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论在线阅读
会员

陈彦论

杨辉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22.6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24 14:56:49 最新章节:第29章 注释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作为兼善戏剧和小说创作的重要作家,陈彦的写作既得益于极为丰富的生活经验,亦受惠于底蕴丰厚的中国戏曲和文学传统。努力在时代总体性的宏阔视域中观照并处理普通人的生活和生命经验,塑造具有时代典范意义的人物形象,且在坚守雅正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融通中国古典传统,以开出文学的新境界,为陈彦作品的基本特征。《西京故事》《装台》《主角》以及新作《喜剧》皆是如此。将现代戏《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及论说文集《说秦腔》与小说文本对读,可知陈彦整体创作的基本状态及其所蕴含的观念和审美表达方式视域拓展的重要意义。本书尝试在融通“古”“今”“中”“西”,会通“文学”与“艺术”的更具包容性和概括力的新的视野中理解并阐发陈彦作品的文学史价值,抉发其之于中国古典传统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以及现实主义赓续的重要经验,进而探讨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的“大文学史”观念的确立及其意义。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杨辉
主页
  • 会员
    本套丛书书以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指导思想,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优质护理服务为原则,护理评估全面系统,病情观察内容细致,护理措施具体可行,健康指导实用性强。每一种疾病包括定义、疾病相关知识、专科评估与观察要点、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健康指导、护理结局评价等,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充分体现了该书的实用性、科学性、先进性和指导性。
    杨辉护理学9.6万字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分四个阶段回顾了中国敦煌学研究发展的历程。第一阶段以1930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即1909年至1930年为第一个时期,这是敦煌学兴起的时期。1931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是第二个时期,其特点是我国学者所接触的敦煌文献大为增多,研究领域也逐步扩大。第二个阶段(1949年至1978年)则以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划分为两个时期。前一时期研究的重心在大陆,后一时期研究重心转移到了港台地
    郝春文 宋雪春 武绍卫文学48.2万字
  • 会员
    本书聚焦于喜剧性矛盾,从形式特征与精神蕴涵统一的角度把握喜剧性的特征与精髓。首先通过对世界“六大喜剧理论模式”的辨析确立研究的理论基点,进而阐明人类喜剧意识发展进程中审美主体对喜剧性矛盾的积极建构作用,论述喜剧性矛盾的基本特性,揭示喜剧性矛盾的结构形态及其发展变异,剖析现当代艺术中的黑色幽默和戏仿,阐发喜剧性矛盾在其“双重背反性”的形式结构中蕴含的以自由为核心的哲学美学内涵。全书的阐释和论证层层推
    修倜文学22.1万字
  • 会员
    唐宋两朝贬谪事件频发,贬谪文人众多。唐宋贬谪词不仅与贬谪诗文一同构成了贬谪文学的高潮,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唐宋文学在整个文学史上的辉煌,而且成功地构筑了词体自身的兴起、发展和蜕变。没有唐宋贬谪词,不仅词史的发展脉络无从谈起,甚至整个文学史这宏大壮阔的交响篇章也会顿然失色。本书将勾勒唐宋贬谪词的发展脉络,追溯唐宋贬谪词的文学渊源,并探析文人贬谪对唐宋词的深刻影响。
    张英文学25.9万字
  • 会员
    本书追溯了传统人文主义批评“新古典主义—新人文主义—新批评”这条脉络,以“后哲学文化”为背景,分析了理查德·罗蒂的文学理论和文化批评中的后人文主义思想特色。后人文主义贯穿着一种实用主义、有限论和弱哲学思想,在文学阐释观、经典观、批评观与价值观等各方面对传统人文主义既有继承又有超越。与杰姆逊、布鲁姆、德里达等人相比,罗蒂的文化审美旨趣介于古典人文主义、新浪漫主义与读者反应批评之间,他是一位不够“左”
    刘剑文学25.2万字
  • 会员
    伴随着中国社会、政治与文学的转型,再现与表现历史创伤记忆的叙事文学作品构成了新时期文学中的创伤叙事景观。本书以创伤理论为理论基础,选取从1976年到1989年的新时期创伤叙事作品为研究对象,从创伤叙事视域对创伤主题表达、创伤心理描写与创伤叙事形态等方面进行研读,考察新时期文学创伤叙事的建构过程,把握新时期文学创伤叙事的类型与特征、承续与变奏,深化了对新时期文学思潮与作品的认识。
    张婧磊文学18.7万字
  • 会员
    本书系统梳理了澳大利亚文学批评的早期崛起及其此后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脉络,内容涵盖四个历史阶段中涌现的主要人物、流派、思想观念、问题和方法,全书以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史为参照,立足中国视角,着重考察澳大利亚文学批评移植外来观念与方法并对其实行本土化的历程。
    王腊宝等文学42.5万字
  • 会员
    这是一部关于“诗人气质”研究的学术专著。本书认为诗人气质由诗性和诗意构成,诗性养育了诗人“童心—艺术”、“纯真-唯美”的审美趣味,诗意建构了诗人“原初-浑朴”、“神圣-超越”的独特生存。诗人气质,既由其心理基础和人格特质所生成,又因艺术审美活动而呈现为纯、苦、醉、淡、远等五种精神质素,分别指向诗人的人性基质、生命体验、精神释放、审美观照和心境超越,从而构成诗人的赤子之心、存在之忧、自由意志、优雅气
    王正文学19.8万字
  • 会员
    本书重点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外华文文学中不同作家,在移动中呈现的多样书写形态与主题表达,即海外华文文学因果母题、家国与个人叙事、代际伦理中的母女、移动与空间的雕刻、未来科幻与人类的存在等,阐述了与时代有同构关系的人物形象,在性别困境中的女性自我想象与意义建构,伦理缝隙中的存在与反抗的介质,以及移动之后在母体与变体之间的主体性构建。进一步挖掘在中西文化背景下移动时空中,文学书写的精神姿态、文化
    田泥文学20.2万字
  • 会员
    本书从史的角度论述自先秦到清代山水诗的发展历程,材料丰富,涵盖了历代各种风格流派的山水诗人和诗作。论者采取纵横结合、点面结合、叙议结合、史论结合的写法。在横向上,力求展现出古代山水诗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基本面貌、美学特征,突出论述名家大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成就。在纵向上,尽可能清晰简明地描述古代山水诗孕育、形成、兴盛以及停滞、变化、发展的流程。在叙写山水诗的发展面貌时,注意把山水诗的创作同当时的政治、经
    陶文鹏 韦凤娟主编文学71.7万字