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一套胜战计(2)

4.攻其必救。围魏时“魏”这个突破口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它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它要比“赵”容易进攻,否则就无舍赵而围魏的必要了。二是魏一定是敌人的必救之处,否则不痛不痒,就达不到救赵的目的。

对围魏救赵之计,可采取如下防范对策:

1.瞻前顾后。有个典故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说,只顾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忘记了身后的祸患。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防范措施以防不测。

2.丢卒保车。在不可两全的时候,什么都顾,就什么都顾不上,要学会丢卒保车,必要的时候,还应保帅。在这里,关键是要分清什么是卒,什么是车,什么是帅,准确判断,及时选择。

3.速战速决。如果能迅速地攻下赵国,就不会出现首鼠两端的情况。所以“夫兵久而利国者,未之有也。”

第三计借刀杀人

原文注译

[原文]

敌已明,友未定①,引友杀敌②,不自出力。以《损》推演③。

[注释]

①敌已明,友未定:指打击的敌对目标已经明确,而盟友的态度却一时尚未确定。②引友杀敌:引,引诱。引友杀敌,即引诱盟友的力量,去消灭敌人。③以《损》推演:根据《损卦》“损下益上”、“损阳益阴”的逻辑去推演。

[译文]

敌人已经明确,盟友的态度尚在犹豫之中,这时应(极力设法)诱使盟友去攻打敌人,而无须自己出力。这是从《损卦》卦义的逻辑推演出来的。

按语注译

[按语]

敌象已露,而另一势力更张①,将有所为,便应借此力以毁敌人。如:郑桓公将俗袭郐②,先问郐豪杰、良臣、辩智、果敢之士,尽与举姓名,择郐之良田赂之,为官爵之名而书之,因为设坛场部门之处而埋之,畔之以鸡豭,若盟状③。郐君以为内难④也,而尽杀其良臣。桓公袭郐,遂取之。(《韩非子·内储说下》)诸葛亮之和吴拒魏,及关羽围樊、襄,曹欲徙都,懿及蒋济说曹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心不愿也。可遣人蹑其后⑤,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释。”曹从之,羽遂见擒。(《兵知经》卷九《格形》)

[注释]

①敌象已露,而另一势力更张:敌象,攻击的对象。张:伸展。全句意为:打击对象已经明确,而另一种势力正在扩张。②郐:周朝国名,在今河南密县东北。③衅之以鸡豭,若盟状:衅,杀牲以血涂于器皿上祭祀。豭(jiā),公猪。盟:在血祭前发誓缔约。全句意为:用公鸡、公猪等牺牲品举行血祭,好像发誓缔约结盟一样。④内难:内乱。⑤蹑其后:蹑,跟踪。蹑其后,在后面跟踪。

[译文]

打击的目标已经显露出来,而另一种势力又有所扩张,且将有所行动,这时便应借此势力,摧毁敌人。比如,郑桓公将要攻打郐国,先列了郐国的豪杰、良臣、辩智、英勇果敢之士的名单,公开张贴布告,说要选择郐国的良田赠送给他们,封给他们各种名称的官爵,并在城郊设起祭坛,把名单埋在地下,用公鸡、公猪作祭品,装作盟誓的样子。郐国国君以为国内这些豪杰、良臣要勾结郑国作乱,便按照以上公布的名单把他们一个个杀掉了。桓公看到郐国豪杰、良臣都已除尽,便马上攻打郐国,并占领了郐国。(见《韩非子·内储说下》)诸葛亮与吴国结盟,抗拒魏国。当关羽围攻魏地襄阳、樊城时,曹操想迁都,司马懿及蒋济劝说曹操道:“刘备、孙权表面上是亲戚,内心里却隔阂很深。关羽得志,孙权内心是不甘愿的,因此,可以派人跟随孙权身后(做说客),答应割让江南的土地封给孙权,这样,樊城的包围就会自然解开。”曹操听从此计,关羽终于兵败麦城,束手被擒了。(见《兵知经》卷九《格形》)

