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安全意识更重要(3)

当今社会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频发,妈妈对小雨进行了严密的保护,生怕小雨遇到意外或危险。于是,除了小雨上学之外,妈妈从来不允许小雨单独外出。有时,小雨的伙伴叫小雨一起玩耍,妈妈要么当起了孩子们的监护人,要么就是让孩子们在自己家玩。如果遇到自己没有时间陪同,孩子们又不愿意在家玩的情况时,小雨就只能和妈妈呆在家里了。慢慢地,小伙伴们也渐渐远离了小雨。

不仅如此,妈妈从不会让小雨操作家用电器。小雨想尝试的时候,妈妈都会说:“危险,别动!”就这样,小雨从来就没有学会做家务,而且自理能力越来越差,性格也变得孤僻。每天,在妈妈视线里的小雨总是一副闷闷不乐地样子。

小雨的妈妈认为,只要对孩子进行严密的保护,孩子出危险的可能就会大大减少。但是,孩子生活的安全性看似提高了,但是孩子应有的成长机会却减少了。当妈妈看到身体健康,但心灵不健康的小雨时,会不会感受到自己一开始就走入了安全教育的误区?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时,很容易走入“过”或“不及”的误区里。大部分父母一谈到孩子的安全,就会狭义地想到孩子的人身安全。这样,就很容易忽视孩子身心安全的完整性。而有的父母往往会用成年人的能力去衡量孩子的能力,以至于在给孩子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后,就误认为孩子可以把这些理论应用在危险时刻。而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只有在自己的视线中是最安全的,但是,根据2002年美国一家儿童安全咨询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在2—6岁的孩子中,有将近50%的孩子是在父母面前出现意外伤害。

因此,父母对于孩子的安全教育,只有适度才会有最好的效果。父母既不能过于“放心”地让孩子去成长,也不能过于“紧张”地把孩子包裹起来。只有走出误区,孩子才会是真正安全的。

培养建议

建议一:不过度保护孩子

受过度保护的孩子就像温室里的植物,虽然看起来完整鲜嫩,但根本禁不起风吹雨淋。

父母要明确,保护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他健康成长,而“健康”和“安全”本身是为孩子今后接受社会的风吹雨打做准备。父母万万不可以在保护孩子的同时,剥夺了孩子成长和锻炼的权利。

其实,确保孩子的安全与让孩子去锻炼并不矛盾。如何完美地结合,就看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了。比如,如果父母怕孩子使用家用电器的时被电到,那就要告诉孩子正确用电的方法,最好给孩子演示一遍,而不是简单地告诫孩子不要这样,不要那样。

因此,请父母不要让自己的过度保护,使孩子成为身体安全的“废物”。

建议二: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

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要探索的时候,都会关注一个重要的问题:安全。当孩子告诉父母自己想和小伙伴去小溪边玩耍的时候,父母的心理是不是很矛盾?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够探索自然的奥秘,一方面又担心孩子会溺水或受伤。那么,父母该如何做呢?

其实,父母的选择应该是让孩子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去探索、去玩耍。当孩子尚且不会判断什么是相对安全的环境时,“陪伴孩子”就是父母最好的选择,当然,陪伴不是监视,而是陪着玩耍。这样,孩子出危险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与此同时,父母要尽快培养孩子的判断能力和对环境的掌控能力。当父母通过实践确保孩子已经掌握了自我保护的能力时,就可以让孩子自由大胆尝试了。所以,父母要明确,也要孩子明白,鼓励他探索并不是鼓励他冒险,鼓励他勇敢,也不是鼓励他鲁莽、逞能。

当然,“相对安全”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只要父母提起安全教育敏感度,并培养孩子判断能力、肢体平衡能力等各种能力,相信孩子会选择在安全的范围内探索自然。

建议三:重视孩子的精神安全

在安全教育中,有一个很明显的误区是:父母过度地重视孩子的身体安全,却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灵安全。而一个健康的孩子不仅仅是要求人身的完好,更要求具备健康的精神。

在一个学校对全体学生进行的“最害怕事件”调查中,有41%的孩子选择了“害怕受到别人威胁”,36%的孩子把父母吵架列为最害怕的事件,还有9%的孩子认为父母不关心自己是最害怕的事情。

同时,淫秽、色情书刊、影视会最大程度上地侵袭孩子的精神。孩子一旦误入其中,看似完整的肢体,也会慢慢地变成一个没有健康灵魂的“躯壳”。

诸如此类的安全,父母一定要给与关注。家庭的和谐是让孩子有安全感的前提,孩子遇到受惊吓时,父母及时的疏导就是保护孩子的心灵。因此,请父母从孩子的身与心两个角度实施安全教育。

金玉良言

任何一个人都有遇到意外的可能,只是安全意识越强的孩子远离危险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如果父母常常走入安全教育的“误区”,孩子也会随之走进受安全教育的“盲区”。因此,为了孩子能够全面地提起安全意识,父母一定要理智地实施安全教育。

6. 遇到重大变故后的心理干预

父母总是想保护孩子不受伤害,但是在突然发生的重大变故面前,孩子并没有豁免权。意外事故、自然灾害都可能伤害到孩子。孩子的身心一旦受到伤害,就会影响以后的成长,甚至留下一生的心理阴影。父母需要注意,在发生重大变故后及时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以消除负面影响,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在一次大地震中,9岁的宁宁一家三口都活了下来。但是当地震过后,生活逐渐恢复平静时,父母发现一向学习优秀的宁宁成绩开始下滑,而且平时温顺乖巧的她开始变得爱黏人,动不动就和父母撒娇、哭闹,一定要缠着父母陪在她身边。

