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国门悄然开启(1)

  • 破天荒
  • 何建明
  • 5569字
  • 2013-08-03 03:32:11

这一年的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他第一次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概念,提出了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为国家的四个现代化服务的号召,使中国知识界沉浸在欢呼“科学的春天”即将到来的喜庆心情之中。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拥抱这个春天吧!”大文豪郭沫若先生这样欢呼道。

这一年这一月的26日。那天北京的天气还带着几分寒意,然而春天的气息已经悄悄在树枝梢头舒眉展目,那沉睡了一冬的绿芽正顽强地向外伸出鲜嫩的生命和美丽的颜色。

这一天下午3时许,人民大会堂东大厅的华灯齐亮,格外灿烂。

3时30分。中国共产党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与中国共产党副主席叶剑英元帅并排进入大厅,他们的身后依次是李先念、汪东兴和政治局委员、国务院领导聂荣臻、乌兰夫、王震、耿飚、谷牧、倪志福、余秋里、吴德、陈锡联、方毅、张廷发、康世恩、陈慕华、陈永贵等。

之前几分钟坐等在大厅内的秦文彩与石油部的几位同事,见中央领导入场,连忙起身鼓掌。秦文彩还看到了他比较熟悉的国家计委的顾明、段云副主任和经委的袁宝华,国防工办的洪学智将军也来了。如此阵营,说明中国的最高层将要酝酿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秦文彩的内心一阵激动,全身暖流顿时涌动。作为一名石油战线的老兵、共和国首次出访美国这个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国石油公司代表团”副团长兼秘书长的他,秦文彩的意识里闪出一个强烈的意愿:自己将要见证中国即将诞生的一个伟大事件……

要知道,1978年时的中国人眼里,美帝国主义代表的仍然是世界上最“可恶的敌人”!红色中国现在竟然与这“可恶的敌人”开始接触并进行某种交流--与其说交流还不如说“交易”。对,交易!与帝国主义做交易,就意味着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背叛!那个时候在一般中国人眼里和意识中,就是这个样。现在,秦文彩已经迈出了“背叛”的第一步,下一步将如何走,决策权由中央最高层来确定。

秦文彩和石油部的人故此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今天这个会,因为只有出席今天这个会的人才能决定中国下一步如何与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打交道的方向。

“石油部的同志都到了?”主持人华国锋在询问。

康世恩立即将目光投向秦文彩他们就座的位置,然后回答说:“都到了。”

“好。现在开会吧。”华国锋将头转向左右的叶剑英元帅和李先念,以征求的目光询问两位与他一起决策粉碎“四人帮”的革命元老。

叶帅和先念同志几乎看不到任何表情地点了点头。

“今天的会议主要是有一个重要问题请政治局、国务院同志讨论一下。”华国锋说完这话,便把石油部前几天向中央提交的报告上的相关建议讲了一遍,然后说,“这个问题不涉及主权问题,原则上可以定下来,可以下决心搞。”接着,华国锋把目光投向了石油部的几位负责人,说:“先请石油部的同志谈谈‘中国石油公司代表团’访美的情况,然后我们讨论研究下一步的对策。”

秦文彩和其他几位石油人顿时个个直起身板,振作精神。他们心里都明白:今天,他们说是来汇报访美情况,倒不如说是代表百万中国石油人来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新的战斗号令!这一刻,秦文彩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瞟了一眼坐在身边的刚刚在全国五届人大会议上新任命的部长宋振明……他们是老战友了,都是1952年响应毛泽东号召全体转业到石油战线的人民解放军第57师的“石油师”人。宋振明部长比秦文彩小一岁,集体转业时秦文彩是57师政治部保卫科长,宋是三团代政委。

秦文彩的目光继续移动--年轻部长的旁边是石油部常务副部长孙敬文,他的资历比秦文彩和宋振明都要老,人家是老红军出身。再往前移,坐在孙敬文身边的是李人俊,同样是位“老石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石油部副部长、现任国家计委副主任。石油部这天参加会议的还有闵豫、李天相,两位都是发现大庆等油田的重要功臣,他们与秦文彩一样,此次会议后不久,都当了石油部副部长。

为了参加此次汇报会,石油部的同志做了充分准备。一个月前,身为访美的“中国石油公司代表团”副团长兼秘书长的秦文彩最先做具体工作。汇报的第一稿是他在原北京石油学院南楼里完成的,后来他把李天相找来一起修改。“你是大学生,我在部队和玉门油田扫盲班喝的那点墨水,怕完不成中央交代的任务,你帮个忙吧!”秦文彩对老同事、好友李天相说。李天相接过汇报初稿,便称:“已经很好了嘛!”再“很好”也得认真啊,石油部上上下下都知道,此时向中央领导同志的汇报,涉及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方向,乃至今后整个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所以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康世恩的直接指示与领导。最高拍板定稿的仍然是康世恩。