传世典故

借刀杀人。原指不用自己的刀而借用别人的刀去杀人,这样自己既可以不被发现,又可以在危急的时候,嫁祸于人。引申为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利用矛盾,巧妙借用第三力量击破敌人,达到自己的目的。

《兵经百字·借字》中说:“艰于力则借敌之力,难于诛则借敌之刃。”借他人之手除掉对手,自己却不抛头露面,这种间接杀人的计谋,就叫“借刀杀人”。

此计是根据《周易》六十四卦中《损》卦推演而得。”彖曰:“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此卦认为,“损”、“益”,不可截然划分,二者相辅相成,充满辩证思想。此计谓借人之力攻击我方之敌,我方虽不可避免有小的损失,但可稳操胜券,大大得利。

春秋末期,齐简公派国书为大将,兴兵伐鲁。鲁国实力不敌齐国,形势危急。孔子的弟子子贡分析形势,认为唯吴国可与齐国抗衡,可借吴国兵力挫败齐国军队。于是子贡游说齐相田常。田常当时蓄谋篡位,急欲铲除异己。子贡以“忧在外者攻其弱,忧在内者攻其强”的道理,劝他莫让异己在攻弱鲁中轻易主动,扩大势力,而应攻打吴国,借强国之手铲除异己。田常心动,但因齐国已做好攻鲁的部署,转而攻吴,怕师出无名。子贡说:“这事好办。我马上去劝说吴国救鲁伐齐,这不是就有了攻吴的理由了吗?”田常高兴地同意了。子贡赶到吴国,对吴王夫差说:“如果齐国攻下鲁国,势力强大,必将伐吴。大王不如先下手为强,联鲁攻齐,吴国不就可抗衡强晋,成就霸业了吗?”子贡马不停蹄,又说服赵国,派兵随吴伐齐,解决了吴王的后顾之忧。子贡游说三国,达到了预期目标,他又想到吴国战胜齐国之后,定会要挟鲁国,鲁国不能真正解危。于是他偷偷跑到晋国,向晋定公陈述利害关系:吴国伐鲁成功,必定转而攻晋,争霸中原。劝晋国加紧奋战,以防吴国进犯。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亲自挂帅,率十万精兵及三千越兵攻打齐国,鲁国立即派兵助战。齐军中吴诱敌之计,陷于重围,齐师大败,主帅图书及几员大将死于乱军之中。齐国只得请罪求和。夫差大获全胜之后,骄狂自傲,立即移师攻打晋国。晋国因早有准备,击退吴军。子贡充分利用齐、吴、越、晋四国的矛盾,巧妙周旋,借吴国之“刀”,击败齐国;借晋国之“刀”,灭了吴国的威风。鲁国损失微小,却能从危难中得以解脱。

用计锦囊

在环境受到限制,自身没有能力,或不愿直接抛头露面的情况下,有计划地利用自己以外的人和事来实现自己的意图,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在成功时,自己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失败时,自己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其中的“杀人”不能仅理解为损人利己之事,而应从广义上理解为达到某种目的。

借刀杀人有三个含义:

1.不自出力,善于假手于人,巧妙借用外力,自己不用动手不用出力,不花任何代价,同样达到目的。

2.杀人不见血。借刀杀人,杀人不见血,也就是可以不露任何痕迹,不抛头露面,也就可以不承担任何责任,既实现了目标,又落得两手干净。

3.拉人下水。借人之刀去杀人,刀之主人,必然也就被诱迫入伙,即使不是心甘情愿地入伙,也必然逃不脱杀人的干系,自然也就拉下了水。尤其是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谁能争取到第三力量,谁就能取得胜利。通过本计可以增加自己的力量。

对借刀杀人之计,可采取如下防范对策:

1.不要使自己成为被借之“刀”

(1)遇事不盲从。不要看别人做什么事,自己也不问青红皂白也跟着干,那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如果没有一定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被人利用当枪使。

