,爱孩子不能“短视”,尤其不能太过专注于短期的受益

兵兵是个聪明且贪玩的小男孩,学习成绩在班上始终是中等。为了能让儿子考上重点中学,他的爸爸自以为是地想了个绝招去激励儿子。

一天,他对儿子说:“兵兵,你那天说想要一款游戏机,爸爸没给你买。如果你这次期中考试能进前10名,爸爸就给你买游戏机。”兵兵听完眼前一亮:“爸爸说话算数不算数?”爸爸拍着胸脯回答:“当然算数。”

期中考试后,兵兵果然考进班里前10名,爸爸高兴极了,兴高采烈地把游戏机买回来送给儿子。他心想,这一招果然灵,儿子似乎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没想到,接下来兵兵居然主动提出了要求,如果自己能考前3名,是否能买一台电脑,并保证不会玩游戏。

爸爸欣然同意了。转眼,兵兵果然考了第3名,电脑自然被他收入囊中。谁知,从那以后,他一放学就趴在电脑前玩游戏,不仅如此,还把同学也请到家里“混战”。物质奖励的弊端开始显现,更让爸爸没有想到的是,兵兵尝到甜头后,每逢小考、段考都要和爸爸讲条件,他想要的东西也就源源不断地搬了回家,而且全是爸爸心甘情愿地掏腰包。

这时,爸爸突然警觉起来,物质奖励虽然有效,但是产生的副作用也很大。本来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现在竟然成了他满足物欲的工具。那么,等到爸爸不能满足他的时候,孩子是否会对学习丧失兴趣呢?这样一想,爸爸冷汗直冒,他开始收紧他的奖励措施,也加紧了与儿子的沟通。

从那以后,爸爸一有空就到书店里转,想用自己爱学习的态度来带动孩子。慢慢地,在爸爸的影响下,孩子已端正了学习动机,不再为了打赌而读书。每逢节假日,父子俩都要去图书馆读书,将以往的实物奖励改为智力投资,收效比以往更加丰厚。

这位父亲是有理智的,他发觉事情不对之后,迅速做出了调整。最值得称道的是,他并没有急于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而是从自己入手,端正了学习的态度,最终带动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可见,身教胜于言教。

这位父亲的爱,从非理性的爱最终上升到了理性的爱。所以,爱不见得都是对孩子有益的,有些爱,比如溺爱,只是受生物性本能驱动的,会对孩子造成很深的伤害。而且这种伤害的作用当时不会体现,等到孩子需要独立的那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在父母的溺爱中迷失了方向,严重的话,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有个中学生写了一篇文章,她在文章中提到,母亲给她的爱,是毁灭式的溺爱。为什么称这种爱是毁灭式的呢?因为,她的母亲太爱她了,以至于愿意为她做任何事。可是,小姑娘知道凡事由母亲包办会毁了自己。但是,母亲就是不能停住她的脚步,始终对女儿无微不至地关怀,小女孩在母亲爱的“压迫”下痛苦万分。

她这样写道:“我不想变成不会说话的哑巴,我现在不愿交际,只愿意和母亲讲话,快变成生活不能自理的人了。我的衣服和鞋子,就连发型都是母亲一手包办,一点自主权都没有。我什么事情都不会做,这样下去,恐怕连上大学都要叫妈妈每天陪伴着……我每天跟她讲道理,说溺爱会毁了我,可是每次吃饭时她都不停地给我夹菜,我向母亲吼道:‘让我自己来好不好!’可她不听,还像照顾婴儿一样照顾我……

“我已经离不开这样的爱了,它使我沉迷、堕落、依赖。这简直是一种变相的折磨,折磨我的灵魂和肉体。母亲一天都不放弃对我的折磨,每当我想从爱河里探出头来,她就把我的头按下去,我不停地挣扎,不停地呐喊,却无济于事!

“我都这么大了,可是她什么都不让我做,包办了一切事情。她那么不辞辛劳,任劳任怨地,无论我怎样恳求,她都不会让我做一点点的事情。有时我会冲她发火,让她不要这样折磨我,可是她认为她做的是对的。那天,我终于忍不住打了妈妈,妈妈伤心极了,说道:‘我这么爱你,你还这样对待你母亲。’妈妈哭了,我也哭了……”

通过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到,母亲非理性的爱,深深地伤害了孩子的心,也阻碍了孩子各项能力的发展。父母代替孩子做事,使孩子缺少了锻炼的机会,这样一来,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未来的路就不会顺畅。

