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健康养生堂 (5)

1.老花眼。因为水晶体没有血管,它所需要的营养是由眼球内房水供给的,如果维生素B1摄入不足,就会使水晶体内酸性代谢产物堆积,促使可溶性蛋白质分解,渗透压增高,房水逐渐渗入,水晶体纤维水肿,弹性降低,从而出现老花眼。这类患者应经常食用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如肉类、豆类、谷类、芹菜、莴苣、蛋类及瘦猪肉等。

2.老年性白内障。多在更年期前后出现。据研究,混浊的晶体中谷胱甘肽及维生素C的含量减少,微量元素代谢障碍,使可溶性蛋白质转变为不可溶性,以致晶体混浊,透明度下降。此类患者应注意维生素C的摄入,如西红柿、酸枣、桂圆、草莓及生栗子等食物。

3.原发性青光眼。其病理特征是眼压增高。为了降低眼压,患者应多吃些鱼类、瘦猪肉、蛋类、水果等食品,同时还应戒烟戒酒,少吃油炸类食品。

4.视网膜病。此病多由感染(龋齿、扁桃腺、鼻窦炎等)、高度近视、眼外伤、眼内部炎症及眼内肿瘤引起,除积极采用药物治疗外,饮食应选择芝麻、梨、柑橘、西红柿、南瓜、蜂蜜及豆制品等。

5.干眼症。老年人眼膜上的黏液分泌明显减少,泪腺亦因结缔组织增生而使泪液分泌相对减少,故老年人睁眼时间过长,如看书、看报、看电视等,眼睛就会出现干涩疼痛。患者平时宜多食水果,如柑橘、梨、苹果、香蕉以及新鲜蔬菜、牛奶等,同时还应多饮水、多喝汤及各种饮料。

哮喘病老人四忌

1.切忌着凉。外出时要系围巾、戴帽子。双脚受凉会引起鼻粘膜血管收缩,以致感冒,所以,一定要避免双脚着凉。

2.切忌猛烈运动。可适当地散步、慢跑、做操或打太极拳,提高抗寒能力。

3.切忌吸烟。吸烟是引起咳喘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必须戒除。冬天室内要适当通风,并注意不要在室内生火盆取暖。

4.切忌吃大鱼大肉。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宜。此外,适当地多吃些奶类、蛋类、瘦肉、豆浆、豆制品及萝卜、梨、橘子等。

老人旅游的注意事项

1.老人易疲劳且不易恢复,旅游中要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若感到体力不支,可休息几天或中止旅行,在长时间步行游览中要随时坐下小憩。

2.老人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易受凉感冒,所以衣服要带充足,以便随时增减。行走出汗时不要马上脱掉衣服;昼夜温差大的地区,睡前要盖好被毯,夜间风起雨来时关好门窗。

3.老人胃肠功能弱,水土不服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所以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果,少食油腻、辛辣、生冷食品,最好少饮或不饮酒。

4.老年人对自身平衡控制力差,行走时常不稳,易摔跌、绊倒,除少数体质较好的人外,一般而言,尽量不要登山下水,或者进行过多体力消耗的活动。

5.老年人在旅游时,应注意做好脚部的保健,如穿着柔软合脚的鞋,晚上用热水烫脚,可进行自我按摩双腿肌肉和脚心,这样能使你在旅游中,无论行走还是爬山,都会感到格外轻快。

6.有慢性病的老人外出旅行,特别是冠心病、糖尿病、哮喘、高血压等病,一定要多带一些相关药物,一旦犯病必须及早用药,并将自己的病告知同行者。

高血压病老人的护理

1.调整情绪,平和乐观。冬季常使人触景生情,抑郁寡欢,血压上升。应多参加娱乐活动,培养心胸开朗、性格随和、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长寿性格”。

2.适当运动,提高免疫力。临床试验表明,规律的体力活动对轻度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大有帮助,中重度的高血压患者通过十六周规律的有氧运动,血压可显着下降。但对那些运动后有症状,比如出现哮喘、心绞痛的人,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运动。