(2)比较利害。某件事,如果对别人利多害少,对自己利少害多,而别人又极力诱使自己去干,那就有被当“刀”使的可能。所以不要为他人作嫁衣裳。当然“为人民服务”又当别论。

(3)“杀人”要有理由。别人“杀人”有别人的理由,比如是仇人、竞争者等。那么我们“杀人”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是否有“杀人”的理由,同样一个人对别人来说可能是不共戴天的仇敌,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井水不犯河水。在自己一边若找不出“杀人”的理由,千万不要妄开杀机。

2.不要使自己成为被杀之人

(1)修好自己的篱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要时时警惕来自各方面的攻击,当然也要自己身正,因为身正不怕影子歪。

(2)及时揭露。一旦发现自己成为被杀之人,要及时对“借刀”人进行揭露,指出他的阴险用心,使被借之刀醒悟,不再受骗上当,不再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3)拆散敌人的联盟。如果敌人已经结成联盟,要千方百计把他们拆散,不使他们互相借刀对付自己,必要时要对危害自己的行为予以坚决果断的打击,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第四计以逸待劳

原文注译

[原文]

困敌之势①,不以战。损刚益柔②。

[注释]

①势:情势、趋势。这里主要是指的军事态势。②损刚益柔:语出《易·损·彖》:“……损刚益柔有时……”。损卦为兑下艮上,是由泰卦乾下坤上变来的。泰卦的九三变为损卦的上九,而泰卦的上六则变为损卦的六三,说明由泰卦变为损卦是损乾益坤、损刚益柔的结果。但这种损刚益柔只要因时也会吉利。

[译文]

迫使敌人处于困难的局面,不一定用直接进攻的手段(而可采取疲惫、消耗敌人的手段)。这是从《周易》损卦彖辞中“损刚益柔有时”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按语注译

[按语]

此即致敌之法也①。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②,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③。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④。”(《孙子兵法·虚实篇》)兵书论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而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⑤也。如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实而备之⑥(《史记》卷六二《管晏列传》)孙膑于马陵道伏击庞涓⑦(《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李牧守雁门,久而不战,而实备之,战而大破匈奴⑧(《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释]

①致敌之法:致,招引,引申为调动。致敌,即调动敌人。②佚:同逸,安闲。指从容休整,养精蓄锐。③劳:疲劳。④致人不致于人: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⑤以枢应环:枢,枢纽,引申为事物的关键。环:圆形之物。大意指把握事物的关键,从容应付周围事物的变化。所以,《庄子·齐物论》说:“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⑥实而备之:实,充实,坚实。备:准备。⑦马陵道伏击庞涓:马陵,今山东范县西南。周显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2),魏国联合赵国攻打韩国。韩国忙向齐国求救,齐威王任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直逼魏国国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迫使魏军弃韩自救。孙膑用退兵减灶的计谋,在道路狭窄,地势险要的马陵道设埋伏,一举歼灭魏军追兵。魏将庞涓知败局已定,愧愤自杀。⑧李牧守雁门……大破匈奴:李牧为赵国良将,驻守在代地的雁门(今山西代县),防御匈奴入侵。他一面照顾士兵,加强训练,养精蓄锐,一面注意保持实力,不与匈奴发生正面冲突,使匈奴产生李牧怯弱的错觉。两军相崎几年,匈奴未得利,赵国士兵也以为李牧惧敌,纷纷要求与匈奴决一死战,士气高昂。在匈奴对李牧完全放松警惕的情况下,李牧挑选战车1300乘,骑兵15000人,勇士50000人,善射的弓箭手10万人,做好战斗准备,诱敌深入,巧布奇阵,从左右包抄敌人,斩杀匈奴骑兵10余万,重创敌人,使赵国北方边境10余年得到安宁。

[译文]

