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铁屋子被打穿

一、罪恶的“贸易”

鸦片之祸“神花”,这是古埃及人对罂粟花的尊称。罂粟,这种原生于地中海东部山区及小亚细亚、埃及等地的神奇植物,人类从青铜时代就已经认识到它的药用价值。然而,对于鸦片战争前夕江河日下的晚清中国来说,罂粟烈焰般燃烧的美丽背后,是罪恶,是贫穷,是死亡。

清朝道光年间,在广州珠江入海口,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

海面上游弋着清朝水师缉查鸦片走私的巡逻艇,艇上都有武官和士兵。一艘小船开到巡逻艇旁边,船上的外国商人立即向巡逻艇上的武官扔去一个沉甸甸的红布小包。武官熟练地伸手接住,掂掂分量,装进了口袋,然后挥手吆喊一声“上船检查”,带领几个士兵走上小船,装模作样地检查一番。他们脚下踩着鸦片箱子,面前堆着装满鸦片的大包,嘴里却说:“没有鸦片,走吧!”

便放小船驶向广州去了。

有时,还可以看到装满鸦片的走私船插着“粤海关”的旗号,神气十足地直接开向广州,水师巡逻艇的武官根本不敢过问。他们知道,那些商人已经花钱贿赂了他们的上司。上司允许人家打出自己的旗号,下级也就装着没看见,随它通行无阻地行驶了。

这就是当时鸦片走私“贸易”的真实情景。那些外国商船主要来自英国,还有美国和法国。

鸦片又叫“阿芙蓉”、“大烟”或“烟土”,是用罂粟果实中乳状汁液制成的一种有强烈麻醉性的毒品。少量服用有镇痛、止泻、止咳作用,可一经吸食,极容易上瘾,慢慢地,人变得面黄肌瘦,萎靡不振,成了“大烟鬼”。严重的可以导致死亡。

英国占领印度以后,强迫当地农民大量种植罂粟,制成鸦片,再由英国的殖民机构东印度公司集中起来,用大船运到中国倾销。清朝政府虽然多次颁布过禁止贩运和吸食鸦片的命令,但是由于政治腐败无能,不少官员依赖鸦片来消磨荒淫无聊的寄生生活,很多官吏接受内外烟贩的大量贿赂,鸦片走私活动越来越猖獗。鸦片走私的主要口岸广州,上自总督、巡抚,下至差役、兵丁,包括负责对外贸易和缉私的粤海关总督,大多和烟贩沆瀣一气。北京的朝廷贵族大臣,也因为从广州等地官吏那里收到大量贿赂,对走私鸦片视而不见。清朝的禁令成为一纸空文。

挑起战争清王朝一直采取限制对外贸易的政策,规定除广州以外,不许外国船只到其他沿海口岸进行贸易。这样英国及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远远不能达到他们向中国倾销工业产品而牟取暴利的目的。于是,谋财害命的鸦片烟,就成为它们向中国输出的“拳头商品”。

1800年,鸦片输入还只有4500多箱,以后逐年猛增,到了1838年,就增加到4万多箱了。清朝每年出口的大量茶叶、丝绸等土特产,还不够抵偿鸦片的价值。到1835年,中国已有200万人吸食鸦片,每年白银外流420万两。鸦片既害了中国人,又给清朝的财政造成了很大损失。当时,人们把鸦片走私商人查顿等叫做“铁头老鼠”,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外国奸商的丑恶嘴脸。

2 但是,像“铁头老鼠”那样进行走私活动,只能开掘一个钻进中国的窟窿,而不能打开中国的大门。英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府早已感到不满足。为了扩大超额利润和财政收入,他们开始策划挑起战争。