父母要明白,自己不能照顾孩子一辈子,他终究会离开父母的庇护,独自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父母过度地表现自己的爱,最终会让爱变成一把刀,使孩子“因爱受伤”。

不少青春期的孩子厌恶父母。这并非是因为父母对他不好;恰恰相反,是因为对他“太好”。所以,如果真的爱孩子,就应该理解孩子,让他在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中成长,不要让他背负太多的压力,承担与他年龄不符的重担。

爱孩子是每个父母都会做的,但是,什么是理性的爱,什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爱,父母一定要分得清。

教子小贴士:

可以说,“爱”是一切不良教育行为最好的借口。当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有错误时,只要宽慰自己说:“我是爱孩子的,我是为了他好。”心中就能得到几分安慰。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最无辜的,他接受爱的时候分不清好坏,但是,最终造成的伤害还是要孩子来承担。孩子不是试验品,不合理的爱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对孩子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请父母慎重、理性地释放你的爱,这是关系到孩子是否能健康成长的大事。

不可增长孩子的物欲

激励、奖励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孩子也不例外。当孩子的行为得到父母、老师的认同、肯定时,奖励孩子让他有了被尊重和认同的快乐,不过,同时,也让他有了进一步行动以期得到进一步奖励的欲望。这时,运用物质奖励就应该谨慎小心,因为物质奖励对孩子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取得好成绩,一位父亲为了表达对孩子进步的欣喜之情,竟然为孩子买了一辆宝马车!这样的“壮举”一出现,立刻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一时间众说纷纭。

这位父亲离异,自己带着一个小男孩生活。他平时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于是将孩子转到本市一所寄宿制学校读书,每周五下午接孩子回家,周日下午送孩子去学校。

这个小男孩非常聪明,可是,因为平时粗心大意,以前的学科测试不是很理想。为此,这位父亲激励孩子:如果你能考第1名,我就奖励你一辆宝马车。小男孩一听两眼放光,没想到,期中考试结束后,他的语文、数学、外语测试都拿到了班级第1名。

父亲得知后喜出望外,立即以孩子的名义买了一辆价值107万元的宝马车。这辆车专门用于接送孩子上学,其余的时间车都闲置在家里。

该校校长是位有教育敏感度的人士,他意识到这件事可能会引起各方面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小男孩的健康成长。所以,当他知道这件事情后,立即和小男孩的班主任进行了一次谈话。

谈话中提到,尽管家长奖励宝马是学生的家事,属于隐私的范畴,但是,这种行为可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校长要求班主任对这位学生要特别加强教育、引导,以免他因为此事而滋生出虚荣心、攀比心。此外,校长还要求周围的人要严守这个秘密,为小男孩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父亲希望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愿望是好的,但过度的物质刺激不利于孩子成长,反而会让孩子产生错觉。那就是,他的学习与物质享受是息息相关的。读书就是为了奖励,家里的房子、车子都有了,没有其他需要了,自己也就可以不用再认真读书了。

虽然作为事业有成的父亲,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孩子适当的物质奖励也没什么。可是,一辆宝马车奖给上小学的儿子,似乎不太合时宜。如果现在孩子的物质快乐的标尺已达百万之多,那么,他今后还要面临无数次的考试,如果他继续争气,这位父亲想要让儿子得到持续的快乐,可就很难了。

所以,丰厚的物质奖励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沾染铜臭,会束缚住孩子的脚步,会让他在物欲和虚荣中消耗自己的青春年华。

小林今年上初二,学习成绩中等偏上,平常比较懂事。母亲是一名下岗职工,家中主要收入是靠小林父亲每月的1000多元工资。平时家里每个月的生活紧巴巴的,但是父母对于小林学习上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

有一段时间,班级流行MP3。小林知道家里条件不好,迟迟没有向父母开口要MP3。可是慢慢地,班里的同学几乎人手一个MP3,小林再也坐不住了,觉得没有它就在同学当中抬不起头。

那天,他回家后,缠着母亲要买一个MP3学英语。母亲问道:“这个东西得多少钱啊?”小林低着头说:“要300多元。”母亲心想:“这么贵,怎么办啊?”但她没有说话,心中盘算着。后来,她和小林的父亲经过商量,给小林买了一部MP3。看着小林喜笑颜开的样子,父母也笑了……

小林家的现象很普遍,现在学校里攀比现象比较普遍。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很多父母不但没有想办法扭转孩子的贪欲,反而会帮助他们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很多家境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学生,上学骑的自行车是崭新的“捷安特”,身上穿的是“李宁”,脚上穿的是“耐克”。这样的消费水平让很多父母感到吃不消,可是,看着宝贝儿子、女儿得不到满足的委屈样,他们又不忍心,到最后仍旧会满足他们的要求。