这是调动敌人的计策。兵书上说:“凡是先进入战地等待敌人,就会显得安逸;后进入战地仓促应战,就会处于疲劳奔命的被动局面。所以,善于用兵的人,总是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牵着鼻子走。”(见《孙子兵法·虚实篇》)兵书上是讨论作战,这里主要是讨论(政治斗争)态势。其主旨主要不在于选择有利地形以待机歼敌,而是(强调)以简单驭繁杂,以不变应付万变,以小变应付大变,以静制动,以小的动作应付大的动作,以抓住关键应付周围各种环境和事变的各个环节。像管仲将军令寓于内政事务之中,以扎扎实实加强战备(见《史记》卷六二《管晏列传》);孙膑在马陵道伏击庞涓(见《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以及李牧坚守雁门,久不出击,只是不断充实、装备自己,最终大破了匈奴(见《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列传》)等。

传世典故

以逸待劳:逸:安闲;劳:疲劳;待:等待、等候。指养精蓄锐,痛击远来进犯的疲惫之敌。

以逸待劳,语出于《孙子兵法·军争篇》:“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同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又,《孙子兵法·虚实篇》:“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同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原意是说,凡是先到战场而等待敌人的,就从容、主动,后到达战场的只能仓促应战,一定会疲劳、被动。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调动敌人,而决不会被敌人调动。

战国末期,秦国少年将军李信率二十万军队攻打楚国,开始时,秦军连克数城,锐不可当。不久,李信中了楚将项燕伏兵之计,丢盔弃甲,狼狈而逃,秦军损失数万。后来,秦王又起用已告老还乡的王翦。王翦率领六十万军队,陈兵于楚国边境。楚军立即发重兵抗敌。老将王翦毫无进攻之意,只是专心修筑城池,摆出一派坚壁固守的姿态。两军对垒,战争一触即发。楚军急于击退秦军,相持年余。王翦在军中鼓励将士养精蓄锐,吃饱喝足,休养生息。秦军将士人人身强力壮,精力充沛,平时操练,技艺精进,王翦心中十分高兴。一年后,楚军绷紧的弦早已松懈,将士已无斗志,认为秦军的确防守自保,于是决定东撤。王翦见时机已到,下令追击正在撤退的楚军。秦军将士人人如猛虎下山,只杀得楚军溃不成军。秦军乘胜追击,势不可当。公元前223年,秦灭楚。

用计锦囊

在敌人气势正盛,或自己已经占据十分有利地形的情况下,为了避开敌人的锋芒,增强自己的力量,为了审时度势,寻找战机,首先主动采取守势,一边积极防御,一边养精蓄锐,并因势利导地控制敌人,调动其在预设的战场上四处奔命,待敌人疲惫不堪、锐气削减、敌我态势发生变化时,再后发制人,一举破敌。

本计的特点是,强调把握战场的主动权,以引诱敌人,“调动”敌人,疲劳敌人,然后捉住战机,克敌制胜。按“损”卦的说法,就是:以静制动,“损刚益柔”。

以逸待劳之计有四个含义:

1.养精蓄锐:凡要攻击敌人,自己首先要有足够的力量,在自己的力量尚不足以击败敌人时,避免过早地同敌人直接交战,而应主动退守,抓紧时机,扩充力量,使我由弱变强。

2.疲劳敌人。在敌人力量比较强大,气势比较凶猛之时,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牺牲,而采取调动敌人四处奔命的方法,使其体力疲惫,士气低落,进而削弱其力量。

3.以守为攻。有时防守是为了准备更大的进攻,有时防守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进攻方式,这时的“不战”便是战,战便是不战。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在特殊情况下,积极主动自守的不战策略,对敌人力量的消耗,斗志的消磨,甚至比刀枪相拼的效果更好。

4.等待时机。时机不成熟时要善于等待时机,可以采取退避三舍、虚于应付、慢火煎鱼、故意拖延等办法与敌人巧妙周旋,时机一到,转守为攻,一鼓作气消灭敌人。时机不成熟不动如山岳,时机一到动如脱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