3.起居有常,保暖防寒。高血压患者应做到有规律的生活,体力或脑力劳动要适度。

4.建议每天都应该监测血压。血压变化要及时发现,注意监测,血压高了要及时调整药物,以便降低心脑血管的危险性。

5.合理饮食。高血压患者在冬季要多吃黑木耳、洋葱头、芹菜、茄子、山楂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的食物。

6.节日忌“闹”,饮食有节。戒烟限酒,保持健康;补足水分,降低血液黏度。

7.穿戴勿紧,宽松舒适。裤带过紧,腹压增加,腹腔内的血液流向心、脑,使血压升高。帽带、领带过紧会压迫颈部的颈动脉窦,造成血压波动,甚至猝死。

8.动作缓慢,预防万一;多晒太阳,驱寒抗病。

老人冬季疾病“五防”

1.防胃病。冬季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饮食宜选温软、淡素、易于消化的食物为好,并做到少食多餐,忌食生冷,戒除烟酒,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2.防感冒。老人感冒是寒冬季节的常见病、多发病,说起来该症不算什么大毛病,但若治疗不及时,就容易诱发多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肺炎、肺心病、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等。

3.防中风。防中风首先要做好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原发病的治疗;其次是注意及时发现先兆症状,如突发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遇此症状应速送医院诊治。

4.防心梗。老年人在寒冬季节要加强户外体育锻炼,重视防寒保暖,室温最好控制在15—18℃。亦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溶栓降脂、扩血管和防治心肌缺血缺氧的药物。

5.防瘙痒。老年人皮肤退行性萎缩,皮脂腺机能减退,遇寒冷干燥气候极易产生皮肤瘙痒。老年人应注意饮食调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亦可选用养血益气、润肤止痒的中药治疗,如黑芝麻、六味地黄丸以及枸杞地黄丸等。

老人的卫生清洁

1.空气的清洁消毒。

a.要经常开窗通风,使病菌排出室外。每次通风不应少于30分钟。

b.用5—10ml的食醋,加水12倍,或福尔马林40ml加水60ml,紧闭门窗,在房间的每平方米加热蒸发完为止。

2.物品的清洁消毒。

a.清洗法。用肥皂或去污粉刷洗,清水冲净。

b.日晒法。日光含有紫外线,照射3—6小时可达到消毒目的。

c.煮沸法。煮沸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很快地凝固变性,经过15—20分钟,能杀死一般病菌,消毒的时间要在水沸后开始算起,物品要全部浸在水中。有条件的可用家用高压锅消毒,从控制阀开始冒出蒸气时算起,消毒20分钟能杀灭所有的病原微生物,适用于不怕湿热、耐高温的物品。

d.浸泡法。将物品浸泡于2%来苏、70%酒精中30分钟。老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可洒一倍的石灰搅拌,于两个小时后倒入厕所;肺结核老人的痰,可吐在纸盒或包在纸内烧掉。

e.擦拭法。用1%—3%的漂白粉上清液(即漂白粉沉淀后上面的清水)擦拭,使细菌体内的酶失去活性而死亡。

老人饭后慎步行

1.饭后立即散步影响消化功能。因为饭后消化道需要大量血液帮助消化,假如饭后立即散步的话,血液就会分布在肢体活动的部位,导致消化道供血量降低,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长此以往,可引发慢性胃肠病,或者加重消化道溃疡。

2.饭后胃部处于充盈状态,即使是很轻微的运动也会使胃受到震动,增加胃肠负担,甚至可能导致胃下垂。

3.对患有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人来说,饭后大量血液集中到消化道,大脑供血相对减少,易出现轻微的缺血,可导致头昏、乏力、眩晕、肢体麻木,有昏昏欲睡的感觉,此时散步易出意外。

老人喝酒防寒不可取

通常情况下,饮酒会使人的呼吸加速、血管扩张、血液循环速度加快,热量消耗增加,所以能使人全身上暖暖的。另外,因为酒里含有酒精,可使神经短时间的兴奋,所以全身有种温暖、舒适的错觉。