这一天,石油部人从走进人民大会堂的那一刻起,就感到特别的激动和神圣,只是他们内心有一点点遗憾--

“邓小平同志怎么没来?”有人在秦文彩耳边轻语。

“他在那边主持科学大会,忙不过来。”有人同样用耳语这样回答。

之后--那是底下人认为的,邓小平没有出席今天的会议还有更复杂的“内因”:复出后的邓小平,在1977年分管的教育、军队、科技等方面干得热气腾腾、生机勃勃,显现一派拨乱反正和全面走向正轨的气象。显然,经济战线的同志一再要求邓小平同志回到全面领导党的中心工作--党的十一大确定的经济为中心的建设四个现代化总目标、总任务上来的呼声日益高涨。而以余秋里为主任的计委越来越感到,全国的经济工作尤其是工业工作要适应党的中心工作的快速而稳健的发展,必须重新认识1975年在邓小平亲自主持下国家计委搞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即“工业二十条”。在“四人帮”一手策划的整倒邓小平的所谓“右倾翻案风”中,这“工业二十条”曾被列入了“批邓”的“三株毒草”之一而没有得到贯彻落实。为“工业二十条”平反,看起来似乎比宣布“文革”的结束和对毛泽东功绩的评价要简单得多,但是,随着1977年以邓小平为首的一批老同志的复出,谁来主导国家的经济建设工作,成了当时中国最高领导层中悄然形成的一场激烈斗争……而作为从事工业工作的秦文彩等人,对邓小平复出后所讲的下面这段话特别在意:“学习先进,才有可能赶超先进……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见《邓小平文选》第二卷91页)

小平同志的话,意味着中国的改革将向对外开放大踏步迈进。中国的石油人早已期待这一天了。

“开始吧。”华国锋在开场白后,专门作了说明,说关于石油代表团访美的报告提前已经送各位中央负责人了,大家已经都看过,今天主要是听取石油部的同志正式汇报,并就对外合作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研究讨论,然后他的目光再次投向石油部的人。

“敬文同志……”石油部长宋振明赶紧向孙敬文使了一下眼色。

“好,现在我代表石油部和李人俊同志,向中央和国务院就‘中国石油公司代表团’访美情况作如下汇报。”个子高挑、脸庞瘦削的孙敬文开始念着预先准备好的汇报稿:

“经国务院批准,我们石油代表团19人,应美国能源部长施莱辛格的邀请,以石油公司的名义,到美国考察了25天。从今年1月5日到31日,在美看了9个油气田,4个科研单位,3个油厂,2家工程设计承包公司,10个制造厂和4条钻井船。回国途中,顺便在日本考察了12天,看了造船厂、施工机械制造厂和炼油化工厂。这次考察中,我们遵照华主席关于创建十来个‘大庆油田’的指示,本着‘洋为中用’的方针,对美国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技术进行了比较广泛的了解,着重研究从美国可以借鉴些什么,才能够有利于加快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现将看到的一些情况报告如下:一是美国石油工业有120年的历史。在陆地和海上共钻了246万口井……”

“我们中国钻了多少口井?”华国锋突然打断孙敬文的汇报,问。

“大约4万多口。”孙敬文脱稿回答。

华国锋问:“从什么时候算起呢?”

康世恩回答:“应该是从解放后的1952年和1953年算起。之前,旧中国时也有一些油井,如延长油田和玉门油田的早期开发,但勘探量都比较少。我们现在说的4万多口油井,指的都是我们自己打的井。”

“美国去年生产原油46亿吨,还生产了天然气55亿立方米。现有50多万口井,平均每口井日产原油两吨半……”秦文彩注意到康世恩事先向他布置的任务--随时准备为孙敬文同志作补充,看来确实太重要了。汇报刚刚开始,中央领导不时打断孙敬文,非常随意地插问。

李先念说:“他们美国人现在走下坡路了,单井日产才两吨半。”

孙敬文说:“他们算的账是,一口井一天产3桶油也是有利可图的。”

这时,李先念抬起右手,指了指石油部秦文彩他们一排人,说:“现在我们石油部的人,对一口井日产30吨到50吨都不高兴,一要就是3000吨!”

康世恩连忙自谦地接过话:“美国人这些年在找大油田的同时,也从来不放过中小油田。”

李先念的话音高了一个分贝:“他们的做法是出油就要,我对这条感兴趣!”