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让公司的广东职员林赛改名胡夏米,冒充“阿美士德”号船的船主,派德国“传教士”郭士立当他的助手,通过各种方法到中国沿海侦察。胡夏米给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写信说:“只要一支小小的海军舰队,就足够对付中国了。船上载运六百人,以炮兵为主,以便进行陆上作战。”巴麦尊接受了胡夏米的意见,一方面极力主张英国政府发动侵华战争,另一方面对英国政府派到中国管理英人对华贸易的商务监督律劳卑下令说:一要大力推销鸦片,不要干涉鸦片走私;二要开辟商埠,在广州以外的其他地方发展英国的商业势力;三要在中国沿海找些海军据点,以便作为基地,在发生敌对行动时,保证英国海军的安全。可律劳卑到广州后,还没来得及实现武力挑衅就病死了。他的秘书查理义律继任。这足见在罪恶的鸦片“贸易”背后,隐藏着英国殖民者的更阴险的计划,就是武力入侵中国,实现扩张势力和奴役中国人民的目的。一场严峻的斗争摆在了中国人面前。

二、禁烟与销烟

钦差大臣林则徐清朝政府对鸦片贸易有三种不同的态度:禁烟、弛禁、反禁烟。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是反对禁烟的主要人物。广东按察使许乃济主张允许进口鸦片,允许本国人种植,但禁止官吏和兵丁吸食。而一些正直的官员则主张禁止鸦片。

他们当中,以林则徐最为坚决。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他从政清正廉洁,对西方世界有很多了解,一贯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富强中国。

在任湖广总督的时候,林则徐就采取严厉的措施禁止鸦片,成了禁烟派的代表人物。后来,他又上书皇帝,驳斥反对禁烟的谬论。他大声疾呼,如果再不禁烟,中国将没有可抵抗侵略的兵勇,也没有充作军饷的银子了。道光皇帝被林则徐的慷慨陈词打动了,决定禁烟。1838年12月,道光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主持办理这件事。林则徐信心十足地接受了任命,于1839年3月10日到达广州。

广州的街头,一些骨瘦如柴、脸色黑灰的“大烟鬼”有气无力地缩身在墙角里,不住地打着哈欠,鼻涕眼泪一齐往外流。那些商贩守着店铺货摊,却无人来买。身穿便服进行私访的林则徐看到这令人心酸的情形,心里非常激动。

他觉得要想彻底禁烟,必须从内部整顿。一定要查出并严办那些走私鸦片的汉奸和贪官,让老百姓的精神振奋起来。

过了几天,林则徐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去检查几个书院,提出要对学生进行考试。考卷发下去,学生们打开一看,都愣了。原来,考卷里面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此次考试,可以不答试题,但是必须把自己知道的烟贩姓名、住址和活动情况写出来;对官兵受贿走私的内幕,更要写明白,不得隐瞒。书院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知道的情况很多,又大都年轻活跃,对鸦片走私也深恶痛绝。大家默默地写了起来,林则徐威严的面孔露出了笑容。

林则徐用种种办法,终于查清了走私鸦片的情况,严惩了一些违法官兵和烟贩子。然后,他发出了通告,主要内容是:一切外国商人必须在三天内交出全部鸦片,并写出永远不再贩运鸦片的保证书。今后如再查出鸦片,按犯罪论处,货物没收,犯人处死。

虎门销烟消息传到外国商人居住的广州洋馆里,烟商们都慌了手脚,有一些人交出了鸦片。可有的人还要看看再说。这时候,驻在澳门的英国商务监督查理义律急匆匆地赶来了。他让商人们不要怕,还说英国的军舰就在附近的海面上,随时准备打。

他们的密谋被在洋馆里做工的中国工人发觉了。就在义律策划让几个大鸦片贩子偷偷逃跑的时候,洋馆外忽然响起一片喊声。义律和外商们从窗口向外一望,只见几百个中国工人把洋馆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们高呼着:“英商立刻交出鸦片!”“不许烟贩子逃跑!”在义律的掩护下,有名的英国鸦片商颠地正要逃跑,被洋馆里的中国工人逮住。这件事很快传到林则徐那里。林则徐4 已经得知义律到广州策划拒交鸦片的事。听说中国工人自发起来和鸦片贩子斗争,他非常兴奋,发出通告说:“鸦片一天不绝,本大臣一天不离广州,决不半途而废!”

林则徐还下命令说:“他们既然拒绝交鸦片,还策划逃跑,中英贸易就只好中断。我们要派兵封锁洋馆,撤出馆中的中国人员,断绝洋馆通往海上的交通。他们若再抗拒,就要停止食物供应。还有,我们的水军要严密监视英国舰只的行动!”