实际上,这并非酒精御寒的表现,而是体温调节中枢发生紊乱的前兆。特别是当酒喝得过多时,可导致体温中枢功能的失调,使热量大量丧失;同时,胃受酒精的麻醉,功能明显下降,还会使人的产热功能进一步减弱。另外,体表血管扩张会使部分应该流向内脏的血液,转而流向体表,影响到内脏的血液供应,有可能对内脏造成伤害。

四、健康小贴士

加蜜热奶可缓解经期不适

腰膝酸软、下腹疼痛、疲乏无力、睡眠不好及情绪烦躁等症状,是女性经期常见不适症状。如果女性在行经期间每天临睡前喝一杯加蜂蜜的热牛奶,牛奶中的钾可以缓和女性的情绪,并具有减轻腹痛、防止感染、减少经血量的作用;蜂蜜中含有的镁可镇定中枢神经,帮助消除女性在经期中的紧张情绪,从而减轻心理压力。此外,女性行经期间也可多食香蕉,它具有缓解痛经之苦的功效。香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6,而维生素B6具有安定神经的作用。它不仅可以稳定经期女性不安的情绪,还有助于改善睡眠,使人变得精力充沛,减轻腹痛。

少吃盐有助钙的吸收

英国科学家在对食盐的研究中发现,盐的摄入量越多,尿中排出钙的量越多,钙的吸收也就越差。也就是说,日常生活中减少盐的摄入量,就能起到增加食物中钙质吸收的作用。“这是最经济、最实惠的补钙方法,也是对健康最有益的方法。”研究人员指出,正常人24小时的排盐量约为3—5g,那么在食物中每日补充5g,就可以满足人体正常需要。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5g,照这个标准身体力行,就能减少体内钙质流失。人们往往会在无意识中摄入过多的盐分,这不仅会引发高血压等疾病,还会影响钙质的吸收,导致骨质疏松。所以少吃盐,钙质好。

木糖醇的认识误区

由于木糖醇在口腔中不易被细菌发酵利用,形成腐蚀牙齿的酸性物质,所以很多食品都用它取代蔗糖,比如木糖醇口香糖。饭后嚼木糖醇口香糖确实不容易导致蛀牙,很多人误把木糖醇当做防蛀健齿的良药,认为木糖醇含量越多越好。如果蛀牙到了中后期,一定得去医院治疗,口香糖帮不了忙。此外,很多医生指出,糖尿病患者不能吃太多木糖醇,否则可能导致血糖升高。食用过多的木糖醇会对胃肠产生一定刺激,可能引起腹部不适、胀气、肠鸣。由于木糖醇在肠道内吸收率不到20%,容易在肠壁积累,易造成腹泻。

适度紧张可健康长寿

一般说来,长期过度的紧张对身体有害,紧张的生活会使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过度释放,容易引起血压升高,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心律失常、神经衰弱、溃疡病等,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的人,如果精神过度紧张则危害更大,易诱发心肌梗塞、中风等症。因此,精神长期过度紧张对身体健康不利。然而,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证明,适度的紧张是保持健康的一剂良药。当一个人处于适度紧张的生活和工作时,心脏往往要通过加强收缩排出更多的血液,以供给全身各器官组织,而血管的舒张收缩功能也随之改善,这对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抗病能力,防止过早衰老是十分有益的。

总带戒指未必好

有不少人数年,甚至数十年戴着戒指,从来没有摘取下来过,这种习惯不好。因为随着年龄增大,人的指关节会退化,并且逐渐变形变大,这时戒指就有可能摘不下来。时间长了,手指会因血液不通而导致肿胀,诱发手指疾病。

有的人为了防止戒指滑落,还用红线缠着戒指使它戴得紧一些,这种做法更不可取。因为人在关节衰老的过程中,骨膜会变厚,软骨会增生,一夜之间手指突然肿起来的现象并不少见,一旦发生了水肿,手指将会因戒指而受伤。所以,如果发现摘戴有困难,就不要再戴戒指。

“早澡族”吃好早餐再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