耿飚立即接过话:“这条非常对。”

康世恩说:“我们要在这方面加强战略调整……”

石油部的人都将脖子竖得直直的。这时的秦文彩更是越发紧张和兴奋,紧张的是汇报会正如康世恩所说的“领导们随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必须“准确、及时地回答出来”;兴奋的是整个汇报会开得气氛非常热烈--哪个中央领导都会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出疑问和随时插话。

但秦文彩发现,作为事先准备充当孙敬文“预备队员”的他,其实没有多少事,因为所有中央领导提出的问题,康世恩副总理基本上代劳了。

秦文彩再次暗暗敬佩康世恩。

第一次认识康世恩这位新中国石油事业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是什么时候?秦文彩的脑子开起了“小差”地想着……噢,对了,应该是1956年和1957年?不不,应当从1952年,1952年的“八一”那天算起吧!是是,秦文彩心里点头道:应该是从这一天起他就“认识”了康世恩--虽然在那天由师长张复振主持阅兵仪式、师政委张文彬宣读成立“石油师”的全师大会上,他秦文彩没有看到康世恩的身影,但正是这个搞石油的康世恩,从此彻底地改变了57师全体官兵和他秦文彩的命运--

为了完成年产350万吨天然石油的伟大计划,在5年内需要增加老的党员干部(自区委级至部委级)300余人作为领导骨干,其次需要技术干部2250人,管理干部640人,技术工人8500人,普通工人4000人,共需增加职工约15690人,这样大批的干部和工人的来源,在西北是有很大困难的……至于技术工人的培养和老党员干部的来源,我们拟请军委在整编部队时,一次拨给一个建制师,加以训练改编为工业建设大军,战士可以培养为技术工人,部队干部可作为领导骨干。这样可基本上解决问题,使石油工业能较迅速顺利地发展起来……

这是时任燃料工业部西北石油管理局局长康世恩,于1952年3月25日写给朱德总司令的信。这封信的内容,秦文彩几乎可以一字不漏地将它背出来。57师全体官兵和他秦文彩,同样还能一字不漏地背得出下面这份由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在同一年中签发的命令--

……

我们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从创建之日起,就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英勇奋斗,艰苦奋斗。今天,我们人民解放军,将在已有的胜利基础上,站在国防的最前线,经济建设最前线,协同全国人民,为独立、自由、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

为此目的,除各特种兵和大部分陆军,应继续加强正规化、现代化的训练,警惕地站在自己的战斗岗位,保卫祖国国防外,我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57师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程第一师的改编计划,将光荣的祖国经济建设任务赋予你们。你们过去曾经久经锻炼,是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战斗队,我相信你们将在生产建设的战线上,成为有熟练技术的建设突击队。你们将以英雄的榜样,为全国人民的,也就是你们自己的,未来的幸福生活,在新的战线上奋斗,并取得辉煌的胜利。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保卫祖国。

此令

主席毛泽东

1952年2月

秦文彩内心深感庆幸,他庆幸因为这个康世恩,所以他日后才有机会能够成为一名新中国的石油人,而且正是因为当了石油人的缘故,秦文彩的一生中才有了那么多出彩之处--

参加新中国第一个开发建设的玉门油田,从一名部队保卫科长,成为能够带领石油勘探队伍的专业管理干部和钻井专家。这得感谢最初手把手教他的两位工程师彭佐猷和蒋麟湘,是他们使他成为当时玉门油田上出了名的“处长学生”。秦文彩的光荣历史从此被记录在新中国的石油史上:1953年,他蹲点时的所在钻井队在石油沟27井上创造了日进尺13843米的全国纪录。1955年,秦文彩因为一篇总结钻探管理的文章,引起了陈云同志的关注,专门将秦文彩叫到西安人民大厦与他“切磋”经济管理问题;几乎在同一时间段里,秦文彩摸索和总结出的“支部建在钻井队上”的经验,更是引起了一位新到任的石油部长的重视并使这一经验推广到全石油系统,成为几十年来新中国石油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法宝之一……

……

“照你们的说法,科研人员的数量是问题,我看质量也是个问题。”这是李先念的问话。

“是的,我们的地质研究分成三部分:石化部、地质总局、科学院。大家对具体油田有兴趣,对基础工作却不太注意。向中央建议:开个会,分个工。”这是李人俊在回答。

“地质总局主要做战略侦察,石油部搞开发,这样分工可以好一点。”康世恩说话了。

“石油部光搞开发不行,还要搞勘探!”突然,一个异常洪亮和熟悉的声音,一下将秦文彩的思绪拉回到了人民大会堂--他不由得抬头,目光正好与这个说话的人的目光撞在了一起:对,是余部长,余秋里部长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