困在洋馆里的义律得到林则徐的通令,再也无计可施。就这样,英国商人交出了鸦片,一共2万余箱(包括美商的1500多箱),共约237万斤。

怎么处理这么多鸦片呢?林则徐决定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他叫士兵在海滩上挖了两个方形的大池子,都有十五丈见方,叫销烟池。池的前边挖有涵洞,后边通水沟。销烟前,先把水从沟里引进池里,再制成卤水。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率领广东各级军政官员来到虎门海滩边的高岗上,亲自指挥和监督销毁鸦片。这天,天气十分晴朗,成千上万的群众闻讯赶来,海滩周围人山人海。

销烟开始了。一队队打着赤膊的工人和士兵们把鸦片箱子扛来,用力劈开,将鸦片切成碎块投入蓄有卤水的销烟池里。销烟池上搭着木板,站在木板上的工人和士兵,把早已准备好的石灰用铁锨撇入池内,用力地搅拌。不一会儿,池里的卤水和鸦片翻滚起来,烟油上冒,烟渣下沉,一股浓烟冲天而起,直上云霄,霎时间弥漫了海滩的天空。

人群沸腾了!大家不顾那刺鼻的恶臭味,欢呼跳跃起来。有的说:“再不禁烟,我们的子弟就成了废人,前途不堪设想啊!”那些不久前还吸食鸦片的人,更是感慨万分,对身边的妻子儿女说:“再不禁烟,我不只是卖房卖地,养活不起你们,自己也要倒毙街头了。”

那些被林则徐特意邀请来观看销烟的外国商人,眼看着鸦片变成废渣泡沫,随着潮水从大坑的涵洞中排入大海,不得不低下了头。有一个美国商人走到林则徐面前,庄重地脱帽鞠躬,表示由衷钦佩。林则徐对他们说:“我们禁的是害人的鸦片,不是正当的贸易。你们只要遵守我国法纪,与我们互通有5无,我们是欢迎的。”

鸦片连续焚烧了二十多天,直到6月25日才全部销毁干净。

三、帝国凋零

琦善卖国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资产阶级立即叫嚷:中国禁烟“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这种机会“是不能轻易放过的”,并诬蔑中国禁烟是对英国的“侵略行为”。1839年10月,英国政府决定向中国出兵。1840年2月,英国政府任命懿律为侵略军总司令和全权代表,义律为副代表,组成一支拥有军舰16艘、运输船28艘、武装汽船4艘、载炮540门、士兵4000人的“东方远征军”,于同年6月初侵入中国广东海面。6月28日,英舰封锁珠江海口,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英国侵略军因不熟悉中国航道,必须雇用中国人引水领航。林则徐根据引水的报告,经常让水师和渔民配合,出其不意地闯进敌船队,开展火攻,烧毁敌船,侵略军烧死、淹死的很多。懿律看到广东戒备森严,占不到便宜,便于7月北犯福建厦门。这时,原两广总督邓廷桢已调任闽浙总督。他见英军来犯,迅速组织水师进行火攻,英军又被打败。接着,英军北犯浙江。可惜,那时除了广东、福建以外,从浙江到天津,各海口大都没有防备。7月5日,英军攻陷浙江定海,进行疯狂的屠杀和掠夺。英军把定海洗劫一空后,继续北犯。

尽管沿途人民英勇抗击,杀死很多英军,但由于清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英军很快窜到天津大沽口。当时大沽口的清军只有200多名,天津也不过800名。

英国侵略者按照预定计划,向清政府递交照会,提出包括鸦片贸易合法化、赔款、割地等一系列无理要求。本来对禁烟就不坚决的道光皇帝慌了手脚,急忙派琦善去天津海口与英军谈判。奴颜婢膝的琦善在谈判中将一切推为林则徐的“罪过”,保证要重治其“罪”,还私下向懿律保证,只要英军退回广东,一切问题都可以在广州谈判中获得满意解决。于是,从9月开始,英军由天津海口南撤。昏庸的道光皇帝,竟认为琦善退敌“有功”,9月17日,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到广州继续和英军谈判。10月3日,又将林则徐、邓廷桢撤职查办。