刚开始的时候,妈妈知道孩子被吓到了,还会安慰她,可是时间长了孩子还是这个样子,妈妈逐渐失去耐心了。孩子是不是为了让自己陪在她身边故意闹情绪呢?为此,妈妈带宁宁去了心理门诊。经过诊断,宁宁这种情况是创伤后出现的应激障碍,在医生的建议下,妈妈和爸爸开始对宁宁进行家庭心理辅导。

宁宁做作业的时候,妈妈在身边陪着她。晚上睡觉时,妈妈会给她跑一杯热奶,握着她的手听她说话。爸爸妈妈尽量让家里的一切活动都十分有规律,来减轻宁宁的不安。同时妈妈还抽出时间和宁宁玩游戏《森林里的熊家族》,让宁宁通过扮演失去房子的小熊来重新体验自己的情绪,将内心深处的不安和恐惧表达出来。

在经过几个月的家庭辅导之后,宁宁逐渐平静了下来,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之中。

妈妈在宁宁发生情绪问题时,并没有斥责宁宁不懂事、爱缠人,而是耐心地安慰她。当孩子长时间不见好转时,妈妈也没有敷衍了事地回避问题,而是及时地带孩子来到心理门诊。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对宁宁进行家庭辅导。可以说,如果不是宁宁的妈妈及时干预,宁宁的情绪问题会一直持续下去,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学业问题和适应障碍。

在孩子遇到意外变故时,父母总是尽量去平息事件影响,让生活恢复正常,但是却忘了处理孩子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安。而孩子的经验少,表达能力差,往往不能将自己的感受清晰地表达出来,只能采取哭闹的形式来引起父母的注意。

父母若是不予理睬,或是认为孩子不懂事加以斥责,就会错过对孩子进行心理干预的最佳时期。因此,一旦发生意外变故,父母要对孩子多加关注,及时为孩子进行心理疏导,以免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培养建议

建议一:重视对孩子的心理干预

在发生重大变故后,有些孩子会有很明显的创伤后应激反应,如:吃不下饭、噩梦、惊醒、哭叫、注意力难以集中。而另外一些孩子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时父母会想:“我的孩子挺正常的,不需要做心理干预。”

其实,不管孩子是否表现出严重的应激反应,父母都应在重大变故后对孩子进行心理干预。因为伤害有时具有潜伏性,这种情况下孩子受到的影响会更深。父母要提高警惕,及时对孩子进行心理干预,让孩子远离阴影,健康成长。

建议二:引导孩子把情绪表达出来

发生重大变故后,孩子的内心震惊、混乱、痛苦、悲伤等情绪需要有一个渠道宣泄出来。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说“别哭了”“不要难过”“坚强起来”等类似的话是不利于他心理健康的。孩子的情绪得不到宣泄,积郁在心中,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儿童神经症和行为障碍问题。

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对10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可以直接询问他们对事件的感受;而对10岁以下的孩子,可以用玩偶剧的方式模拟当时的事件场景,然后问孩子:“娃娃现在是什么感觉呢?”让孩子通过描述玩偶的感受而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有耐心倾听孩子,接纳孩子的情绪,不要用大道理来否定他。

建议三: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信任的环境

当孩子不幸遭遇抢劫、凶杀、强奸、地震等重大伤害性事件后,经常会对周围的环境失去信任。无论是孩子自己经历,还是目睹伤害性事件,他都会受到惊吓,甚至在内心留下阴影。有些孩子充满恐惧感,把自己封闭在屋子里。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有一种安全感。首先,父母可以带孩子去亲戚朋友家,让他感受到身边的人可以信任。其次,父母要多陪伴孩子,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管孩子说什么,父母都不要对他的想法作评价。最后,等孩子稍微平静些,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另外,如果孩子的状况得不到好转,要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建议四:帮助孩子理性认识伤害

校园外,抢劫时有发生。当孩子遭遇抢劫后,有些孩子则产生报复心理,声称“要把那些抢我的人全杀掉”;还有些孩子会埋怨自己软弱可欺,对自己产生憎恶感。这些情况如果不及时地进行心理干预,会给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这时就需要父母协助孩子“消化”这些伤害。

首先,要让孩子了解到这是一个意外的事件,要反省,但也没必要太埋怨自己;其次,让孩子明白吃亏的是抢劫的人,他们做了错事,一定会受到惩罚,不要去报复他们,否则自己也会违法犯罪;再次,要让孩子明白,周围的人都在正常的生活,不要因为几个不良分子影响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建议五:尝试与孩子做心理游戏

孩子受到惊吓后只是有哭闹、惊恐的反应,往往很难认识到自己的情绪。这时,父母可以尝试用心理游戏的方式对孩子进行疏导,让孩子在扮演游戏角色的过程中重新认识、体验自己的情绪,并从游戏的故事情节中获得启发,合理地认识、接纳自己的情绪。

不同的情况适合使用不同的心理游戏,父母需要咨询心理医生,针对孩子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游戏进行辅导。

金玉良言

重大变故往往来得突然,很难避免。孩子一旦受到伤害,就可能产生心理阴影,从而影响他的一生。因此,重大变故后的心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父母一定要对心理干预重视起来,不要抱着“时间长了,自然会好”的想法,要及早处理孩子发生的问题,让孩子远离伤害造成的阴影,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