对于自己为什么喜欢用名牌,一位中学生这样说:“贵的东西一方面是用得舒服,更重要的则是,谁用名牌同学们就都羡慕谁,我很喜欢被别人羡慕的感觉。”

这位男孩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他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每个月都要用掉2000多元的零花钱。他说:“几十元一双的袜子我只穿一次,穿过就扔,从来不洗,爷爷经常看不过去,就捡起来洗洗自己穿。我最大的开销除了衣服还有手机费,每个月光手机费就要花几百块钱。不过这都不算什么,上个月我们班一个女生过生日,我花了800多元买了一个大蛋糕送给她……”

一位女孩这样说:“我干什么都要讲究品牌,现在谁还用没牌子的东西啊!那样太丢人了!”她说:“不光是用的东西,吃的巧克力、开心果这样的小零食也必须是名牌。今年9月我过16岁生日,我请了班里十几个同学为我庆祝生日,我们到饭店里包了两桌,光一顿饭就花了1500元,吃完饭后还去KTV开了豪华大包间唱歌到深夜……”

这些孩子是这样的表现,那么,他们的父母的是什么形象呢?其实,大多数的父母都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他们每天都在外辛苦挣钱,平时省吃俭用,几乎没有娱乐消遣,生活平淡,但却会尽力满足孩子花钱的要求。

还有部分父母认为,花钱是融入社会的方式之一,没有足够的消费行为就不能很好地了解社会,就不会想到如何去赚钱。其实,这些父母并不知道,过早地让孩子沾染上贪图享受的坏习气,除了让他们空虚沉沦,并不能有什么激励的作用。

没有钱不能生存,但是钱也代替不了父母对孩子的关爱。除了物质,孩子更需要父母的精神鼓励,孩子之所以沉迷于物欲,是因为他没有尝到精神享受的乐趣。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充满虚荣和攀比的生活不能使自己过得更快乐,反而会使人堕入沉沦的深渊。因此,父母应该从精神层面多多关心孩子,与孩子多沟通,告诉孩子,怎样生活才是真正健康、幸福的。

教子小贴士:

一位教育专家表示,独生子女高消费带来的消极后果是相当严重的。这既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滋长了校园的奢侈风,又使得拜金思潮泛滥,享乐主义抬头,对独生子女们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以及身心健康都极为不利。所以,不要把孩子送入物欲的漩涡,要让孩子走健康的人生路。

物质诱惑终有失效的一天

奖励是教育过程中常用的手段。对于学校而言,小到幼儿园的花花绿绿的小贴纸,大到文具书本,都是激励孩子上进的好方法。学校的奖励之所以能起到好的效果,是因为学校的奖励不会出现贵重奖品,而主要以激励为主。

但是,在家庭中,奖励慢慢地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孩子的注意力完全转移到奖品上,为了达到目的而做事、学习,这就适得其反了。其实,父母想要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的时候,心中要有明确的态度:奖励的目的是激励,不是诱惑,更不是贿赂。

这不是告诉父母们,采用物质激励法是不可以,而是说,千万不要把物质奖励作为唯一的奖励方法,否则会让孩子形成“为钱而学”的错误观念,甚至为了“奖金”不择手段,比如考试作弊等等。到了最后,孩子的眼中只有他想得到的东西,至于父母要达到怎样的效果,孩子完全没有概念。

期中考试成绩揭晓,一个男孩数学考了40分,回家向爸爸要40元的奖金。

爸爸不禁大怒,大声呵斥道:“考这么少,还要钱?”

男孩委屈地说:“你不是说考100分就给我100元吗?所以说40分就是40元嘛!”

这话真是让爸爸啼笑皆非。

如今,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成绩采用物质激励法,事先与孩子约定考到多少分,就给多少钱或实物。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闹出分数换钞票的笑话也是有情可原的。

其实,物质激励法不是万能的,它只能一时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奖励只是引子,但它不能成为原动力。如果将物质奖励作为目的而非引子,时间一长,弊端就会显现出来。

所以,一件东西可以用奖励作为切入点,但关键是切入后多关注和引导孩子做事情,给他激励,激发孩子内心渴望做得更好这个愿望,坚持下去,并形成习惯。否则,就会从最初奖励一顿肯德基,到后来奖励手机、电脑……孩子的胃口越来越大,所以,现在很多父母越来越困惑,到底该不该给孩子物质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