琦善到广州前,英国侵略者就着手进行战争准备,把适于在珠江作战的“复仇神”号、“硫磺”号、“司塔林”号等舰船调到广东海面,并且命令原来在华的英国军舰船只制造爬城的梯子等用具,为攻占广州城和夺取炮台作准备,还在广东洋面对奉命撤回营盘的广东水师船只进行轰击。

12月4日谈判开始。义律提出要求:赔款 —赔偿英国烟价2000万元;割地—中国割让一个岛屿给英国;其他—中国多开放港口,允许外国人开设商行进行贸易,赔偿英国军费等等。琦善害怕全部接受义律的要求会引起公愤,便除接受第三项外,还作了点讨价还价。至于割地一事,琦善表示不能做主,但是答应向道光皇帝请求。英国人见达不到目的,又用军事手段施加压力。1841年1月,英国侵略者攻占了沙角炮台(又称穿鼻炮台)和大角炮台。

沙角炮台和大角炮台是拱卫虎门的要塞,这两座炮台失守,英国侵略军就长驱直入虎门。镇守虎门炮台的关天培等将领见英国侵略军已经逼近虎门,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派总兵李廷钰回广州请求调拨援兵,琦善不为所动,坐视不理。李廷钰一再请求,琦善才敷衍答应说:“秘密派200人去。”李廷钰号啕大哭,不肯离开。琦善气狠狠地说:“去了也是送死。再不能添派一兵一卒了。”李廷钰无奈之下,跑回虎门报告了关天培。关、李二人抱头痛哭了一场,只能率领部下少数士兵对付强大的英国侵略军,死守炮台了。

琦善却派鲍鹏偷偷地去会见义律,恢复谈判。义律在谈判中气焰更加嚣张了,要琦善答应所有要求。琦善出卖主权,口头答应了义律拟定的《穿鼻草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本岛及其港口给英国,赔偿英国烟价600万元,开放广州海口贸易等条款。琦善答应了《穿鼻草约》以后,英国侵略军占领了香港,并贴出香港归“英王管治”的布告。

道光宣战道光皇帝感到既失地又赔款,严重损伤了“天朝皇威”,决定对英宣战。

他派皇侄奕山为靖逆将军,调集各省兵士17000名,前往广州作战。义律一知情况有变,便先下手为强。2月下旬,他率领军舰十八艘进攻虎门炮台。水师提督关天培身先士卒,率兵死战,多次击退英军。战斗持续到第二天下午,关天培负伤多处,血流如注,仍然镇定指挥。士兵们奋不顾身,同敌人血战到底。但是,琦善却一直不发救兵,终因寡不敌众,关天培和官兵四百余人全部壮烈牺牲。虎门陷落后,英军乘胜闯入内河,广州的门户完全敞开了。

在虎门陷落两个月后,奕山才带兵到达广州。到广州后,他不思军务,不整顿军备,反认为“防民甚于防寇”。为了开销军费和报功领赏,5月21日,他草率决定,分兵三路冒险夜袭英军,企图侥幸取胜。结果被英国侵略军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慌乱逃回城内。城郊重要据点四方炮台不战而陷。英军居高临下,由四方炮台炮轰广州城,昼夜不息。26日,英军集中炮火猛轰城南奕山一伙的住所,奕山等人吓得急忙在城头竖起白旗,派人向义律乞降。1841年5月27日,奕山接受义律提出的五项条件,签订了可耻的《广州和约》。和约规定:一周内交付英军赎城费600万元,商馆损失30万元,奕山率清军退驻广州城外60里的地方。这一仗,前后打了七天,奕山莽莽撞撞出战,最后以失败投降告终。

8月26日,英军攻陷厦门。10月1日,英军再陷定海。10日,镇海陷落。

13日,宁波陷落。道光皇帝为挽回败局,决定第二次出兵。奕经率军到达前线后,贸然出兵,全军溃败。1842年6月,江南提督陈化成战死,吴淞口陷落。7月,镇江陷落。8月,英舰到达南京下关江面。8月29日,清政府在英国炮舰的威逼下,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英国在中国的进出口货物纳税由中国与英国共同议定;英国商人可以自由地与中国商人交易,不受“公行”的限制。

1843年,英国政府又强迫清政府订立了《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约,增加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条款。

1844年7月、10月,美国和法国趁火打劫,效仿英国,先后威逼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获得除割地、赔款之外与英国同样的特权。从1845年起,比利时、瑞典等国家也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类似条约,中国的主权遭到进一步破坏。

再次被侮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最强烈的愿望,仍是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权益。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列强各国认为这是加紧侵略中国的极好时机,英、法、美三国在1854年和1856年两次提出修约,俄国也积极响应。这一无理要求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允许。于是,他们决心寻找借口,挑起战争。英、法两国以1856年“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作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从1856年10月到1860年11月,在历时四年多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人民和爱国官兵保家卫国,英勇抗敌,给予侵略者沉重的打击。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战争中,英法联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中华民族再次蒙受沉重灾难。1858年5月,英法联军侵占大沽炮台,并以进攻北京作为威胁。6月,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俄、美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有:各国公使进驻北京;中国开放牛庄、登州、台南、淡水、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以自由驶入长江一带通商口岸;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外国传教士可以到内地自由传教;中国对英、法两国赔款600万两白银。1860年10月,欲壑难填的英法侵略军占领北京,洗劫和烧毁了融汇中外建筑艺术精华的万园之园—圆明园。侵略者还以焚毁皇宫作为威胁,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作为《天津条约》的补充,续增的条款包括:开放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给英国;准许外国人在中国买卖人口;将已充公的天主教教堂财产发还,法国传教士可以在各省任意租买田地,建造房屋;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11月,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开始撤离北京。

由于国内爆发太平军起义,北方防备空虚。1858年5月,俄国用武力强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根据这个条约,俄国割占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时,把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作两国共管。俄国驻中国公使伊格那堤耶夫以“调停有功”为借口,提出了新的领土要求。14日,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了《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俄国,增开喀什噶尔为商埠,并在喀什噶尔、库伦设领事馆。同时,俄国还将由其提出的中俄西部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1864年,俄国强迫清政府订立《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约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大的获利者。

1861年1月,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62年1月,清政府确定了“借师助剿”太平军的方针。从此,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在一起,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上越陷越深。

四、三元里抗英壮举

投降派跪倒在侵略者脚下,人民却举起了抗英大旗。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当英国侵略军占领四方炮台、炮击广州后,四方炮台附近的三元里人民怒不可遏。1841年5月29日早晨,有一伙英军官兵到广州城北郊的三元里作恶。他们看见一个妇女,就把她围起来,百般调戏。有个叫韦绍光的青年菜农见了十分气愤,把几个乡亲叫在一起,对他们说:“我们就这样看着他们欺负妇女吗?”

“打!让他们有来无回。”大家都这样说。

“我也是这个主意。”韦绍光说:“趁他们现在不注意,我们就打他个措手不及。”说着,他带着大家冲了过去。

那些英军官兵正在放肆地大笑,冷不防一群中国农民围了上来,大声喊着“打”,有的举起锄头,有的抡起扁担。这些强盗吓得一个个哇哇乱叫。挨了一阵痛打以后,有七八个英国兵倒在地上,剩下的仓皇逃跑了。

韦绍光马上鸣锣聚众,叫村民们到三元里村的北帝庙前集合,商议对策。

韦绍光说:“洋鬼子打到广州以后,天天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谁不切齿痛恨?今天早上他们挨了揍,一定要来报复。下一步怎么走?请父老兄弟们多出主意。”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有的说不如暂时躲避一下,可多数人认为要马上组织起来,以防敌人来犯。有人提议组织“平英团”,专门对付10 英国侵略军,并推举韦绍光等人为首领,赶紧做好抵抗准备。

韦绍光把神座前的黑底白边的三星旗举起,对着大家说:“我们就借神旗作为平英团的大旗和指挥旗。请父老兄弟们对着大旗宣誓。”接着,他带领大家对旗宣誓说:“旗进人进,旗退人退。脚踏故土,头顶苍天,杀绝英夷,打死无怨。”

韦绍光等人又派人到四周各村去联络,结果当地一些有名望的文人和士绅也参加了进来。当天下午,三元里附近的一百零三乡村民和手工业行会组织都派代表到三元里北面的牛栏冈开会。会上决定:十五岁以上和五十岁以下的男子一律出动,各乡自成单位,联合对敌。具体办法是:把盘踞在附近四方炮台的敌人诱到丘陵起伏的牛栏冈,一举歼灭。当天夜里,各村群众都忙着收拾和赶制各种武器,准备参加战斗。

第二天清晨,5000多名平英团战士在三星旗的指引下,一齐杀向了四方炮台。螺号齐鸣,鼓声阵阵,把炮台上的英军惊呆了。他们紧张地注视着黑压压的人群,连大气也不敢喘。夏天的天气十分炎热,不一会,他们都汗水淋淋,浑身湿透了。但是,英军头目卧乌古仔细看过围过来的人群后,又露出了得意的狞笑。原来,他发现这些人拿的都是木棍、铁锨、锄头、大刀、长矛……凭这些武器怎么打得过他的洋枪洋炮呢?他下命令:“放枪!开炮!”于是士兵们便放起枪炮来。但平英团的战士一点儿也不害怕,士气高昂。卧乌古决定只留少数英军留守炮台,自己率领1000多英国军队出击,直扑平英团。

韦绍光指挥队伍且战且退,向三元里方向转移。英军以为老百姓软弱可欺,趾高气扬地紧追不放。追到牛栏冈丘陵地带,道路越来越窄,侵略军只能排成单行,大炮等笨重武器也不能跟随前进。

等英军追到牛栏冈的时候,平英团的战士都不见踪影了。卧乌古见势不妙,慌忙下令撤退,可已经来不及了。埋伏在周围的群众从四面八方冲杀过来,双方展开了交手战。洋枪洋炮在这么近的距离内发挥不了多大作用,英军只能四散奔逃,到处挨打。

就在这时,一道电光闪过,倾盆大雨从天而降。英军火药被雨水淋湿,吓得心慌意乱,便想突围逃走。平英团战士却越战越勇,大刀在敌群中挥舞,长11矛向敌军乱刺。英军官兵应声倒地,连连毙命,不少人头破血流,满地打滚。

他们被打得晕头转向,穿着长筒皮靴在水中深一脚,浅一脚地乱窜。有的滑倒跌落水沟,有的陷在稻田的泥泞中拔不出脚来。怕死的连忙举手投降,跪在地上磕头求饶,乖乖地做了俘虏。直到傍晚,侥幸活着的英军官兵才在四方炮台留守英军的接应下逃回炮台。

这一仗,平英团战士一共打死英军200多人,其中有两名校官,还活捉了十几个俘虏,缴获了两门大炮和许多洋枪、洋刀。三元里抗争显示出中国人民的英勇智慧,表明只要中国人民觉醒了,中国就有希望。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就如一间铁屋子,没门没窗。人民在这间铁屋子里熟睡,等待人们的只有在梦中死去,在沉闷中灭亡。鸦片战争打穿了封闭的铁屋子,为即将窒息的国民吹进了一丝新鲜空气,使得昏睡在黑暗中的苦难民族渐渐觉醒。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涌现出一批批爱国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掀起爱国、自强、反帝的新斗争,成为民族崛起的希望。

在封建历史上延续很长辉煌的中华帝国在鸦片战争中的惨败,昭示着到十九、二十世纪,封建的生产方式已是一种落后的方式,封建制度已是一种陈旧的制度,在这种制度和生产方式下的人们很难摆脱先进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的欺辱。因此,要想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结束任人宰割的惨痛局势,必须从摆脱封建统治入手,必须从变革封建生产方式入手。封建统治下的自强运动、求富运动、戊戌维新成效甚微表明,在封建社会内部谋求社会发达、经济进步,无异于与虎谋皮。中国要复兴,要崛起,必须来一次天翻地覆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